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是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1997年的作品。看過的人都說這是一部探討「自殺」議題的電影,爭論的焦點是:主角最後到底有沒有自殺?
許多人說主角最後沒有自殺,有人說電影對此沒有任何提示,也有人說:片中沒有提出任何足以讓主角不自殺的理由。[1] 而導演阿巴斯卻說:「在電影的最後,當主角死掉之後,你看到櫻花和許多美麗的事物,這個結局傳達一個訊息:他已經打開一扇通往天堂的門。他所做的事並非通向地獄,而是通往天堂。」[2]
令人驚訝的並非主角死了,而是說主角的死竟然可以幫他打開了一扇通往天堂的門。難道阿巴斯要鼓勵我們自殺嗎?不過,仔細揣想,基督宗教的教義主張肉體的死不足懼,重要的是精神或靈魂的存在。回教的教義恐怕也是如此,而俗世的觀點卻剛好相反:想盡辦法要延續肉體的生命,而不在乎精神生命的死亡。阿巴斯是想用這一部電影引導我們去思考這兩種生命的差異跟價值嗎?
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把這電影理解為:生命的滋味猶如櫻桃般甜美,讓人捨不得死。但是,人生苦多於樂是實情,而想要自殺的人則經常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用「生命的滋味太甜美,讓人捨不得自殺」這樣的說法來理解人生,會不會把人生太過美化了?這個論述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來克服人生的荒涼、寂寞,以及無意義所構成的沒有出路嗎?想要用這樣簡略的說法來挽救想自殺的人,真能有效嗎?
我不相信阿巴斯藉著這個電影所要傳遞的訊息竟然是一種廉價的樂觀主義:「生命的滋味太甜美,讓人捨不得自殺」。因為,我認識的阿巴斯遠比好萊塢導演更深刻。而且,我在這部片子裡所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另一種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