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觀眾的冒險:《櫻桃的滋味》

《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是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1997年的作品。看過的人都說這是一部探討「自殺」議題的電影,爭論的焦點是:主角最後到底有沒有自殺?
許多人說主角最後沒有自殺,有人說電影對此沒有任何提示,也有人說:片中沒有提出任何足以讓主角不自殺的理由。[1] 而導演阿巴斯卻說:「在電影的最後,當主角死掉之後,你看到櫻花和許多美麗的事物,這個結局傳達一個訊息:他已經打開一扇通往天堂的門。他所做的事並非通向地獄,而是通往天堂。」[2]
令人驚訝的並非主角死了,而是說主角的死竟然可以幫他打開了一扇通往天堂的門。難道阿巴斯要鼓勵我們自殺嗎?不過,仔細揣想,基督宗教的教義主張肉體的死不足懼,重要的是精神或靈魂的存在。回教的教義恐怕也是如此,而俗世的觀點卻剛好相反:想盡辦法要延續肉體的生命,而不在乎精神生命的死亡。阿巴斯是想用這一部電影引導我們去思考這兩種生命的差異跟價值嗎?
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把這電影理解為:生命的滋味猶如櫻桃般甜美,讓人捨不得死。但是,人生苦多於樂是實情,而想要自殺的人則經常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用「生命的滋味太甜美,讓人捨不得自殺」這樣的說法來理解人生,會不會把人生太過美化了?這個論述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來克服人生的荒涼、寂寞,以及無意義所構成的沒有出路嗎?想要用這樣簡略的說法來挽救想自殺的人,真能有效嗎?
我不相信阿巴斯藉著這個電影所要傳遞的訊息竟然是一種廉價的樂觀主義:「生命的滋味太甜美,讓人捨不得自殺」。因為,我認識的阿巴斯遠比好萊塢導演更深刻。而且,我在這部片子裡所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另一種訊息。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愛在夢與現實之間――《橄欖樹下》賞析

一、不僅僅只是一個愛情故事
    《橄欖樹下》(英譯:Through the Olive Trees是伊朗導演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地震三部曲的第三部:前兩一部分別是《何處是朋友的家》和《生生長流》,它們都是在同一個地點科克爾(Koker拍攝的。
        表面上《橄欖樹下》是在講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窮苦的文盲侯賽因(Hossein)愛上一個女大學生塔赫莉(Tahereh),但是被塔赫莉的家長拒絕。地震後,侯賽因偶然地跟塔赫莉一同演出電影《生生長流》中一個四分鐘長的鏡頭,他抓住這個同台排演的機會,再度向塔赫莉表達愛意並且求婚。但是,直到影片結束,導演都沒有明確地給出塔赫莉的答案,而只給觀眾留下一個自由的想像空間。
        但是,導演阿巴斯在這部電影中想要探索的議題卻遠比這表面上的故事還多。或者說,導演藉著這個故事想要撩撥起觀眾更多元的想像與思考。
跟其他導演比起來,阿巴斯有一個特色:他想講故事,也想藉著他的故事帶給觀眾一些較嚴肅而深刻的思索,但是他不想讓聽故事的人淪為聽教訓的人。因此,他總是試著給觀眾留下一些想像的空間,而不把故事的內容完全填滿。或者說,他希望自己在電影中所講的故事,變成觀眾想像與思索的起點,而非終點:「我喜歡『半成品』的電影,讓觀眾去完成另一半。未來的電影將是導演和觀眾共同完成的電影。作為電影製作人,我製作了一部電影,但是觀眾在他們的心裡完成了一百部電影。」[1]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比幹譙、建言、請願、控訴、連署更有力的政治行動

啟蒙運動的制衡機制(三權分立)在超大型商業與政治組織出現後已經無法有效執行權力的平衡與制衡(check and balance),因此德國創造了綠黨(只有立法權與預算權而沒有行政權),作為制衡兩大政黨的工具,企圖重新把行政權與「立法權+預算權」給徹底分離開來,以便重建有效的制衡與監督。

