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給北市中正高中鼓掌

       過去三年來北市中正高中拼命在研發新的教學方法與選修課,甚至連 IDEO design thinking 都變成了一堂選修課,而歷史的選修課則教學生研究自己身週活生生的社區歷史,掙脫「知識背誦」的刻版印象,把歷史變成跟生活有關的研究方法。這才是最積極的教改,而柯P對量尺的堅持,反而顯得像是政治人物的嘩眾取寵,以及盲目地爭枝微末節的小事。
        教改該談的大問題的是教什麼(根據孩子未來就業與人生的需要給他帶得走的能力,也包括根據社會現實條件來提供孩子「適性發展」的機會與空間),其次是怎麼教(包括要不要能力分校,要不要能力分班,要不要減少必修且增加選修來培養出多元化的人才),最後(且最無關緊要)才是如何分發學校。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新書補遺 (2):打破玻璃天花板

      農業時代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說法,偏偏傳統社會裡只有讀書人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其他行業的社會地位都偏低,因此大家還是不敢去挑戰「士農工商」這樣的階級觀念。
      但是世界變了,服務業大規模地取代了製造業,台北的天空也跟著變了,只有家長、老師和學校的觀念依舊停留在遙遠的農業與工業時代,用學校成績衡量人的一切高低,好像只有成績好的人會有出息。
      在舊的世界裡,讀書是力爭上游的不二法門,只有擅長讀書與考試的人會獲得社會普遍的敬重與肯定。現在,世界早已改變,每一種行業的人都有機會爬到社會的頂層地位,跟讀書人比高下,獲得社會最高的讚譽與肯定。
      世界變了,年輕人的未來變了,青春的顏色也即將改變。

新書補遺 (1):成績不是人才的唯一指標

       人才有很多種,不管你的成績好不好,都有可能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某種人才──前提是,你必須不斷地開發自己的潛力,絕不輕易放棄自己!
    最新的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傳統的智力測驗和筆試成績都只能檢測出一部分的語言、空間和邏輯推理能力,但是卻無法有效地檢測出其他同等重要的能力:詩與散文的創作能力、用語言感動人的演講能力、空間造型的創造力、在都市叢林和荒野中辨識方向的空間感、突破傳統的創新性思考或者與打破傳統邏輯的發明能力。此外,傳統的智力測驗和筆試成績更無法檢測職場裡非常重要的領導能力、對市場的遠見、在各種談判場合洞察人心的能力等。
       因此,人的天份有些會反映在學校成績,有些不會反映在成績上面。

新書重要資訊補遺

       新書《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針對高中生和大學生選組、選系與選擇職場跑道時的不確定感與焦慮,以及課業、生涯與自我發展的衝突與矛盾,談生涯發展的關鍵事實與抉擇的原則。因此,這本書很像是高中生「生涯發展」課程的補充教材,也很像是我的舊作〈困境與抉擇〉的延伸。
       不過,書本取材總是會有取捨,無法納入我所有的資訊與思索,甚至會漏掉某些讀者也很想知道的訊息。這篇文章想要先補充一些特別有助於高中老師、家長、學生和大學生參考的資訊,尤其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網站。
       我相信輔導老師和高三導師應該會覺得這些資訊很有用,希望他們可以花點時間閱讀,並試著去看網站內容,以便利用一堂課時間引導學生學會這些網站資訊的搜尋和使用原則。

希望在未來,不在過去

       有人說台灣的工作機會在消失,有人說台灣新的工作機會一直在冒出來。都對──如果你一直在看過去的熱門產業,台灣的機會正在消失;如果你願意去探索台灣未來的機會,新的工作正在誕生。
       科學園區的兩兆雙星已經變成「大到不能倒」的五大慘業,網路上紛傳新興國家有三十億人口要來搶台灣人的工作。但是,你也別忘了:新興國家有數億新興的中產階級,和全新的市場機會。馬雲要台灣人去大陸創業,卻很少人告訴年輕人:中南半島的經濟要衝掌握在華僑手裡,而華僑中有一半是台灣過去的僑生(他們還很懷念台灣的美好),另一半雖是留英歸來,卻是那些僑生的好朋友,這些華僑都是台灣的「革命之母」;此外,來台的外勞有很高比例是敢跨海冒險而又聰明的「資本家種子」。善用這兩大人脈以及台灣在東南亞地區的形象,我們有機會建立起中南半島的(二級)品牌市場,以及通往伊斯蘭世界的商機和品牌。還有,我們的農耕隊過去在中東建立的美好形象,不也是建立台灣品牌形象的良好礎石,以及等待收割的國家資源?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陪伴大孩子們找方向,解焦慮的一本新書

        2012年的一份報告讓我極端震驚:調查前一周內曾有自殺念頭的大孩子超過15%,其中基測PR97以上的孩子自殺念頭比率最高──PR97已經可以考上建中、北一女和附中了,這群現行教育制度的「優勝者」應該是對人生充滿著希望與期待,為什麼卻反而壓力大到變成是厭世比例最高的一群?假如連這一群學生都變得厭世,其他孩子要如何度過他們的青春?
       高中與大學已經供應過剩,孩子的升學壓力反而越大。我們過去的教改是不是根本沒抓到問題的癥結?還是仍欠最後一哩而功敗垂成?到底學生的壓力根源在哪裡?怎樣才能讓他們「只需用功努力,而不需焦慮、厭世」?
我不相信「快樂學習、快樂長大」那一回子事──學習必須用心,才能克服學習過程必然會有的無聊或難關;成長就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一定是痛苦的、艱難的。但是,如果已經用心學習了,為什麼還不能安心長大,不能歡喜做自己?難道我們的職場與社會真的那麼狹隘嗎?
我很認真地去了解各種科系的出路與待遇,了解職場的現實,最後終於確定:問題出在我們大腦裡價值觀錯亂,以及不了解「職場的道路比大學更寬闊」這個事實。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在柯P身上看見陳水扁的影子

        不管科P如何為「墨綠說」辯白,他絕對無法掩飾自己是天字第一號的扁迷。所以,如果我們在他身上看見陳水扁的影子,也沒什麼好訝異的。
        更何況,他們的個人特質原本就有很多相似之處:一個是台大法律的高材生,一個台大醫學院的教授;兩個人都擅長運用年輕人的創意和語言(陳水扁入主總統府前,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敢用年輕人;陳水扁失去民心時,輿論列舉的第一大罪就是「童子軍治國」),因此獲得年輕人和求變者的愛戴與瘋狂的擁抱(陳水扁在剛解嚴不久時入主北市政府,票數雖低於今天的柯P,但難度卻高過今天的柯P,因此比柯P更有資格被當作是「神」);兩個人崛起時的魅力和親切感都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一種台灣人近乎憨傻的坦直,讓人覺得他們敢說真話,不像政治人物欲言又止且工於心計(雖然陳水扁比較苛薄、寡恩,柯P比較寬厚誠懇);兩個人都敢說夢話,都懂得「選舉的訣竅是給選民夢想」(陳水扁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柯P要讓台北成為年輕人創意的理想國度)。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如何走出困局:以ECFA為例

       有人跟我說:〈火車出軌,不能只想換司機〉這一篇文章寫得很洩氣,好像台灣都沒有希望了似的?我想較準確的說法是這樣:如果大家願意深思台灣長期問題的病根與深層的結構性問題,台灣就有救;如果大家的思考深度無法超過電視與網路的名嘴們,台灣就很難有救──其實台灣社會普遍的盲點與意識形態恰恰就是電視與網路的名嘴們生產出來的,因此幾乎是全民共享,更別說是藍綠與共!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油價的長期趨勢

       過去半年來持續下跌的油價應該被理解為是科技突破導致的長期現象?還是市場調節供需的短期震盪?專家的說法兩極化,樂觀的與悲觀的都有。
       樂觀的人繼續相信:「技術永遠會即時破解高價能源的危機」。代表性作品之一有「‘Peak Oil’ Debunked, Again」一文,主張高油價依定會促成技術創新。但這篇文章故意漠視他自己引述的「though oil market research firm IHS believes most tight oil wells have a break-even cost of between $50 and $69 dollars a barrel.」這一句話。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關鍵數據小組 12/14 (日) 聚會談農業議題

時間:14:00 ~ 17:00
地點:卡市達創業加油站 (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122-1)

        這一次的聚會還是跟維基合辦,同時請農陣的蔡培慧主講農業議題的關鍵數據,主要是糧食自給率,以及土地征收的部份。
       此外,12:00~14:00 這兩小時是關鍵數據小組的聚餐,地點也是在卡市達創業加油站。
       這一次活動的報名網址在:http://wmtw.kktix.cc/events/keydata1412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火車出軌,不能只想換司機

       一夜難眠,望不見天光;一夜困思,看不見台灣的未來──除非台灣人迅速地從「教訓了國民黨與馬英九」的狂歡裡醒過來,嚴肅地面對 2016年的艱難挑戰。
       2016年,我看不見半個適任的總統候選人;極目所見,都是比馬英九更更糟的人!回憶2000-2008的痛苦,你就會明白蔡英文、謝長廷和蘇貞昌都不是可以託負國家重任的人;看看郝龍斌的政績和過去的言論,就知道他連當個市長都很勉強;朱立倫很聰明,但是聰明到會去炒作桃園航空城這種騙局,你不能不擔心他會不會把國家出賣給財團。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台灣真的會更好嗎?

       這次的選舉很詭譎:選前詭譎,結果詭譎,選後政壇各種可能的變化更詭譎。想了一夜,擔心的事比開心的事更多。
       國民黨大敗之後,2016有可能會繼續輸去總統大選,「保住立委席次」將是國民黨(所有?)政要未來能有的最好出路了。為了保住立委席位,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是學到教訓而變得更好?還是為了搶奪很難保住的席位而變得更糟、更不擇手段,更卑劣?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柯P贏了,國民黨輸了,民進黨沒有贏

       現在時刻是選舉日的 8:54PM,馬英九還在耍賴不肯開記者會。各電視台的名嘴們七嘴八舌地分析令人摔破眼鏡的事實:事前很多人猜測國民黨會大敗,卻沒有人敢想國民黨會敗到這麼徹底。甚至連「民調不再可信」也漸成共識。如果真如此,事實將變成「我們都只是在猜測而已」。
       我當然不知道事實,本文純屬猜測。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教授、學生、老闆、官員,誰最混?

