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社會變革的起點

       從1994~95年開始參與社會改革運動至今,竟然已經快要滿23年。這二十幾年裡,我的閱讀和思索不知不覺地從人文領域移向社會科學,從個人轉向社會,以至於這一年來重讀人文書,竟然偶而會有恍如隔世的感覺,而我記得的書也絕大多數早已沒有繁體書,只剩簡體字的書了。
      這一兩年來,我的閱讀與思索重新從社會問題轉向人文問題,偶而還會想起台灣的社會問題,總覺得找不到可以讓台灣突破困境的變革起點。面對這個感覺,我從社會學學到的關鍵原則是:不要停留在感覺,或者孤立事件所形成的「印象」,而要在這個感覺的引導下去進行結構性分析,以便突破表象,看到可能的規律。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公主徹夜未眠 Nessun Dorma 的幾個版本

      想介紹〈公主徹夜未眠〉(Nessun Dorma)的幾個版本,讓讀者自己反覆比較,以便揣摩其中差異和滋味。不過,得先說一下關於怎麼聽的問題。
      「怎麼聽音樂」是一個有趣又麻煩的問題,而專家的說法往往讓一般人越聽越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如果真要拿起總譜來,從曲式與調性分析開始,夾雜地講到對位、和聲和管弦樂法的特色,別說是一般人會昏倒,連我這個參加過六年樂隊,在蘇申鏞的音樂課裡被魔鬼訓練過,又在高三時自己帶竹中管樂隊一整年的人,也早已昏倒了。
      沒想到,武漢大學有個迷死很多學生的音樂系教授江柏安竟然可以用 22:38的時間講出一番我覺得很值得聽的「導論」。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推王国潼的二胡音樂

      我聽音樂是非常挑剔、偏執的,心目中的偉大音樂家只有兩個:巴哈(只聽管風琴和〈大提琴無伴奏〉)和貝多芬(中晚年的作品幾乎都愛,包括四重奏、交響樂和鋼琴的奏鳴曲與協奏曲),但是貝多芬音樂的著名指揮、演奏者在我聽起來都各有不足,永遠聽不過癮,只能靠想像去彌補缺憾(Karl Böhm 的結構性強且詮釋細緻、深刻,算是我最愛的指揮,但是比 Wilhelm Furtwängler 缺了點貝多芬音樂該有的魄力;Arturo Toscanini 把第九交響樂都處理得相義大利歌劇那樣地激情,因而欠缺德國指揮擅長的嚴謹、深沈,顯得有點輕浮——但是他把義大利歌劇的手法帶進第九交響樂的最末樂章的合唱部分,而呈現出激昂、高亢的情懷,比較能呈現貝多芬耳聾後重獲心靈生機的升揚之情,這倒是德國指揮普遍地欠缺的)。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詩眼變傻眼——當文學變成考題時

      我忘記自己是什麼時候學會「詩眼」這概念的,只記得是高中時,應該不是從課本學到,而是從《人間詞話》或《文學欣賞舉隅》。
      今日興起,想查查看我到底是從那一本書學到的,卻發現:當「詩眼」變成課後作業和考試題目時,有多麼地令人傻眼(哭笑不得)。
      某生問:「到底什麼是 "詩眼"?」某甲答:「『詩眼』便是指詩文中(最)關鍵的字眼,.......五言在第三字,七言在第五字。」某乙答:「國文這種東西不能夠靠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而是要用大眾的觀點來看。切記!國文是選一個最佳的答案,而不是正確的。」我想起補習班的名師,再怎麼艱難的學問都可以想出固定的口訣,讓學不好的學生可以胡亂猜對幾分。

人生的意義,這到底是怎樣的問題?

      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從北大哲學系一路念到哲學博士的周國平說:「不知道。」托爾斯泰則說: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因人而定——你若一輩子都在做無意義的事,過無意義的生活,你的人生就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一直在做有意義的事,過有意義的生活,你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人一生的意義或價值,等於他所做每一件事的意義或價值的總和)。
      念哲學的人可能會批評托爾斯泰的答案「素樸而近乎天真,未經哲學的思辨檢證」。但你可千萬別看輕它——它可是托爾斯泰窮畢生的思索、閱讀與實踐,甚至長期為它所苦而濱於自殺邊緣,而我們之中比托爾斯泰聰明、深刻的人可不多見。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論文掛名與學術規範

      副總統陳建仁、前教育部長蔣偉寧,以及台大前校長楊泮池都涉及「論文掛名」的弊案,其中蔣偉寧辭職下台,陳建仁被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慰留,而台大專案小組則以三大理由認定楊泮池不需負起任何實質責任:(1)楊泮池對所掛名論文皆有所貢獻,並非「無貢獻而掛名」之欺騙行為;(2)論文造假部分與楊泮池無關,無須負起連帶責任;(3)沒有證據顯示楊泮池跟郭明良有利益輸送關係。然而仍有人認為台大調查小組的組成並未充分達到「利益迴避」的要求,因而對這一項調查仍存有疑慮。
      弊案連連而層級之高又如此驚人,甚至還有中研院院長因涉入弊案而被總統府通知自請辭職。這些都是歐美國家難以想像的。
      而且,這些弊案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台灣的大學裡還有太多指鹿為馬,積非成是,顛倒黑白,欺壓後輩,盜名欺世的惡例。

此乎?彼乎?

      我在部落格的自我介紹裡寫著「40歲後開始摸索跟這塊土地與同胞互動的方式,想知道自己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這句話迄今適用。
      尤其是到底要不要花時間去討論社會議題?花多少時間?寫成部落格或專書?一直都是拿捏不定的問題。
      只問我個人的好惡或意願,其實沒興趣寫了。可是,當有讀者來信表示希望我繼續寫,或者演講時有聽眾趨前表示對我的「仗義執言」表示感謝時,就往往會決心動搖。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樂為人師(2)

      聯考誤導下的台灣學生,往往只想學解題技巧,而不知道有更高階的思考方法值得學,也不知道人的心靈裡另有一個比現實世界更值得探索、開發的世界(比外在的世界更能帶給人安頓、滿足與昇華)——直到偶遇特殊的老師為止。
      關於課本的知識,我相信有自修能力的人都可以靠自己學會,不需要老師教。至於比較高階的抽象思考方法與哲學思考的能力,如果沒有人點醒,會不會就不知道要學?有人提點之後,自己就可以學,還是需要有人教?如果沒那天分(稟賦),教有用嗎?我一直沒有一個週延的回答,只能就自己的經驗去揣摩如何當老師——尤其是大學老師。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人與機器人的戰爭——三種典型發展趨勢

