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使用者付費?你有完沒完?

       我上餐館吃豪華大餐,卻要你付費,這當然太過分。不過,「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也不該被濫用到「目中無人」的境地!
       去年今年都有人寫文章為放假時無處可去的外勞說話,希望台灣人把外勞當人看,他們都引述了瑞士 Max Frisch 的經典名言:「我們要的是勞動力,來的卻是人」。我在某個網頁上看到一個讀者留言回應這個呼籲:「有沒有聽說過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
       在這留言裡我看到一個傲慢、粗鄙,而又極端無知人,以及漫無止境地濫用新自由主義對台灣人的教養產生多大的傷害──這個人的心裡除了可以用錢買的東西之外什麼都沒有。

       傳說中自以為了不起的蘇軾跟禪師佛印約好相互形容對方,以此比試禪機,佛印先說:「我看到一尊佛。」好行小慧的蘇軾接著說:「我看到的是一坨屎」。回到家裡,蘇軾忍不住得意地跟他妹妹說這一段對話,蘇小妹告訴他哥哥:「你看到一坨屎是因為你心裡只有屎,佛印看到一尊佛是因為他心裡只有佛。哥,你輸了。」

        「使用者付費」到底是多麼偉大的真理,可以讓引述的人這麼為自己感到驕傲與傲慢?英國的緊急醫療服務一直都是免費的,即便你是與該國無關的旅客,這是因為英國醫療體系背後的人道精神勝過成本考量,而且這制度行之數十年也從來沒有把英國健保吃垮過,直到柴契爾夫人上台,使用者付費的精神才開始凌駕人道的考量。
       一個國家願意為人道精神支付多少費用,多少反映著人道精神在該國的「價值」被重視的程度。一個無視於人道精神而一切概以使用者付費」行之的國家,意味著該國人道精神已經蕩然無存。有人告訴我說這叫做「無政府資本主義」,也有人叫它「社會達爾文主義」,我給它另一個更露骨的名稱:「虛無、粗鄙、野蠻的資本主義」。虛無是因為它除了錢之外什麼價值都沒有,粗鄙是因為它除了錢之外一無所知,野蠻是因為它一點人的基本教養都沒有。
        Michael Sandel 在《錢買不到的東西》(What money can't buy)這本書裡講的其實是「不該用錢買的東西」,因為當我們用錢當作交易的手段時,它不屬於「錢」的那一份價值就被扼殺了。在歐洲許多國家裡,博物館被視為教育場所,學生可以減價或免費。不管你把教育看成基本人權或者國家對未來的投資,歐洲多年來認定這種場合裡「使用者付費」是個不恰當的觀念,因為這裡面有比「自負盈虧」更要緊的價值在,值得納稅人付費去維護(而非「購買」,因為它不是用錢買得到的)。 
       經營文化事業和散佈知識份子的理念需要花錢,誰該付這錢?我不反對有一部分文化事業是「使用者付費」,但是我更希望絕大多數(尤其是最好的部份)文化與教育活動是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付費。能排富更好,但是如果現實做不到排富,我寧可讓富人免費享受(希望他們能藉此學會富而仁的道理),也不願意剝奪窮人的受教權。
        基於這個思索,我把自己的演講分為兩類:(1)與職場或營利行為有關的知識,我可以接受聽講者付費的演講,(2)與職場或營利行為無關,尤其跟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演講,我不希望聽講者付費
        邀請我演講的時候,麻煩你記得我這個原則;如果要我應邀去給「使用者付費」的演講,請事先明確告訴我,讓我有婉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