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台灣最需要的外貿人才

       台灣走不出去,與其說是 FTA 簽太少,不如說是欠缺在國際上行銷台灣的人才。
       這樣的人才要有能力回答三個密切相關的問題:(1)以台灣人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她可以生產什麼?(2)以這樣的能力,生產什麼樣的產品,附加價值最高?(3)這些產品要賣到哪裡,價格最高?能回答這三個問題的人,有機會徹底發揮台灣人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為他們創造最高的附加價值,並且擺脫大陸和新興國家的糾纏。

       舉水龍頭為例,賣到大陸是一個價錢,賣到六星級的帆船酒店是另一個價錢,裝在波音公司的飛機上是另一個價錢,而裝在瑞士牙醫醫療器材上又是另外一個價錢。同樣大小的水龍頭,材料費差別不大,但是賣到不一樣的地方去,所創造的毛利有時高達數倍或十數倍。這叫做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如果把製造水龍頭的技術用到很少人能生產出來的零組件,毛利甚至可能高上數十倍。
       台灣各行業都有許多人一輩子在認真地提升自己的技術,累積過去三十年的經驗,他們的技術已經可以生產更高級的產品,或者技術難度更高的產品(譬如從普通零組件到技術難度較高的關鍵零組件)。但是,因為外銷通道掌握在不懂技術而只懂 cost down 的外貿商或老闆手裡,因此他們生產的產品價格不漲反跌,被拖下水去跟大陸貨爭市場。
       其實,許多台灣的製造商早已有能力跟歐美日供應商爭市場,就欠缺外貿界的伯樂來發現他們的潛力,和等待被開發的利潤空間。

一、外貿人才與台灣經濟
       要跳脫「台灣訂單,大陸生產,香港交貨」這個拖垮台灣的模式,台灣最需要的是兩種人才:(1)初級人才是充分了解台灣業界的製造和設計能力,知道以這些技術和能力,可以製造出哪一種產品,賣給誰,利潤最高。(2)更高級的人才是可以回答進一步的問題:以台灣現有的設計和製造技術,跟哪個大學教授的研究結合後,可以在三至五年內製造出更高等級的產品,以便賣給最佳買主,創造出更高的利潤。後者跟前者的差別是:有能力看見大學的研發能力跟業界能力潛在的最佳組合。
       台灣經濟的起飛,跟外貿人才有密切的關係。在我這個世代,許多腦筋很活而不愛讀書的同學,高中畢業後就去外貿公司上班當小弟,直到當兵;退伍後拿著 007 手提箱和漢英字典,憑著一口破英語和部隊學到的戰鬥技巧,到烽火綿延的中南美或非洲去,不但沒在炮火下喪生,還每年帶回數千萬的訂單,就這樣地把台灣給行銷到全世界,而創造了台灣第一波的經濟奇蹟。那個時候,機械系畢業生的薪水,跑業務的待遇最高,次為製造部門,最後是設計部門。
        後來,經濟發達了,有點聰明的人都去念大學、碩士班。大家書念太多後,工程的知識很強,行銷與變通的能力很差,不知道這個世界要的是什麼,只知道 Apple Intel 要什麼,因此只有能力當代工,沒有能力行銷自己,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產品、訂單與市場,淨跟大陸爭一些不長進的訂單,還為此年年年壓低自己的價格。
       年輕人普遍地書讀太多,對一個國家實在不是好事;大家都擠在研究所裡,對一個國家的人才多元化發展反而是壞事。大學教授們一個個都是出身歐美名校,都是不曾出過校門的書呆子,根本不知道台灣社會長什麼樣子,有能力設計和製造什麼,遭遇到什麼困難,需要發展什麼技術。瞎子給瞎子引路,結果,留美學生居多的理工學院,剛好培養出一堆可以讀英文操作手冊的人才,頂尖名校的碩士畢業生,卻在代工產業做美國工專生做的低階工作。
        大家都唸理工學院,當然就培養不出有能力「看見台灣,行銷台灣,開創台灣產業附加價值」的人才。
        老一輩的台商多半只看得見價格而,看不見台灣在設計和製造上的能力和價值,由他們掌管通路,他們首先看見的是:訂單來源不變,只要把價格殺下去並且把供貨能量加倍,雖然製造商的毛利變低了,通路商的利潤卻變多了。這就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香港交貨」的模式,它拖垮了台灣,要對 22K 負起很大的一部分責任。