「台灣的關鍵事實」若建立起來,可以作為檢驗各種政治評論與論述是否與事實相悖,從而讓沒空的人也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誰在造謠,誰在鬼扯。通過這個平台的建立,希望能讓那些覺得「政治太複雜」而對政治冷感的人有機會重新在「政治很簡單(popular politics)」的新媒體環境下逐漸提升對政治的認識意願(參與的開始)。

「2012大選 PK 平台」可以用相同的原理建立。只要候選人提出具有關鍵數據的政見,選民就可以利用「台灣的關鍵事實」這個平台快速檢驗候選人所提供的數據是否在隱埋更重要的事實,是否在規避更關鍵的問題。

譬如,在「台灣的關鍵事實」裡建立起台灣每年總耗電量,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每平方公里發電量(最高與最低),就可以算出來: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能量密度太低,台灣根本沒有足夠的廣大荒地來進行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接著,把候選人2016的稅收預算書、GDP預測書、各種民生與工業用電的預算書攤開來,就可以發現:如果沒有有效的替代能源方案,「核四不商轉」根本是不可行的「理念宣告」。這等於是耍賴不肯提出有效的能源與發電政策。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責任政治的另一步:集體要求2012候選人提出有完整數據的政策

這是可以跟「台灣的關鍵數據(事實)」同時推動的另一個「第一步」:通過網路徵求20萬至50萬人連署,要求「2012兩黨總統候選人必須在網路上公布未來4年內主要政策,包含歲入歲出的具體數字,水資源預算總量與預定之支出,以及其他能源、交通等政策之關鍵數據,其數據必須完整、詳盡到可以被加總以評斷其可行性的程度,以作為中間選民未來考核其政見落實程度之評量依據。我等將依其政策中數據之完整性與可行性進行判決,並作為2012總統大選投票之唯一依據」(具體措辭另外構思)。

我們只要能徵求到20萬人的連署就足夠對兩黨候選人構成威脅,逼迫他們認真提出可被評斷的政策書(含具體數字,而不是空口說白話的理念宣導)。如果可以徵求到50萬人連署,就非常可能會左右2012大選。因為未來馬、蔡兩人的選票差距很可能會在30萬左右,甚至更小。

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的目前預測,蔡英文當選機率為50.6%,馬英九的當選機率為47.9%,相差只有2.7個百分點。根據6月7日 星島日報的報導,陳水扁預測蔡英文會贏馬英九3至5%,差距30到50萬票。根據TVBS 5月的兩次民調蔡英文和馬英九差距在30萬票以內,互有輸贏

萬金買才,買到的是人才還是不擇手段的學匠?

中央研究院在網路上發表了「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革建議書」,希望政府修改科技基本法,以便為少數特聘講座教授與講座教授提供穩固之彈性薪資。報告中特別提及:目前清華大學給予特聘講座教授每月本薪及學術研究費高達48 萬元,清華講座教授每月彈性薪資約17萬元。因此,這一份報告的目的是要為少數「績優研究機關」中的極少數「頂尖學者」尋找穩定的加薪財源。

這份報告由朱敬一院士和三位同為院士的台、成、清校長領銜,但證據矛盾,論述粗糙,足以令所有學界同仁為之汗顏。(該報告簡要版在這裡: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4159)而中研院不圖維護學術之自由與本務,而只圖個人之收入與學術之「業績」,更讓人為學術風氣之敗壞、低俗感到難過。

為了誇大大學教授薪資的偏低程度,該報告刻意操弄數據,將比較基準設定在不利於大學教師的條件:所有教師皆在滿60歲時退休,因而中小學教師在免所得稅與服務年資多出6年的前提下,總所得(稅後薪資所得加一次退休金)略高於大學教師。這個手法誠可謂「欲加之薪,何患無詞。」 [註一]

