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落格的性格一直在改變,隨著時事和我個人的心事而遷移。已經很少在部落格寫人文的東西,幾乎都是在評時事。這個改變有些是因為機緣,有些是因為刻意。
未來的人文寫作主要將是寫成書,而不寫在部落格裡。去年出版的人文書是《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輝談現實與理想》(聯經出版社),正在寫的是《國畫的名作、情感與思想》(書名暫定),預計十月交稿,明年四月份由聯經出版社出版。
想要接觸人文課題的人,可以追蹤我的「小說讀書會」,我們這個讀書會仍舊每週五一起討論。上週剛討論完《戰爭與和平》,10/25 要看一部介紹伊斯坦堡的片子,同時我會導讀奧罕˙帕慕克寫的《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然後 11/8 開始討論這一本書,預計這個學期討論完畢。有興趣的人可以從「小說讀書會」的網站下載每週錄音,跟著我們一起線上共讀,也可以下載過去的錄音檔,自己找朋友一起共讀。
我覺得人文的課題適合寫成書,較能深入;社會議題有急迫性,無法等我深思熟慮後再來寫書,因此將以專欄文章的形式為主。此外,我同時通過「三普寫作班」在促成年輕人寫社會議題的書。我自己未來可能會較少寫社會議題的專書。所以,我目前的打算是把人文議題的寫作以專書的方式進行,而時事評論則先寫成專欄文章,再轉貼到部落格。
我目前有三個定期的專欄寫作,聯合報的「名人堂」每月20日左右交稿,通常25日前後會刊出;今年初開始在「獨立評論@天下」寫總體經濟相關議題,年底寫完第26篇後會暫停,把棒子交給一位海外的經濟學者;兩週前開始在蘋果日報的網路論壇寫時事評論專欄,每週日刊出。年底以前幾乎每週要寫兩篇專欄,所以年底以前部落格的文章幾乎都會是上述專欄文章的轉貼,而不另外寫。明年起每週只需要寫 1.25 篇專欄,或許會有時間額外寫一點部落格專屬的文章,議題的選擇很難說。部落格的文章皆會較隨興,減少自己的負擔。
為了能挪出時間寫專書,我已經努力地要把每週演講次數控制為兩個,但是再加上新竹和台北各一個讀書會、三普寫作班和關鍵數據小組的聚會,每週得外出的次數已經高達四、五次。偏偏人在江湖就會有些需要江湖意氣、友情聲援的活動。所以,還是常常搞到每週出門六、七趟。這不是我喜歡的生活,我像植物,喜歡一週七天不間斷地在校園內沉思。不過,就像我在〈台灣,一個無以為繼的社會〉這篇文章裡說的,台灣社會敗壞的速度太快,我沒辦法關起門來只寫自己喜愛的人文寫作。
有人擔心我因為太忙而沒空寫人文書,不用怕。我最愛寫的永遠是人文書,我一定會想辦法挪出時間來寫。社會會變,我的際遇會變,我跟人文的關係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