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前期工業革命而言,明清的江南不但具備有許多不亞於英國的條件,甚至有所過之;如果當時江南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也許它就會成為全球工業革命的起點。
英國初期工業革命大事記
忘記下圖的原始資料來源了,重要的是它把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與所需的制度性配套較仔細地整理出來了,也讓我們看到紡織業的工業革命可以完全仰賴水車動力(江南富有的自然動力),而不需要跟優質廉價的煤鐵礦區連結(江南缺的能源動力)。
忘記下圖的原始資料來源了,重要的是它把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與所需的制度性配套較仔細地整理出來了,也讓我們看到紡織業的工業革命可以完全仰賴水車動力(江南富有的自然動力),而不需要跟優質廉價的煤鐵礦區連結(江南缺的能源動力)。
表一:工業革命分期與制度性配套 |
要說明第一期工業革命(以及無產階級的興起)跟煤鐵礦無關,我們需要底下的大事記:它把發明紡織飛梭的1733年當工業革命的起點,縷陳 1733年到1829(英國鋪設全球第一條鐵路)之間的技術發展過程。
1694 英格蘭成立第一個中央銀行
1708 Jethro Tull 發明播種機,促進農業技術發展(有能力產出多餘糧食,為工業發展作準備)
1712 第一個商用蒸氣機,汲取煤礦坑的水(不是為了紡織業的工業革命)
1733 James Kay 發明 Flying Shuttle,提升紡紗效率
1764 James Hargreaves 發明 Spinning Jenny, 每個工人可以同時訪八條紗
1769 Richard Arkwright 把紡紗機接上水車動力,
同年瓦特發明蒸氣機(用作礦坑汲水,而非火車動力)
1774 Samuel Crompton 將紡紗機與織布機整合為一體,且以水力為動力(可以把工人完全取代掉,因此英國工業城的勞動力市場開始往資方市場傾斜,勞工的工資與勞動條件開始惡化)
1779 第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全自動紡紗機
1790 Richard Arkwright 把規模龐大的工廠從水車動力改為蒸氣動力
1799 英國通過 Combination Acts,禁止組工會來爭取工作條件(意味著工作條件惡化到難以忍受)
1801 Richard Trevithick 在 Camborne 街上展示蒸氣動力車輛
1811 Luddite 黨人開始咂毀工廠機器(工人失業與工作條件的惡化已經無法忍受)
1812 英國通過立法,規定咂毀工廠機器的人要判死刑(這表示工人的反抗已經普遍到引起社會不安,也表示英國的一部分傳統貴族已經從土地所有者轉型為新興紡織業的資本家或合夥人,因而有能力促成國會立法)
1815-1846 英國通過穀物法,對進口穀物課稅,使得穀價維持在高檔(擁土地自重的傳統貴族從中得利,賺取「經濟租」,表示英國傳統貴族與新興資本家之間的利益衝突,但工人永遠是最大的受害者)。
假如我們把「資本主義的興起」看成「勞動力市場向資本家嚴重傾斜,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同時出現(成對偶組)」的時機(1811左右),那麼英國資本主義的初具規模(或誕生)之日,正巧是她完成初期工業革命(以機器取代人力,造成生產效率的激增,以及失業與勞動條件惡化的開始)的時候。
但是,上面的大事記讓我們看到: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第一階段都不需要用到優質而廉價的煤鐵礦。
這下子我們更加必須跳出傳統論述(英國因為煤鐵質優而價廉,因而具有工業革命的先發優勢),認真思索「全球第一個紡織工業革命為何不在中國的江南」。
江南缺質優價廉的煤鐵?
在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梁柏力的一份簡報裡,他檢視了許多被提過的因素,諸如儒家傳統輕視科技、科舉制度禁錮了知識份子的思想、中國有工藝而沒有科學、中國人依賴經驗而不重視實驗、傳統中國缺乏發明專利,以及中國勞動人口眾多因而不需要機器等因素,並舉證據予以一一質疑。
言簡意賅地說,儒家思想並沒有壓抑科學發展之必然性,但是儒家「利用厚生」的思想卻有利於技術的發展(所以有李陽冰父子的都江堰),而技術發才是紡織工業與鋼鐵工業的核心,因此沒道理說儒家思想壓抑工業革命。清朝的西化以引入西方技術開始,且毫不受梗阻,就是一個佐證。
此外,歐洲科學思想與實驗精神之發展,雖是第二次工業革命(1875年起的電氣化與重工業)的先決要件,卻與紡織工業無關,也與鋼鐵工業之關係也甚淺。
梁柏力另外審視1600-1850年江南棉紡織業與其他輕工業的發展規模,發現其規模遠大於同時期的英國。
最後,他認為:江南輕工業發達而重工業無法發展,關鍵問題在於江南欠缺優質而價廉的煤鐵。
然而,如表一與上節所述,優質而價廉的煤鐵雖然是發展鋼鐵工業與鐵路的必備要件,卻非發展棉紡工業之所必須。此外,若沒有棉紡工業先行,只靠英國海防與跨海戰爭的軍需工業,雖然可以帶動鋼鐵工業的成長(甚至包含蒸汽動力的船艦),卻無法帶動鐵路工業的發展。
因此,很難用「欠缺質優而價廉的煤鐵」來解釋江南紡織業為何不自動化(紡織工業革命),而只能用它來解釋何以江南欠缺重工業。
那麼,江南富庶,輕工業發達,棉紡業規模是英國的三倍,且有水利之便與豐富的水力動力,為何卻沒有發展出自動化的棉紡業(工業革命前期)?