      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會只影響單一產業,甚至不會只影響製造業,而是既帶動大批的新技術、產品、產業、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又摧毀大批的舊技術、產品、產業、服務模式、商業模式。
      人工智慧只不過是較高階的電腦,而較低階的電腦(具有計算能力與簡單邏輯推理和感知能力)早已遍在於家用電器、各種 3C產品,以及各種產業設備裡。自動化機器早已在取代人類,回顧過去的工業化與自動化,就有機會看見人工智慧加入戰局以後的可能發展趨勢。
      我們可以因而推斷:機器人不會打敗人類,人類卻可能會利用機器人去壓榨人類——問題在人,不在機器。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還停留在1980年代的台灣教育

      機器人的智能化將會使製造業的工作機會巨幅萎縮,但是我們卻在教(且過度練習)那些機器人最擅長的知識(傳統製造業所需要的知識);服務業已經佔就業人口的六、七成,但是我們卻沒有在教服務業所需要的能力(人際互動的能力,機器人相對地弱的能力)。
      當全球都在擔心會被機器人搶走飯碗時,台灣的教育卻正在教最容易被機器人取代掉的知識,並且鼓勵最沒有能力取代機器人的大學教授(寫一些雞毛蒜皮的論文衝點數和傑出研究獎)。
     台灣的老師只想教他會(且駕輕就熟)的知識,而沒有去思索、了解學生未來所需要的能力;大學教授只想在既有體制下「名列前茅」或熬到退休,而沒有在想「既有體制哪裡有問題,學生未來的需要是什麼」。
      一句話:老師教的是他會教的,而不是因為學生想學,或者因為學生需要;台灣學校的存在是為了讓老師有工作,不是為了讓學生有未來。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樂為人師(1)

      教書幾十年,面對學生的各種反應,有些會讓我心裡產生大大小小的歡喜,也有些會讓我產生大大小小的沮喪。
      許多大學的既有教學評鑑制度只是在鼓勵老師討好學生,或者訓練學生(train),往往無法辨識真正能啟迪人心(inspiring)的好老師。於是,想隨興寫些文章,回憶前塵往事中身為老師的心情,給現在的老師和學生參考。預設的讀者,是一些追求體制外之價值的老師,和那些渴望在心靈上被啟發的學生,希望這些文章能讓他們得到鼓勵,並且彼此鼓勵。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出國進修與語言障礙(3)

      出國不是有錢小孩或少數能申請到獎學金者的專利,出國也不是打開眼界,擴展視野,或破除盲點與意識形態的唯一方式或最有利的方式。
      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裡,有心就可以學到很多過去必須仰賴出國才能學到的東西。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兩種增長見識的方式,沒有哪一種比哪一種好,各有各的特色。關鍵在於用心學習——不用心的人,出國再久也有可能依然故我;用心的人,不出國也能知道天下事。

出國進修與語言障礙(2)

      在前一篇談的是如何建立起私人情誼,並且通過深談來獲得較深刻的心得。此外,還有很多出國的心得是不需要通過友誼和深交的。這些心得也是很寶貴而值得追求的。

七、社區學院和歐陸青年
      我在劍橋認識一個念語言學校的女孩,她高商畢業,在劍橋一年的學習後口語會話的能力遠超過我。有人說,要學英語應該去念語言學校,而不是去當交換學生,我很同意。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出國進修與語言障礙(1)

      我在以前的部落格裡寫過出國的三個理由:(1)挑戰自己的極限,看見自己的潛力;(2)藉由外國的制度、風氣、人情文化等衝擊,突破身在台灣所看不到的盲點、意識形態或扭曲的價值觀;(3)體驗外國讀書人的精神原貌,突破書本、電視、電影的蒼白表層,感受外國文化的底蘊。
      但是前一篇「國際交換學生,能學到什麼?」卻又坦白道出兩大難以克服的困難(其中一個是語言障礙)。
      這一篇談一談我自己當年是如何克服語言障礙,而獲得深度學習的。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國際交換學生,能學到什麼?

      科技部補助博士生出國進修一年的計畫叫「千里馬」,不好申請,清大在 105年度申請到七個名額,中山大學只有五個名額。問題是,花那麼多時間出國,能學到什麼?值得嗎?還有些學校鼓勵大學部學生出國當交換學生,全部自費,不只花時間,還要花巨額的鈔票,值得嗎?
      理論上,出國一年似乎有說不完的好處:可以打開眼界,可以見識大師和國外頂尖名校的制度、文化與維持卓越的秘密,再不濟至少可以學到英文(有人認為出國一年後就有能力回台灣進行「全英語」教學),etc。
      事實呢?一個台大博士生拿千里馬獎學金去了美國前三名的頂尖名校,他告訴我:這段經歷對我的研究和人生都好像沒有實質幫助。他是特別倒楣?還是很多人都這樣?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寂寞也好,寂寞比較好

      小學時,看膩了漫畫書出租店裡的漫畫、武俠小說,開始看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也讀些「文白夾雜」的書,於是模模糊糊地知道「孤僻」、「高處不勝寒」、「曲高和寡」都是貶抑、勸誡之詞。
      後來,為了想知道「活著,有什麼值得追求的」,夜夜挑燈苦讀、苦思到凌晨,這才知道:只要你曾認認真真地活過,就會有些生命經驗是無法透過言語跟別人分享的。於是,「寂寞」變成是「用心地活」的表徵——寂寞也好。
      更大以後,看清楚成人世界的虛偽、爭權奪利、無聊可鄙,更加覺得:與其喪失靈魂,變得面目可憎,言語乏味,還不如寂寞比較好。

伊斯蘭心靈之美

      伊斯蘭世界跨越地球上最貧瘠的北非、阿拉伯半島、亞洲西部,甚至經由土耳其而跨入一部分的歐洲。其中絕大部分的土地是沙漠和貧瘠的高原與丘陵。
      然而,這塊土地上卻孕育出最美麗的冒險故事《1001夜》,以及最優雅、細緻、美麗的連續圖案。
     在一無所有的沙漠裡,除了美麗的星空之外,只有陽光下的一望無際的沙丘與陰影。因此,那些美麗而無與倫比的連續圖案與建築,都是完全出自心靈的創造。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回應〈台灣困境的文化面思考〉

      〈台灣困境的文化面思考〉這篇「文章」是一個清大電機系畢業生給我的信。他才25歲左右,碩士班念了一年就放棄,直接去當兵、工作,常寫信跟我談他對產業與政治的思索。
      會想貼出這一封信,一來是很多流行的論述都把台灣問題過度簡化,已經很少有人願意(能夠)從這麼多元的角度去有系統地思索台灣的問題。
      此外,文中有兩個問題我想回應,所以先把該文給貼出來供大家參考。

