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評「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哲學考題」

法國高中生畢業後若想唸大學或專門技術學校,就必須參加「高中會考」(baccalaureat,簡稱Bac)。考試成績是依據各科目之計分比例,計算會考總成績(滿分為二十分)。總成績平均達十分或十分以上者即算是通過考試,可取得會考資格;達十二分以上者,為尚優等級 (AB);達十四分以上者,為優良等級(B);達十六分以上者,為極優等級 (TB)。但是如果考得不理想,成績在八分至十分之間的學生,可有補考機會一次。... 更多細節按這裡
會考分文學組 (L)、經濟&社會學組 (ES)、和科學組 (S),都要考一科「哲學」。以理組考題為例,今年法國高中會考理組的哲學考題題目從以下三題中選一題作答:
      (A) 如果國家(l'Etat)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
      (B)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相(la vérité) ?
      (C) 試評論盧梭作品「愛彌兒」片段  
有些台灣的網友看了這些題目之後「感動到想哭」。 ...更多報導按這裡
我很欣賞這份考題和制度,但是,很抱歉!我沒聽說過十二年國教跟這一件事有任何關係!   免試升學不表示高中生就有機會唸哲學、思考人生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

我前面幾篇談國教問題的文章已經指出來:台灣的社會問題主要出現在政府被財閥壟斷,老闆光是靠撈政府的補助、低利貸款,節稅免稅、水電補貼,炒作地皮,以及惡劣的勞動條件等,和侵占法人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就可以賺飽飽,根本不需要賺費心思的錢。大不了再靠併購與訂單規模來擠壓上下游與同業的利潤,就有機會當上股王、首富;夠狠就可以。
easy money 賺,誰想要累得要死搞產業升級?誰想要自創品牌?誰想要冒風險搞研發?人家國外一個產品花三至十年從基礎研究做起,台灣開發產品永遠只有六個月到九個月的時間,不過勞死才怪。但是這樣的企業卻是政府獎勵的對象,而老板則是人人敬重的社會名流。
要改變這個趨勢,必須要納稅人有能力管理政府,逼迫政府補助優良企業而淘汰惡質企業。此外,台灣人的不幸福,跟自己的價值觀有關;而社會之所以惡質,主要原因也在於價值觀的扭曲:整個社會只在乎個人的名利權位,沒有人在乎人品、對社會的貢獻,以及手段是否正當。連大學的講座教授都可以靠卑鄙的手段取得地位,這社會還有何「卓越」與對外的「競爭力」?
要徹底改變這個社會,就必須要從價值觀的反省做起。如果台灣的「人才」都只想要賺更多錢(中研院就只想用錢留人),有能力的人只想欺壓能力比他差的人,而被欺負的人都甘願被愚弄,敬佩欺壓它的人,這個社會怎麼可能會有救?
法國可以長期維持社會主義,關懷弱勢,跟高中會考考哲學絕對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十二年國教的高中畢業生要考哲學嗎?大學學測敢考申論題嗎(三題選一題作答,一題定生死喔)?

這才是談十二年國教時該認真去談的問題:我們想培養出怎樣的學生?我們想要讓台大收怎樣的學生?假如台大是要培養「社會領袖」,這些學生該有怎樣的價值觀?怎樣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