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從國小到現在,我的志願都是:年長後有能力協助年輕人解決生命困惑。40歲以前我閉門讀書,想要知道人活著有什麼值得追求的;40歲後開始摸索跟這塊土地與同胞互動的方式,想知道自己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
       曾有超過十年的時間埋首於哲學的閱讀、寫作與思考中,只想解答自己關於生命的困惑,但卻討厭空洞的概念分析;也曾從藝術、小說和音樂裡去找前人生命的感動與丰采,卻陰錯陽差地拿到兩個藝術評論獎。 年輕時惠我最深的是史賓格勒、柏拉圖、康德與維根斯坦的著作;後來因為俄國小說與塞尚的繪畫而重新相信活著的尊嚴與可貴;因為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而找到解讀孔子的另一個門徑,以及年輕時對生命與古典人文精神的信仰。 
        寫國事評論時辛辣而毫不留情,因為一直忍不住會去想所得最低的人在過什麼日子,誰該對此負責。其實,我最喜歡寫的文章是藝術評論、電影欣賞和人生的省思,而不是罵人   

著作目錄
2011,《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商周出版社),《立報》「2011年十大人文社科類書籍」。
2013,《有核不可?:擁/反核的33個關鍵理由》(天下雜誌社出版)
2014,《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聯經出版社)
2014/2015,《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聯經出版社)
2017,《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聯經出版社)
2021,《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第二版,(聯經出版社)
2023,《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聯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