       左邊這一張圖顯示,2013年大學以上學歷的人失業率竟然遠高於高中、高職與專科畢業生,居高不下,而且專科畢業生的失業率是最低的。
       其背後原因有三種可能:1大學教育擴張過度而導致教育品質嚴重低落,或者2五年五百億使得大學教的不是業界要的,也可能是3因為產業技術沒有升級因而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三者中至少有一者出現極端嚴重的供需落差。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偏見

       201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1013日公布,原本呼聲甚高的 Thomas Piketty 落選,由法國經濟學者 Jean Tirole 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對Jean Tirole 的讚揚是:他的研究有助於決策者「瞭解如何「馴服」(tame)支配鐵路、公路、電信等一度為公營壟斷產業的優勢大企業。」但是對於像吳惠林這樣死忠的市場基本教義派信徒而言,他們很遺憾地批評想要「馴服」大企業以避免「自然壟斷」的思想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電影與生命教育

       基隆女中邀我在 11/21 上午去講「電影與微電影中的生命教育」,含 Q&A 共三小時。我先是高興地答應下來,接著卻為這講題的內容困思了整整一個禮拜。
       電影的衝擊力與感染力遠超過教科書和文字的敘述、議論,有機會讓學生很快地進入值得深思的生命課題與情境,甚至被深深地感動而發願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善待家人、朋友和其他人,以及其他生命與環境。不過,從電影中所得到的感動,必須進一步拿來跟自己的現實問題對話,從電影故事裡萃取出可以應用來解決自己生命困境的要領,這樣才能將感動予以內化成提昇自己的上課心得╱體認。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全球糧食近況補遺

       前文提到全球穀物(cereal,包括米、小麥和玉米等澱粉質為主的雜糧,但不含大豆)的產量與庫存量都已經大幅超過糧食危機時期的最低點,並且其價格也從今年五月開始持續滑落,如左圖所示。
       不過,衡量糧食安全的方式是「庫存量╱年度銷耗量」這個比值,而非「庫存量」這個絕對量。此外,糧價除了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之外,也受到政治因素、油價,以及通貨膨脹╱緊縮因素的影響。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要補上「庫存量╱年度銷耗量」這個比值,才能比較清楚地看到全球目前糧食安全的狀況。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油價與糧價暴跌

       2013年時油價本來蠻平穩的,西德州原油大概是每桶100美元,布蘭特原油約110美元。最近兩年油價與糧價大幅下跌,是否意味著能源危機與糧食危機是庸人自擾?也許,不過還不夠確定。因為糧價上漲有一個可觀的因素是被油價帶動,所以我們先看看國外專家對油價的分析與預期。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70%的學生要去服務業,學校該敎什麼?

       台灣現在有70%的人在服務業工作(雖然這包括醫師、教師、會計師),我們是不是該針對這「絕大多數人」的需要來改變教育的內容?
       台灣已經從製造業為主的社會轉型為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很多在過去教育制度下「學習成就落後」的學生不是能力太差,而是因為學校沒有針對服務業設計的課程,所以他們在學期間看不見自己的能力所在,而誤以為自己一無是處。

教改這個老話題

       偶然機會認識一個家長,他不相信台灣的學校教育,就讓女兒從小在家自學,由他跟女兒商量學習內容,並成功地引導她往中醫和中國文化發展。他靠著自己的學養和人脈,替女兒找到源源不絕的學習資源。而且因為整個學習過程都是量身訂做,所以學習過程沒有一點時間是浪費的,也徹底跟他看不慣的青少年文化隔離開來。前兩年聽說他女兒已經通過高中學歷檢定,古典文學與中國文化的涵養遠遠超乎許多頂尖大學的中文系畢業生,也已經拜過許多位著名的老中醫為師,醫術的底子也遠超過許多中醫系的學生。她即將考大學,以中醫系為唯一志願。
       我曾見過這女孩,跟她談過話,能相信上述傳言非屬虛構。而且,她彬彬有禮,氣質優雅,沒有當今小孩那種坐不住的浮躁和習染,很讓我喜歡。這個案例非常特殊,卻一直挑戰著我觀念中的「教育」,讓我不禁問自己:這種孩子有需要上學嗎?這是不是一種教育的最佳典範?還是說,這種教育也有不足處?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青年薪貧,或將持續惡化?

        如果你在 YouTube 用關鍵字「jobless generation」搜尋,可以找到一大堆相關的影片,談的都是工作條件惡化,乃至於無薪工作的情況。
原圖出處與原文討論
       就業市場惡化,受害者以年輕人居多。左圖顯示:45-59歲的加拿大人之中有64%收入足以支持舒適的生活,65%可以有自有住宅;但是 18-29歲的加拿大人之中卻只有37%的收入足以支持舒適的生活,19% 可以有自有住宅。
       生產力越來越提升,為什麼年輕世代的所得卻越來越低?
       主要原因是,絕大多數年輕人都被迫在跟成本越來越低的機器人競爭薪水:絕大多數年輕人只有在願意接受低於「自動化成本」的薪水時,才有機會打敗機器人而獲得工作。但是,自動化的成本越來越低,因此年輕世代的工資將會被迫持續往下調整,來跟自動化的價格競爭。而且,「提升高等教育就學率」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是在增加高教失業人口與高教低就的人口。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誰救了資本主義?

       馬克斯曾經說過:「資本主義是它自己的掘墓工人。」這一句話被當作笑話已經很久了,很多人早已忘了它,更多人從不曾聽過它。但是,Thomas Piketty 的《廿一世紀的資本論》卻讓很多人重新想起它,就像馬克思鬼魂已經復甦似地。
       馬克斯100%錯了嗎?盡管Thomas Piketty 的《廿一世紀的資本論》讓很多人重新想起馬克思的《資本論》,Thomas Piketty 還是公開宣布他不相信共產主義;即使 Joseph Stiglitz 不遺餘力地批評現實世界裡的市場機制,他也從不曾提倡過共產主義。但是別忘記,蘇聯現在擁抱的是他們在 1989 年放棄的共產黨。答案顯然不單純。而且,就算馬克思的預言錯了,到底是誰救了資本主義?其實我能心服的答案很讓人震驚。

政府爛,企業毒,怎麼辦?

       頂新集團最近成為眾矢之的,不但有消費者的「滅頂計畫」,各媒體也紛紛發揮調查權去深挖頂新背後的各種利益勾結,目前階段這兩股力量是在相互增強之中。這個發展趨勢讓我們看到台灣的一點點希望──面對「政府爛,企業毒」的事實,消費者立即可做的事就是:(1)動員消費者抵制爛企業,(2)用收視率╱點閱率獎勵跟人民╱消費者站在一起的媒體,鼓勵他們更積極、更深入、更全面地為捍衛人民╱消費者的權益而報導各種企業與政黨、政府的惡行,以及消費者的抵制行動。
       雖然頂新背後有很強的政治力量在支撐,只要消費者夠團結,還是足以將頂新給整到倒閉不起。只要一個企業倒了,其他企業就會發生殺雞儆猴的效應。「滅頂計畫」如果成功地整垮頂新,將會給所有黑心廠商一個重要的警告:當政府擺爛不做事時,消費者還是有機會集結起來給予企業應有的懲罰。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學思潮的轉向

      2008年以來,整個經濟學界的思潮已經有越來越明顯的轉向。市場神話在歐美基本上已經破滅,有越來越多的呼聲在要求政府介入以脫離當下持續不墜的經濟頹勢。最值得注目的是,一向被視為奉守市場神話最積極的 IMF 和世界銀行最近都一再加碼要求政府介入以破除經濟的困境。
       國際貨幣基金無法漠視越來越鮮明的各種實證證據,而在2011 年發表研究成果,確認皮凱提和其國際合作同僚的主要研究成果:基本上全世界主要國家在 1980 年前絕大多數都經歷了所得差距縮小的過程,但是 1980年代之後財富又開始急劇地向最高所得者(top 1%)集中,而使得所得分配的公平性急遽惡化。惡化速度最快的是英語系國家,美國尤其嚴重;但是德、法、荷、瑞士與日本的財富集中現象並沒有惡化;瑞典仍舊是全球的資優生,其他歐陸國家的惡化程度也相當緩和。因此,該報告質疑 Simon Kuznets 的假說,認為在已開發國家中的貧富擴大現象不會因為市場機制而自動縮小。接著,又在2013年建議中國和印度要正視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加稅與宇提供基本工資等積極的政府干預手段來創造貧富均霑的發展模式(Balakrishnan, Steinberg, and Syed, 2013)。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一張選票,兩個爛蘋果

       讀者寫信問我:「假設候選人真的不好,我該怎麼辦?我只能投給比較不爛的嗎?假設下一屆的總統大選一樣是KMT & DPP 推派出兩個爛咖出來,我該怎麼投票呢?」我想,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擾。
       我很篤定的是一定要去投票,至少投廢票就是一種抗議,一個清楚的表態:我對候選人不滿,而且我願意投給更好的人。如果不去投票,你還是傳達了一個訊息:「我不在乎你們的好壞,我看不起所有的候選人,你們推誰都一樣。」廢票表達的是一種積極參政的態度,對有心參政的好人是鼓舞;不投票表達的是冷感,對有心參政的好人是打擊。這兩種不同的行為表達了不同的訊息,對政治有不同的影響。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關鍵數據小組聚會,收穫豐富

       第二次走上台北卡士達的二樓,人數遠比上一次少,但我卻覺得空間遠比上一次狹窄而不夠用。我見到在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的黃崇哲,談軍公教退休金的事,從各有所見到達成一個很值得大家分享的共識。因為我們兩個的討論太大聲,吵到隔壁桌努力想要寫進行共同書寫的小組,所以我第一次覺得這個空間太小。假如每次關鍵數據小組聚會都有機會從看似針鋒相對的立場出發而達到比兩人原有立場更佳的解決方案,台灣的進步力量或許就有機會這樣慢慢地培養出來(下文會扼要講述這個過程和結果)。
       兩個人相聚,是為了讓兩個人離開時都變得更進步,而不是有人贏了,有人輸了。毫無意義!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事前鼓勵,事後究責」的創新文化

       幾個先後差好幾屆的學生利用教師節回來跟我小聚,都在高科技公司,有些已經是一、二級主管。談到高科技產業這些年的變化,似乎每一家科技公司都在努力尋找新的使力點,卻都很難找到使力的地方。我跟他們講,問題出在公司文化與制度:事前鼓勵創新,過程沒有能力評估風險與控制風險,事後卻喜歡追究責任。在這樣的制度與文化下,創新將會是前進三步又倒退三步,結果是大家綁在一起原地踏步。

愛台灣可以愛多久,愛多深?

