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兩套台灣史的起源與代價

      今天的聯合報轉載了黃年寫的文章「大屋頂下/被台灣媒體辜負的1988」,回顧開放報禁以來的30年內台灣的媒體是如何毀敗的。根據黃年的觀察,新聞媒體的敗壞,就是從李登輝向聯合報開槍的那一刻開始的。
      這篇文章值得仔細看看,可惜的是,身為頗受同業敬重的資深媒體人,黃年還有很多該說的話沒有說出口。譬如,過去30年來得利的媒體是誰,他們如何發展出跟政治人物勾結的機制,一起欺騙選民,以便一方套取個人的政治利益,而另一方藉機套取大規模炒作土地的利益。而台灣社會所付出的沈重代價,包括好幾個世代將看不見未來,也可能會讓台灣的民主淪為舉世不恥的鬧劇,萬劫不復。
      更可悲且可恨的是,這些事實和債務,至今沒有人敢一一公開揭露,只因為大部分的當事人(或其子女)至今還活著。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大氣點,別雞腸鳥肚╱夜郎自大

      大學裡頭中文系和台文系的分家,意味著過去被稱為「國學」的文化內涵被某些人堅持稱為「漢學」,而不認為它是「國學」。不過,既然在同一所大學裡還有中文系,大概就還有人會把過去的「國學」至今仍稱為「國學」。
      我們這個世代的大學生,很多人延承著清末、民初與五四論戰的餘緒,喜歡奢談「中西文化之比較」(我是其中之一,在此自首認罪)。那時候我們習慣的稱謂是「中學」與「西學」之比較,而我長年困惑與思索是:「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在浩瀚的中西文化之間,我們該如何取捨?
      面對今天大陸興起的「國學派」,過去五四時的「西化派」,以及南部時興已久的「台派」,和晚近時興的「去中派」,我有些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