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2)

—— 5 ——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孟子提了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卻用一個很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答案把問題給覆蓋掉,此後兩千多年來我們就活在「仁義」的緊身衣裡,好像誰只要違背了所謂的「仁義」,就淪為禽獸似的。
      然而你若從歐洲的近代觀點看,人跟動物的界線一直都是很不清楚的。譬如,製造與使用工具、語言、戰爭、社會階層、葬禮儀式等都曾被視為人類獨有的特徵,而今卻變成是許多動物所共有的特徵。
      從這個角度看人類學的發展史,難免會有一種深刻的印象:以前的人類學家很有自信地認定「XX是人類獨有的特徵」,其實是因為他們太天真、太一廂情願,而對事實嚴重欠缺了解所致。
      那麼,孟子的「仁義」說會不會也是太天真、太一廂情願,而對事實嚴重欠缺了解的結果?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1)

      「教你讀詩、看畫、聽音樂,從小說、哲學和文化史汲取養分,感受如詩般優美、崇高的情感與生命。」有哪一位中文作家願意如此發心、發願,為老少文青寫一本這樣的書,而又不是濫情、自欺欺人或(等而下之的)商業宣傳嗎?
      我在 2017年1月27日完成《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的定稿之後,就開始在構思這一本撰寫中的新書《欲望的美學》,前後整本廢掉重寫過N次,上個月才又把已經完成的十萬字「第N次初稿」全部拆掉,重新組織、刪節、補充,再度大規模改寫之中。
      寫這本書的動機有幾個:(1)人必須學會跟自己的欲望(慾望)相處,否則內心永不得安寧。(2)偏偏兩千年來我們始終不知道該如何跟自己欲望(慾望)相處,以至於「靈肉之爭」變成兩千年來不曾歇止的課題,盤據著文學、繪畫、哲學的核心,甚至連心理學、人類學與社會學都搶著發言和抗爭。(3)更讓人遺憾(揪心)的是,「靈肉之爭」的起源是因為有人發現了情感與精神的昇華管道,感受到它的美好,因而自發(自然)地節制他的本能慾望;偏偏這個昇華的管道沒有好好地傳承下來,反倒是對於本能慾望的刻板教條至今壓迫著人的本性,以至於道德教條的打壓越強烈、越悖逆人性的實然,另一群社會精英(另類學者、社運分子)的反彈就越強烈——前一篇寫的「墮胎爭議不斷」就是一例。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受精卵、胚胎、胎兒、嬰兒——關於美國人工流產法案的爭議

      聯合報在十月二日刊出「墮胎爭議不斷  美法院暫緩6周規定」這一則新聞時提到:「美國聯邦法院近日宣布暫緩實施喬治亞州的墮胎法案,由於該法案規定墮胎需要在嬰兒有心跳前(大約是6週)才可墮胎」。
      這個報導中所謂的「嬰兒」和「心跳」(heartbeat),都會被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指責為誤導視聽,違背醫學專業知識。
      這不是無謂的名詞之爭,而是如何避免傷害孕婦與胚胎(注意:不是「胎兒」)的重大問題。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人不風流枉少年」出處、意思

      「人不風流枉少年」一語出自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補遺》,跟男女感情一點關係都沒有。
      原出處的前後文(見《隨園詩話補遺》第六十四則)是「余詠宋子京有句云:『人不風流空富貴,兩行紅燭狀元家。』家香亭襲之,贈張船山云:『天因著作生才子,人不風流枉少年。』似青出於藍。」文中所說的「香亭」就是袁枚的弟弟袁樹。
      袁枚詠宋子京的那一句「人不風流空富貴」確實涉及男女感情,但不是指性好魚色或青樓嫖妓;至於他弟弟袁樹的「人不風流枉少年」意思是風雅灑脫(不著俗氣),才華橫溢的「風流蘊藉」,根本無關乎男女之情。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台灣的坎坷路

      台灣的政黨輪替已經三回,許多「愛台」的學者都高聲地在論文裡誇耀「台灣已是不可能回頭的民主國家」。
      然而回顧解嚴以來三十年的台灣民主化歷程,卻不勝唏噓——只緣已近心死,加上深知一個群體的命運遠遠超乎個人的努力或悲歡,只能接受,所以冷然沒有悲從中來。
      林毅夫從經濟的角度說,台灣曾經有過很多機會,都被自己錯過。現在的問題是,台灣不需要走絕路,卻有可能會被政客們帶上不歸路。
      政治上,曾經給過台灣希望的人都很快地被唾棄,有時候真的會讓我懷疑,台灣的政壇到底有多毒、有多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地讓人變質?

