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朱敬一的新書《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

       朱敬一最近出版了新書《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除了批評歷來財經、外貿與產業政策的諸多缺失,也提出他自己心目中的產業政策藍圖。我讀了大失所望。
       這本書裡拐彎抹角地罵陳沖推出的三業四化以及自由貿易示範區,讀起來隱隱約約覺得似乎矛頭是指向管中閔遠多於指向陳沖。對於那些既迷信新自由主義,又迷信權威的人,這本書或許可以讓他們相信台灣過去萬人敬崇的新自由主義可能真的錯了。
        但是,對於那些早就已經知道新自由主義有問題,而想進一步知道台灣該怎麼辦的人而言,讀醫本朱敬一的《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遠不如讀張夏準的一篇論文Industrial PolicyCan We Go Beyond anUnproductive Confrontation?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一本另類的「教改」書

       在「教育」的這個場域裡,很多人都充滿挫折,甚至遍體鱗傷:很多學生唸到台大畢業了,還不知道不知道為何而學、該怎麼學;很多老師埋怨教育體制僵化,教越久離理想越遠;很多家長面對著不想學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人都渴望著答案,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補習班確實有名師可以讓孩子的成績進步,甚至讓孩子願意去上課。此外,學術界確實有人很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學,為何而學。那麼,為什麼有問題的不知道答案,而有答案的人卻幫不上有痛苦的人?
       台大畢業的高子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講說學習過程所遭遇到的痛苦與挫折,以及後來終於搞懂的「如何學,為何而學」;她也以親身經歷談補習班老師如何讓孩子成績進步,願意學,樂意學,甚至開始思索社會發展的大問題。
       她跳出了這個社會許多的刻版印像,寫出這一本很另類卻值得大家讀的書。我給它寫了下面的這一篇序。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曾經有過的夢想╱空想

       在我的字典裡,「野心」是一種自私的成就慾,只想把別人給踩下去,以證明自己的「偉大」,其實內在卻是空洞、卑鄙而無聊的,反應的是人性的卑劣面,毫無可取之處;「理想」則是追求更美好的自我(但絕不是想要把別人給踩下去的卑劣野心),或成全社會的善念、情感,反應的是人性的可取處。
       離開劍橋時,我覺得台灣的「好」學生在資質上絕對不會輸給劍橋的大部分學生,只不過老師們沒給他們見識值得學的東西,才會盡學些瑣細的事物,而在格局與氣度上輸人一大截。因此,我發願想在台灣培養出跟劍橋一樣棒的學生。
       這些年回想起過去,有時候不確知自己當年的抱負是一種務實的理想?還是一種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