江南缺的是制度與金融體系?
牛津大學經濟史教授 Robert C. Allen 在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一文中主張:英國之所以會在歐陸率先啟動工業革命,是因為英國煤鐵質優而價廉,與工資的相對比值居歐洲最低(見下圖),以能源代替人力獲利最大,而為英國工業革命提供最強烈的「牟利」動機。
原出自 Robert C. Allen 前述論文 |
但是宋李健在「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全球视角的内生分析模型」一文中引述 Clark和Jacks(2007)的觀點來質疑Robert C. Allen 教授的觀點:是紡織工業的革命帶動鋪設鐵路與廉價煤鐵的需要,而非廉價煤鐵促成紡織工業的革命。
此外,宋李健還質疑了其他幾種傳統的解釋。
首先他質疑制度(私人財產權、資產階級主政與金融體系)說:「如果说是政治制度带来重大技术变革,那么工业革命更应当发生在荷兰(第一个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国家),而不是英国。」
其次,他質疑市場成熟度的問題:如果說是市場機制的成熟度,則中國高於同時其的英國,「按照这种观点,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此外,徽商在明神宗時當鋪開設遍及江北,明末清初活動更遍及全中國。以此推之,中國的金融體系之完備也絕非科舉與儒家思想所能制約。
那麼,江南沒有棉紡工業的自動化,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江南到底缺什麼?
放下煤鐵問題,再回來看英國紡織工業革命的核心,它就是「以機器(和水力)替代人力」,它的出現需要三大要素:(1)農業革命使使糧食增長率高於人口增長率,一部分人力被從農地釋放(配合圈地運動),先進入手工業(促成城市發展與中產階級興起),再進入紡織工業;(2)紡織業的國內外市場龐大且穩定(國內是中產階級興起,國外是歐非美三角貿易),足以長期支撐大型的專業工廠,而不虞滯銷;(3)市場擴張速度超過勞工人數成長率,使工資成長迅速,「以機器替代人力」有利可圖。
江南的紡織業是英國同時期的三倍,上述三條件中最關鍵的差異在於江南的勞動力太便宜。而勞動力太便宜,關鍵在於人口激長。
根據宋李健轉述 M. K. Bennett(1954)的研究,中國人口增長率在1600年以前穩定地保持在10%,卻於1600年開始激增,到1700年時將近50%,1800年時更接近60%(清朝為1616-1912)。
激增的人口源源不絕地從窮困的農村和災區往相富庶的江南移動,他們所索取的費用極端低廉,使得「用機器(和水力)替代人力」毫無誘因或誘因不足——省掉的人力費用不見得高於建造機器的費用,就算必須要冒市場變動的風險,也還是不划算。
另一方面,明朝的人口可能已經濱於土地供養的極限,而清朝治下前兩百年內人口激增,速度至少抵消掉糧食增產速度,使得資本累積與普遍的消費能力無法充分提升,連國家的財政都捉襟見肘,更何談「廉價資本」、「資本累積」和「資產階級」?
另一方面,明朝的人口可能已經濱於土地供養的極限,而清朝治下前兩百年內人口激增,速度至少抵消掉糧食增產速度,使得資本累積與普遍的消費能力無法充分提升,連國家的財政都捉襟見肘,更何談「廉價資本」、「資本累積」和「資產階級」?
如果明清的江南是個獨立的國家,如同以海而對外隔絕的英國,使得江南以外省份的勞動力無法向江南移動,故事可能會改變成這樣:江南以其富庶累積出額外的資本和糧食,使得城市、手工業與輕工業迅速發展,工資也日益上升;為了在工資漸漲的情勢下持續供應周邊省份的紡織用品,只好以自動化機器取代人力來擴大利潤。
換個方式說,如果英國與歐陸緊鄰,當英國工資上漲時歐陸其他國家的勞動力可以輕易地移往英國,或許英國的工業革命也不會發生。
結語
以往大家都是從「江南缺什麼」來尋找「江南為何沒有紡織工業革命」的答案,反諷的是,真正該問的或許是「江南不缺什麼」——江南不缺廉價勞工,所以不需要工業革命;英國欠缺廉價勞工,所以需要工業革命。
更完整地說,英國先是靠農業革命、城市興起與海外市場帶動紡織業的規模擴大;接著因為海外市場擴張速度超過勞動力成長速度,以致缺廉價勞工,而導致紡織革命;紡織革命(帶動對鐵路運輸的需要)與歐陸的「圍堵拿破崙戰爭」帶動煤鐵的需要與鋼鐵工業的發達;鋼鐵工業與紡織工業的發達使得對工人的需要下降,以致工資開始下降並使工人處境惡化,才產生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
紡織工業革命與鋼鐵工業的興起需要的是不同的社會條件,但是我們過去談工業革命時卻把兩種工業革命混在一起談,因此無法徹底釐清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