讀者來信:台灣困境的文化面思考

      讀完彭老師新書的最後三章,我有一種感慨:台灣之所以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有追趕先進國的現象,許多企業難以持續進步,整個社會難以持續進步,天然資源、制度跟人才或許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與意識形態才是關鍵。
      台灣自明朝以來,就不斷地替換政權,統治者一直在變,政策也一直在變,而很多菁英人才來台灣只是想來撈一票或當跳板,根本就沒有甚麼太長遠的計畫,更不要說愛台灣,地方政治則是一直以來就有一堆小團體與利益團體,一直都很分裂,不時為了爭奪資源互相械鬥,很少在追求共同利益。至於一般人則是有很深的無力感與虛無感,不會特別去想國家大事,比較在乎當下的生存、小利益與小快樂,很擅長諂媚與煽情,風向變了就趕快選邊站(比如日本剛來台時,台灣民主國這個短命政權的故事),並且世代傳承這種意識型態。

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氣候暖化的「臨界點」或「失控點」

      台灣的新聞媒體終於開始談暖化與氣候極端化的「臨界點」(tipping point),但是因為媒體記者不懂「臨界點」這個詞的真正涵義,所以報導起來隔靴搔癢,沒有抓到重點。
      「tipping point」這個詞有兩個可能的翻譯:「臨界點」或「失控點」,完整意思是「氣候暖化開始進入失控(自我加速)狀態的臨界點」。
      也就是說,氣候暖化的程度一旦超過「tipping point」,地球就會自行排放原本儲存(或溶解)在雨林、冰原和海水裡的暖化氣體,從而啟動一系列的加速暖化機制:「暖化導致溫升⇒溫升使地球釋放出更多的暖化氣體⇒更多的暖化氣體使地球溫度升得更高⇒更高的溫度使地球釋放出更多的暖化氣體⇒........」。這就是系統理論裡典型的正回饋機制(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名校、名師、名著

      一個台灣頂大的博士生,從大學部嫡系念到博一結束,考上公費,去劍橋留學。看起來人很聰明,但第一年的所有報告都被指導教授退回重寫,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從來沒有老師告訴他報告該具備的要件是什麼,也從來沒有老師告訴他一份出色的報告應該要追求什麼樣的目標、特質。
      不知道大學裡有什麼值得學的,只能跟全班同學一起茫茫然地拼成績,拼到虛無時就瘋狂地玩,青春就這樣地浪費掉。而他從來都不知道,他寫的報告在國外的大學是不可能及格的(詳 [註一])。
      畢業時程度這麼爛,到了國外的名校,照樣可以及時拿到博士。顯然這些孩子的資質不差,只不過是在台灣的大學裡學不到真正的學問,也沒學到問學的態度而已。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第一刷勘誤表

1、頁69 :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卻差距甚大,反應著每個人領悟力的差異。
  • 改為「反映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電子書與完整試讀資訊

      這本書的電子書已經開始銷售,至少可以在 Google Play 圖書聯經網站裡買。大陸的豆瓣读书也有介紹這本書(還不能買)。  
      此外,你可以在博客來的網頁Google 圖書裡完整地閱讀四篇序文,以及這本書的四章內文(第 1~3章,以及第17章)。
      清華大學的水木書局有一個專櫃,展示這本書和我的兩本舊書,而且水木的特價比網購價格低。清大與交大學生可以到水木書局去翻閱後再決定要不要買。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與文科學生

      網路上有人問:《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與文科學生有關嗎?有!——除非你把「文科」一詞理解得非常地狹隘。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與大學部學生有關嗎?有!有什麼關係?看你如何理解「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一詞,以及你想在大學裡獲得什麼樣的能力。
      我甚至認為,讀這本書的最佳時機是大二開學的時候,好好讀它三年,根據它的啟發去學習閱讀、思索「文科」的書和寫報告,將是培養批判性思考與創新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一本書必須要有所聚焦與取捨,所以我最後決定聚焦在以量化研究為核心,旁及實證的質性研究。但是,我沒有捨棄「文科」學生,也沒有捨棄積極認真的大學部學生。

「深化民主與禁忌之愛」後記

      八月初應允在一個研討會上以「深化民主」為題給一個演講。我腦海裡立即想起妨礙台灣深化民主的兩大關鍵:深受貧富差距之害,而不敢期待縮小貧富差距;深受財閥與政客剝削,卻不敢要工會組織和工作條件的議價權——於是有了「禁忌之愛」這個標題。
      如果我們害怕社會福利的支出會導致稅負上升,富人與產業出走,最終搞垮了經濟,我們還有機會走出「房價高攀不起,年輕人看不到未來」這樣的困境嗎?
      沒有工會組織,完全仰賴附從於政黨的NGO,和「白色的力量」或「佛心的精英」們,他們真的會為我們爭取更公平的政治與經濟待遇嗎?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深化民主與禁忌之愛

深化民主與禁忌之愛
彭明輝 

摘要
     台灣人羨慕北歐社會的福利制度,卻又害怕「社會福利會鼓勵懶惰,導致失業率與國債高升」;德國的工資是由勞資協商決定,而且法律規定企業內的董監事席次必須有一半是勞工代表,台灣人卻計羨慕又害怕它會成為公司治理的亂源。社會福利與勞工議價權、企業治理權究竟是經濟與民主社會之福?或者經濟與民主社會之癌?本文試圖回顧學術界相關理論與經驗研究的證據,釐清上述問題,作為台灣深化民主與追求社會發展時之參考依據。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猛推《拯救資本主義》這本書

      我認為,要認識今天的市場經濟與工作貧窮,只需要讀三本中譯本就夠了:Thomas Piketty 的《21世紀資本論》,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Joseph Stiglitz 的《不公平的代價》,以及 Robert Reich 這一本《拯救資本主義》(7/6 已出版)。
      想要知道今天的經濟學距離真實世界的運作法則有多遠?也只需要讀這三本書就夠了。
      有了Thomas Piketty 的《21世紀資本論》和 Joseph Stiglitz 的《不公平的代價》,還需要Robert Reich 的《拯救資本主義》?他懂經濟學嗎?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媒體自律與民主政治的昏迷指數

      台灣的新聞媒體(報紙、電視、新聞網站)充滿各種亂象——報導未經查證的傳言,任意侵犯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隱私權,只關心商業利益而不關心新聞道德、公共福祉與媒體責任。這是舉世皆然?還是台灣尤甚?
      台灣的新聞媒體各有各的政治立場,且經常在「報導」中不擇手段地曲解、醜化異己者的消息、觀點(distort,而非 report)。這是舉世皆然?還是台灣尤甚?
      這篇文章將從一部英國紀錄片和一篇深度訪談說起,談我的觀察。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家庭負債高,必然是壞事?

