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你該信任經濟學家嗎?

       凱因斯曾經在1930年預測:在二十世紀結束之前,英國與美國將因為技術進步而產值與生產效率都大增,因此人均每週工作時數將降到15小時以內。
        他對技術進步、全球經濟大致上會持續繁榮而偶而失靈等預測都大致上是對的,只有一件事出乎他意料之外:在他之後的許多經濟學者都建議政府賴掉所有的責任,把一切都交給市場去管理;甚至當市場的表現已經極端惡劣或喪盡天良時,這些人還是警告政府不得干預,並宣稱「干預的後果會比現況更惡劣」。

        這些人並非全然出於無知,很多人是出賣自己的良知給富人,而只說出對市場有利(也就是對富人有利)的那一半事實,並遮掩了對市場不利(也就是對富人不利)的那一半事實,甚至根本就睜眼說瞎話,從頭到尾說謊。
       許多經濟學者都已經不是「公正的第三者」,而是「利害關係人」。University of Houston 那位產學雙棲的金融學教授 Craig Pirrong 就是其中佼佼者。
       不過,我們先談現況如何造成,以及如何脫困,再來談經濟學者有何不被信任的前科記錄。

一、崩世代與「precarity
        Precarity 是一個越來流行的英語,但是你在線上字典裡找不到它。它原本是法語,用來描述1970年代以後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經濟政策下的受薪階級處境:低薪而朝不保夕的非典就業、跟機器和外勞搶低薪的短期工作、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尤其是指朝不保夕的工作,毫無安全感與基本生活保障的生活型態。
       對於新自由主義帶給這世界的這一項災難,經典的經濟學解釋是:因為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而建議的解方是「教育市場化」),階段性的經濟發展遲緩(而景氣會自動調整,政府干預只是浪費力氣與資源,於事無補而有害),以及勞動力供過於求的必然現象(建議是減少政府對勞工的保護,讓資遣工人更容易且成本更低,以便增加工作的流動性);現況沒有任何不合理,也不需要政府做任何事(問題都是因為政府管太多,而非管太少),唯有把一切都交給市場,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一切問題。  

        這些「經典解釋」所不願意面對的事實是:過去三十年來各國 GDP 的成長盡被 top 10%的人榨乾(被資方和高階經理人拿走),才導致經濟無法成長(這就是「排他性的經濟成長」,exclusive development);而且,經濟低度成長讓資方與高階經理人可以壓低受薪者的工作待遇,逼迫政府減稅與減少社會福利(要不然我們就把工廠移到別的地方去),不需絞盡腦汁去思索「破壞性的創新」,就可以輕易地提昇企業的獲利率;這才是 precarity 真正的肇始原因。
        而且,這些「經典解釋」也不願意面對以下的事實:只要政府通過行政與立法,讓資方與勞方在工資議價上有平等的協商權,並且對弱勢進行補貼,就可以把 GDP 成長的果實跟受薪階級合理地分享(「利益均霑的經濟成長」,inclusive development),這就可以刺激景氣成長,提振就業率;如果再加上全球適切地達成最高工時的協議(就像 WTO 逐年砍關稅與政府補貼那樣地逐年砍每週工時),就可以更進一步地促進就業率,而凱因斯的預言就會 100%實現(或者超過 100%)。
       既然有後面這種解決辦法,為何經濟學家都不講?他們有人講,問題是你聽不到──就像你不知道經建會專員林慈芳的報告,因為有些機制在有系統地過濾、遮掩對勞方有利的研究。

二、經濟學者出賣專業良知的證據
       第一個機制是:財閥會想辦法購買經濟學者的良心。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雖然經濟學教科書一直告訴學生:「調漲基本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但是相關的實証研究一直無法予以證實。2009年的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裡有一篇論文仔細審閱過去有關美國基本工資與失業率的實証研究,竟然發現:關於「調漲基本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的實証研究都是因為出版的偏見(學界大老喜歡跟課本意見一致的實證報告)或報告者的偏見,而許多支持「調漲基本工資會導致就業率上升」的報告則在出版過程被排擠。針對英國既有文獻的大規模審閱則顯示:英國的實証研究也不支持「調漲基本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的理論,不過並沒有看到明顯的出版或報告上的偏見。(關於本段請參見 "Does the UK Minimum Wage Reduce Employment? 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主導全球學術發展的美國學術界為何會在出版與撰寫學術報告時有偏見(偏袒教科書的說法)?因為既有教科書的說法對財閥有利。
       財閥真的會想辦法去購買經濟學者的良心?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美國政府必需判斷「金融投機者和大宗商品指數基金是否哄抬油價和其他必需品,最終加重了消費者的生活負擔?」而他們仰賴學者的證詞。自 2006年以來,Craig Pirrong 給聯邦機構撰寫了很多頗具影響力的信函,斬釘截鐵地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但是《紐約時報》卻接露Craig Pirro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cott H. Irwin 教授都在許多金融投機業和大宗商品買賣的大戶那裏擔任長期的支薪顧問,而他們的電子郵件和其他檔案也顯示,華爾街和其他的相關利益團體一直在積極地贊助和推動他們的「學術研究」。在國會作證,出席座談會,以及無數次接受金融媒體專訪時,Craig Pirrong 都矢口否認華爾街投機行為有推動價格暴漲之嫌,但是他卻從來不曾根據學術倫理中「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的規範,主動告知他跟這些金融團體的利益關係。
       類似的指控與懷疑在國外經濟學界早已是眾人皆知,所以 Paul Krugman 曾經說:雷根所施行的「供給面經濟學」除了討好富人和出版社之外,根本一無是處。許多著名的經學者如 Joseph Stiglitz 等人更在 2008 年之後痛責經濟學者出賣人格與專業良知。
       但是這樣作為的經濟學者卻可以繼續大剌剌地發表相關言論與學術期刊論文,這除了跟經濟學界的文化(含壟斷、勾結與敗壞)有關,也跟經濟學很難進行嚴謹的實證研究有關──因為實證研究誤差太大,相互牴觸的實證結果充斥,使得每一個經濟學者都可以按自己的偏好去選擇要相信或偏袒哪一方的理論和證詞,而對方並不容易找到確實的證據來駁倒你,或指控你違背專業良知。