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如果民主成為永恆的,濱於絕望的等待

      Cambridge Analytic 操縱川普選舉與脫歐公投的事件爆發後,政治學界一個早已被嚴肅探討的問題變得益加真切:選舉勝利所需要的因素,跟成功治理所需要的因素不同,這樣的民主選舉制度,真的能發揮它理論上的預期效益嗎?
      這個問題引出一個更加嚴肅的問題:民主政治的核心機制(價值),是用選舉產出治理者,使他的治理吻合被統治者的期待;然而如果每一屆的總統候選人都讓你徹底失望,甚至恨之入骨,這樣的民主跟假投票的集權有何差異?
      假如民主變成永遠在等待一組你勉強能接受的候選人,而他們卻不會在你入土之前出現,或者即便出現也不可能勝選,以至於你的期待近乎絕望的等待。那麼,民主還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價值?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三本好書,認識當代社會:(2/2)

      在這個系列的三本書裡,我想推薦的另外兩本是 Neil Postman 的《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以及 Robert B. Reich 寫的《拯救資本主義》。
     我過去曾在部落格裡為文推薦過 Robert B. Reich 的《拯救資本主義》,當時是從「認識今天的市場經濟與工作貧窮」這個角度推薦它,以及這本書跟其他兩本重要的經濟學書籍的比較(Thomas Piketty 的《21世紀資本論》和 Joseph Stiglitz 的《不公平的代價》)。
      本文裡我會談談「為什麼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試著讀一本批判總體經濟學的好書」,以及為什麼《拯救資本主義》這本書是吻合這個目標的好書。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Roma——沈悶、悲傷,但是會回甘的電影

      因為它得到過太多的好評和太多的大獎,我不禁好奇地在 Netflix 上面挑了 Roma 這一部被當作「2018年最佳紀錄片」的電影來看。
      看著平舖直敘的故事,除了覺得鏡頭的運用和畫面頗有特色之外,有很長的時間我不知道導演要說什麼。耐著性子看完以後,我很納悶:(1)這明明不是「紀錄片」,為什麼會被訛傳成「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和「金獅獎最佳紀錄片」;(2)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可以得到好幾個大獎?是不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歷史背景我不知道,而影評都知道,因而造成感受上的巨大差異?(3)片中女樸 Cleo 為什麼不希望她的孩子出生?(4)這部電影為什麼叫「Roma」?
      我的壞習慣是:只要心裡有事,晚上就會半睡半醒地繼續思索。終於在接近凌晨時感受到這一部片子的獨特處,卻不禁懷疑:不了解墨西哥歷史的台灣人能看到這一部電影的好嗎?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三本好書,認識當代社會:(1)

      我一直吝於推薦自己讀過的書,有很多原因:(1)好書太多,很多可以彼此取代,沒有哪一本是非讀不可的;(2)值得讀的好書很多,但是若不切合當事人的成長歷程與既有累積,很可能讀起來毫無味道還了無心得,形容浪費時間且折磨自己——而時間是年輕人最寶貴、永遠不夠用的資產。
      不過,近年來不只鄉民、網紅和電視名嘴的評論水準持續地在空洞化,連報紙社論和年輕學者的視野、評論也越來越狹窄化、空洞化(海歸亦然,土博土碩尤甚)。不禁擔心那些還願意用心成長、思索的年輕一代,他們究竟要如何逃逸出台灣媒體環境令人窒息的空洞、庸俗、卑賤、下流?
      迫不得以,只好在這裡推薦三本書,給還願意用心成長、思索的年輕人,希望他們看見台灣社會聲勢浩大且淹沒一切的荒謬、無聊、空洞、卑俗、鄙賤,也讓他們看見國外是有人能引領他們走出這些困境,從新思索「人」的更高的可能性,以及社會更好的發展願景。
      這一篇先介紹第一本書:馬庫色著,《單向度的人》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公民活動與政黨活動,如何拿捏分際

      這兩年來退居屋角的書房,鎮日相伴的僅有陽光、清風、朗月、蛙鳴和花草,以及日夜彼此糾葛、干戈、對話的先哲。有很多心得,心情常保愉快,只是寫作過程迂迴而緩慢。
      然而香港反送中一役還是把我從屋角鎮醒,持續關注了幾天,密集地搜尋了過去的相關線索,也想了幾天。我有兩個問題不解:(1)中南海有沒有機會了解港人的心?(2)台灣人在這一次抗爭中的表現意味著什麼——尤其是週日在立法院前的集結,是在展現公民意識,還是在替民進黨助選?——公民活動與政黨活動有沒有分界線?該不該有分界線?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兩套台灣史的起源與代價