      「地球圖輯隊」在 2015年底刊出一篇文章〈北歐天堂大崩壞,負債累累比美國慘〉,標題聳動,實則以偏概全而誤導聽聞,甚至還在散播反共八股的思想病毒而不自知。
      負債高不必然就窮,債務要跟資產相比——郭台銘的債務遠比我多,卻遠比我富有。此外,借錢來投資於高報酬產業是好事,而不當的投資(錢坑,譬如長期虧損而永遠斷不了根的地鐵和高鐵)更至還比純屬消費的債務更糟糕。
      那麼,北歐的家庭債務是屬於哪一種?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自序與目錄

書名: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方法、秘訣、潛規則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7/9/5

博客來網購網頁連結
SOSreader內容介紹:點擊這裡
台大演講錄影:點擊這裡
完整試讀資訊:點擊這裡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一本雜誌,兩部電影,三種民主社會

      《天下雜誌》628期的封面故事是「我為什麼買了單程機票?」講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紛紛離開台灣;但是前半本卻在誇讚台灣中小企業有很多隱形冠軍,「隨時可以服務全球第一品牌」。前後的矛盾和對比非常誇張——台灣到底是蒸蒸日上,還是日落太平洋?
      紀錄片鬼才導演 Michael Moore 的《插旗攻城市》(Where to Invade Next)又在 MOD 的 FX-HD(72台)重播,引領觀眾思索:為什麼德國和北歐都可以做到高社福、低工時高工資,和環保、永續等多元的社會發展,而美國卻為了少數人的財富而犧牲絕大多數人的幸福?
      跟歐洲比起來,美國(和台灣)到底是比較像民主國家(民有、民治、民享)?還是封建社會(剝削多數人,成就少數人)?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剛剛鐘聲敲了幾響?

      假如你不知道剛剛鐘聲敲了幾響,是因為太專注地活著,以至於沒覺察到鐘聲?還是不知不覺地活著,無感到近乎一個植物人?
      你不願意成為植物人,為的是什麼?美食的樂趣?逛街瞎拼的樂趣?炫耀配偶和子女成就的樂趣?妝扮嚴整,一身名牌,自以為路人都在看你的樂趣?自滿而寂寞地在豪宅中,等待夜歸或不歸的人,又為的是什麼?
      忙亂了一天,深夜上床卻睡不著,回憶白天的經歷,單調到跟已經逝去的上百個日子沒兩樣,以至於跟過去的記憶模糊成一片的蒼白;有些浮現在腦海裡的片段,甚至不確定是今天發生的?昨天發生的?還是過去近百個日子裡的某天發生的?
      這樣的日子,為的又是什麼?這就是你要的「人生」?

二十年後的農村風貌

      2016年的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說農民平均年齡 62歲,如果此說正確,十年內農民佔就業人口的比率恐怕會降到1%以下,遠低於歐洲的水準(英國是1.2%,德國1.5%,法國2.9%)。尤其是經濟效益較低而文化意義深遠的稻農,人數與總耕地面積更可能會大幅下降,以至於全台灣到處都是廢耕的荒地。
      農業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已經被談了許多年,至今卻看不出政府能有什麼改善的辦法。國民黨考慮過設立農業專區,而民進黨成立了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目標都是朝向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化農業。然而這個方向的發展跟保護傳統農村景觀與文化鮮少關係,若推動過程配套失當,甚至會加速傳統農村景觀與文化的消失,而將台灣推向以少數經濟作物為主的「香蕉共和國」或「鳳梨共和國」。

就算你曾看過它,還是值得再花四分鐘重看一次

        底下這五分鐘的短片,非常地令人震撼,而且值得反覆深思。(本文已在 2016/8/30 貼在「彭明輝的人文網誌」)

        在我的觀察裡,這些年來的台灣社會早已陷入嚴重的價值錯亂和事實認知的錯亂,這些錯亂充塞新聞節目、報紙和網路上的每一個角落。絕大多數人卻都早已經適應到「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然而,它的後果是什麼?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研究生必讀(5):跨領域的閱讀與系統整合的能力

      面對機器人和新興國家優質的廉價知識工作者,很多美國的學者都指出來:美國的高教畢業生必須具備跨領域閱讀與跨領域系統整合的能力,才能保住飯碗與美國的國際競爭力。
      台灣呢?有一個大學教授罵我的方式是「彭明輝幾乎時事、財經、哲學、歷史問題無所不談」——在台灣人的「信仰」裡,好像一個人只要談的問題跟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無關,就表示「不專業」、「野狐禪」;一旦跨的領域多了,就變成了神棍。
      跨領域的閱讀與跨領域的系統性思考真的那麼困難(或不可能)嗎?還是說台灣的許多大學教授們都還在用 20世紀的治學工具與方法,而不知道如何將 21 世紀的 IT 工具融入研究與治學方法裡?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媚俗與 kitsch

      在台灣的語彙裡,第一個把 kitsch 給翻譯成「媚俗」的人,或許是韓少功(1985年翻譯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英文本)。很快地,台灣語彙裡的「媚俗」一詞不但脫離了德文裡 kitsch 的原意,也脫離了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原意,而有了自己的生命。
      可惜的是,這個新生命幾乎完全失去昆德拉原著裡的深刻度與豐富性,甚至變成昆德拉使用 kitsch 這個詞時所要嘲諷(警告)的對象——「媚俗」一詞在台灣常見的涵義與用法剛好就是昆德拉所要嘲諷、反對的 kitsch。

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北韓人最幸福!台灣呢?