        昨天有很多人為中華隊加油,這是愛台灣的一種方法,大家都作得到。
        餿水油事件時,一個朋友氣得要死,很多人也在網路上七嘴八舌地「評論」。鈕承澤和魏德聖在 9/26的「野台開槓」上買問題餅來鼓勵大家多吃,希望台灣人要對台灣人有信心。當然,這也是愛台。但這樣不會讓台灣減少餿水油事件。
       報紙的追蹤報導呢?除了立法院的質詢之外,各大報差不多已經沒在報導了,好像只有聯合報還在努力追蹤後續發展。從 9/4 事發到 9/25 也才不過三週,政府還沒拿出任何有效的對策,市面上不知道還有多少餿水油,大家卻已經厭倦這個話題,急著要「步入生活正常軌道」了。台灣人的適應力不會輸給小強,天大的問題都是處驚不變地「慌張三天自力救濟換新話題」這樣地過下去。「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這樣也算是一種愛台灣的方式嗎?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關鍵數據小組十月份聚會


       這個月的活動是跟維基以及393公民平台合作,探討各縣市財政昏迷指數
       時間:10/5(日)14:00 ~ 17:00
       地點:卡市達創業加油站(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122-1號)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讀書會這學期講國畫

       我一直以為:不了解國畫,很難認識中原文化「不落言詮」、「意在言外」的部份;同樣地,不了解音樂和美術,也很難認識歐陸文化「不落言詮」、「意在言外」的部份。因此,我一直期待能把自己對音樂和美術的認識教給自己的孩子。可惜,當他們的人格與情感夠成熟,可以嘗試理解音樂和美術背後的情感和思想時,已經離開家裡;而寒暑假的互動裡又一直沒機會營造出適合講音樂和國畫的時刻。就這樣,我最想交給孩子的遺產,一直都擱在心裡。也是這樣,所以我才發願要寫一系列關於國畫和西畫的書,讓他們以後有機會自己學著看。
       自己讀書是了解深刻思想的必要途徑;但是要對國畫與繪畫有入門的了解,以便做為閱讀的基礎,用「邊看邊聽」的方式比較快。前幾天在台中國家資訊圖書館講國畫欣賞,重點是范寬的〈谿山行旅〉,聽的人形形色色,我猜有很高比例是沒事順便聽一聽,事先對國畫的了解跟一般人無異。但是從聽眾的表情與後來的問答看起來,我猜很高比例的人都對「為何要學會看」國畫有很深刻的感受。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食安問題可以大幅改善嗎?

       每個先進國家有都有機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但想不出來有那個國家會像台灣這麼頻繁地重複出現類似的問題,以及拖延這麼久而解決不了問題。這代表著整個社會沒辦法從過去的痛苦中學會教訓;而「社會學習」這個機制的近乎不存在,不只代表著政府有問題,還包括監督政府的民意機構、檢調、媒體乃至於學術圈和一般消費大眾都出了一些問題。

一、完全不做源頭管理
       媒體說全冠香豬油顏色「純白帶有香氣」,而且「聞起來很像新鮮的好油」。聽起來要事先防範好像很困難。
       但是全台廢食用油中間商每年回收多少,流向何處都是可以調查、統計的,加減數字就可以知道是否有可能出了大規模的問題。此外,不肖商人可以拿廢食用油做什麼用?哪一種用途潛在的不法利潤最高,這也是可以從相關業者訪談問出來的。有了這些資訊,再去問食品檢驗或化學檢驗的專家,要驗出大規模的偽劣產品不該是太困難的事。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學生為何要聚在同一間教室裡?

       「上課」就是把一群學生聚在同一間教室,有必要把一群學生聚在同一間教室嗎?這個問題是教育的核心,每個老師都該回答。而答案也很簡單:去完成他們每一個人無法單獨完成的事。不過,這個簡單的答案卻遮掩掉太多問題,譬如:假如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和困難都不一樣,把他們聚在一起學習真的有好處嗎?於是小班教學、在家自學等千奇百怪的教法都被推出來,每一種都被媒體誇大為「跨世紀的教學奇蹟」。
        為了要從較寬廣、完整的角度去討論「為什麼要上課」這一件事,本文會從哈佛物理教授 Eric Mazur 的一場演講「Memorizationor understanding: are we teaching the right thing?」談起。

一個老師講50分鐘,真的不好嗎?

        這篇文章的寫作動機源自宜蘭縣吳月鈴老師的一句話:「講述法沒有不好,尤其有些老師很會講述,學生可以很有效的學習也學得很快樂!不好的是:一整節課從頭講到尾由老師講課,和不管什麼單元都用講述法。」這一句話我同意一半,想補充另一半。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一些超低級的人身攻擊

       我原本是在找英文世界右翼份子對 Thomas Piketty 的批評,想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能耐。結果,除了英國金融時報(FT)的攻擊之外,沒找到什麼更有料的東西,反而是找到了 Paul Krugman 批駁英國金融時報(FT)編輯 Chris Giles 的文章,指出他的錯誤,且順便用自己的研究表示:若有人想要反駁 Thomas Piketty 的主要結論,恐怕很難。此外,美國新的證據顯示:2008風暴之後,美國有錢人的收入繼續增長,而底部90%的人相對所得繼續下降。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左翼學者與「學術界的左翼教徒」

       這兩個辭源自英文的「left wing academics」(左翼學者)與academic Left學術界的左翼教徒)。兩者差異很小,卻非常地嚴重。
       左翼與右翼是一種價值觀的取捨:你較在乎公平正義與不顧艱難地朝這方向的改革左翼,還是比較關心現況與既得利益(現況總是對既得利益者有利,而既得利益者總是社會進步的最大障礙,所以右翼通常是捍衛既有體制與既得利益的一群人);而學術關心的是事實,並無左翼與右翼之別。
       學術本身是中性的,它的應用與背後的關懷才有左右之分。

Piketty 最重要的結論是這個,別畫錯重點

       根據「The return of “patrimonial capitalism” :review of Thomas Piketty’s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原載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這篇經濟學的期刊論文,Thomas Piketty 在《 21 世紀的資本論》的最重要結論是「(1)根據歷史上的經驗數據顯示,除了兩次世界大戰和特殊的例外時期,資本報酬率 r 恆常地大於總體經濟成長率 g;(2)根據定義,如果讓 r>g 成為持續的事實,最後全國的生產總值將會幾乎100%被資本報酬吸收掉(α任意地趨近於1),而全國總工資將任意地趨近於零。」換句話講:「如果我們不在制度上進行大規模的財富重分配,以便打破 r>g 的關係,而繼續維持過去歷史趨勢所顯示的 r>g,最終市場的動能將趨近於零,市場機制會自己終結市場。」
       這個結論讓我們想起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是他自己的掘墓工人」。Thomas Piketty 跟馬克思的主要差別在於:《 21 世紀的資本論》是超過兩、三百年經驗數據的實證研究,而馬克斯是純粹理論性的推測。[註一]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一個部落格作者的困惑

       過去半年來我一直在思索著要如何調整部落格的經營方向。有一段時間我很想放棄閱讀能力與獨立判斷能力較差的讀者,甚至放棄社會議題的評論,專門只為極少數獨立思考能力較強的讀者寫文章。為此,我寫下一系列關於如何讀書的文章。最近這一系列關於「言外之意」的文章其實是閱讀人文書和哲學書的起頭(只講了有什麼難題,為何會有這樣的難題),真正想寫的還在後頭(如何突破這些難題,讀出言外之意),只是不知道有幾個讀者能堅持到底?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以偏概全的供需理論:巢運系列四

       反對巢運的另一個典型方法,就是用很簡單的供需曲線理論告訴你:巢運的所有訴求最後都會讓你受害,所以別傻傻地去支持巢運了。這是想要用大一經濟學解釋諾貝爾獎得主都無法論斷的事,很無知、可笑,不過卻是網路上最當紅的論述方式,也是網路上面最「權威」的論斷方式。
       假如再複雜的經濟現象都可以用簡單的供需曲線說清楚,而且還可以用它來定性地預測市場實際反應,那麼經濟系可能只要唸兩年就可以畢業,也不需要設碩士班和博士班了。

這才是臺灣的「市場機制」:巢運系列三

       第三大謬誤是用經濟學理論捍衛「市場機制」。只要稍微用心一點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會告訴你:除了特別聲明之外,教科書裡的市場指的是「完全競爭市場」。簡單的講,在完全競爭市場裡,每一個人的所得等於他對社會的貢獻,沒有人有不勞而獲的部份。
       事實上,真實世界裡的市場機制都跟教科書講的有一大段距離。股神巴菲特體會尤其深,他對市場機制的評價中,有一項是這樣的

民主制度與居住人權:巢運系列二

        前文說明:把「巢運」支持者說成是「輸家」是錯的。第二個錯得很離譜的論述,是把居住人權說成是「共產黨」。這個錯誤是因為不懂國家權力的本質,誤把政治制度跟經濟制度做了錯誤的連結。
        為了釐清政治制度和經濟的關係,讓我們從最簡單的「灌溉問題」談起。據說「灌溉問題」是政治的起源,用心想一下很容易明白「灌溉」牽涉到兩大部分:

誰是高房價下的受害者?巢運系列一

        無殼蝸牛運動轉型為「巢運」,批踢踢有些議論。這些議論不見得都是真心話,有些可能根本就是來亂的,故意要攪混讀者的腦袋,攪亂話題,以便削弱「巢運」的社會關注力。
        第一個伎倆就是故意把支持「巢運」的都給劃上「魯蛇」的標籤,第二個伎倆就是用半調子的經濟學去恐嚇讀者:「巢運」政策主張都是錯的,真的執行下去只會讓局勢更糟。
        我們先來談「高房價的受害者是誰」,以便決定要不要反高房價;第二個問題再來談「有沒有辦法對治高房價」。
        高房價的受害者是誰?90%以上的人!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選舉看門道

       選舉到底在選什麼?給候選人打操行成績嗎?2,000年很多人給陳水扁很高的操行成績,事後卻反悔了;2008年很多人給馬英九很高的操行成績,我相信看清楚他如何踐踏憲法與體制的人,應該也後悔了。有沒有人可以教我們一些「撇步」,讓我們掌握一些給候選人打操行成績的竅門?我在這裡點名學政治學的拋磚引玉,畢竟你們算是最接近這個問題的學科領域。
       看著江宜樺、龍應台和馬英九有過的閣員們,我真的想問:我們到底是在選一個人?還是選一個團隊?英國的影子內閣讓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在野黨當選後誰會入閣,政策會是什麼。馬英九讓我們看到一個無能的總統加一群無能的閣員。假如他早一點把治政團隊端出來,說不定很多人根本不會把票投給他。公佈執政團隊應該被視為候選人的義務,如同公佈政見一樣。等執政團隊公佈,我也很希望有人可以教我們一些「撇步」,讓我們掌握一些給執政團隊評鑑專業能力的竅門。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幾種不同的哲學風格

       哲學書的閱讀很困難,其實所有具有思想深度的書讀起來都很困難,不管它表面上被歸屬於數學、邏輯、哲學、人類學、史學、社會學或不知道該如何分類的「文化研究」與「文化批判」。
       我在讀這一類書時,一定會同時問自己三個問題:(1)這本書要談的問題究竟是什麼(作者寫作時的最終關懷、最深層的問題意識,而不是表面上一般人所看到的問題)?(2)這本書實際上講了些什麼(包括字面的意思,以及它的意涵 implications──沒說出來的部份)?(3)關於這個問題,作者最後相信的是什麼(他不見得有說出來,不管是在字面上,或者可以從字面確切無疑地推論的)?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言外之意?幹嘛不直接說清楚?