      今天的聯合報轉載了黃年寫的文章「大屋頂下/被台灣媒體辜負的1988」,回顧開放報禁以來的30年內台灣的媒體是如何毀敗的。根據黃年的觀察,新聞媒體的敗壞,就是從李登輝向聯合報開槍的那一刻開始的。
      這篇文章值得仔細看看,可惜的是,身為頗受同業敬重的資深媒體人,黃年還有很多該說的話沒有說出口。譬如,過去30年來得利的媒體是誰,他們如何發展出跟政治人物勾結的機制,一起欺騙選民,以便一方套取個人的政治利益,而另一方藉機套取大規模炒作土地的利益。而台灣社會所付出的沈重代價,包括好幾個世代將看不見未來,也可能會讓台灣的民主淪為舉世不恥的鬧劇,萬劫不復。
      更可悲且可恨的是,這些事實和債務,至今沒有人敢一一公開揭露,只因為大部分的當事人(或其子女)至今還活著。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大氣點,別雞腸鳥肚╱夜郎自大

      大學裡頭中文系和台文系的分家,意味著過去被稱為「國學」的文化內涵被某些人堅持稱為「漢學」,而不認為它是「國學」。不過,既然在同一所大學裡還有中文系,大概就還有人會把過去的「國學」至今仍稱為「國學」。
      我們這個世代的大學生,很多人延承著清末、民初與五四論戰的餘緒,喜歡奢談「中西文化之比較」(我是其中之一,在此自首認罪)。那時候我們習慣的稱謂是「中學」與「西學」之比較,而我長年困惑與思索是:「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在浩瀚的中西文化之間,我們該如何取捨?
      面對今天大陸興起的「國學派」,過去五四時的「西化派」,以及南部時興已久的「台派」,和晚近時興的「去中派」,我有些話想說。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給年輕粉絲的一封信

      底下這封信原本是給一位大陸的年輕粉絲,訴說近況。也許有些讀者也會有興趣,所以順手貼上。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台灣價值的流失

      長期以來,政治大學選研中心關於統獨趨勢的調查裡,總是「維持現狀」者居最大多數,偏向獨立者略多於偏向統一者,只不過2016年起後兩者的差距迅速縮小。
      如果把「維持現狀」解讀成「目前不想被統一」,那麼「目前不想被統一」的人數一直都明顯地超過「偏向統一」,前者約莫是後者的五倍。這意味著台灣的現況有些值得珍惜的價值,因此我們不希望在目前被統一。
      然而這些價值是什麼?它們是不是正在流失?看著社會的變化趨勢,我不得不擔心:確實如此。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我以為是長年以來誤把手段當目標,以至於忘記(或模糊掉)真正該捍衛的核心價值。

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統獨如何被炒作成假議題

      統獨原本是個攸關台灣未來的重大問題,值得整個社會慎思明辨,了解全貌之後再作決定。不過它確實也已經被選舉炒作成假議題,以至於許多年輕世代的腦袋裡裝滿了虛構的統獨議題,而原本的真實問題反而越來越少人在思索,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譬如「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是否正在面對中國的併吞(統一)威脅?」這就是一個假議題。「我要不要吃冰淇淋,不需要別人同意。所以,我要跟XXX建交,幹嘛要北京同意?」這也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假議題。
      統獨是個複雜的申論題,一旦被過度簡化而成為是非題,就會變成脫離現實的假議題!

2019年2月3日 星期日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難覓門徑的心靈世界

     強調人文素養的文章很多,幾乎眾口一致地說貴在精神內涵,而不在知識的堆砌。所謂的「精神內涵」,無非是涵養智慧與情操,變化氣質,甚至洞察生命的真諦。問題是文學、史學、哲學的典籍浩瀚,其中有幾本能涵養智慧與情操,透漏出「生命的消息」?而人文領域每年的畢業生數以萬計,其中又有幾人曾經讀出過「生命的消息」?退而求其次,能夠變化氣質的又有幾人?至於其他領域的人,面對書海已是茫茫然不知該如何舉箸,能夠利用業餘時間讀出「生命的消息」或變化氣質的人,可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在英文裡人文與藝術並稱「humanities and the arts」,因為它們的核心內涵都是人性——人的愛慾、傷悲、憧憬、嚮往、軟弱、自卑等等。然而人性就在我們心裡,為什麼朝夕相處卻「日用而不知」,甚至想從書畫裡讀出一點消息都那麼地困難?
        我們可以從明代大儒王陽明一生曲曲折折的問學過程看出一些端倪和教訓。

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攝影如何成為感動人心的藝術

      中學時看過郎靜山的攝影作品,當時以為美。後來真懂油畫和現代畫之後,再回頭人真看過幾次國內攝影展,始終感受不到深刻的情感,因而幾十年來總以為攝影不可能成為深刻的藝術。
      昨天晚上看了中華電信 MOD 的免費電影《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徹底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