二、有技術底子的外貿人才
        有人跟我說過韓商的外貿模式,在大商團的支持下進行長期深耕的大軍團作戰模式,從一開始設立海外員工宿舍與僑校,到低價擠入市場,打開知名度與品牌形象,到最後建立品牌與後勤維修的全套服務,全面佔領海外市場。這種集團軍的正規作戰,聽起來很讓人羨慕。
        但是,Samsung LG 榨乾了韓國人的血液,既是韓國的驕傲,也是韓國的吸血蟲和癌症腫瘤。如果我們不想要這種發展模式,就必須要靠另類的創意。
        外貿人才有沒有技術底子,差別很大。我大學剛畢業時,曾到一個很大的化工設備廠應徵。副總兼研發部經理看到我曾拿過高中組全省作文比賽第四名,而且口才好,反應靈活,就一直遊說我去當 sales。我跟他說,我要學技術。他只好告訴我:高段的 sales 也要技術底子。他舉了一個故事。有天從國外來了一位應邀來簽約的 sales engineer,要賣一部生產設備給這個化工設備廠。這個外籍 sales engineer 從一進廠就跟這副總邊走邊聊天,問他:「你們那個煙囪冬天是不是會冒白煙,味道很臭?」「我現在聽到的低頻噪音是不是左邊那個機器發出的?你們會不會感到困擾?」這位副總邊跟他聊邊覺得這個 sales engineer 超厲害,好像客戶的問題他都一眼就知道。
        進了辦公室,這位 sales engineer 從皮包裡拿出一份正式的合約,照兩公司律師同意的條件和合約草稿打字,請這位副總代表公司簽署。簽完合約後,這位  sales engineer 從皮包裡拿出参份產品型錄,每一件剛好就能解決剛剛路上談過的一個問題。於是,這位副總又請這位 sales engineer 給這三件產品的報價。後來,三件產品都成交,這位  sales engineer 來一趟台灣卻賣了四件產品。

三、有專業想像力的外貿人才
        台灣傳統的外貿人才是看產品,比價格,套人脈,這樣子地做生意。他看到一樣產品在法國每件賣100元,回台灣問到廠商說可以每件賣他50元,扣掉運費和各種打通關的成本,他估計自己每件可以賺 20元,於是就開始打通關節去爭取訂單。這樣的人才曾經對台灣有過很大的貢獻,近二十年來卻幫助不大,甚至有害。西進與南進的台商基本上就屬者這種「只會算成本、售價與利潤,而看不見技術的潛在價值。」所以,他們看到西進或南進的生產成本更低,就到處遊牧,到處剝削勞工和土地,到處被人驅趕與痛恨。他們很普遍地懷著一種心態:做到不能做就收,反正也不缺錢。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外貿人才,他們有技術的底子,能大略判斷台灣廠商的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他們在全世界遊走,思索著「以台灣的設計與製造能力,做什麼產品,賣給誰,利潤最高。」我甚至覺得,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新的外貿公司,整合資金、技術人才與外貿人才,他們在全世界搜尋商業資訊,研判「以台灣學界的研發能量,和業界的設計與製造能力,如何整合,做什麼產品,賣給誰,利潤最高。」然後,他們發展自己公司的 road map,在台灣找出適合長期培養╱結盟的公司,機動地尋找適合合作的學術界人才,以較穩定的資金和中長程的發展計畫,找出最適合這個聯盟的短、中、長程的產品與市場計畫。
       這樣的團隊,將會超越過去外貿人才膚淺的眼光,不再只是看表面上的成本與售價,而是真正看見台灣人的潛力與價值,看見她在這世界上最適合扮演的角色。
        假如我們有十個這樣的公司,我相信我們有機會超越南韓,變成另一個接近北歐模式的國家。

        在這種公司誕生之前,你可以先想辦法把自己培養成這樣的人才。只要你有這種本事,不怕沒有愛死你的老闆。當這種人才,應該遠比當書呆子更有益社會,甚至也更有益於個人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