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為什麼借鏡瑞典、荷蘭與德國?

       台灣不適合學美國,太多現實條件不相合,學起來不但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還自我矮化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好不容易脫離日本殖民時期的「香蕉與甘蔗共和國」,馬上又變成美國廉價供應鏈裡的「蘋果共和國」(產業單一化是殖民地的典型特徵,台灣卻自甘淪為美國殖民地,還自滿得意而不自知,實在可悲)。
        更壞的,是沾染一大堆美國的惡習,甚至變得比芝加哥學派、華盛頓共識更惡質的資本主義。(「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與「貧富差距有助於經濟發展」的邪惡信仰徹底抹除台灣人的良善與對弱者慣有的同情,放任式的自由主義信仰更變成是掩護官商勾結的最佳藉口和煙幕彈。)
        問題是,如果不學美國,要學哪一個國家?

        人口相近、地理位置的優勢相近,天然資源相近的國家。更重要的是,有值得我們肯定的社會發展目標。
       人口多的國家有內需市場的發展優勢,台灣學不來;人口少的國家只需要利用地理或天然資源的優勢去發展單一產業,就可以非常富裕,也不適合台灣學習:香港是中國對外的金融與貿易中心,新加坡是東協五國的對外的金融與貿易中心,這都是台灣學不來的;挪威有豐富的石油,2012年時相關產業的產出佔GDP23%與政府預算的32%,更佔出口的52%加拿大也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與森林資源,相關產業的產值佔GDP20%,創造180萬個就業機會;澳洲也是靠天然資源而富裕起來的典型國家,就算不提糧食的出口,光是礦產就占 2006-07 年出口的62.8%,這些也都是台灣無法學的。至於丹麥,有非常高比例的出口是能源(石油、天然氣和電力)與畜牧產品,這也不是台灣能學的。這也不是說加拿大和澳洲除了天然資源豐富之外一無可取之處,而是說在取法時要小心,很容易取法時忽略掉他們的光環可能建立在台灣所無的基礎上。
       瑞典跟芬蘭雖然也是仰賴豐富的鐵礦和森林資源的出口而在19世紀開始脫貧發跡,但是這兩個國家卻都善於在天然資源的基礎上創造附加價值。瑞典和芬蘭的就業人口中有 20% 跟木材和礦業有關,瑞典的出口中有25%與木材和礦業有關(芬蘭更高),但是礦業的產出只佔瑞典GDP0.3%,瑞典跟礦業有關的最大企業是高精度、高效率的礦業設備,以及礦業所需要的高級合金刀具。此外,在世界經濟論壇的2014年全球IT報告裡,全球IT產業基礎建設、發展環境與利用效率總評比的前五名是芬蘭、新加坡、瑞典、荷蘭、挪威、瑞士、美國、香港、英國、韓國、盧森堡、德國、丹麥、台灣。
        但是,芬蘭的人口太少,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所以我勉強取了瑞典(人口960萬),當作借鏡之一。
        人口越多,維持高所得所需要的產業多樣性越高,且所得差異也越大,維持高所得所需要克服的困難越多。荷蘭人口1,680萬,是先進國家中最接近台灣的。德國人口將近台灣的3.5倍,但是她的制度與產業對荷蘭與北歐國家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是不能不取法的。

        因此,未來我將以這三個國家為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