      根據 2017 年的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7 [註 1],全球各國中,2014-2016的平均幸福指數前三名仍是北歐三小國挪威(7.537)、丹麥(7.522)和歷經 2008-2011 銀行破產危機的冰島(7.504)。不過,該報告如果納入北韓,很可能會發現北韓才是全球最幸福的國度
      主觀的幸福(subjective well-being)最為人詬病的是:它會受到政治與媒體洗腦、傳統文化價值(或意識形態)等因素影響,也會因為跟鄰人比較而誤以為自己很窮或很富有,etc。所以,不能只有主觀評價的統計,通常還要一些「客觀因素」的佐證。

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研究生必讀=職場、家庭、婚姻、人生必讀

      你想學會創新或批性思考嗎?那麼,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就是你想要的能力。
      在職場、家庭、婚姻、親子與其他人生情境裡,你會不會碰到重大的事件,必須找到完整而可靠的答案?那麼,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就是你想要的能力。
      你想跳出所有政黨、族群、教派、媒體、商業、文化、民俗等的詐騙、偏見、洗腦與意識形態嗎?你相信這是公民基本素養嗎?如果是,那麼,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也是你應該要設法培養的能力。
      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跟那一種人無關嗎?如果想不出來,那麼「研究生必讀=認真的人必讀」。
      人生需要那麼辛苦嗎?我試著舉幾個例子供你參考。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知識經濟時代最要緊的本事

      離開學校,進入職場,立即要面對新興國家的廉價知識勞工,和機器人的競爭。你用什麼本事在職場上爭得一席之地?
      其實,你只需要一樣本事: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你在職場、家庭與人生中所需要回答的每一個重大問題,都早就有許多世界級的大師回答過了,並且可以在網路或圖書館的期刊論文資料庫裡搜尋到。
      如果你比別人更擅長學術文獻與專利的搜尋、篩選、比對、分析與彙整,就可以比別人更快速地找到最完整的答案。這就是「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不是比背一堆書,仰賴自己的聰明與智慧(20世紀的方法)更省力且有效?
      但是,讀不懂期刊論文和不同科系的術語,怎麼辦?21 世紀有太多工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但是,你會用嗎?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研究生必讀(2):台灣頂尖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英國 QAA 和兩大名校都要求碩士畢業生具有三項能力:(1)進行文獻回顧並吸收學術界最前緣的知識(發現),(2)以批判性思考決定對既有方法的取捨與改良,(3)創新與突破的能力。(見前一篇
      而且 QAA預期他們就業後將可以:(1)在複雜而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進行嚴謹的決策,(2)能自主的規劃與執行專業水準的計畫,(3)持續地吸收學術界最前緣的知識與方法,藉以發展出越來越高階的新職能。
      看起來很夢幻?這些能力恰恰是台灣頂尖企業所需要的,偏偏連頂大的碩(博)士畢業生也往往欠缺這些能力。
      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

      許多博碩士生(和畢業生)都不知道學位論文的審查重點是什麼,評分的依據是什麼,及格和不及格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結果做研究與寫論文時沒有方向和重點,交出論文後和口試時緊張到幾乎要抓狂。
      然而,英語系國家的學位論文與口試審查重點在學界都有高度共識,連口試的問題都離不開最常問的十二個問題。而且這十二個問題還可以再被精簡成 3~4 個核心問題。
      如果從一入學你就知道這些「考古題」,研究所期間是不是會比較有方向感,比較有效率,也可以省掉一些沒必要的焦慮?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9/06 上市

      聯經出版社的計畫是要在九月六日讓《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上市,博客來的網上訂購日期有時候會早個兩、三天。
      從今天開始,我會先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冠以「研究生必讀(n)」的標題,目的是:(1)為這一本書寫一些較簡要而易讀的入門文章,希望能讓讀者在九月六日拿到書以前就先了解一些研究生必需知道的關鍵知識,拿到書後讀起來會較有熟悉感且容易讀進去和吸收。(2)附上相關資料的網頁連結,方便有心進一步了解的讀者。
      我希望這一系列文章和《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可以互補短長,讓讀者從而獲得更大的助益。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愛情與幸福的「科學」?

      BBC有過一系列的節目叫「The Happiness Formula-The science of happiness」,NGC好像也有過一系列的節目叫「The Science of Love」。雖然受訪者往往是全球頂尖的學者,我卻總是把它們當成「綜藝節目」,而且常覺得鬼扯到看不下去。
      我可以接受「The scientific studies of love and happiness」,但是無法接受「The sciences of love and happiness」,因為兩者的差異就像今日的自然科學與中世紀的鍊金術那麼地遙遠。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正向心理學的論戰和隱憂

      正向心理學的發想始於1997年冬天,接著 M. Seligman 在 1998年擔任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期間大力提倡和推廣,約莫五年後媒體就競相報導。
      然而心理學界在 2003年就已經有過一場關於正向心理學的激烈論戰,2011年時美國心理學會的官方刊物有一篇報導流露了對正向心理學庸俗化與誇大宣傳的憂心。
      然而中文世界裡對相關資訊的提供嚴重地失衡。想應用正向心理學提升自己或他人「幸福感」的人,最好主動搜尋相關的英文學術資訊。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能不能活得深刻一點?

      很多人一輩子活在淺顯(不需費力學習就可以感受到)的情感、思想與價值裡,從來沒有機會(也不曾用心)認識較深刻一點的情感、思想與人生價值。如果一個國家各領域、各階層的決策者都如此,這個國家是否還適合養育子女,就成了問題。
      經濟不發達與產業的困境都還可以忍耐,情感、思想、人生觀與文化素養的淺薄卻可能讓許多人枉費一生地活成「沐猴而冠」。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我的美術史

      我對中國美術史的理解幾乎是全憑自己從頭摸索、建構起來,迥異於任何一本中國美術史的書所講授的;連我對歐洲美術史的理解也幾乎是全憑自己從頭摸索、建構起來,迥異於任何一本中國美術史的書所講授的。
      這個過程讓我費盡心力且備嘗艱辛,卻也讓我因而認識了人類心靈裡最深刻、偉大、莊嚴而近乎神聖的領域,使我覺得「此生足矣,死而無憾」。
      然而這是一個文化史裡幾乎沒有人在談的領域,因為有能力辨識人類心靈最深處與最高處的史學家太少;大家都在談可以從文件與器物外貌辨識的「風格史」,誰要是敢去談文件與器物背後的「精神史」,都會被同業批駁到體無完膚——史賓格勒就是其中典型。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歷史的碎片、拼湊與想像

      歷史研究的最終產品往往不是「真相」,而是關於「真相」的合理拼湊與想像。尤其當你想了解的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事件」,而是看不見的「動機」、「情感」、「思想」與「人性」時,想像的成分往往要遠超過記載事實的碎片。
      從事實的碎片去拼湊真相的過程,很像是一個考古學家在上古彩陶遺址裡用碎片去拼湊彩陶的原貌那樣地艱難而充滿不確定性,甚至還要再加上千百倍的艱難與不確定性。
      讓我們來具體想像彩陶碎片的復原過程,藉以揣摩文化史的生產過程有多艱難與不確定。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歐洲真有過「黑暗時代」嗎?

