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我關心烏克蘭,有很多原因(2/28增最後一節)

      從週五一大早開始到現在,我放下手中所有急待處理的事務,全天候在關心與觀察烏克蘭局勢的發展,並且很想去台北參加「挺烏克蘭」的活動。
      在這一場戰爭裡,我們可以清楚看見21世紀的民主陣營願意花多大的代價去捍衛他們口中的核心價值(民主、人權、國家主權),以及可資利用的當代經濟、金融手段到底能有多大成效。
      我還從烏克蘭人的作為體會到:「就算戰敗,也可以敗得有尊嚴、讓世人肅然起敬;或者不戰而降,讓世人輕蔑。」
      過去三天烏克蘭不只是贏得舉世越來越多的敬意,也贏得越來越多的實質支持;而普丁的嘴臉則越來越令人厭惡、噁心、唾棄。普丁想要實現他蠻橫、霸道的黃粱美夢,似乎越來越困難,且代價越來越大。
      局勢正在劇烈的逆轉:如果烏克蘭決心焦土抗戰,不只是戰事不會在大家預期的「四天以內」結束,烏克蘭甚至有機會成為第二個「帝國墳場」。
      更重要的是,我們或許正在進入一個「公理勝強權」的歷史轉折點

2022年2月15日 星期二

愛,自我與孤獨(2):才女的另一段故事

      在56歲時跟丈夫分居,這只是露西(Lucy Kellaway)「晚年」(熟年)故事的一半;在媒體界鬧得更沸沸揚揚的另一半,發生在次年。
      就在她滿五十七歲的那年年底,她突然在專欄裡宣告:一年後她將辭去《金融時報》這個長達三十二年的專職,先接受一年的中學教師訓練,然後換軌去一個教師員額長期不足的中學當專任的菜鳥老師,面對一群學習成就嚴重偏低的孩子,教他們令人生畏的三角函數!
      不只如此,她還高調地跟一位長期從事教育改革的女老師創立一個社會企業,旨在招募、培訓並支援高齡專業人士,讓他們長期轉任中小學教師,期望能藉此提升基礎教育的品質,改善教育資源不均的現象。
      結果,應徵者有上千人,包括醫師、音樂家、企業高管、神父和一位大公司的總裁,其中許多人已經有可觀的社會成就和令人欣羨的美差;最後,其中有四十多位跟她年齡相近的人決定跟她一起換軌,開始接受一至兩年的基層教師培訓。

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愛,自我與孤獨(1):一個才女的故事

      我們都嚮往愛情,渴望以具體的成就肯定自我,而不喜歡孤獨。然而許多人信心滿滿地跟相戀多年的伴侶結婚,卻不知不覺地失去愛情,甚至在各種現實壓力下失去自我,只剩下擺脫不掉的孤獨。
      在這個講究男女平權的時代裡,我們希望女性與男性都可以在婚姻中保有完整的自我。然而要在一個婚姻裡容納兩個完整的自我,卻是傳統社會所無法想像(甚至斥為荒唐)的艱難挑戰。
      自我實現不是單純而輕易的事:你必須認識自己的能力極限與內心深處的渴望,在現實世界裡找到適合發揮的角色,並且隨著瞬息萬變的世局調整自己的期待與作為,這是極端耗費心力又經常會遭遇到挫折的任務。
      如果夫妻倆人都想要兼顧婚姻、家庭與自我實現,失敗的風險是極高的——尤其當我們沒有萬全的準備時。不只升斗小民如此,眾人眼中的精英亦經常不自覺地陷入這種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