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學該追求的是什麼,大學當然要接受評鑑。關鍵在於:享受權利的人就必須要擔負對等的責任。大學享受憲法保障,就要對憲法負起對等的責任;大學用納稅人的錢,就要對得起納稅人。
五年五百億是個好的制度?必要之惡?還是沒必要存在的爛制度?後者!
要看一個制度是否值得存在,就看有它之後多了哪些利,和哪些弊,利弊相減後得不償失者沒有存在的價值,無利可圖而禍害無窮者,爛制度。
沒有五年五百億和傑出獎制度之前,大學有評鑑的機制存在嗎?教師有評鑑的制度存在嗎?有!當然有!
正教授薪資分級制是用來獎勵唯利是圖的人(一群不配被稱為「學者」的人),而正直的學者最大的獎勵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最大的羞辱(痛苦)就是被學生和同事看不起(具體表現就是他開的課沒人選修)。
從日據時代開始,台灣所有大學都在搶一流學生,競爭不曾停歇過,獎懲也不曾停歇過。任何獎勵制度必須要比這不成文的制度好,否則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
所以,讓我們仔細檢視這個早已存在的不成文評鑑與獎懲制度。
台大數十年來之所以能得台灣最頂尖英才而教之,就是因為全體國民在填寫聯考志願序時肯定了台大。而影響這個評鑑的因素眾多:校友的學術表現(出國比率、申請到國外名校的比率、申請到獎學金的比率、著名校友人數等)、業界的評量、教授對社會的影響力(台大許多教授都曾是青年學子偶像,清大許多物理系學者則是學子心目中「物理革命」的傳道者)等都已經被考慮進去了。
清華曾有十數年的時間在碩士生心目中優於台大,或者至少可以和台大抗衡,因為台大在那一段時間裡出現教師世代斷層,有十數年欠缺新血。但台大不會因此而永遠墮落,當碩士生報到率被清大追上時,台大吞不下顏面盡失這口氣,而開始積極延聘新教師,不久後再度勝過清華。
成大的業界評語一直遠超過台大,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學部學生的第一志願是:想出國的去台大,不想出國的去成大。清大與交大夾在其間,又欠缺人文與社會資源,所以不見得比成大更容易招到好學生。後來清大辦了人社院,研究風氣又超過台大,才終於超過成大與交大,成為台灣最有能力挑戰台大的學府。交大的崛起則是因為校友創辦高科技廠,因而激勵了想在國內新科技上創業的年輕人。但是成大也不甘一直處於招不到優秀學生的困境,在南科設立後,挾帶校友的龐大助力與積極招募優秀學者,終於在近年又追上清大與交大。
台灣地狹人稠,考生與家長資訊豐富。上述的獎懲制度迅速又有效。我在1989年回台後,系裡正式與非正式的場合裡總會談到碩士班報到率與大學聯招排行榜,大家一起分析可能的原因,研擬對策。那時候,一個所系的研究仍舊沒有共同的大方向,但是在招生一事上大家是同心一志。那時候,沒有整合的誘因,但是至少沒有挑撥離間、製造對立的五年五百億和正教授分級制。
那時候,教授與教授之間的競爭極為激烈,連正教授都倍感壓迫。年輕教授出身愈來愈亮眼,「歸國學人」已經不值錢,連出身名校都只不過是必備條件,要比就比誰出身國際大師名下。正教授教得再好,只要不如年輕教授,就會課堂上學生寥寥無幾,下課時走過隔壁「青年偶像」的教室,看到學生擠爆而如癡如醉的聽課,以及BBS上面對教授的各種品評,壓力大到面子拉不下去的教授只好提前退休,沒退休的教授三、五年就推出一項新的研究方向,嘗試著吸引好學生。
工學院教授私下暗比誰的研究生優秀,人社院(研究生較少)暗比誰收的學生較多。這種獎懲來自校內學生數年的觀察、討論與評比,會比校外的評審委員更不可靠?
這個不成文的制度有一個遠超過五年五百億的好處:評量目標多元化,考生各按自己的需要取捨,不會像五年五百億把不同的目標混為一團;此外,不同評量目標的「加權」隨著國內產業特性的轉變而迅速轉變,不會有跟國內產業需求脫節的現象。在高科技產業出現之前,台大的業界評價差(主要是批評他們沒有忠誠度、太傲慢),但台大照樣能吸收想出國的頂尖學生;等高科技產業一出現(在乎聰明,而有能力以制度解決忠誠度問題),台大學生不管出國或在國內就業,都左右逢源,所以台大又站上龍頭。
五年五百億以一群國外學者為主的評鑑團(不瞭解國內需要,不瞭解學者對國內的實際影響),飽覽被「製作出來(manufactured)」的文件,走馬看花地逛過各校校園,他們真的敢打破「台、成、清、交」這個不成文的制度所做出的評價嗎?這一群呆頭呆腦地被 Times 愚弄的書呆子,真的有種做出跟全體台灣人綜合評價差異太大的結論嗎?
結果是全台瞎忙,每個「頂尖大學」不認真辦學、做研究,每校各弄一個專案中心,專心為應付這一場虛偽至極的「評鑑」而瞎忙。評鑑結果呢?跟前述「不成文評鑑」結果相距不遠的話,浪費時間;跟前述「不成文評鑑」結果相距太遠,舉國嘩然。
五年五百億是不是愚人節的禮物?還是一群愚人在自愚娛人?如果是,不配用納稅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