       如何讀出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絃外之音」、「言外之意」?這是閱讀佛經、東方哲學、古典哲學、歐陸哲學根本的難題。我在劍橋時被一個哲學系的博士生問:「If you don’t mean what you say, what else do you mean?」很棒的哲學問題!不過,他心裡有成見:「You must mean what you say。」他這句話一出口,我再也不跟他談任何有意義的問題──我老早就已經學會老英那一套「除了天氣,什麼都不談」的禮儀:「It's fine, isn't it?」「Yes, what a lovely day.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誰在亂讀書?

      理工書籍和人文、社會類的書籍性格差異非常大,用理工的方式讀人文書,或者用人文的方式讀理工書,都可以搞到天翻地覆。
       一但離開理工學院,要明確指控誰在亂讀書,其實是很困難的事。主要原因之一,理工學院之外的書,往往重點在「言外之 意」,想要告訴讀者的 message 經常是「絃外之音」。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那些被市場與政府遺棄的人們

       如果你原本有穩定的職業和美好的人生,卻被石油公司毀了生計,人生長期陷入嚴重的困境,誰該來救你?誰會來救你?如果政府與市場機制都遺棄你了,這是誰的問題?你還能求助於誰(司法嗎)?如果一整個漁村都同時陷入同樣的困境,而政府與市場機制都不肯伸手,司法也無法還你公道,這是什麼樣的國土?第三世界嗎?
       我相信你一定猜不到,這是美國(一個政府支出佔 GDP 42% 的國家)!Alabama  Mobile city。我看到這故事的時候瞠目結舌,無法相信,連去臥底的華裔美籍百萬富翁Wing Lam 也無法相信他親眼見證、親耳聽到的故事。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IDEO 總裁對 T型人的精闢見解

       網路上有很多談 T型人和 π 型人的文章,今夜讀到一篇 Tim BrownIDEO  CEO)的訪談 "T-Shaped Stars: The Backbone of IDEO’s Collaborative Culture",是我讀過的文章中最激賞的。他真的有回答我困惑許久的兩大問題:(1)企業內的跨領域合作如何可能,(2)企業內的跨領域合作如何獎懲與管理。而他對 T 型人的解釋也遠比我在網路上看過的文章深刻、有洞見。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思想與「知識的正確性」

       「知識的正確性」是個奇怪的詞,尤其當它出現在社會科學,或者公共議題的批評與討論時。即使在學術圈內,「正確性」也還是個相對性的概念,因學科的文化特質與時代而變易,沒有跨學科、跨時代的統一認定。
       以前數學以為自己是絕對不會錯誤的「嚴格科學」,非歐幾何的出現顛覆了數學家的自信,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因而在拿到數學博士學位之後開始思索數學與人類精確概念的基礎,最後發展出現象學。David Hilbert1862-1943)以為他可以用 formalism 取代掉數學中所有的直覺基礎,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以為數學可以全部化減為邏輯問題,Kurt Gödel1906-1978,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天才)卻證明了數學裡頭有無法被化約的直覺基礎。今天,數學已經不再是「絕對不會錯誤的科學」。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成熟的學者可以怎麼讀書?

       這篇文章應邀而寫,目的是分享我獨特的讀書方法:為了回答自己的人生核心問題而讀書。
    這裡寫的讀書方法只適用於較成熟的學者,而不適合一般學生。一般學生,我還是希望他們從〈讀書的境界與層級〉學起,或者以〈讀書的境界與層級〉為主,以本文所提的方法為輔。至於「成熟」的定義,籠統說是已經懂得〈讀書的境界與層級〉第八段「貫穿理論與現實,馭使知識而不役於知識」的方法概要,想要深化,想要開始回答自己的問題的學者。如果要更早學,必須在一個前提條件下進行:不至於妨害你往〈讀書的境界與層級〉第八段「貫穿理論與現實,馭使知識而不役於知識」邁進。

關於曾柏文的一篇評論

       朋友轉來一篇曾柏文的〈當我們批評彭明輝,我們批評了什麼?〉,文中對我的誤解遠多於了解,不過至少是完全看不到敵意,也有看到「願意站出來當靶,對於健全公共知識領域,是種常被低估的貢獻。」所以我願意用這篇文章簡短地回應其中一兩點。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換位置一定會換腦袋嗎?

       有人用江宜樺和龍應台的案例否定我選政治人物的原則:「一個人,只有在他還沒開始考慮要不要參政時,說的才是真心話。我們要檢驗的是他說過的話裡有沒有始終如一、堅持到底的核心價值,以及他是否曾經為這堅持犧牲過自己的重大利益,並且從來都不後悔。」
        我先提醒網友一句話:我ㄧ共提出四個要件,而不是一個要件。江宜樺和龍應台上任前說過的話始終如一,但是我看得出其中沒有核心價值(賣弄讀過的書,用書來維護藍營的利益和自己的未來利益;賣弄國外生活經驗,看不起台灣人,表現自己的不屑),我更不曾看過他們何時曾經為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而犧牲過自己的重大利益(我看到的反而是一再利用自己的言論在爭取個人的利益與名氣),當然,我也沒看過他們從來都不後悔。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社會為什麼會進步?幾種台灣還不足的力量

       有三種人在持續地拖垮這個社會,讓它無法進步,或者甚至讓它退步:(1)權力(也就是責任)大於能力的人,不管是在政府部門、大學或私人企業,不管是心存惡意或善意。(2)用不當手段牟取個人私利的人,不管是官商勾結、壟斷或剝削。(3)面對令人難受、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用各種理論去合理化現況,甚至攻擊那些質疑現況的人──不管是出於狹隘的專業思維、迷信權威,嘩眾取寵以換取名利,或者出於卑劣的惡意。
       這些人全部加起來,幾乎要佔滿整個社會所有決策位置和媒體管道。所以,社會怎麼有可能會進步?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一家夢幻般的創意設計公司 IDEO

       有兩個問題,我一直不知道它的答案應該是什麼。
       第一,產業政策專家到底應該是誰?經濟學者?管科院學者?工學院學者?業界的 CEO?四者組成的團隊?
       第二,研發團隊的領導、運作與文化應該要比較接近哪個科系的風格?工學院?設計學院?社會科學院?商管院?我猜,最後一者可能是最糟的。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國道差別費率是腦殘的想法?

       高公局將從816日起試辦「國5例假日差別收費措施」,從南港到蘇澳全線,周六上午612時南下費率加收50%;周日上午6時到中午12時為北上費率減價50%
       宜蘭縣副縣長吳澤成說,這是腦殘想法,根本是要讓人「晚來早回」。
       你不需要讀過經濟學也知道:高公局的辦法是想在周六上午以價制量,減少去宜蘭的人;並且希望旅客盡量在周日上午離開。宜蘭縣副縣長吳澤成預期這會導致遊客「晚來早回」。如果你只用簡單的供需曲線來想這件事,很容易同意吳澤成的看法。事實呢?不盡然如此。

台灣的產值為什麼那麼低?

        撇開容易讓人信以為真的抽象理論,讓我們來看一件具體的事實。
        如果台灣人和日本人比賽開發一套規格相同的機場自動化設備,台灣派出頂尖人才組成的團隊,日本的公司派出一個一流人才來領導一個二流團隊,結果將會這樣:日本人可以用十分之一不到的時間和人力,一半的價錢,產出遠比台灣團隊品質更好的設備;而台灣團的設備一定是掛一漏萬,皮漏百出。為什麼?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明星學校存在的理由

        第一個該認真思考的是:明星學校為誰存在?如果只是為了提升該校學生的競爭力,而對其他人沒有好處,甚至只有壞處,憑什麼要這社會拿出資源來辦明星學校,而且壓縮其他人的學習資源?
        第二個問題是:明星學校要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假如只是讓他們可以像賽狗或鬥蟋蟀般地「每天跟最頂尖的人一起競爭」,老實講,這樣的明星學校不需要存在── Maslow 的研究和很多人的夫子自道都反覆同一證詞:最頂尖的人才都是 self motivated,如果你要靠別人的競爭才願意上進(或國科會傑出獎),就已經證明你不是一流人才(我們不需要為二流人才辦明星學校)。而雞排博士的案例則說:這種明星學校對學生可能有害而無益(好鬥往往是離婚之母,甚至注定婚姻不會幸福)。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全職媽媽的自我評量

       有些全職媽媽婚前原本有自己的人生抱負與夢想,優異的學業表現與學歷反應的是她們的自愛與自我期待,而不是她們的虛榮心。我因通識課而認識好幾位這樣的女生,她們的才華與熱情讓我對她們有高出男生的期待。後來,因為不小心愛上一個男人而嫁給他,因為想讓孩子有一個完滿的童年而辭職在家。有一位還已經拿到博士,曾經在國立大學教書。
       她們到底要怎麼面對自己未竟的夢想?又要如何面對「沒收入,沒專業表現」的全職媽媽角色?

爸!你們要管我到幾歲?

      在我的案例裡,我媽管我到我當祖父的時候,我爸管我管到我退休的前一年──親情往往是甜蜜的苦惱與負擔。
      我跟兒子都比同學早婚,所以我很早當祖父。我媽有很多弟妹,所以我最小的表弟差點當我學生。有一天,我回家看爸媽,媽說我表弟要結婚了。她說:「你那天要記得去參加婚禮喔!」「我記得。」「你是不是又要穿短褲?表弟結婚,你不可以穿短褲,要給你舅舅留點面子。」我不禁笑出來,帶笑回答她:「媽,我都當祖父了,妳還想要管我到幾歲?更何況,妳管我都管五十年了,我就是改不掉,妳覺得再多講幾年就會有用嗎?」她想想,莫可奈何地搖頭,從此不再管我的事──不是再也不想管,而是勉強忍住,不再說出口。
      我爸呢?直到他被驗出癌症末期,那年他84歲,我54歲,孫女兒已經會走路,叫「阿祖」。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經濟學思想大轉彎的關鍵

       本文想用大家都能懂的方式介紹近年來經濟學界爭論最兇,而且在 2008 年之後導致英美財經政策大轉彎的幾個關鍵問題。
       本文是用玻璃珠在地面上滾動的模式解釋經濟學的爭議,這個類比(analogy)有它在系統理論上的嚴格依據,但是本文不去談背後的理論,只會用到幾個很容易懂的術語。

時事評論

       我陸續停掉所有媒體的專欄寫作(最後一個被我停掉的是聯合報),也逐漸停掉自己部落格上的時事評論。原因很多,主因三個:(1)我不喜歡看台灣現在的媒體(報紙、電視、網路媒體),裡面太少報導重要的新聞,但是不讀新聞的人就不適合寫時事評論;(2)我本來就是關心結構性、制度性的事,不那麼關心孤立的偶發事件,但是結構性、制度性的事情不是一般媒體讀者關心的事,也較難寫進專欄裡;(3)時事評論寫得好的人很多,不需要我。
        所以,我決心固守部落格、演講和專書寫作三件事。這已經夠我忙了。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美國的菁英教育也出了問題

       這個標題下得有點蠢:(1)假如不是菁英教育出了問題,這個社會還會亂成這樣且找不到出路嗎?社會有多亂,不就意味著菁英教育出了多大的問題嗎?(2)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在抄襲美國,如果美國沒有問題,這世界還有可能亂成這個樣子,且堅持要沿著錯誤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嗎?