事實上但該報告所關心的「傑出教授」通常可以獲得國科會每年30萬元的獎勵金和12萬元以上的計劃主持費,並且服務到70歲,而中小學教師很少能熬到60歲;此外,大學教授的兼職收入更可以毫無上限。如果公允地把這些因素算進去,一般公立大學教授的總所得應是高於(或略高於)中小學教師,而「傑出教授」的總所得更遠高於中小學教師。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責任政治的第一步:「台灣的關鍵事實」的公共書寫與公共管理

如果台灣人無從查證何謂「台灣的關鍵事實」,政黨就無須負起任何政治責任。當台灣的主流媒體已經政黨化與庸俗化的當下,我們只能選擇遺棄媒體與政治,成為這個掠奪型社會中的被掠奪者――否則我們就必須設法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新媒體,用以揭露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事實

我希望可以在九月底以前公開徵求各界朋友參與建構類維基版「台灣的關鍵事實」,有意以各種形式參與的朋友請開始準備。

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新媒體,維基百科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第一步。維基百科已經發展出一套公共書寫與公共管理的規則,使得其中的每一條條款都可以被任何作者修改,但卻又可以通過公共管理使得偏見的製造與傳播受到節制,於此同時又可以讓所有的極端意見不被刪除。

如果妳(你)也想想參與建構(書寫、管理)「台灣的關鍵事實」,請先設法瞭解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6%96%B9%E9%92%88%E4%B8%8E%E6%8C%87%E5%BC%95 其中包括「維基百科正式方針」、「維基百科提議」、「編輯守則」等公共管理規則(方針和慣例),「對既有條目進行激烈修改前先登入」、「總是解釋回退原因」、「管理員事務」等「行為指引」,以及「正確處理胡言亂語」、「確認事實」、「警告破壞者」等「內容指引」與「其他指引」。

其次請仔細閱讀「維基百科:爭論的解決」以及「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以便瞭解維基用什麼樣的公共管理策略與規則來解決爭論,節制偏頗的書寫。

如果妳想知道維基百科的這些公共管理規則能否有效確保其公共書寫的正確性,請下載底下這一篇香港學者寫的論文:"Wikipedia as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reliable sources? metrics for evaluating collaborative media as a news resource"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17.9104&rep=rep1&type=pdf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比「五年五百億」更值得每一個台灣人關心的事

烏克蘭 Forex Club 的分析家預測:2011年底前布蘭特原油價格將維持在每桶美金 110-130 元的水準,但不排除有機會上漲到每桶美金 135-145 元。這些專家並且透露: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2020年時布蘭特原油價格將達到每桶美金 366美元
http://www.newsbcm.com/doc/849  

當油價高達每桶 366美元時,大部分人買不起汽油,很多人會改成開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電要從哪裡來?當汽油價格高到火力發電成本驚人時,核一、核二、核三都會被迫重新服役,甚至可能還要再加幾座核電廠才夠用。這是我們要的未來嗎?

此外,油價高漲會使海運成本上升幅度遠高於陸運(可以使用各種替代電能,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核電等),而使海運萎縮區域貿易(北美貿易協定、歐盟、東協+3)取代全球貿易,大陸將成為台灣對外的主要貿易伙伴。當台灣對大陸的經濟倚賴超過70%時,很難想像台灣如何不「回歸祖國」。

此外,全球生產的生質燃料將從 2010 年的6.43億桶成長到 2020 年的 19億桶導致全球糧食供應吃緊或不足http://www.marketresearchmedia.com/2011/05/12/biofuel-market/  但是台灣的用水政策是工業與民生優先,在灌溉用水不足的情況下,台灣的糧食可能有60%以上要從大陸進口。經濟的倚賴加上糧食的倚賴,將使「台獨」和「台灣優先」都變成不可能。

一般預期全球石油最高產能(peak oil)會在 2010左右出現,則油價上漲將導致石油進口國 GDP進入負成長,中國約是 -7%~-22%(依能源使用效率的改善程度與替代能源的產量),日本約是 -14%~-25%http://www.gws-os.com/discussionpapers/gws-paper11-3.pdf  台灣因為對進口能源的倚賴遠高於大陸,可能 GDP 的負成長幅度會接近日本。

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誰偷了我的血汗錢」),過去10年來台灣人的實質GDP成長了17.5%,但薪資是卻是4.3%的負成長。經濟成長的果實被誰偷走了?2008年的GDP中47%給了受雇者當薪資,5%繳稅,都遠較日、美、法、英、德等主要國家低,而企業盈餘卻吃掉了GDP的48%,遠較上述國家高。政府劫貧濟富,把錢挪給了企業主,讓受薪階級為了溫飽而被迫冒著過勞死的風險去加班,日子過不下去就燒炭。

大學評鑑:到底是「學術」?還是「神棍」?