      我的高中歷史課本說:歐洲大陸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有過八百年的「黑暗時代」(Dark Ages);1883年的 American Cyclopaedia 說那是介於第五世紀至地十五世紀之間一個「intellectual depression」的時代,Merriam-Webster 線上字典則說它是介於西元 476年到西元1,000年。
      然而史學界則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刻意排除其中的貶抑成分,把「黑暗時代」解釋成「因為證據不足而無法了解的時代」;後來出土的證據顯示中世紀的文明水準毫無倒退現象,因此許多史學家早已廢除這個詞。而大英百科全書在1942年起就已刪除這個字,因為它「不包含任何事實」。
      事實上,「黑暗時代」的物質文明成就不亞於羅馬帝國,她的精神文明成就也不亞於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時期(只是不一樣而已)。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歷史課與「更好的填鴨教育」

      如果你以為歷史課的任務是「訴說真相,完整的真相(無所遮掩),全部都是真相(絕不造假、臆測)」,那麼你的歷史教育很可能是徹底失敗的——至少史丹佛大學的講座教授  Sam Wineburg 會這麼說,只是他的慣用修辭會比較迂迴、婉轉而已。
      Sam Wineburg 的專長是教育、史學和認知心理學,他在一本得獎的書裡警告美國人:即便是在美國「菁英」社群的腦袋裡,他們對歷史的教育想法也幾乎跟洗腦無異。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欲振乏力的全球經濟

      IMF每年四月都要出版《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預測全球GDP成長率。但是近年來她每年的預測都顯得太樂觀。
      今年年初 IMF 預測 2017 的全球成長率為 3.4%。有人根據 IMF 歷年的樂觀預測而吐槽說,如果今年 IMF 又逐季調降她的預測,也不感到意外。這人同時以 2016年的成長率為例指出來:IMF 歷年來對 2016 的成長率預測從 2011 年的 4.9% 逐年調降到 2016年初的 3.1%。

高油價危機暫時緩解

      我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2011年,商周出版社)和《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2012年,聯經出版社)這兩本書裡都預設了 peak oil 和高油價對台灣的可能衝擊。
      事實上傳統石油產能確實已經在2005~2010年跨過產量最高峰(peak oil)。然而,出乎所有專家的意料之外,頁岩油的開採成本卻在2011-2014年期間靠技術創新而大規模削減了將近一半。結果,全球高油價的危機至少是暫時緩解了。如果石墨烯的工業應用發展速度夠快,每桶一百美元的高油價時代有可能再也不會出現。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卡謬的《異鄉人》與《薛西佛斯神話》

       卡謬(1913-1960)在25歲左右開始構思與寫作劇本《卡里古拉》、小說《異鄉人》,以及《薛西佛斯神話》。雖然《薛西佛斯神話》思索的都是哲學問題,但是它的文風更接近思想性散文,而不是哲學著作慣有的嚴謹抽象思辨;裡頭許多格言式的語法和文學性的隱喻、暗喻使得文章晦澀難解。
        這是他刻意的選擇,因為他想要捕捉的問題和回答,都在超乎理性和思辨的地方。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荒謬感與虛無主義

      在中文的世界裡,卡謬和荒謬感被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猶如一個硬幣的兩面。此外,荒謬感又跟虛無主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有時候甚至被當作同義詞。
      然而,荒謬感跟虛無主義是兩件事:狹義的虛無主義是認定一切都沒有意義,一切都無所謂(尼采所謂的「消極的虛無主義」);而荒謬感則是在一個全然失去意義的世界裡努力尋找(甚至創造出)可以堅守(值得堅守)的價值與意義。因此,荒謬感是對虛無的反抗,而卡謬則是一個有所堅持並勇於行動與反抗的人。

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西方的第四場「宗教運動」

      在本文裡,「宗教運動」指的是一種願景、策略與行動,一旦貫徹到底,將會讓全部人類都脫離痛苦而獲得幸福,使得人間變成天堂。
      它跟「烏托邦」不一樣,因為它不只是有一個空想的願景,還有具體的行動綱領和指導方針,只要照著去作就一定會將願景落實在人間。

一、一再落空的三個許諾
      第一場「宗教運動」的教主是拿撒勒人耶穌,他的許諾真實不虛。只要所有人類都遵守他有關「五餅二魚」的教訓(把你所擁有的一切跟身邊的人分享)和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的教訓(服事最卑微的人,如同服事耶穌),世上將不會有人飢寒、被冷落遺棄或被瞧不起,所有人都會獲得必要的物質、情感與尊重,而成為「主內兄弟姊妹」。這樣的人間豈不就是天堂?可惜的是,連基督徒都不見得願意認真落實他的教訓。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關於 OE 與發展潛能的一些個人意見

      想介紹 Dąbrowski 的理論和 OE(over-excitability),原本只是想讓 OE 的家長和老師知所警覺,了解到 OE 的特質與人格發展需要,並提防他們有發展為各種精神疾病的可能。因為,理論上 OE 跟體質有密切的關係,而實證上又發現精神疾病跟遺傳有密切的關係(詳見文末「附註」)。
      其次,如果寬鬆一點地理解 Dąbrowski 的理論和 OE,不但有助於 OE 的人了解自己,也有助於更多人了解自己的人格發展。
      我在文章標題上刻意安置了「個人意見」,就是為了提醒讀者:本文基本上是我的個人想法,許多地方跟 Dąbrowski 的本意有可觀的距離,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媒體與林奕含

      在林奕含自殺之前,媒體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在林奕含自殺之後,媒體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假如林奕含靈魂不滅地看著這些日子以來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她會含笑瞑目,還是含怨九泉?
      先看看 Boston Globe 這一家美國地方性小報在 2002 年處理神父性侵事件的方式,再看看最近媒體的表現,也許我們可以看得更深刻點。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Overexcitability 與人格發展潛能

       Over-excitability 原本是被 Dąbrowski 用來討論「正向人格不統整理論」(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中的「發展潛能」(developmental potential)——往高階統整(利他的、精神性的、靈性的、道德關懷的)發展的潛能。
      它被用來解釋了人為何會主動放棄動物性的(物質性的、利己的)慾望和滿足,追求精神性的(靈性的、利他的、道德的)目標,並且還因而感到更加地幸福與滿足。
       本文簡介 Over-excitability 的概念和常用的檢測方法,以及它跟人格發展的關係。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民主的魔咒:IBG,UBG

      底特律在2013年七月宣告破產時,密西根州長任命 Kevyn Orr 為底特律的緊急狀態管理人(emergency manager of the city),負責清查底特律市政府的資產與負債,以及提出破產處分辦法。
      Kevyn Orr 事後對國家地理頻道的記者說,底特律會破產,根本原因在於「IBG,UBG」。懂得「IBG,UBG」,你就會知道美式民主與美式市場經濟的精髓,也同時弄懂此岸 8,800億(乃至於兩兆)「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精義,以及台灣跟底特律的真實距離。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Kazimierz Dąbrowski 的生平

      了解 Kazimierz Dąbrowski(1902-1980)的生平有助於了解他的理論發展背景,因為有好幾位研究者都提到:「Dąbrowski 的人格發展理論就是他一生內在心路歷程的寫照」。
      可惜英文資訊不是很豐富,這篇文章彙整了我在網路上找得到的四篇專文,其中包括 Marjorie M. Kaminski Battaglia 的博士論文(Battaglia, 2002)。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誰怕台灣?

