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五里霧中談雲端

有讀者來函希望我談談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的熱門議題「雲端產業發展政策」。我不是資訊工程界的人,本來不想去扯「雲端產業」,但是看到行政院已經在 99 年4 月29 日第3193 次院會核定通過「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不得不花時間去看這個準備要「以5 年時間花掉政府240 億元經費」的大計劃。

因為,每次政府有重大國家產業政策,幾乎就等於是在宣布要全民準備過悽慘的日子。以前的「兩兆雙星」變成今天政府的「兩兆雙坑」慘業,誓為國人爭光的高鐵後來變成全民埋單的惡業,以及後來的國光石化,沒有一項不是亂花納稅人的錢,之後還留下大錢坑,幾代也沒辦法埋單,還要債留子孫。

公共政策必須有公共監督,如果每一個人都謹守自己專業的小角落,國家政策將無人聞問,而淪為官商勾結的樂園、天堂。因此,我也只好勉力找了一對資料去消化、吸收。但是看完相關的資料之後,我卻不得不擔心。

廢話不說,回到正題。這個計畫的目的是「達成雲端服務應用體驗1,000 萬人次、帶動企業研發投資127 億,促成投資(含製造、服務)新台幣(以下同)1,000 億、新增就業人口5 萬、雲端運算產值累計達1 兆。」這個計畫的目的不光是一相情願的畫大餅,還企圖對未來的潛在危機提前因應:「台灣沒有自屬的雲端資料中心(data center)建設能力,數位資料將掌握於國際大廠手中,國際大廠將長驅直入內需市場,國內資訊服務業恐將沒落。」

2008年以來歐美的金融風暴恐怕有著很深沈的結構性問題,而不是簡單的短期現象,有些學者以為這是 peak oil 的前兆,有些人輕描淡寫地說成歐美經濟成長趨勢的趨緩;一向倚靠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台灣不能不準備因應隨時可能會繼續飆高的油價,乃至於歐美與全球經濟的負成長。不僅如此,我們自己還有在25年內完成少子化的社會結構與產業結構變遷的重大危機。

假如行政院的「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真的能達成預設的政策目標,當然值得我們鼎力支持。畢竟,這是一項遠比過去產業特質更加節能而低污染,而且適合老年人體力的產業(有助於用以延長就業年齡)。所以,問題不是「要不要發展」,而是「如何發展」?「有多少勝算」的問題。而這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清楚而可行的戰略目標與可行的發展策略?假如沒有,那當然是拿全民的錢去餵養財團永不知足的胃口。

雲端產業是什麼?我還真的很擔心三位候選人和吳敦義院長都知道的遠比我少。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資訊工程系的黃重憲有一篇「淺談雲端運算」,算是極淺的入門,但是我找不到合適的進階中文資料。所以,只好把把「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這份行政院的文件當作是進階文件來推薦了。真想知道更多的人,只好去看英文資料了。

許多中文評論太注重「雲端產業如何節省硬體成本」,但是發展雲端產業的首要關鍵應該是如何看到商機與台灣的利基。問題是,就像行政院這份報告第7頁的SWOT分析所指出來的「企業需求尚未明確,頻寬費用高,內需市場小,潛力用戶業者與軟體廠商保持觀望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難道經建會指望的商機在「亞太雲端資訊與運算中心」?偏偏「(1)國際大廠如IBM、Microsoft 軟體實力與投資大,相繼發表雲端作業系統,如Blue Cloud 與Windows Data Center/Hyper-V,售價昂貴,台灣業者缺乏自主技術相對落後。(2)大陸業者已開始投入雲端運算發展,並展開與國際大廠(如IBM)的合作,成立雲計算中心,並且已有研發成果-Pangoo 盤古雲端應用發展平台之發表。(3)台灣沒有自屬的雲端資料中心(data center)建設能力,數位資料將掌握於國際大廠手中,國際大廠將長驅直入內需市場,國內資訊服務業恐將沒落。」在這國際競爭下,台灣的商機在哪裡?

行政院這個計畫是否確實可行,關鍵在於擬計畫的人如何確實面對這幾個自己提出來的問題。很可惜,整份計畫書對我嚴重欠缺說服力,後頭的論述充滿一相情願的模糊想像,卻沒有真正確實地面對自己所提出來的難題。

我不想因此徹底否定台灣發展「雲端產業」的契機,但是要想做這麼大的事業,真的不是憑這麼草率的計畫書就可以成功的。甚至只用這麼不嚴謹的計畫書就可以跟行政院要到五年240億的預算,真的讓我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