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專精一行,旁通數行

今年春天缺水時,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出面表示:先進國家農業用水都僅佔水資源的四成,台灣卻佔78%。言下之意,要減少農業用水來挹注工業用水。

哪些先進國家真的農業用水都僅佔水資源的四成?我手上有一份出自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張敬昌先生的資料,歐洲農業用水僅佔水資源的30%,北美洲(美、加)為40%。台灣是62.5%,日本是62%。所以日本和台灣的農業濫用水資源?

妳如果用「farm site:.uk」在 Google 中進行圖片搜尋,就會得到一大堆英國農場的照片,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裡有梯田;妳如果用「german farm」在 Google 中進行圖片搜尋,就會得到一大堆德國農場的照片,有幾張有內衣美女,但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裡有梯田;用「french farm」在 Google 中進行圖片搜尋,也會得到一大堆法國農場的照片,還是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裡有梯田。妳當然不會訝異,歐洲本來就沒有梯田!

台灣為什麼有梯田?歐洲為什麼沒有梯田?台灣種水稻,歐洲都是旱作。拿水田為主的國家去跟純屬旱田的國家比,這是不是嚴重地欠缺常識?

李鴻源是誰?台大水利系教授,新聞媒體說他是國際著名水利專家(到過歐洲無數次),很多人可能已經忘記他是宋省長時代的水利處長(主掌過水利業務),理應熟悉農業灌溉,他怎麼會這麼沒有常識?

這就是我們五十歲左右這一代的通病:社會經濟條件寬裕了,讓我們可以從小到大專心唸書,直到出國,唸名校,回國追求個人在學術上的成就,或者靠先輩的人脈與政界權貴交往,營造「專而精」的形象。結果,除了自傲的那一個微小領域之外,天下事一無所知!

跟孫運璿比比看就會很清楚。他們那個輩份,大學畢業就開始忙著做事,有機會唸博士的人其實很少。孫運璿21歲時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然後就去蓋電廠、當廠長;29歲時奉派去美國田納西水壩管理局參觀見習、進修。三年後回國,擔任台灣電力公司的機電處長,負責修復被美軍轟炸得一塌糊塗的台灣電力系統。之後在54歲起歷任交通部長與經濟部長,65歲再接任行政院長。雖然他入閣前的專長都是電廠與電力系統,但做的都是艱苦的實務,自然會長常識,也長見識。自然有機會「精通一行,旁通數行」。

旁通不一定精,但是至少要粗通到知道自己負責的事有哪些面向要注意,自己不足的方面該去找誰請教,或請誰支援。至於當內閣,那就要粗通到有能力分辨擬請教的對象誰有料,誰沒料。不要說當了總統之後,自己除了寫論文或外語的能力之外什麼能力都差,識人的能力卻甚至還更差,以致於被罵「禍國殃民」。

其實,從劉兆玄開始,精而不通的毛病就很嚴重了。劉兆玄的校長內閣一公布,我馬上跟朋友打賭:這個內閣半年內一定出大錯。朋友罵我見不得人出頭,我只回答一句:「這些人從進了幼稚園之後就不曾再離開過學校,一路上念到博士,回國關在校園內不管世事,直到進內閣為止。這一群人,把股市交給他們管,怎麼鬥得過外商法人?把國家交給他們管,怎麼鬥得過奸商、腐敗官僚和黨內的老賊、樁腳、地痞流氓?把國家交給這些對台灣社會一無所知的人,你們不怕嗎?」聽的人確實怕了,沒多久這個校長內閣也倒了!

校長不見得適合當內閣,著作等身就適合當教授嗎?我們期待大學教師帶給學生什麼東西?炒作論文的能力?對社會的無知?活在跟台灣徹底脫節的彩色年華裡,作不切實際的夢想?

英國人有一些很不一樣的想法。他們的大學教師通常分為 Professor、Reader、Senior Lecturer、Senior Lecturer 四級,Professor 的角色跟美國的正教授或講座教授很不相同。我的指導教授完整頭銜是「Professor of dynamic systems and control」,意思是劍橋大學裡跟「dynamic systems and control」有關的所有教學、研究、服務等事項都由他主導(direct),所以又稱為「chair professor」。也因此,許多較小的系就只有一個 chair professor 兼系主任。

我畢業前一年,我的指導教授換跑道去蘇格蘭的一所大學當校長,遺缺向全世界公開徵求應徵者。有一位應徵者著作等身,且發表過一篇論文在控制界被引述次數一直居全球第一名,且次數是第二名的好幾倍。系上好幾位 chair professor 一起口試他,最後不予錄用。據說理由是:「妳只懂理論,對動力系統與控制的工程發展、需要一無所知,如果把這系裡相關的教學與研究全部交給你領導,我們會擔心年輕人被誤導入歧途。」

如果妳是一個準備要念研究所的學生,妳該找一個「精通一門,旁通數門」的老師?還是「精通一門,毫無常識」的老師?妳要找一個著作等身,力拼傑出獎,其餘一無所知的人?還是找一個真的知道台灣產業界有何需要的人?如果妳想申請直升碩士班或博士班,這個問題妳該開始想,並且盡量在寒假結束前想清楚。

這樣,你才可以先在申請前先完成幾件事:(1)在網頁上查想申請的學校與系所有哪些老師,在作哪些研究;(2)挑幾個有興趣的老師,再去他的實驗室問學長姐;(3)篩選出幾個第一輪候選人,去問有玩股票、基金的親戚、師長,你以為有前途的哪幾個研究領域,他們有聽說有哪些公司在歐美上市或上櫃嗎?有成為歐美基金、股票消息面的熱門嗎?有機會在未來兩年、三年或五年內到台灣設立公司嗎?(4)然後妳再想想,妳在各實驗事理聽到的消息(出路、遠景),到底是教授在給學生灌迷湯?學長姐一相情願的想像?還是這個教授真的有在思考台灣產業的未來發展,以及他的研究可以如何跟台灣的未來對話。

你可以隨便找個老師混兩年,也可以認真找一個值得跟兩年的老師。記得:後果只有妳自己一個人承擔!畢業後在社會上被折磨到後悔了,誰也聽不到你的哭泣與怨嘆。

很多我心目中的爛老師都是研究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研究室的學長自己就不知道老師是騙他的,而後悔的學長根本不會回實驗室來。所以,妳不可以只聽學長姐說的,一定要再多方面問過知道世面的親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