      日本貨在1980年代紛紛打敗美國貨,讓美國製造業幾無立足之地。後來,韓國崛起,把日本的半導體產業追殺得落花流水。然後中國崛起,紅色供應鏈逐漸取代台灣。最近則印度與東南亞崛起,讓大陸倍感威脅,甚至產業外移。
      後進國追趕、進逼,乃至於追殺先進國,似乎是一種技術發展的必然:先進國的技術升級靠革命,隨時都會卡在技術瓶頸上而進展不得;後進國的技術升級靠技術擴散與學習,相對地容易許多。
      既然如此,這世界上也總該有個國家怕台灣這個後進國吧?但是,這世上真有哪個國家怕台灣嗎?問來問去,大家都想不起來有哪個國家怕台灣的製造業。
      你說,怪不怪?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陶淵明的家境與心境

      要談陶淵明,得先記得他不是「寫實詩人」。雖然歷代都公認其作品質樸純真,但是他詩裡的許多數字都有音韻和對仗的考量,不能拿來就當作是「史實」,更不能隨便抓一兩句詩就以偏概全。
      譬如,《歸園田居》說他自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其實他當官的實際時間前後加起來不到五年,就算29歲第一次出仕到41歲辭彭澤令,前後加起來(含中間實際上沒有當官的七、八年),也頂多勉強算是十三年。可見得「一去三十年」是文學上的誇飾加上聲韻的考量,或者形容度日如年,而非寫實。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這部電影一定要看

      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的第一部院線片「插旗攻城市」(Where to Invade Next),用好玩、好笑的方式說一些啟人深省的真實故事。Wikipedia 有電影介紹
      對於「唯美國是從」的台灣人而言,非看不可。
      中華電信的 MOD 68台(Star Movies HD)會在以下時間重播: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三農問題的根源

      兩岸都有一些熱血文青投入農村與農業,想要搶救在資本主義與國際貿易肆虐下的農村與農業。這些行動都讓我很感動。
      問題是,如果不了解兩岸農業與農村的一些基本數據與現實條件,很多努力可能都會白費——還是很讓人感動,但是卻有點可惜。

看不見的戰爭:食物中的微量元素

      全球營養不良人口已經從 1990-92 年的 18.6% 降低到 2014-16年的 10.9%,其中已開發國家為 <5%,東亞與東南亞都是 9.6%。回顧全球兩大「降低飢餓人口」的計畫,聯合國在 2000年啟動的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15年計畫的目標約莫完成了89%,但是 1996年啟動的 World Food Summit 20年計畫卻只完成了 40.4%。[1]
      但是根據 WHO(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卻有20億人口(超過30%)處於缺鐵性貧血,其中包括許多已開發國家的居民。[2]
      機械化耕作、灌溉+化肥大幅提升了蛋白質與熱量的供應,但是並沒有成比例地提高微量元素(鐵、砷、鋅等礦物質,以及各種維他命)的供應量。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誰是漢人?誰是台灣人?

      有人想要用基因技術「證明」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也有人想用「溯源基因檢測」來確認自己血統上的祖先屬於什麼樣的種族(race)。純粹從目前的基因科技來看,這是可能的嗎?
      一篇常被引述的 2004 年 Nature Genetics 期刊論文說:很難,幾乎是不可能。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2.2萬美元的陷阱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的 2015統計,台灣人均名目所得 22,263 美元,位居全球第33名;略低於西班牙的 26,823美元,略高於 Slovenia 的 20,747美元,沙烏地阿拉伯的 20,583 美元,和葡萄牙的 19,117美元。某種意義上,我們已經開始「脫亞入歐」。
      台灣的人均GDP還會更高嗎?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日本人還會像二戰時那麼殘忍嗎?

      德國人在二戰(WWII)期間用極為殘忍的方式對待猶太人、戰俘,以及俄國土地上的平民和婦女,這些殘害「非武裝戰鬥人員」的 war crimes 被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並且還持續不斷地挖掘出來(背後支持者可能是猶太人)。隨便看一下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就已經讓人毛骨悚然。
      從我看過的所有電影看起來,日本人對待戰俘和平民百姓的方式還遠比德國人更加地殘忍(前提是如果暫時撇下對猶太人的滅族),更加地讓我無法卒睹,每次都要閉上眼睛跳過最殘忍的畫面和情節。但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殘害「非武裝戰鬥人員」的 war crimes 似乎沒有相德國人那樣地被完整記錄下來,似乎也沒有人在有系統地持續挖掘(也許就是因為沒有得罪猶太人,或者差點被滅族的族群;也許是因為亞洲人都太健忘,也許是因為.....)。

農地問題的對話

      黃樹仁在2002年出版了《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我在2011年出版了《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前者試圖為「台灣西部為何不需要農業」給出最完整而有力的理由,後者試圖為「台灣為何需要農業」給出最完整而有力的理由。
      我在寫作《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一書時,確實是有意地在跟《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對話。
      就嚴謹的學術研究而言,理工學院的研究結論取決於研究者的基本假設,社會科學的研究結論取決於研究者的問題意識和研究範圍。這兩本書的結論針鋒相對,因為它們源自差異懸殊的問題意識與研究視野。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給不安的靈魂(2):示意圖與補充說明

     底下我從 Sal Mendaglio 所編專書「Dabrowski's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扼要摘述出「正向不統整理論」的重點,以及人格發展階段的示意圖,希望它可以比純文字容易了解,也彌補中文資料所缺漏掉的一些重要觀念和線索。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給不安的靈魂,和不該被社會化的孩子

