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佛系與躺平:Z世代的困境與跨世代的糾結

      從「崩世代」到「新四不一沒有」,從「內卷」到「躺平」,兩岸流行語一波又一波地反應著年輕世代的苦悶:看不到人生前景。同樣地,日本有「佛男子」與「悟世代」(無欲世代)。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
      一個在海外名校任教的年輕學者寫信給我:「老師,我覺得你們那個世代比我們幸福。你們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我們則是再怎麼努力都看不到未來。」我當下的反應是難以置信:海外名校任教是鮮少有人能及的成就,為什麼連這樣的人也看不到未來?
     兩代比起來,我們的平均學歷明顯較低,出國留學的機會明顯較少,連相同年齡時的平均薪資與生活水準也較低。我們這個世代到底有什麼值得下一代羨慕的?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富裕社會裡的愛情、自我與婚姻

       從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來看,社會富裕的結果使得最低階的生理需要和安全感很容易獲得滿足;因此年輕世代在婚姻與職場中都會轉而追求更高階的需求:穩定的情感歸屬、人格與能力的被肯定、人生的意義感與價值,以及自我實現。要滿足這些較高階的需求,所需要的能力也更高:要有能力更細膩地處理情感關係、有從事創造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對自我實現的迂迴過程有足夠的認識、耐性與堅持等等,甚至還要有能力辨識太高調而脫離現實的愛情與婚姻觀,認清職場中的現實條件以便逐夢時的腳步夠踏實。
      可惜的是,這些高階的能力學校幾乎都沒有教,而且在社群媒體壟斷傳播管道的情況下嘩眾取寵的資訊淹沒了值得借鏡的洞見。由於庸俗的網紅與偽文青當道,使得很多人只有對高階需求的渴望,而欠缺追求的能力,甚至經常在追逐虛假的目標而不自知。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不完美的社會,不完美的人性,有限的公平與正義

     年輕時候充滿熱情與理想,至今依然。我曾說過:「絕不做不具理想性的事。」至今依然。
      然而我對生命、正義與社會發展的願景卻在一截截地往下調整——盡管我不以為自己是在「妥協」。
      關鍵的原因在於:我越來越體會到自己和他人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