國科會的傑出獎企圖用 SCI 與 Impact Factor 作為評量個人學術成果的依據,教育部的五年五百億與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企圖以 SCI 、Impact Factor 與最近流行的 h-index 為基礎發展出全球大學排行榜。這兩項舉措,全部違背原有方法創始人的警告,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

有鑑於 SCI 與 Impact Factor 的被誤用與濫用,創始人 Eugene Garfield 在 2005 年寫下一篇論文 "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清楚地警告世人: SCI 與 Impact Factor 主要是用來衡量期刊的影響力,而非作者個人的學術成就。他也說:他曾考慮過用另一個標題:“Citation Sanity and Insanity -- the Obsession and Paranoia of Citations and Impact Factors.” 台灣的教育部以及附從於教育部的「學者」應該就是該文中所指稱最典型的 Insanity、Obsession and Paranoia。

Eugene Garfield 的主要警告是:(1)SCI 與 Impact Factor 的有效性是用大量論文來消除統計上的偏差,但是作者個人著作數量太小,很容易引入統計誤差,因而不適用;(2)根據許多作者本人的意見,最常被引用的文獻往往不是他個人所重視的文獻;(3)SCI 與 Impact Factor 是用來衡量同一個領域內期刊的相對影響度,跨學術領域的比較毫無意義;(4)SCI 主要適用於英語國家,而不適用於跨國(跨語言)的評比。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 Tobias Opthof 也在 1997年的醫學期刊 Cardiovascular Research(Vo. 33, pp. 1-7)以 "Sense and Nonsense about the Impact Factor" 為題,清楚舉證用 Impact Factor 衡量一個人的學術成就有多荒唐。他也指出:即使在 clinical cardiology 這個極端明確的學術分支中,用  Impact Factor 與 citation index 為基準所建構的評量制度來衡量個人學術成就,都將導致極端荒謬的結果。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申論類維基版「台灣的關鍵性數據」

目前這個部落格中文章點閱的前四名分別是:「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11.54萬次,「台、清、交大羞於告人的『卓越』秘密」6.865萬次,「亡台從五年五百億開始」6.2萬次,「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4.0萬次,「台灣沒有茉莉革命,因為我們有過勞死和燒炭自殺」2.62萬次。顯示有很多人關心台灣當前的亂局與成因。

我在「中間選民可以用網路改變台灣的未來 」一文倡議建立一個類似維基版的「台灣的關鍵性數據(事實)」,希望藉此文申述這個倡議的細節與意義。

十年內台灣將遭遇到極端嚴苛的挑戰,包括國債高築、石油每桶高達200美元以致糧食的越洋貿易不再可能、許多產業可能會消失,但是薪資不漲而生活必需品猛漲,導致許多人難以為生而社會現出不安與動亂等(參見2020台灣的嚴峻挑戰與2012的大選台灣沒有茉莉革命,因為我們有過勞死和燒炭自殺我們在坐等危機的到來13年後我們吃什麼 )。

要免除這個難堪的未來,我們必須要先有關於台灣政治、經濟的關鍵數據,以便藉此判斷問題有多嚴重,有多急迫。在美國,早已立法推動「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與資訊公開法。但是台灣政府卻刻意模糊資訊,兩黨與所屬媒體則刻意扭曲地解讀或誇大、隱瞞真實的數據。因此,台灣人一直無法瞭解台灣社會的真實處境,不理解隱藏的危機,也不瞭解隱藏的不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