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建構自己的優質媒體環境

       《聯合晚報》刊出記者游婉琪的〈燃燒吧!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一文之後,竟然受到社運圈內的轉貼與正經的評論,我深感納悶。這篇文章跟社運圈毫無關係,只不過是在消費「社運」兩個字並且彆彆扭扭地賣弄偷窺欲與情色而已,哪需要嚴肅的評論?真要評論,主題應該是「聯合報的蘋果化」,或者「告別文人辦報的時代」。更乾脆一點就像本文所倡議的,在「主流」媒體逐一散眾化的時代裡,認真想一想要如何建構屬於自己的優質媒體環境。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說要像陳豐偉那樣地自己辦一個《南方》,而是說:只要你別太懶,網路上已經有足夠的資源(BBC中文網、紐約時報中文網、苦勞網、上下游新聞市集,and much more),可以用來給每一個人自製一個優質的媒體環境:讓自己不遺漏重要的新聞,不浪費時間去看沒必要看的新聞,總是看到值得看的新聞。
       「大眾」媒體逐漸被散眾媒體取代,使得傳統媒體被迫跨越傳統經營模式,以各種手段吸引不同族群與散眾,甚至不擇手段;另一方面,「客製化」媒體的時代開始了──但是懶人會跟著「大眾」媒體往越來越粗糙的下層崩陷,而越來越難汲取到有價值的訊息。
       先談談「游婉琪事件」的意涵。

       如果你把她一系列的文章放在一起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游婉琪的目的不是要寫「社運」,而是要寫「值得偷窺的社運情色面」。不過,她所確實知道的「社運情色面」太少而不足以當新聞炒作,因此就只好靠自己的想像與宣染去把社運情色化。譬如,在〈社運新女神 雞排妹 為何這麼嗆〉裡,把一個跟社運毫無關聯的雞排妹扣上「社運新女神」的名號,然後就開始硬扯雞排妹跟社運的關係。在〈燃燒吧!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一文裡,則是用一個沒有時間與地點的背景和一個聽說,就鬼扯了一堆「熱情社運圈不能說的秘密」。兩篇文章裡頭根本沒有傳統上可以被稱為「新聞」的東西。游婉琪要賣的不是新聞,而是對社運的情色幻想與妄想,而設定的對象則是不了解社運、不關心社運,只想到處偷窺的色情狂。游婉琪的「社運妄想系列」所標誌的其實是聯合晚報的蘋果化。
       但是,跟《蘋果日報》的「人間異語」比起來,「人間異語」起碼還有真實的人、事、物和採訪的過程,游婉琪的文章裡想像遠多於採訪,虛擬遠多於事實,稱不上報導或新聞。跟《蘋果日報》的其他情色作家比起來,游婉琪用「採訪」與「報導」來偽裝她的虛擬的妄想,遠比這些作家還不誠實。說真的,假如這一系列文章只是出現在游婉琪的個人臉書上,別說不值得評論,更不會引起社運圈內的注意。
       所以,真要評論的話,該談的是「聯晚為何會刊出這一系列『文章』」。有人說是執政黨跟聯合報結合起來準備要抹黃社運圈,這很可能是過慮了。我猜這只不過反映著台灣「文人辦報」傳統的結束(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以及聯合報「蘋果化」的開始。

