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給北市中正高中鼓掌

       過去三年來北市中正高中拼命在研發新的教學方法與選修課,甚至連 IDEO design thinking 都變成了一堂選修課,而歷史的選修課則教學生研究自己身週活生生的社區歷史,掙脫「知識背誦」的刻版印象,把歷史變成跟生活有關的研究方法。這才是最積極的教改,而柯P對量尺的堅持,反而顯得像是政治人物的嘩眾取寵,以及盲目地爭枝微末節的小事。
        教改該談的大問題的是教什麼(根據孩子未來就業與人生的需要給他帶得走的能力,也包括根據社會現實條件來提供孩子「適性發展」的機會與空間),其次是怎麼教(包括要不要能力分校,要不要能力分班,要不要減少必修且增加選修來培養出多元化的人才),最後(且最無關緊要)才是如何分發學校。

        因此,「如何辦好特色教學」才是教改重點,至於入學辦法的枝微末節,交給專家去決定就可以了。不需要市長去槓上教育部長。

       只要你在職場上工作超過十年,應該就會知道:職場上大家只在乎你的人品與能力,沒人在乎你的知識(Google 上面什麼知識都有)與學歷(那只能滿足面子,卻換不來家庭的溫暖,個人的智慧,或者公司的營收)。因此,重要的是你擁有什麼能力,而不是你在哪裡學。
       只要你看過的人夠多,就會知道:是人才,不需要唸名校,照樣是人才──彭淮南和賴英照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是人才,唸過再多名校,照樣不是人才──馬英九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學校分發辦法的細節實在是最無關宏旨的,不該因為這種枝節的議題而誤導全國民眾忘記教育的根本:教什麼,如何教。
       偏偏許多為教改而有的爭議純屬「枝微末節」:根本不管教甚麼,學什麼,而只在乎在哪裡學。許多家長聯盟在吵高中入學的分發辦法時,甚至吵到「分分計較」,其實很無聊。

        支持柯P的家長(和柯P持的家長)在反對什麼?「高分低就」:答對題目較多的人(高分)卻被分發到傳統上排名較低的學校(低就)。
       「高分低就」真的不公平嗎?首先要看你怎麼定義能力。答題數目真的反應一個學生的學習成就嗎?考試鑑別度真的是零誤差嗎?大考中心已經說明過很多次:如果考慮到試題鑑別上的誤差,「級分」比「答對題數」更吻合科學上有效的「學習成效鑑別」。
       其次,筆試成績真的就等於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就嗎?很多人生所需要的能力是筆試考不出來的,很多職場所需要的能力是筆試考不出來的,甚至連國英數理化的很多能力也是筆試考不出來的。用筆試成績當做衡量學生能力的惟一標準,公平嗎?合理嗎?
        更重要的是:高中到底該教什麼?是要所有高中教一樣的東西,基測與學測考一樣的東西,然後把台灣所有學生都訓練成一樣的東西(考試機器實在只能算是「東西」,而不算是有情感、靈魂與價值選擇的「人」)?還是說,各個高中必修一樣而選修各有特色,因此基測與學測考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考題,而各大學科系配合自己的培訓特色選擇自己的招生標準與評比項目?

        台灣過去重視代工產業,只要會死背硬記就叫做「人才」;但是這樣單一的考試、評量、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人,太過單一化,根本無法敷應多元化的職場需要,因而產生了嚴重的學用落差。我們真的還要用單一標準、單一教材、單一教育目標來範限學生的未來發展?
        台灣需要的是有創意的人才,中正高中已經把 design thinking 發展成選修課,建中和北一女有類似的課程嗎?中正高中開設歷史的選修學分,教學生把歷史研究的方法用來研究社區附近的發展史,因而把教學的重點從「歷史知識」轉移到「歷史研究方法」。建中和北一女有類似的課程嗎?這才是我們真正該關心的事!

       別再把精力與媒體焦點放在枝微末節的入學排序了,更重要是我們該教什麼?該如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