三、實證研究的困難使經濟學者有機可乘

       以「調漲工資」對 GDP 的影響為例,有正面的影響機制,也有負面的影響機制,兩者的關係非常複雜,絕非如大學部教科書所寫那麼單純。以我曾經引述過的經建會報告《工資與經濟成長之分析:全球趨勢與臺灣實證》為例,林慈芳採用的模型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正中央的「工資」那個方塊看出去,箭頭往內表示會影響工資漲跌的因素,箭頭往外表示會受工資影響而漲跌的因素。上圖叫做經濟模型的「流程圖」(flow-diagram),它顯示工資有很多方式從各種角度影響 GDP的漲跌,有些影響途徑會導致GDP正成長,有些途徑會導致GDP負成長,而總和的結果因國情與內外佈局勢而定。若要確定到底最後的綜合結果是正或負,必須要靠實証研究。(參見《工資與經濟成長之分析:全球趨勢與臺灣實證》一文的討論)       
      上述模型雖已夠很複雜,相對於真正的現實世界還是太簡單。而且,想要對這個模型進行計量的研究,就會牽涉到我在〈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一文中所提到的兩大難題:(1)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直在變,無法被重複量測,因此根本就很難適用「歸納法」。(2)經濟系統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因此量到的 aggregate output 裡面藏有大量不相關因素的貢獻,數據天生無法乾淨(S/N ratio<<1)。因此 modeling 的技巧再高,最後 model 的可信度都必然很低。
       既然大家的研究結果都不夠明確,而無法據以下結論(not conclusive),就給了別有居心的人可乘之機。
       理論上左傾與右傾的人都有「各說各話」的機會。事實上,敢站在富人立場大聲講話的人,會比較容易得到媒體、官方和學界大老的支持(因為三者背後往往都隱藏著財閥操縱的機制),因而聲音容易被聽到。

四、用合法掩護非法,用合理掩護不合理

       林慈芳所採用的經濟學模型(上圖)遠比經濟學教科書裡「供需曲線」(如下圖最低工資與失業率的「想像」)那種簡化的概念複雜太多了,但是不曾認真研究過實際經濟問題的經濟系畢業生往往還是用經濟學教科書裡的那一套知識來理解這複雜的現實世界,而掉入許多荒唐的結論。譬如:很多人會援引下圖來「證明」:調漲基本工資必然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但是你注意看:下圖的標題清楚寫著:「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r market」,也就是說:這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伊甸園經濟學」。


        如果是現實世界的經學呢?假定工資調漲會導致 GDP上升,而GDP上升又會刺激勞動市場的需求,因而提升就業率。那麼,即使工資調漲會直接導致失業率上升,但是它又會通過刺激 GDP 上升而間接導致失業率下降,最後總結果當然遠比上圖所顯示的關係複雜,甚至比林慈芳所採用的經濟學模型還更複雜
       每個世代都有人想要「付出比人更少,但是獲得比人更多」,而其中不乏手段卑劣的人。這些人為了要遮掩其行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合法掩護非法,用合理掩護不合理」。所以,他們一方面買通行政權與立法權,用合法的手段遮掩自己的非法行為。其次,他們買通學者和名嘴,用經濟學教科書裡不食人間煙火的「資訊完全透明且完全競爭市場」來合理化各種的壟斷、宰制、剝削。
       在這些中研院院士與名嘴的加持下,誰敢質疑上述經濟學課本的「定理」,就會被一大群自以為「懂財經」的小孩子罵「連教科書的基本定理都不懂,還敢談財經問題!」
        在台灣這個迷信權威與「專業」的社會裡,如果你身邊經濟系畢業的都說「彭明輝不懂經濟,他的文章不值得唸」,你敢不聽他們的嗎?這也就算了,如果有人引述 Paul Krugman 或 Joseph Stiglitz 的文章來反駁,他們還是會說:「這是倆個異端,不值得信。」那麼,信誰?信「主流意見」。誰是「主流意見」?教科書上寫的,媒體上常聽到的。但是,教科書和媒體背後是誰?學閥和財閥,而學閥後面則不乏財閥。
        好笑的是:這些「懂財經」的小孩子就是財閥與學閥的受害者,而他們卻挺身捍衛這些傷害自己的學閥和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