關鍵數據小組 8/3 聚會

時間:8/3 下午 2:00~5:00
地點:卡市達創業加油站(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122-1號)

注意請帶筆電來 ── 現在的聚會型態是有人進行半小時專題演講,針對該主題提供關鍵數據,之後就直接在現場邊討論邊進行共寫(不限於當日主題)。所以,請記得帶筆電來。
更多資訊:請看關鍵數據網相關網頁

        未來台灣關鍵數據網每兩個月聚會一次,將和關心各不同議題的NGO合作,例如:台灣維基百科、農村陣線、勞團、393 公民平台等,就勞動 、房價、土地、農業、能源、醫療等各社會議題舉行工作坊,進行深入研究、討論、整理、書寫,歡迎關心台灣各議題的朋友一起參加。

全台蚊子館的 APP

兩岸升學主義與教育的核心問題

      看了一篇大陸湖北省高中聯考狀元留美念完大學後的感言,感慨於兩岸教育共同的問題:只有升學主義和比成績,而沒有真正的菁英教育,以至於無法培養出能解決社會問題的的思想家、領導者。
       先說台灣。新聞報導說:建中校長去找台大教授設計「大一先修課程」,建中和北一女老師不知道要給學生開什麼選修課程。這表示什麼?在台灣,人才、庸才和蠢材接受的是同樣的價值觀,同樣的教育目標,同樣的教材。這樣還教得出人才嗎?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自力救濟與結構問題,別老是把它們混在一起

       面對 22K 和買不起的房子,你可以有兩個思考方向:(1)誰都不怪,想辦法靠自力救濟脫離苦海,(2)想清楚到底怎麼會有 22K,從結構上去改善問題。台灣的評論老是分不清楚這兩個問題,因而老是把兩個問題混成一個問題,像沒頭蒼蠅般地殺來殺去。
       一般人犯這種錯就算了,被廣大臺灣人信賴的嚴長壽和陳文茜還犯這種錯,那或許真的表示台灣社會浮上檯面的都不是人才。不過,我在檯面下的確見識過很多讓我驚豔的人才,其中很高比例都是六、七年級。所以,我只能推測,台灣的問題是:檯面上沒有人才,人才全被擠壓到檯面下去了;做決策的沒腦袋,只好「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經濟學界與英美政壇的超級風暴

        過去十四年來全球所出版過的書籍裡,最有機會在未來改變全世界的,很可能就是法國經濟學家 Thomas Piketty  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21世紀的資本》)。它一出版就成為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暢銷書榜首,據說實體書一直缺貨,很多人只能買到它的電子版書。《Financial Times》(FT)的專欄作家 Robert Shrimsley 甚至打趣說:政界與學術界中人見面時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好像非得討論這本書不可。

如果台灣獨立了

       如果在2016年時台灣終於爭取到獨立,而且朱立倫、蔡小英、黃國昌、柯文哲或者你最喜歡的人選當選了總統,台灣的問題就獲得了解決嗎?沒有!你只是終於可以認真去想: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台灣往何處去?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我們要發展哪一種產業」,而是「我們要有什麼樣的城市,什麼樣社會制度,什麼樣的生活內涵,成為什麼樣的人」。讓我再度如此發問的,是波蘭人,尤其是生活在Kraków(克拉克夫)的波蘭人。
       離開波蘭之前,我特地撥出一整天的時間,離開觀光區,在Kraków 常民生活的區域內步行五小時,想要淺嚐一般人生活在Kraków 可能會是怎樣的滋味。因為,從到達 Kraków 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強烈地感覺到:我喜歡這個城市的程度,遠超過台灣任何一座城市,甚至還超過我想得起來的西歐城市(包括巴黎)。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知識、態度與教養

       延續上一篇〈為什麼我們無法開口說英語?〉,與其說我們的教育問題出在知識的傳授與學習,不如說是出在對待知識的態度,甚至於連對待人、事、物的態度都出了非常大的問題。
       我們不敢講英語,不是因為英語能力不足以「溝通、達意」,而是因為「不能犯錯,錯一題扣 5%,錯一題會考不上建中、台大,考不上建中、台大這輩子就無法出人頭地了。」
       我們不是被教成「用知識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而是被教成「用知識表現自己有多了不起」。所以,有沒有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沒關係,但是絕對不可以在人前犯錯(否則還真的會被人譏笑)。

為什麼我們無法開口說英語?

       到波蘭觀光之前,我預期波蘭人的主要外語可能是俄語或德語,而很少人講英語,因此以為這是一趟艱難的旅途,必須克服嚴重的語言障礙。到了這裡,卻出乎意料之外地順利:用英語問年輕人:八、九成可以溝通,得到我所要的簡單資訊。我不禁好奇地問一個年輕女孩:你們在學校有沒學英語?她說:不含大學,一共要學五年。這個回答解除了我一部分的疑惑,卻帶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中學學了六年,大學的教科書絕大部分是用英文的,卻反而往往不敢開口說英語?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在新自由主義與良知之間,and more

       過去三年來我至少讀過上百篇經濟學的期刊論文以及國外著名經濟學者的評論,為的是要在新自由主義與我的良知之間做一個清清楚楚的抉擇。
       新自由主義一直在壓縮弱勢勞工的生存空間,因為它實際上包含了四大要項:(1)推動國際貿易,加速產業出走(委外生產,out sourcing),因而加速勞工失業,使得勞動力市場對資方有利而對勞方不利;(2)壓制勞工團體,弱化他們的薪資協商權,使他們被資方各個擊破,在不利於勞方的市場氛圍下接受越來越低的實質勞動條件與所得;(3)國營事業民營化,變相取消國營事業對弱勢階層的消費補貼;(4)政府對富人減稅,並削減對弱勢的福利補貼。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教改:愚人節的禮物

       十二年國教終於變成是一場什麼都走回頭路的騙局,就像是一份〈愚人節的禮物〉。其實,這一場教改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徹底全輸,因為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教育的問題是別的部門惡搞引起的。
        十二年國教想降低學生壓力,卻不知道:學生的升學壓力來自於家長,而家長的現實壓力來自於政府的財經與產業政策,以及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
        財經政策偏袒 1% 的資方與富人,小老百姓只能往上面的1%去擠以便踐踏別人,否則就得要被人踐踏、剝削,而一輩子不能翻身,你敢不往明星學校擠嗎?產業政策偏袒園區而遺棄中小企業與傳產,身為家長,孩子再怎麼不才,你都會硬要把他補成國立大學畢業,以便爭取到園區去面試的機會。沒有失業救濟,沒有再就業輔導計畫的社會裡,你敢冒著中年失業或轉業的風險,在年輕時放險去探索志趣與冒險嗎,你敢去嘗試自己最喜歡的行業嗎?教育資源上偏袒都會與大學,很多鄉村小孩求學過程沒資源,只能靠「繁星計畫」去擠「明星高中」,卻從第一學期開始就從以往習慣的班上第一名掉到連續蟬聯班上最後一名,因此壓力大到罹患精神官能症;這樣,你還敢去念鄉村學校和技職嗎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讀書的境界與層級

        「知識與文憑」從來都不是上學最重要的目的,獲得知識與活用知識的「能力」才是;換句話說,上課的最終目的不是繼續聽老師講課,而是「學會自己當老師」(learn to teach oneself。而在這過程中老師所扮演的腳色就是:Engage(與學生互動來啟發他們、激勵他們),Empower(協助學生增強學習能力),以便最終達成 Enable(協助學生開發出獨立自主的能力)的目標。有些人對這三個字有不同的理解和強調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推薦一本剛上市的好書

      我很少為新書推薦或寫序,但卻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導讀,還積極促成了它在台灣出版。
       這本書從頭到尾在問一個每個人都該為自己釐清的問題:憑什麼要別人為我們(可有可無)的利益而犧牲?。
        作者有文學家的流利文筆,人道主義者的溫厚胸懷,和哲學家的嚴謹、清晰與睿智。我想不出還有誰比他更適合寫這樣一本書,來跟我們談「憑什麼要別人為我們的利益而犧牲」。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看到未曾被談論過的核電議題面向,更可以讓我們認真去思考發生在台灣的大埔事件、土地徵收,以及各種以經濟發展為名而對別人基本人權的剝奪。
        底下是我為這書寫的導論。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從一件小事看台灣的教改

       十二年國教在各種爭議中上路了,建中關心的是如何保留明星高中,一般家長關心的是超額比序,私校關心的是在這亂局中提升自己的升學率,以便跟國立明星高中搶學生。特色招生則越來越像過去的聯招,「學術特色招生」像是過去升學主義的借屍還魂,十二年國教似乎又把剛剛脫掉的緊箍咒給重新帶了上去。
       一個高中教務主任感慨地跟我說:「教改越改,學生越辛苦。以前只要一次聯考,現在變成一個 B 段會考和一個 A 段聯考,最高興的是補習班;以前只要拼聯考成績,現在還要拼著到處當義工,參加比賽。」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台灣社會發展的首要困境

       台灣社會發展的首要困境在於「沒有培養學生(公民)的公共精神」,以至於連學術界都不知道學術的公共性。結果,從學生、高中老師到大學教授,太多人都只想「出人頭地」,碰到意見略為不同的人就想要辨識敵我,劃清立場,「辯出輸贏」,而不想發揮學術精神,集眾人之力去釐清問題的全貌。
        這是一個只在乎個人輸贏,而不在乎公共福祉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只會越來越自私,連產業與經濟也都會越來越退步(這句話絕非鬼扯、亂牽拖,我後頭會負責說明)。
        在英國,教育是公共財,學術也是公共財(私人辦學,但目的並非營利);爭的是學校的總體績效與公共福祉,而只爭個人名利。英國教育部前幾年受到美國影響,想要推動「傑出教師」獎勵制度,被國會議員質詢:「請問,你個人所獲得的傑出教育成效,是少數傑出教師的貢獻,還是教師群們共同合作的結果?」部長無言,只好取消提案 ── 學校是一個致力於公共福祉的「團隊」』,而非個人爭輸贏的地方。

如何培養批判性思考與公共精神

       繼前一篇文章〈釐清「把教室還給學生」三大疑慮〉,這篇文章希望能引導台灣的高中與大學生去了解什麼叫「批判性思考」,以便在每一篇交出去的報告裡認真練習,藉此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此外,也順便藉此介紹什麼叫做「學術寫作」。

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釐清「把教室還給學生」的三大疑慮

       所有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方法,都會嘗試「把教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上課時的活動主體與主動學習者,讓他們有更多的發言和討論的時間,而老師則扮演輔助與引導者的角色。
       要請習慣於傳統教學法的老師把教室還給學生,往往會招來三大疑慮:(1)如果上課要改為讓學生討論為主,如何確定學生有預習?(2)老師在課堂中要做些什麼?(3)上課時間由學生取代老師,教學效果真的會比老師從頭講到尾更好嗎?會不會最後只是一堆噱頭,滿足教改人士的理念狂想,成就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卻犧牲了後段(乃至於中段)的學生?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一座城市需要什麼?

