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重新開始《獨立評論@天下》的專欄寫作,準備盡量做到每週一篇,至少每兩週一篇,寫完一年之後再評估是否繼續寫下去。談的還是經濟問題,但是希望跳出經濟學的狹隘視野,從較寬廣的視野去去談經濟問題。
裡頭會有很多材料是我過去在部落格上寫過的,但是過去寫得太隨興,常常沒把重要的背景交代清楚,所以有時候不易理解,有時候很容易引起誤解。
這一次重新開始《獨立評論@天下》的專欄寫作,希望可以寫得較有系統,較易讀,較不易引起誤解。目前我已經交出兩篇文章〈一元一票與一人一票〉和〈低薪問題面面觀〉,都被排在週四刊出,以後大概也會是週四刊出。我則會在隔幾天之後把它給貼在自己的部落格。
在這一系列文章裡頭,我的關注重點將從「主流經濟學」轉向「我們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經濟活動,什麼樣的生活與人生,以及該如何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設計各種制度與措施,使得市場經濟的優點可以被保留,而缺點可以被補救。」所以,在這一系列的文章裡,我會先走過一些批評,但最終的目的是再建構──批評的目的不是為了批評,而是為了指出哪裡需要改進,以便讀者理解我後來提出的建議方案。
我從不否認市場經濟有它的優點,但也不以為市場經濟在現實上是無法被改善的。我相信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巧妙地稼接上合作經濟、德國的萊因制度和北歐的福利經濟,才會是最適合台灣走的方向。
稼接是「有機地」生長出去,而非機械化的拼貼,甚至拼湊。合作經濟符合我們的理想,在現實上卻一直無法取代市場經濟,必定是因為一些難以克服的人性問題。但是,因而放棄合作經濟也不對,歐陸的合作經濟遠比美國發達,而美國的合作經濟又遠比台灣發達,一定有其文化與制度性因素在作用。
從理念與實際的統計數據來看,我都覺得德國的萊因制度和北歐福利經濟遠比美國式的市場經濟更適合台灣。但是這兩種制度的存在與運作,一定又是跟他們的歷史、文化、制度有關。
我能在這方向上探索到多深入、多完整,一部份靠自己的努力,一部份靠著跟其他學者對話的機緣。雖然我大致上同意「經濟學只有一套」,但是我也從不忘記「經濟學有許多學派,各有各的關心角度與假設的前提」。更重要的是,我把談經濟問題的人分成三種:(1)關心人,但熱心過頭,不願意充分看到現實;(2)對人漠不關心,只在乎自己的「專業成就」的「專家」;(3)關心人,且願意充分看見現實,在現實的基礎上談可以被實踐的理想。第三種人對我幫助最大,但是可遇不可求。
很多事都無法強求,只能盡心、盡力,而後聽天命。我將懷著這樣的心再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