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柏克希爾哈薩維錯在哪裡

       部落客柏克希爾哈薩維發表《年輕人,國家沒有對不起你,是你對不起你自己》一文,見識淺薄,原本不值得一談。但是該文刊出後卻獲 ETtoday 和蘋果日報網路版的青睞而轉載,以及一群盲從的人在網路上轉載,值得談的是這一股盲從之風究竟何來。
       此外,雖然有人批駁柏克希爾哈薩維這一篇文章,但是卻又沒有正中核心。為什麼大家對這一篇文章不滿,卻說不出一個讓人人「恍然大悟」的道理?這背後有很深刻的問題值得深談。
       柏克希爾哈薩維的論點充滿荒謬與無知之處。首先,吹牛不打草稿。香港是個非常小的島,從離市中心最遠(人口密度也最低)的新界到中環也只要30至45分鐘2002年時平均通勤時間也只要46分鐘2011年時只要29.2分鐘,如果年輕人通勤時間要超過一小時,是不是租屋地點在大陸?還是故意租屋在離島後又到最遠的離島去上班?何況,香港人通勤時間長,是因為換工作去追逐更高薪,而家又無法輕易搬遷,所以經常跨越行政區去上班,根本不是因為付不起房租!
        其次,拿台灣的租金去跟香港的租金比,就是荒唐得離譜。房租反應所得,且房租負擔是否沉重,是要看它佔所得的幾成:成數越高,負擔越重。香港人所得遠比台灣高,租金當然就會比較高,但是兩地租金和所得的比值誰較高,這才是關鍵的物題。(可惜網路上查不到這份資料)其次,香港租金負擔高還反應另一個問題:香港人均可居地本來就比台灣小,且是世界著名地小,而香港政府又為了維持起碼環境品質而限建,因此香港房價與租金都貴得世界著名,原本就是「全球首惡城市」。但是台灣人均可居地面積原本就比香港高,房價與租金比當然就應該要比香港低,加上所得因素,台灣的房租負擔比原本就應該要遠比香港低才合理。硬要拿台灣去跟香港比,然後說台灣是天堂,那猶如跟第十七層地獄的人說:「你們過得遠比第十八層地獄幸福,已經是天堂,別再抱怨了!」。
       再者,說台灣物美價廉,因而叫年輕人不該抱怨,更是荒唐!台灣名目GDP低於鄰國,最後還顯得物美價廉,那是因為以購買力計算的GDPGDP PPP)很高(甚至高於日本)。但是,台灣能源與原物料幾乎都靠進口,加上越洋海運費用後基本生活物資的價格都比許多鄰國昂貴,之所以物價還可以很便宜,是因為底層工人薪資被嚴重壓低,其中尤其是非典就業的年輕人薪資被不當壓低所致。地主跟奴隸說:「你看,我們的物價這麼便宜,是個天堂,你憑什麼抱怨。」奴隸當然要抱怨!沒有年輕人不公平地被犧牲,柏克希爾哈薩維怎麼會有機會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幸福
       再以中油24營業為例,就是因為有工讀生被壓榨勞力,提供低廉工時服務,柏克希爾哈薩維才有機會享受「天堂級的服務」;但是加油站之所以會有工讀生24小時值班,就因為他們工資被嚴重壓低,如果沒有24小時輪班就付不起生活費。面對這些被壓榨的人,佔盡便宜的柏克希爾哈薩維竟然說:「你看!你們24小時都用低廉的工資在伺候我,我的享受是天堂級的,你們有什麼好抱怨的。」
       柏克希爾哈薩維所讚賞的一切,都是因為勞工和年輕人工資被壓低才會有的現象,也證明了這個社會對不起勞工和年輕人,而柏克希爾哈薩維卻無知地教訓年輕人:「你們別抱怨,我過得很開心!」
      這些「佔盡便宜還賣乖」的態度,為甚麼很多人都看不出來?因為我們大家都太習慣於「只管享受,而不問有沒有人為此犧牲。」
       最後,但卻最荒謬的是,柏克希爾哈薩維明知大家都要繳稅,卻叫大家不可以要求政府負起任何責任,這是比無政府主義更荒謬的主張:政府只有權利與權力而沒有任何責任。這就像你去遊樂場,買了門票,裡面的設施卻都壞掉,讓你對園區很火。這時候柏克希爾哈薩維卻跑出來說:「你叫什麼叫,這園區本來就沒有人,要玩不會自己去把壞掉的設施修好嗎?你們只會叫罵,真可恥!」這種話聽了不只讓人火往上冒,更會懷疑你是不是碰到一個瘋子。
       但是更可悲的卻在於,柏克希爾哈薩維這樣的論述竟然可以獲得網民和媒體認同。這現象的背後,正因為台灣人已經普遍地認命,不會想到政府該把哪些事做好政黨該把哪些是監督好,碰到問題只會想自力救濟,而不會去想政府責任,也完全不會去想要如何督促政府來解決結構性問題。漸漸地每一個人都變得越來越只顧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公共福祉,甚至不惜犧牲公共福祉來謀取個人私利。這樣的社會,當然注定要沉淪,而沒有人能救得起。
       柏克希爾哈薩維的論述表現了什麼?野蠻、無知與自私而卻自以為了不起。網友和媒體為什麼挺他?太習慣於社會的野蠻、無知與自私,而誤以為「對啊,社會本來就(應該)這樣啊。」把卑劣的現況當作「本來就應該這樣啊。」這是台灣最大的悲哀。這樣的社會,怎麼會有進步的動力?
       美國早期的黑人認為自己活該當奴隸,以色列人在埃及時也原以為自己活該當奴隸。當被壓迫的人以為被壓迫是應該的,要救他們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