       巴黎人也許會說:「一間好的咖啡館,和一家畫廊」,英國人也許會說:「一間好的酒吧,和一間公共的圖書館」。台灣人呢?很多人會說:「要有建設和發展」。
       你問巴黎人:「怎樣才算是好的咖啡館?」他或許會說:「一杯好喝的咖啡」,也許會說:「一群可以聊文化界與政治界大事的朋友。」也許會說:「可以閒適地看路過的行人和街景。」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合宜住宅弊案的教訓

        桃園的合宜住宅弊案涉及產官學的黑色三角,我們該從中學到什麼教訓?一定會有人老調重彈:政府只會貪污且注定無能,還是把一切都交給市場機制,政府什麼都不要做。這就是雷根所謂的「向下低流」經濟學理論( trickle-down economics),或者所謂的「市場化與自由化」(neo-liberalism)。
        把一切都交給市場機制,官商勾結就會減少嗎?讓我們擺脫經濟學界「硬把假說當真理而不看實證的證據」這種壞習慣,來看看事實的統計資料。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這社會有病嗎?

      有啊!從北捷事件發生到今天,媒體每天的報導都捕風捉影,而不去認真求證事實,民眾和名人也不在意而跟著七嘴八舌地瞎說,這些都是病態。更深的病則在單一的價值觀,以及黨同伐異而不自知的偏狹胸襟。不過,就權且先從媒體與群眾的反應說起吧。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離開群眾,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有些人很焦慮地跟我談「看不到台灣的下一代產業」:土木系的十大建設與營建業最風光的時代過去了,機械系領軍的時代過去了,化工業的盛況過去了,連電機系的IT產業也沒勁了;而原本寄望的生物科技產業還看不到未來就已經夭折了,奈微米產業不知道哪一年才能誕生。我們還能寄望哪一個科系來接下一棒?
       其實,台灣今天走不出去,就是因為整個社會還活在理工與技術掛帥的窠臼裡,嚴重欠缺理工與技術以外的人才和思維。台灣今天最大的發展瓶頸是廣告超難看!廣告這麼難看,表示我們不知道別人要什麼;這樣的一群人,就註定只有代工的命。
        我們需要的,不再是只懂技術而不懂人心的人才。尤其是因為歐美跨國企業壟斷全球的智財產權,「專利」不是台灣人吃得到的菜,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創意尋找別的發揮空間。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台灣最需要的外貿人才

       台灣走不出去,與其說是 FTA 簽太少,不如說是欠缺在國際上行銷台灣的人才。
       這樣的人才要有能力回答三個密切相關的問題:(1)以台灣人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她可以生產什麼?(2)以這樣的能力,生產什麼樣的產品,附加價值最高?(3)這些產品要賣到哪裡,價格最高?能回答這三個問題的人,有機會徹底發揮台灣人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為他們創造最高的附加價值,並且擺脫大陸和新興國家的糾纏。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民主,從勞資協商開始

       如果沒有經濟上的平權,民主將只不過是一場騙局。但是,市場經濟不但無法公平地分配經濟的成果,甚至還在實質GDP成長的過程中讓 90% 的人經歷了實質薪資的倒退。這不是偶然。

新北歐 = 市場經濟 + 分配正義

       花了些時間去了解北歐的財經與社福制度,發現他們用市場經濟賺錢,再用高稅賦和社福制度進行財富重分配,兼得市場經濟與福利國家的好處。而且,歷經 1990 年代初期的北歐金融危機和 2008 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體檢後,越來越多經濟學者相信北歐模式的優點。反倒是美國政治學者保羅.皮爾遜(Paul Pierson)在 1994 年所預言的「福利國家必倒」,已經被確信是一場過早下斷言的誤會。
       北歐案例對台灣的首要啟示是:市場經濟與分配正義可以並存,企業競爭力和社會福利也可以並存。我們可以忘記美國的放任式資本主義,積極研究北歐模式中可以供台灣取法的部份。
        本文會先簡要比較北歐與美國的現況,再說明保羅.皮爾遜「福利國家必倒」這個預言的背景與錯誤,然後扼要說明北歐如何在福利國家與市場經濟間取得平衡的機制。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台灣的財經政策違憲?

       擅長財經與法律問題的前司法院長賴英照投書給《聯合報》,篇名〈認真看待憲法〉,指出以下政策都違背憲法的「國民經濟基本國策」:「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土地政策背離漲價歸公精神、公營企業逐漸被民營取代而導致貧富差距擴大,金控公司取代信用合作社而使盈利的目標壓倒協助創業的目標。

預防隨機殺人的手段與代價

       鄭捷的隨機殺人引起社會極大的不安,形形色色的社會反應正揭示著台灣社會的不同「人種」與心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擇手段地想要事先遏阻隨機殺人的焦慮。
  盲目而不擇手段的防制手法可能浪費資源而無實效,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有人建議在車廂內放置齊眉棍,但是如果被拿來當兇器,不正適得其反?有人建議在車廂內加派警察巡邏,那只不過是會逼兇手選擇別的公共地點而已。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你該信任經濟學家嗎?

       凱因斯曾經在1930年預測:在二十世紀結束之前,英國與美國將因為技術進步而產值與生產效率都大增,因此人均每週工作時數將降到15小時以內。
        他對技術進步、全球經濟大致上會持續繁榮而偶而失靈等預測都大致上是對的,只有一件事出乎他意料之外:在他之後的許多經濟學者都建議政府賴掉所有的責任,把一切都交給市場去管理;甚至當市場的表現已經極端惡劣或喪盡天良時,這些人還是警告政府不得干預,並宣稱「干預的後果會比現況更惡劣」。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

       在劍橋期間,我以對控制理論了解的寬廣度(跨所有的派系)與深入度嚇壞系上幾個最頂尖的老師,所以才被特許兩年畢業。但是,我後來的論文發表量很少,因為我無法認同控制學界的主流研究,我認為它們是在浪費老師和學生的精力。我寧可去做一些有用而很難發表的研究。
       其實,我在出國前就已經從國際學術界大老們的許多篇論文知道:機械、化工與控制界的計量研究已經嚴重地脫離現實世界的真貌,在研究學者自己幻想出來而子虛烏有的問題。所以我特地挑了一位兼長理論與工程實務的指導教授。後來卻發現工程界的弊端被經學界與社會學界一再複製,以致於計量科學最後變成學術界與人類的禍害。工程界只不過是浪費學生的青春,經濟學界則製造出一大堆害死人的理論。

一本書,勝過一大堆評論

        這本書是劍橋大學最當紅的韓裔經濟學者張夏準寫的,最大特色是他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在看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產業、經濟與貿易政策,而不是從美國或跨國企業的角度在看問題。它不但切合我們的需要,而且顛覆流行的見解,卻又獲獎無數,讚譽盈尺。《金融時報》首席主筆馬丁.沃夫(Martin Wolf)說:「本書作者對全球化的評論,說不定是這世界上最精闢入理的。他不會否認開發中國家融入世界經濟之中的好處。但他援引歷史的殷鑑主張,必須讓這些國家以自己的條件進行整合才行。」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實證研究顯示:增工資可提升台灣GDP

       這個實證研究發表在經建會(現在的國發會)的研究報告《工資與經濟成長之分析:全球趨勢與臺灣實證》。這篇報告先回顧國外關於 2008年金融危機的起因分析,指出:「先進經濟體實質工資成長率幾近於停滯,且與勞動生產力成長漸趨脫勾,所得分配由工資轉向利潤,由中等工資收入族群轉向高工資族群,財富由高消費傾向的族群轉向高儲蓄的族群,造成總需求降低」才是金融危機背後最根本的結構性因素之一,並指出國外許多重要的研究都建議要以「調漲工資以跟上勞動生產力的成長」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對策。

民主與經濟,為啥?為誰?

       郭董一句「民主不能當飯吃」引來很多人的譏評。淡江大學的蘇紫雲在《蘋果日報》回應:「民主不能當飯吃,但可幫助經濟更加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什麼?假如民主與經濟發展只是為了人均 GDP,很多人會說:新加坡就是因為比台灣更不民主,所以更有效率,也因而人均所得是台灣的兩倍。
        不過,如果財富分配不均,GDP 的成長將全部屬於最有錢的 10% 人,其他 90%的人根本就「看得到而吃不到」。因此,只有兼顧GDP的成長和財富分配的社會裡,90%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實值時薪的成長。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韓國、FTA與未經深思的想像

       《天下雜誌》算是比較認真而不那麼「努力賺錢」的雜誌,甚至也許是最後一個保留「文化人辦雜誌」的理念的雜誌,不過她最近的一篇文章還是讓我忍不住想認真地批評。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自由貿易的美麗與殘酷〉,由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副總編陳一姍和記者辜樹仁執筆,談 FTA 對韓國的正面與負面影響。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經濟學界將永遠爭論不休?

       法律專業的人總是提醒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法律的基本素養,才能保護自己。」我同意,但一直沒認真去奉行這個勸言。我倒是有一個類似的建議:每個人都要有經濟學的基本素養,才能免於「既被財團壓榨,又被政府欺騙和恫嚇,最後卻自以為這是必要之惡。」
       因此,我常建議大學生要盡量去選修或旁聽個經與總經。不過,有時候我還是難免會疑惑:修完六個學分的經濟學之後,是會更懂得分辨財經評論的合理性,還是會被完美的理論迷惑而看不到理論與現實間的落差,因而更加而難以自拔地深陷到經濟學既有的意識型態裡?於是,我又不禁這麼想:了解到「經學界存在著多元且甚至對立的觀點」,以及這些對立為何會存在,甚至永遠存在,這或許是更有必要的公民素養。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人類的經濟決定真的出於理性嗎?