       聯合報跟中國時報是戒嚴時期特許的兩大報,且不管他們的政治立場,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都還保有文人辦報的色彩。後來的自由時報像是紅頂商人辦報,表面上爭取政治上的發言空間,骨子裡或許是用報紙換政治與商業的利益。蘋果日報最乾脆,一開始就表明「商人辦報」,直接把報紙當商品在經營。最近中國時報易主,性格越來越像「人民日報海外版」,文人辦報的色彩蕩然無存。
        聯合報呢?也許是因為創辦人王惕吾出身軍旅,擔任過蔣介石侍衛長與國民黨中常委,因此被視為是軍系與既得利益者等保守勢力的大本營,立場不只「傾向」政府,甚至經常「捍衛」政府,因而常被視為「官報」。不過我總覺得創辦人王惕吾還是有書生色彩,而聯合報原本也帶有很濃厚的「文人辦報」色彩。後來,聯合報和中國時報都爆出收受政府經費後把廣告當新聞處理的「置入性行銷」,導致兩大報優秀記者紛紛出走。不過,我總覺得聯合報只不過是「向市場邏輯妥協」,仍未完全捨棄當年王惕吾理想中的「聯合報是正派的報紙。……我們是正道的、正直的、正確的、正當的、正中的、正誼的報紙。」如果王惕吾仍舊在世,我相信游婉琪的一系列文章是不可能刊載在聯合報系的報紙上的。所以,聯合報發生什麼事?我猜是缺錢!必須開拓新的讀者來維持報社的閱讀量與廣告營收。
       其實不是只有聯合報有事,在網路媒體與行動通訊器材吞食讀者與廣告市場的壓力下,台灣所有的「主流媒體」恐怕都有經營上的困難和群眾流失的憂慮。李濤和李艷秋的節目被停掉,不會只是因為收視率太低和他們的酬勞太高,而是在媒體多元化的競爭下,每一個電視台要湊足經營所需的廣告費用恐怕都很困難。報紙更吃力,在電視和網路的夾擊下,據說實體報紙的資金在五年內就要入不敷出了。因此,所有的報紙都開始努力地多角化經營:建立電子報,在電子報上加入視訊,最後乾脆把各報網路版當作是一個散眾的共用平台,連結各種知名的部落客、小眾網站等,希望可以一網打盡各種散眾,來湊足經營媒體所需要的流量和廣告收入。
       所以,在聯合報蘋果化的同時,傳出消息說蘋果日報跟運動性格鮮明的《苦勞網》、《上下游新聞市集》合作。我沒有在看紙本的《蘋果日報》,它的性格或許變化不大,但是網路版的《蘋果日報》已經很明顯地變成散眾的共用平台,並且很努力地朝這方向經營下去。
        連報紙都如此難以維繫,原本就是散眾市場的雜誌在不景氣中應該硬撐得更辛苦。
        沒錢辦不了事,群眾規模越小營運的資金越少,可以維繫的人事規模也越小。我很擔心媒體會愈來越散眾化,使得節目的製作費用越來越少,以致於媒體的節目品質越來越粗糙。我批評過台灣的媒體欠缺國際新聞,未來恐怕會更嚴重。
       另一方面,隨著媒體散眾化與資訊社群化,「黨同伐異」的社會現象可能會加劇;加上教育空洞化,職場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而休閒時間人的心力耗弱程度越來越嚴重,未來媒體的視聽散眾很可能會越來越欠缺反思能力,越來越萎縮而自閉:擁核的人擠在一起取暖,完全沒有能力理解任何「看似反核」的訊息,只能瘋狂地擁核或者瘋狂地攻擊任何對核電「乍看似乎不利」的訊息;藍綠的切割可能會更嚴重;炒股派與炒房派可能都會在經濟學術語的包裝下相互攻訐。台灣有可能會被撕裂成無數「黨同伐異」的散眾團體,每一個團體成員都喪失吸收新觀點的能力,只能重複地「贊成」或「反對」,毫無「溝通異見」的能力與能量,並且只知道跟職場有關的國際訊息,而不知道其他的國際訊息。
        從結構上看,我不知道有何解方。但是自力救濟的管道反而遠比以前暢通。從國際新聞談起,如果你丟掉有線電視而改裝中華電信的 MOD,就可以在寰宇新聞一台看到有中文翻譯字幕的國際新聞(路透社、德國電視、蘇俄、法語新聞和美國新聞,可以交叉比對看出不同國家處理同一新聞事件的差異),網路上還有免費的BBC中文網和紐約時報中文網,足夠提供我們完整的國際新聞視野。
        國內新聞方面,交叉比對各家電子報後,還是有機會拼湊出較接近真相的事件始末。加上各種小眾媒體(苦勞網、上下游新聞市集)、NGO 團體訊息與公民記者的報導,要掌握國內訊息是較費事,但主動能力夠強的人仍舊能夠拼湊出較完整的事件線索。
       也就是說,有能力建構個人化媒體環境的人,將有更充裕的資訊可以建構出比過去「大眾媒體」時代更個人化、更完整、精確而深入的媒體環境;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仍舊將被動地倚賴特定媒體或社群網絡的消息傳播,因而訊息,胸襟、視野與氣度都越來越狹窄,使得社會被切割成無數個彼此無法溝通,無法共容,整天只知「黨同伐異」的散眾團體。

       就大年初一而言,真篇文章真掃興?不過,事實歸事實,趕快開始建構自己的媒體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