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情的發生總有些原因,新聞界的責任不只是報導已發生的事件,還應該報導它可能的原因,恪守「平衡報導」的專業倫理,提供讀者解讀該事件所需要的相關線索——而不是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或私人利益,蓄意誤導讀者。其中,新聞標題尤其具有引導性作用與指標性意義。
譬如,《德國之聲》的第一則報導標題是:「德國總統的基輔訪問『不被需要』」,第二則是「德國總統基輔行的爭議引起德國內部的爭議」。《風傳媒》的標題是:「德國總統想訪問基輔,哲連斯基竟然不歡迎!德媒:他推動『北溪二號』計畫,對俄羅斯太友好」。這比較接近事實,卻仍舊跟完整事實有一段可觀的距離。
譬如,《德國之聲》的第一則報導標題是:「德國總統的基輔訪問『不被需要』」,第二則是「德國總統基輔行的爭議引起德國內部的爭議」。《風傳媒》的標題是:「德國總統想訪問基輔,哲連斯基竟然不歡迎!德媒:他推動『北溪二號』計畫,對俄羅斯太友好」。這比較接近事實,卻仍舊跟完整事實有一段可觀的距離。
而《中時》的專欄「品觀點」卻用了這樣的標題:「烏克蘭把同情變成道德綁架 德國總理不高興了」,似乎是要鼓動讀者對烏克蘭的不滿。這種煽動情緒的標題,很像對岸五毛黨和深藍談話節目的立場與風格。
什麼是較完整的事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