        這個經典的經濟學問題不只是學術問題,它更有著極端鮮明的政治意涵:如果市場上的經濟行為總是符合「效益最大化」的理性決定,政府就不該對市場進行任何干涉,甚至連稅負與財富重分配都有可能會對底層的窮人造成負面影響,而必須加以反對;如果市場上的經濟行為有時會違背「效益最大化」的理性決定,政府就必須判斷何時該對市場進行適切的干涉,以便在市場失能時進行必要的彌補,從而促進社會「富而公義」的發展;如果市場行為有時候會失控,政府更必須要有能力事先診斷,以便及時加以干預,化解危機。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2013 年諾貝爾經濟獎的三個得主立場完全不同,雖然他們研究的主題都是房地產價格理論:Eugene F. Fama 堅決主張房地產市場符合理性預期,並要求對房地產市場放寬管制;Robert J. Shiller  Eugene F. Fama 最有利的批評者,而 Lars Peter Hansen 沒有鮮明的主張。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解釋是:房地產市場的交易行為模式極為複雜,兼具理性預期與非理性作用的因素,不是單一因素造成,因此這三個人的理論都對人類理解房地產市場的交易行為模式有重大的貢獻。(想進一步了解三人扼要主張的人可以看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觀點相反的經濟學家分享諾貝爾獎〉)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網誌三週年回顧

       這個網誌在 3/26 滿三週年,本來想應寫一篇這一年的回顧,卻發生學運,而忙著寫相關的評論,找相關的資訊,所以無心去寫。今天是四月底,就權且當第三年底來回顧吧。此外,這一年的心路歷程也一併藉此機會跟讀者分享。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台灣的「中等收入陷阱」?

       去年四月初英國《金融時報》的 Sarah Mishkin 和 David Pilling 合寫了一篇訪問報導 “Taiwan: Time to change gear”,談台灣的經濟成長困境,他們稱之為「中高收入陷阱」(upper middle-income trap)。這篇文章後來被翻譯成中文的〈台灣的“中等收入”困局〉,被網友轉貼後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我覺得這一篇文章既不負責任,又危言聳聽。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平議林義雄先生的絕食

       林義雄先生絕食,很多評論都斷章取義,枉顧事實。最典型的就是:「憑什麼以個人性命綁架整個社會」,以及「民進黨時代你為何不去絕食」。
       林義雄有沒有「以個人性命綁架整個社會」,要從他行動的完整背景去看。如果全國民調超過一半擁核四,而林義雄卻以性命要脅廢核四,那麼他就是以個人性命要脅社會(權且不論這是否具有正當性);如果全國民調超過七成反核四,最近還有六成民調贊成停建核四,而國民黨卻堅持要用不合理的鳥籠公投決定核四存廢,那麼就是國民黨在踐踏民主,而林義雄則是以個人性命對抗國民黨對民主的踐踏。
       至於「民進黨時代林義雄為何不絕食」,邏輯也一樣:因為民進黨執政時期主張廢核的是少數。林義雄如果是在那期間絕食,才真的是任性地以絕食對抗主流民意。

為什麼只有時薪不漲(2)

       關於時薪不漲且產業技術不升級的現象,很多人相信關鍵在於過去二十年來台商的持續西進,因為它會導致兩個後果:(1)台灣的勞動力被大陸勞動力取代,一方面因為生產要素均質化而使得台灣的工資往大陸看齊,另一是方面工作機會流失(產業空洞化)而導致勞動力供過於求,進一步鋪設好工資下降的溫床;(2)另一方面,資方與高階管理者卻可以輕鬆地從中受惠,因而忙著賺 easy money,而不思提升產業競爭力。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反服貿不等於反外貿

       上一篇文章(Part 1)談到時薪不漲的第一個關鍵因素:分配的公平性。這一篇談時薪不漲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教育水準持續上升,但是產業技術卻沒有升級,導致產品附加價值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在新興國家的競爭下倒退。至於最近很熱門的 FTA 議題,必須把它跟產業技術升級整合起來一體規劃,才會發揮較佳效益,而不致於因為盲目簽署而落得「弊大於利」。

為什麼只有時薪不漲(1)

       政府動不動就恐嚇我們:「不聽我話經濟會垮掉!」要不然就是拐騙我們:「聽我的話GDP才會成長」。但是,我們這些受薪階級(所謂的 90%)要關心卻是另外兩個重點:時薪會不會漲,要付出什麼代價?然後想一想值不值得?如果GDP成長而時薪卻倒退,憑什麼要我們一再做出各種犧牲?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事實勝於「專家」的詭辯

       「沒有國光石化台灣經濟會垮掉」、「調整基本工資台灣經濟會垮掉」、「沒有核四台灣經濟會垮掉」、「沒有服貿台灣經濟會垮掉」。你受夠這些恫嚇了沒有?台灣的經濟到底是一批怎樣的蠢材在掌舵?為什麼動不動就會「垮掉」?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Robert Solow 對主流經濟學的嚴厲批評

       對於捍衛主流經濟學的人而言,Joseph Stiglitz Paul Krugman 只是兩個無理取鬧的人,不值得花心思去理睬他們。
       但是,當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Robert Solow 對主流經濟學發出嚴厲的批評時,他們就不得不感到震驚並認真聆聽:Robert Solow 所提出的 Solow model 不只是當代發展經濟學最重要的礎石,它的分析方法更啟發了整個當代總體經濟學的主流研究。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國畫畫論開始預購,05/01上市

       說這本書是「畫論」,其實它截然不同於你所見過的任何一本「畫論」。它像一本值得珍藏的畫冊,有好幾張頂尖國畫名作的複製品(范寬的《谿山行旅》、李成的《寒林平野》、荊浩的《谿山行旅》、李唐的《萬壑松風》、倪雲林的《容膝齋圖》等),其品質遠超過你以前見過的畫冊,甚至比故宮名畫三百種印得更好。光憑這一點,我就很想多留幾本給子女和後代珍藏。

一個汽車廠,兩種文化與薪資,Why?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德國的福斯汽車(VW,全名 Volkswagen,大陸翻譯成「大眾汽車」)在美國的田納西州設立了生產線,帶給該州大約 2,000 個新的汽車業工作崗位;但該廠生產線工人的起薪每小時卻只有14.5美元,大約是以前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福特(Ford)的那些工會工人薪資的一半。即使加上各種福利,這些工人的雇傭成本也只是每小時27美元,遠低於福斯汽車在德國的工人時薪(67美元)。不只這樣,田納西州政府給福斯公司的補貼大約為5.77億美元,相當於每個崗位28.85萬美元!因為美國工人每年工作時間約 1,794小時,田納西州政府的補貼等於可以讓福斯公司在美國免費聘用 2,000個生產線工人,時間長達六年!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沒有政府就不會有壟斷?

       一個自稱經濟學「古典學派支持者」的(年輕)人說:「我相信沒有政治的介入,企業是很難壟斷市場的。它符合實際以及理論。」以及「要是(傾銷與壟斷)成真,對消費者怎麼會是壞事呢?想想看有人願意當呆頭鵝,我們有更多的剩餘去購買更多商品。」經濟學教科書和他都認為不可能的事,在這世界上明明天天都再上演!讓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大人看不懂「太陽花世代」?

       看著網路上大人們對「太陽花世代」的各種解析,我常感到好笑。統派以為這是一場「反中恐共」的鬥爭,背後是綠營在支持。其實,盡管他們跟少數民進黨立委關係良好,他們厭惡民進黨政客的程度絕不下於厭惡國民黨。他們對中南海或許沒什麼好感,但是假如有大陸交換學生在現場,一定會被邀請「共襄盛舉」,甚至會有人自願當地陪,熱情地解說現場發生的一切。他們什麼也不怕(連近在眼前的鎮暴警察都不怕,更別說他們根本沒見識過的中國武警和天安門的坦克車,或者聽都沒聽過的文化大革命),反而質問我為什麼要那麼怕中國;他們誰也不恨,只恨那些不尊重民意,踐踏憲政,迫害弱勢的人──以及那些沒有盡責的在野黨立委們。
       他們自稱「台灣人」,卻跟傳統意義下的「台獨」沒有任何的關聯,她們不知道省籍有何意義,也完全沒有身分認同的問題。就他們之中的一人所說的:「太陽花世代的身分認同不是人格差異伴隨規訓程度差異下的產物,而是建立在紮紮實實地親密呵護土地的地方感之上,『你是什麼人?』問遍絕大多數的太陽花世代,他們會不加思索的告訴你:『台灣人啊,台灣長大的,不然是什麼人?』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馬政府在飛蛾撲火?

       2009年以來國際媒體與金融機構有兩個跟大陸相關的熱門話題:大陸房市泡沫何時要破?大陸的壞帳會不會導致經濟的爆發?由於大陸佔香港銀行體系對外債權近五成,因此英國和大陸媒體不禁擔憂香港會被拖累而成為下一波金融危機中心
       在這背景下,台灣卻無視於兩岸經濟已經過熱的事實,還想通過 ECFA 加深台灣對大陸的經濟倚賴。除非政府在建構 ECFA 策略時同時準備好防火牆,以及以全球化降低對大陸的經濟倚賴,否則這簡直是飛蛾撲火,卻硬拖著全台灣人一起陪葬。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同學,我們可以不上課嗎?

       清華大學一群學生邀我出席「同學,我們可以不上課嗎?」這個座談會。由於狀況不明,我擔心到時候是壁壘分明地雞同鴨講,毫無溝通與澄清的效果,所以我沒答應出席。不過,我願意利用這一篇網誌表達一些看法,給對此問題真心感到困惑的學生、老師參考。
       學生可以不上課嗎?答案是:要看他們的目的與動機。如果不上課是為了打 game 或打群架,當然說不過去。如果海大的學生不上課是為了去搶救一艘船上的難民,當然理由充分,誰想阻擋或抗議都是白目。因此,要讓這一場座談會有溝通與澄清的效果,首先必須對座談會要討論的議題背景脈絡(包括不上課的目的與動機有清晰的事實陳述與交代。否則一個反對學生去打 game,另一個贊成學生去救人,辯個兩小時也還是雞同鴨講,毫無意義。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清大與交大是「黨」營事業了嗎?

