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機會看到一個科技人的網站,談到很多對台灣電子產業的憂心。譬如,觸控面板業在2007年登上股王寶座,2013年卻已經開始虧損。台灣的昔日的明星產業一個一個倒下去,讓很多科技人終於看破「cost down」這一條老路,而想要走「price up」。根據施振榮的微笑理論,其中可以走的一條路就是建立品牌。
但是,我覺得台灣有很多電子產業的老闆恐怕還不懂得什麼叫做「品牌」。我會有這種強烈感受是因為他們的廣告。
先說 Notebook 和 手機產業吧。這兩種產業當然還是有些關鍵技術被掌握在像 Apple 這樣的公司手裡,別人的技術跟他們有落差。不過,這兩種產業到底是叫「高科技產業」(靠核心技術壟斷市場)?還是叫做「消費型電子產品」(靠吸引消費者的特殊功能佔有市場,技術只是扮演支持者的腳色而非掌管決策的腳色)?
純矽晶的晶圓就是「高科技產業」,它靠技術壟斷市場,不需要管 end user 在想什麼。所以它的決策過程與開發過程也都是技術導向,由技術人員主導。
Notebook 和 手機呢?它們是標準的「消費型電子產品」:客戶不懂技術的術語與內涵,他只在乎你的產品可以帶給他什麼「令人驚艷的使用者經驗」。如果你沒有讓年輕人為之瘋狂、著迷的特殊功能,不管你的核心技術有多厲害,軟硬體整合有多強,反應頻寬有多寬,就是沒有人要買!所以呢,不管 Notebook 和 手機的技術內涵高或低,決策過程的首要問題就是:你有沒有特殊的功能,讓年輕人一看到別人在玩,就忍不住說:「WOW!我也要去買一個!」
「消費型電子產品」在市場上的勝負取決於什麼?不是cost,不是技術內涵,而是:你有什麼樣令人驚艷的 user experience 能提供給 end user? 假如你根本想不出任何可以吸引人的 user experience,根本就不需要浪費錢去開發產品。假如你有吸引人的 user experience,再來想辦法克服技術的問題。何況,很多超炫、超酷的 user experience 很可能都可以用已經成熟的技術去達成。
偏偏,Acer 和 Asus 的廣告都讓我覺得單調、貧乏或「無病呻吟」,根本不知道這些人為何要瞎忙。
就說 Asus 的「最新 ASUS 變形筆電」這一支廣告吧,一個男人和一個美女,加上一堆無俚頭的情結,看完之後,你以為這一部筆電有何特色?螢幕跟鍵盤可以分離,你不需要買一個筆電再另外買一個平板電腦,就這樣。這有多吸引人?但是卻用了一大堆不相干的情節去渲染。這樣的廣告「創意」很像漢賦,駢麗而內容單調、貧乏。
Acer 的廣告最空洞,反應的是她最不清楚自己要帶給消費者什麼樣的 amazing user experiences,也就是說,它的產品定位最空洞。
有些品牌是幻想出來的,沒有什麼真材實料。很多時裝的頂級品牌是把最貴的產品賤價賣給社會名流,用他們的名氣帶動中級品的市場來獲利,賣的是虛無飄渺的「名氣」。BBC Knowledge Channel 有一個節目就是在講品牌的內幕,其中有一集講到好幾個最貴的太陽眼鏡都是在同一家 ODM(設計兼製造),一樣的貨色卻賣高低懸殊的價錢。這種品牌台灣很難打進去。
至於百家爭鳴的消費型電子產品,最重要的創意是在開發新穎而讓人驚艷的「user experience」。對於「user experience」有好的創意與想像之後,軟硬體技術往往可以用錢解決,或者拐彎抹角地解決;如果對於「user experience」沒有好的想像或突破,產品很難賣出去,產品開發根本是在浪費錢。
「user experience」的創意往往不是來自於技術,而是來自於對生活的體認。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創意與商機,體認當前生活的不便或單調、無聊,想一想可以如何突破這個令人不耐煩的生活事實,想像出「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非技術也非名氣導向的消費型產品都應該誕生於「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樣的想像,有了一種吸引人的「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想像」,再來想技術。
「另一種生活的可能」不一定要來自「世界第一」,也可以是解決本土需要。印度開發出百元電腦、廉價汽車,就是在回應印度當地經濟與生活的現實條件。如果你想要大陸建立一個市場,去了解當地的生活與文化。
Cost down 的時代已經過去了,user experience 的時代早已取代 cost down 的驅動力。但是很多老闆還停留在「薄利多銷」的血汗工廠經營模式。
我常試著跟一些老闆說:你別管成本,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人想買──只要很多人急著要買,成本問題總會解決的;如果沒人要買,再便宜也是枉然。但是,這一句一直沒有人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