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美國人的恨,歐巴馬的痛,台灣人的警訊

華爾街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與「次級房貸」曾經被號稱是美國金融界最重大的金融創新,打破了「高報酬必然高風險」的鐵律。最後看起來卻像是一場騙局,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在《失控的未來》中批評為官商聯手的大騙局,而其靠山則是經濟學界錯誤的學理。

這場騙局的結局是:該為這場風暴負責的肥貓與華爾街大亨們受到政府慷慨的資助而安然度過危機,被這些肥貓和騙子搞到倒閉的中小企業與勞工卻要「自負盈虧」――失業、唯一的家被拍賣,無家可歸

為了對抗這不公不義的社會,九月17日起,一群不甘心讓財閥們繼續橫行的人站出來,呼籲以兩萬人的仗陣佔領華爾街。

「資本主義」是一種泛稱,它有很多種面貌。在北歐它被稱為資本主義的社會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德國叫做具有社會主義精神的資本主義,哈佛總統時代叫做凱因斯派的資本主義,他們都是兼顧人道、公義與經濟。而「雷根與柴契爾式的資本主義神話」,則是我有限經濟學知識中最惡質的資本主義:沒情、沒義、沒血、沒淚、沒人性。

德國與北歐的資本主義與凱因斯派的資本主義都嘗試著發揮資本主義的創意與生產力,但是盡量避免它的流弊,努力想要達成利與弊的平衡。這沒什麼好訝異的,因為他們都是基督徒,而基督徒都發誓過過愛他們兄弟中最窮的,也都被教訓過「富人進天國比駱駝過針孔更難」。

雷根與柴契爾一味袒護富人,徹底違背他們以基督徒身份立國的精神,因此當然被不同的基督教派批判。譬如,台南神學院的劉錦昌就在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課題》一文中探索各種不同的資本主義,想要找出較符合基督精神的資本主義,在台灣推廣。

而法藍西學院院士米歇爾.阿爾貝(Michel Albert)的大作《兩種資本主義之戰(Capitalisme contre capitalisme)》則把德國模式稱為「萊茵模式」,把「雷根與柴契爾模式」稱為「新美國模式」,指出德國模式優於「新美國模式」之處,並一針見血地指出:「法國人把財富當工具,美國人把財富當目的。」

很可惜的是,台灣早期較偏向「萊茵模式」,鼓勵中小企業以促進就業和財富的均分配;近年卻嚴重地向「新美國模式」傾斜,漠視中小企業而傾注各種資金鼓勵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大型財閥。結果會怎樣呢?看看美國吧!

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在9月13公布調查,顯示所得低於美國官方貧窮線的人口已經有4,620萬人(佔人口的15.1%),是該局成立5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而且,中位家庭所得(median household income)掉到了1996年的水準,等於是14年沒有成長。在美國史上,只有大蕭條期間出現過這種現象。

歐巴馬想要救 9.1% 的失業率和 15.1%貧窮線下的美國人,就得先得罪用大把政治獻金為他選舉助陣的恩人,或者債留子孫。這絕對不容易!

資本主義有很多種模式,每一種模式都誕生於一種社會與文化體的共識,絕對沒有雷根與柴契爾神話中「完全不受干預的資本主義」。就像韋伯(Max Weber)說的,沒有基督新教就沒有資本主義,沒有雷根與柴契爾的洗腦與鼓吹就沒有現在這種極端惡質的「新美國模式」;沒有媒體和半吊子學者的宣染,就不會有台灣今天這種不擇手段的學術與商場文化。

歐巴馬想要救9.1%的失業率和15.1%貧窮線下的美國人,就得先教育所有被雷根和柴契爾洗腦過的美國人,讓他們知道有很多種資本主義,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有選擇。

台灣若想要比較不痛苦地度過2020年油、電、水、糧、失業率五漲而工資反跌的危機,我們必須要先教育台灣人,讓大家懂得看不起剝削他們、踐踏他們的人,以及懂得尊重真正值得尊敬的人。這樣,亂臣賊子有所懼,奸商貪官有所軌範,不擇手段的學人被唾棄,媒體名嘴不敢亂語,我們才有機會建立稍微公平的世界。

只有公平的台灣社會,才能度過資源嚴重不足的2020危機――那時候我們已經沒有本錢繼續忍受剝削以及不公不義所造成的貧富差距。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尊重、肯定可以創造社會財富與就業機會的殷實企業主。

台灣需要的是「以創造社會財富與就業機會為目的」的企業家,他們藉此完成個人的人生意義,社會回報給他們應有的尊敬,被上蒼不仁地遺棄而難以自立的人才能有尊嚴地活下去。這樣才叫做有情、有義的社會。

我不在乎台灣是否獨立,我只在乎台灣是否有情、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