      不安的靈魂有很多種可能的表現方式:在自己的嚮往和現實的壓力下困惑或痛苦而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明知道自己跟別人嚮往的是不同的價值和世界,卻又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或歧視的眼光,更怕被家人誤以為是逃避、消極、不務正業;對自己的從眾行為(或對現實妥協)感到屈辱、羞恥、不快或罪惡感;當自己的表現不如自己的期待時對自己感到失望、羞愧或痛苦,etc。
      其實,有些人天生就注定不該從眾,他們注定會跟別人不同——不是更優秀,也不是更低能,單單純純地就是不同;如果不讓他們保持跟群眾的不同,他們會不快樂,會痛苦,會生病(憂鬱症或其他精神官能症或精神分裂),會自殺。
      這不是我胡說的,是一位波蘭心理學家兼精神病學家 Kazimierz Dąbrowski 說的。他的人格發展理論如此吸引我,遠超過佛洛依德、佛洛姆、Carl Roger、馬斯洛,甚至還超過我一直很喜歡的 Viktor Frankl——雖然我對這些人的認識都相當仰賴二手傳播。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資優教育二、三事

      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有資優教育,我在清華大學教過不少資優班畢業的學生,對於資優教育的必要性與成效一直懷有疑慮,也一直都不確定該不該讓自己的孩子念資優班。
      底下介紹幾篇文章和論文,讓關心這個問題的家長、老師參考。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導讀與使用指南

      新竹的讀書會開學了,按慣例第一週是談寒假發生的事。我跟他們談起「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一時興起變成一個26分鐘的語音導讀,現在掛在 YouTube 上面
      這篇文章會列出全書綱要,以及建議如何使用這本書,以便獲得最大的閱讀效果。不過,話說在前頭,這本書教的是學術界最難學成的研究方法,而不是武俠小說和深夜食堂,必邊讀邊想才會懂,絕不是睡前隨便看兩頁的那種枕邊書,而是要用心去讀的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已完稿

      其實,我在一月底就已經完稿,並且在二月一日交給出版社。主編說預期要在九月出版,我將找時間跟她討論是否有可能提前到七月份。
      我看過好幾本中英文的相關書籍,沒有一本滿意。讀者真正需要懂的是如何找出前人的缺點(如果前人沒有缺點,就不需要你來研究了),如何創新與突破(沒有創新與突破,論文就變成沒有內容可寫,無病呻吟),以及如何自我批判以便自己找出所有可能的缺點和漏洞,隨時更正與補強(這樣就可以不讓口試委員抓到毛病,出去當研究人員時可以自己管好自己的工作,不太需要有人審查跟監督)。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離婚率之迷

      台灣的離婚率到底有多高?網路上眾說紛紜。稍微花點時間查,這問題還不單純,牽涉到很多因素。
      我們一般概念中的「離婚率」指的是「每一百對已婚夫妻中生前有幾對會離婚」,但是各國的官方統計叫「粗離婚率」指的是「某一個年份中每一千個常住居民中有幾對登記離婚」。「粗離婚率」的統計數字易得,「離婚率」的統計數字不易得,但兩個概念相差太遠(雖相關),無法彼此頂替。
      此外,離婚率低的國家不代表婚姻的維繫比較容易:有些國家是乾脆用同居取代結婚,所以分手時不會對離婚率有貢獻;有些國家是婚姻已經名存實亡,但是離婚手續太麻煩,所以不去辦離婚手續。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年改:沒是非,不開源,不節流,找冤魂

        年金有缺口,主要是四大原因:(1)政府該提撥的經費老是耍賴而提撥不足,讓缺口越來越大;(2)歷任政府老是拿四大基金護盤,加上治理無能,以致投資報酬率嚴重偏低;(3)政府無能,把經濟成長率搞到接近零,銀行利率和投資報酬率才會這麼低;(4)當年基金計算式低估餘命,低估少子化的速度,造成收支難以平衡。
        前三個原因是政府責任,該由現任政府概括承受,想辦法解決(開源+節流);最後一個原因是歷任政府失責,但是軍公教與勞工也該適度讓步,跟政府一起協商解決辦法。
        但是目前的年改草案裡,政府徹底推卸掉所有的責任,年金缺口全部向軍公教和其他勞工要,以便政府可以繼續「不開源,不節流」,繼續跟腐敗的國民黨一樣地「有權無責,輕鬆執政,縱容貪腐,炒房炒股,劫貧濟富」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警察與嫌犯:最糟的親子關係

        半大不小的孩子,為什麼好像老是有事瞞著你?從他偶而說溜嘴的事,你猜他知道很多網路世界的事;可是從來他在家裡上網時你都陪著,按講他應該不會知道那些事才對。他單純只是從同學口中聽到,還是去過網咖?整天討著要智慧型手機,舊的 Nokia 手機是 3G,打電話、記事、當鬧鐘都很方便,他就是不要。這麼小的孩子,究竟要拿智慧型手機做什麼?
        專家都在講社群媒體帶給 Me 世代孩子的各種負面影響,許多家長都在為了要不要讓孩子上網,有智慧型手機而困擾不以。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誰讓台灣從根爛起?

        植物如果從根爛起,往往沒救;社會如果從根爛起,或許接連好幾(十)個世代都會失去未來。植物的根爛掉,有時候是土壤、氣候或照顧的人出了錯,有時候是染上了病蟲害。台灣社會呢?有沒有病?什麼病?
        這幾年來每次演講時問聽眾:「有沒有人看得到十年後台灣的未來?看得到的請舉手。」總是一片揪心的悄然與黯然。
        這是誰害的?天真的經濟系畢業生說「都是中央銀行的錯」,天真的政治明星(X神)說「都是阿共的錯」,兩黨的御用學者都說「全球不景氣,不能怪執政黨」。
        關心農業的人都知道,台灣有菜蟲、有米蟲、有果蟲、有毒蟲。台灣社會到底還有多少種蟲?
        一顆蕃薯和一篇李方儒的臉書PO文,讓我這個年很難過。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滑世代」有什麼問題?

        也許你已經聽過「千禧世代」(Millennials),最早的一批大約在2,000年時高中畢業,他們有時候被稱為「Y世代」,我稱他們「滑世代」。
        他們開始出名,或許始於2006年的一本心理學暢銷書「Generation Me: Why Today’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Assertive, Entitled—and More Miserable Than Ever Before」。在這本書中,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的著名心理學教授 Jean M. Twenge 用 1,100萬筆有關這世代的數據為基礎,分析這一個世代的特質,告訴這個世代的長輩「美國人變了!,他們跟你們完全不一樣!」
        這是一個讓自己矛盾、困惑與沮喪,也讓長輩困惑與沮喪的世代——他們在愛的教育中長大,在長輩的長期催眠中培養出無限的自信與自愛;等他們進入職場,遭遇到的真實人生卻跟埋藏在潛意識裡的世界觀與自我影像徹底衝突,許多人因而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而職場上X世代與嬰兒潮世代的主管們,也沒有人知道該拿他們怎麼辦,更別說是對他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