       清交雙雙淪陷,讓人不禁要問:「這到底是兩個國立大學?還是兩個『黨』營事業?」
       3/24 以來,馬英九處理學運與服貿的手段越來越雷厲風行,越來越不擇手段,而且變化之劇烈讓人不得不認真考慮一個問題:「國民黨到底是操盤手換人?還是老大換人做了?」一個一點都不陰謀論的問題:「假如清交都變成了黨校,現在在指揮這兩校跟行政院的,到底是國民黨的馬英九,還是中南海的習近平?」
       有人說馬英九的手段丕變,是因為金溥聰回來了,我一點都不能接受這種說法。他們兩個人打電話、視訊通通都是國家付費,愛講多久就可以講多久,金溥聰人在哪裡有何差別?
       一位負責對外談判的高階幕僚告訴我一個故事。大陸指控台灣的某產業有傾銷之嫌,不但沒有告到 WTO 去,也沒有通過兩會協商機制,就直接把該產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叫到北京訓一頓,之後叫他帶著理事群到北京去開會「協調」。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再現黨外運動的熱情

       再度回到濟南路,看著堆積如山的礦泉水和各種物資,以及忙進忙出準備 4/10 退場的年輕人和不年輕的人,我清清楚楚地看到,黨外時期的一切熱情理想都在這裡復甦了:社會各階層無私的奉獻,對抗不公不義的集體意志,台灣人的主體性與自決的堅持,年輕一代的領袖人物,台灣社會的活力與希望──自從民進黨開始跟國民黨分享權力以來,我已經幾十年沒看到過這樣動人的情感與場景了。
       它把數十萬對社會絕望、冷感的「酸民」轉化成熱血公民,使他們重新燃起對台灣的熱情,並且日以繼夜地付諸行動。光是這樣的成就,就叫人嘆為觀止。台灣人冷血的時候叫人心寒與心灰意懶,但台灣人熱情的時候卻讓人如此感動;我們不知道那股轉化的力量來自何處,也不知道它為何會爆發,何時會爆發。這種不擇期地山洪爆發般的熱情,提醒我們:永遠不要以為台灣人已經心死,永遠不要對臺灣人死心。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白狼說出了清大層峰的心聲?

       清大副校長劉容生在聯合報投書說:「黑道出身的白狼,說出了社會大眾不敢說的話,打了學生一個學校不敢打的耳光。」1944年出生的劉容生是蔣介石專制體制下培養出來的100% 順民,價值觀跟整個社會脫節而絕不足以代表這社會發言。不過,清大既然在官網上轉貼這一篇文章(後來又迅速移除),大概校方是認同這一篇文章的。
        劉容生、清大官方跟白狼到底想要捍衛什麼樣的價值?劉容生說:「尊重法治,自由民主而且開放、尊重禮教之大同和諧的社會。」其實,他們要的是一個順民社會,對政府的所作所為不思不省,一概認同,以便捍衛「待人要有禮貌」以及「惡法亦法,違法就是不對」的核心價值。但是,執行猶太大屠殺計畫的納粹將領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恰恰就是誕生於這種核心價值劉容生、清大官方跟白狼都必須要認清楚:他們共有的核心價值,正是民主精神最大的敵人。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人與機器的戰爭

       自動化技術的持續發展與推廣,可以使人均產值持續增長,這是許多工程師和經濟學者引頸企盼的遠景,但也是有遠見的經濟學家所擔憂的。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是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副總編兼首席經濟評論,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少數經濟評論者之一。他在今年二月初寫了兩篇文章,討論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和隱憂,並警告世人:自動化的持續發展有可能會演變成「極少數人成了大贏家,而大多數人成了失敗者。」──除非我們能事先調整政治和經濟制度來防範這個負面的效應。

炒地皮:超越藍綠的共犯

   要了解台灣政治與經濟發展的真相,最佳的入門課題就是「誰在炒地皮,如何炒地皮」。只要看懂這一件事,藍綠背後的許多真相就會一一浮現。
         如果能將低單價的農地與林地變成高單價的高鐵特區或商業區,就能一本萬利。但是要達成這個「營運」目標,需要行政單位與立法單位的配合。專職炒地皮的核心集團叫做「地方派系」與「金主」,他們在各項選舉中出錢出力來買通藍綠的政治人物,控制行政權與議會,以便用納稅人的錢在他們的土地上投資公共建設,讓地價暴漲。同時,他們設立建設公司,向公股銀行、農漁會等金融機構進行超額低利貸款,以便擴大操作槓桿與獲利率。此外,他們也夥同黑道,以恐嚇候選人、圍標等手段,來排除「營運」過程的各種阻力。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寫了一本《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詳盡分析這個共犯結構。還有人把這複雜的利益關係網絡畫成圖,貼在臉書上。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學運成就了什麼 ── 給參與學運的學生們

       網路上的訊息說學生要離開立法院議場了。有人問我:如果這樣,學運到底成就了什麼?我不相信馬英九統治下的立法院會通過具有實質審查意義的兩岸監督條例;不管未來服貿是逐條審查或包裹表決,我相信馬英九統治下的立法院頂多做個樣子,改幾個字,最後通過的服貿版本基本上會是成就了馬英九(或中南海)的意志
       「那麼,學運到底成就了什麼?」演講時我被問到這問題。我反問聽眾:「以前從沒想過警察可不可以打人,現在終於認真思考過這問題的,請舉手。」一大堆人舉手。「以前從來不知道服貿,現在對服貿至少一知半解的,請舉手。」一大堆人舉手。「以前從來沒認真想過兩岸貿易協定該怎麼簽,現在會覺得必須要讓全民知道的,請舉手。」一大堆人舉手。這就是學運帶給台灣最重要的成就:民主的深化。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全民院長與獨夫

       王金平在上午十一點的新聞稿裡承諾「在兩岸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召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費鴻泰的感覺:「整個黨團被王金平出賣了。」
       費鴻泰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實:國民黨立委先出賣了全體選民,馬英九先出賣了全體國人並踐踏憲法,然後才會有王金平「為遵從全民意志而出賣國民黨團和馬英九」的戲碼。
       馬英九說王金平是壞人,但是王金平從不在人前做壞事;馬英九絕對不是好人,因為他總是當著全國人的面踐踏憲法,極力演繹「庸夫獨裁」的各種可能性給我們看。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服貿的問題在開放模式與限制條件

       服貿協議的關鍵在於附件一,附件一的核心問題不只在於彼此開放的產業項目,更在於開放的模式與限制的條件。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深入頗析這份文件,以便闡明四件事:1)大陸對台的開放模式主要是在加速台商出走,去參與十二五計畫的「建設祖國」,對台商有利,對上班族與年輕人不利。

再度回應老貓的文章

       老貓寫了一篇〈自由體系最好的防禦是什麼?——答彭明輝老師〉來回應我的文章〈老貓對服貿的樂觀合理嗎?〉,也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了我的〈老貓對服貿的樂觀合理嗎?Part II〉。我的論述核心是「台灣的讀者主動搜尋的習慣太差,慣於被餵養的人太多。」所以老貓把討論的焦點轉移到我提出的憂慮:「通路可不可以辦法對讀者洗腦」?
       老貓提出來的關鍵證據是世新大學的〈2013台灣民眾媒體評鑑大調查〉,這份資料確實是值得大家仔細閱讀與推敲。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服貿:藥到命除的處方

       在馬英九和江宜樺的動員下,絕大多數閣員都說出了違背良心與個人認知的話,紛紛出面恫嚇國人:沒有ECFA就不會有 FTA,沒有FTA台灣就會鎖國,被全世界邊緣化。
       其實,有良心的學者都指出:兩岸經貿關係是太熱而非太冷,台灣的經濟成長動力在內部,而不在國際貿易,更不是賤賣民主、人權與土地正義的跨國貿易協定。
       擔任過財政部長的劉憶如在卸任後終於可以說實話,她表示:台灣的經濟成長只有 10%靠進出口貿易,其他90%靠內需市場;但是政府政策卻一直漠視內需市場,老是為了出口而犧牲內需市場,使得經濟成長結構嚴重的扭曲與失衡,也使得經濟成長失去了更重要的動力(內需市場)。此外,她也批評台灣的出口過度偏重大陸。(稍後申述)
       無獨有偶地,曾擔任過總統府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與聯合國企業管理研究主任的林武郎博士也表示:「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約3/4倚賴中國大陸,等於是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因此,兩岸經貿關係是過熱,而非過冷。

台灣會被邊緣化嗎?

       有些人被政府一連串的謊言嚇傻了,擔心台灣簽的 FTA 太少,將會被全世界邊緣化。如果你相信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 WEF)的評估,她的「全球促進貿易指標」(Global Enabling Trade Index)把台灣的潛在國外貿易機會排名為全世界138個國家中的第24名(在總分為 0~7分的量表上得分4.9),與澳洲齊名,接近美國和加拿大的得分(5.0),領先排名第30的韓國(得分4.7),第47名的義大利,和第54名的大陸(見左上表)。你到底在怕什麼?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老貓對服貿的樂觀合理嗎?Part II

       關於老貓〈台灣的出版自由到底會不會被服貿摧毀?〉一文,有讀者說「老貓的重點在產業競爭力的比較」,而我的論述在談受眾的反應(民主的理念會不會被扭曲),我似乎沒有掌握到老貓論述的重點。本文是對這意見的回應。
       我確實是將老貓的問題焦點從「沒有檢察制度的通路會不會戰勝有檢察制度的通路」轉為「陸資的通路可不可以扭轉台灣人對民主價值的認知與世界觀」,因為我認為這樣的問題陳述(problem formulation)才是服貿的核心爭議,而老貓的問題陳述才反而是偏離了服貿爭議該有的焦點。
       我希望在這裡更進一步釐清「出版自由」這個概念:「出版自由」是手段,最終目的是要保障民眾「知的權利」(終極目標是「台灣社會對民主、人權與對於世界的認知」),而我和許多人最擔心的是台灣民眾的知的權利會不會退化,而且所以上一文直接把焦點放在「出版自由所要保障的最終對象會不會受損」。
       如果一定要把焦點轉移到「沒有檢察制度的通路會不會戰勝有檢察制度的通路」,我的文章還是指出了老貓論證過程的過分樂觀:大部分讀者是通路與廣告業的順民,他們不會因為通路商有檢查制度而自覺地換通路。本文就進一步沿此方向深化論述。

錯誤的貿易談判只會坑害萬代子孫

       政府急著要到處去簽 FTA,我要問的是:當一隻手扒雞已經被剝到只剩雞肋時,還有誰願意拿雞腿或雞胸肉來跟他進行貿易談判?看下表你就會懂我在講什麼:
       FTA 的談判焦點就是彼此要如何降低關稅(先不談政府規範,那個問題很難量化來談)。韓國的平均關稅還有 13.3%,有很大的降幅空間和談判空間;而大陸市場大且關稅也還高達 9.6%,有很吸引人的降幅空間和市場──所以他們是全球 FTA 談判的熱門明星。
       我們呢?憑什麼去吸引別人跟我們談 FTA?平均關稅已經降到挪威、瑞士、以色列這種先進國家的水準,市場又小,像一隻只剩雞肋的手扒雞,還有什麼跟人「互惠」的本錢?我們已經只能賤賣消費者的健康與環境保護來換取對方的「互惠」,所以台美貿易談判老是在談要我們進口稻米,吃瘦肉精,破壞農村與消費者的健康。
        過去政府老是在談判桌上賤賣台灣,把台灣搞到這樣沒有跟人談判的本錢。很多人擔心:不簽貿易協定,台灣會被邊緣化。我必須警告:錯誤的貿易談判,只會坑害萬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