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必須儘速開始研究「亞熱帶」食物生產體系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 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1 有著一個重要的假設:石油會在2020之前跨越最高產能並且開始下降。這個現象對於美國的影響迥然不同於台灣,但是學術圈內和社運圈內都還有很多人(也許是絕大多數人)有三個不死心的盼望:(1)科學會解決一切問題,(2)市場會自我調節,(3)美國人會想出辦法來。

大家一直都不去正視一個現實:美國「地廣人稀、物資豐富」台灣「地狹人稠,物資匱乏」。美國人的解決辦法根本不適合台灣人用。

至於另外兩個不死心的盼望,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在 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1 做了很清楚的解釋:問題不是「會不會」,而是「來不來得及」。U. Michigan 的一份研究裡認為,節能簡碳的具體成果要在2050才會充分發揮。我們面對的問題將是:科學或許有機會在2050年以前發展出夠用的技術,但是這些技術要在市場上具有足夠的佔有率,可能要等到2050年之後。

我現在心裡的盤算是:從今年開始問題會一年比一年嚴重,2020到2030之間是最嚴重的時候,2015到2035間的衝擊會是很難承受的,2035到2050衝擊力道漸減,但是收拾災難卻需要更長的時間。

有兩個狀況會使糧食不跨越太平洋況:(1)油價高到糧商付不起船費(這應該會在2020之前發生),(2)美洲國家發現把剩餘的穀物製成酒精的利潤遠高於當糧食販賣(不管是國內使用或出口)。

以上兩種情況中的任一種情況一發生,亞洲就會變成糧食嚴重不足的地區。亞洲所有國家的糧食自給率都低於95%,高於90%的只有四個國家,依序是中國(95%)、越南、泰國、印度;高於80%的有巴基斯坦和印尼,菲律賓略低於80%;馬來西亞僅50%,韓國45%,日本40%,台灣30.6~32%。但這兩年來泰國連續遭遇兩次50年來最大水災,巴基斯坦去年曾遭遇到80年來最大水災。 一旦糧食不跨越太平洋,亞洲無法養活自己。

那時候台灣可能會發現肥料跟農藥也可能高到農民用不起。我們將必須把目前「利潤極大化而物資使用效益(utility)極小化」的生產模式改為「以物資使用效益(utility)的極大化來帶動利潤的追求」。也許我們該改用適合亞熱帶種植的蕃薯為主要飼料而非玉米;也許我們必須把「農、魚、牧分離」的產業改為「農、魚、牧整合」的生產型態。

需要思考的問題與對策很多,農學院應該要全部改為「亞洲與台灣農業研究」,而不再是不管台灣和美國地理與氣候條件的差異,繼續學美國式的生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