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從「烏克蘭拒絕德國總統訪問」說起

      每件事情的發生總有些原因,新聞界的責任不只是報導已發生的事件,還應該報導它可能的原因,恪守「平衡報導」的專業倫理,提供讀者解讀該事件所需要的相關線索——而不是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或私人利益,蓄意誤導讀者。其中,新聞標題尤其具有引導性作用與指標性意義。
      譬如,《德國之聲》的第一則報導標題是:「德國總統的基輔訪問『不被需要』」,第二則是「德國總統基輔行的爭議引起德國內部的爭議」。《風傳媒》的標題是:「德國總統想訪問基輔,哲連斯基竟然不歡迎!德媒:他推動『北溪二號』計畫,對俄羅斯太友好」。這比較接近事實,卻仍舊跟完整事實有一段可觀的距離。
      而《中時》的專欄「品觀點」卻用了這樣的標題:「烏克蘭把同情變成道德綁架 德國總理不高興了」,似乎是要鼓動讀者對烏克蘭的不滿。這種煽動情緒的標題,很像對岸五毛黨和深藍談話節目的立場與風格。
      什麼是較完整的事實呢?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普丁的「有用的白癡們」(4/2 增一小節)

      《時代雜誌》最近一期的封面標題是「歷史再現:普丁如何粉碎歐洲夢」。而歐盟外長 Josep Borrell 和 NATO 的第12任秘書長 Anders F. Rasmussen 則說: 2/24 是「歐洲的 wake-up call。」
      問題是,歐洲現在是真的徹底嚇醒了?還是仍舊半睡半醒,隨時會再睡著?
      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有些人至今未醒——而且是芝加哥大學的傑出教授,而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