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IDEO 總裁對 T型人的精闢見解

       網路上有很多談 T型人和 π 型人的文章,今夜讀到一篇 Tim BrownIDEO  CEO)的訪談 "T-Shaped Stars: The Backbone of IDEO’s Collaborative Culture",是我讀過的文章中最激賞的。他真的有回答我困惑許久的兩大問題:(1)企業內的跨領域合作如何可能,(2)企業內的跨領域合作如何獎懲與管理。而他對 T 型人的解釋也遠比我在網路上看過的文章深刻、有洞見。


       一般人把「T型」想成兼具專長深度與博通廣度的人,但是我知道這種人往往自是太高而跟別人合不來。Tim Brown 一針見血地指出:「T型」的兩大關鍵其實是:(1)願意(習慣、擅長)跨出個人角度,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人;(2)在描述自己過去的 project 時,會描述自己如何得到別人的協助(懂得別人的貢獻的人)。所以,就 Tim Brown 而言,重要的是前述兩種態度(個性、習慣、whatever),而不是技術或知識廣度──我過去在數個公司當顧問的成功與失敗經驗也顯示:有前面這兩種態度,技術的廣度可以用在職訓練去培養;沒有這兩種態度,技術越廣越是自傲而跟別人合不來。

       Tim Brown 的態度還很堅決:無法欣賞別人的貢獻,無法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的,不管你多厲害,一概想辦法把你逼離開!他堅持公司裡要 100% 的「T型」。這確實是真知灼見!我猜,光憑這一條,台灣絕大多數自以為「頂尖人才」的都會被 IDEO 踢出來。
        台灣的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培養出來的人有幾個特色:1)只有知識而沒有思想,2)不敢跨出課本外去探索原始的問題,所以只看得見課本,而看不見問題本身;(3)好鬥而不容異己,只要想法跟別人不一樣,一定想辦法挑人毛病而看不見人家的可取處;即使自己只挑到別人小辮子,而別人展現的架構與深度遠超過你,還是自以為勝利,(4)看不見別人的貢獻,總以為自己的貢獻超過別人。

        這樣的一群人,專業能力再強也不可能跟別人合作。尤其 IDEO 公司內部的運作全部徹底 Web 2.0 化,任何一個 project 都可以通過公司內部網路向其他計畫的人徵求 idea。這樣玩下去創意的效率當然非常高,問題是年終考績要怎麼算?只要公司內有一個看不見別人的貢獻的人,一定會鬧到大家都很不開心,甚至讓公司文化倒退而變得很封閉。
        所以,第一優先是清除掉看不見別人貢獻的人,一個也別留!這件事如果搞定了,人對了,正確的公司文化才長得起來,而不需要一天到晚除野草。
        一但把 Web 2.0 的公司文化建立起來,公司內全部是「T型」,就本不需要「 π 型人」── 如果π 型人還是在搞個人英雄主義,我就不相信一個 π 型人可以勝過兩個「T型」人。而一個公司內若有一大堆英雄主義的「 π 型人」,我相信公司一定會垮──我就看過不只一個被頂尖人才整跨的公司。
       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請參考這個關於 Tim Brown 的網頁,以及他討論design thinking」的部落格

       
此外,還有幾篇關於 IDEO 的中文好文章:
Ideo創新的3個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