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評國科會「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一文

國科會主委與三位副主委聯名發表了〈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一文,我原本懶得評論。但是有讀者一再來函要求我評論,只好承認一個事實:我是批評 SCI SSCI 等評鑑指標最積極的人之一,似乎有責任向社會大眾表達我對這一份宣言的意見。
這個聲明講得一付義氣凜然的樣子,好似決心大刀闊斧地認錯改過,但改了什麼?「自今年七月起,我們希望國科會的評鑑能超越指標的束縛,邁向一個真正能提升學術卓越的境界。」不過,這個「重大變革」保留兩個但書:(1)「各學術處爾後會強化複審會議的功能,用比較細膩的討論過程,來取代以往用呆板指標簡化學術判斷的流弊。」(2)「在少數特殊情況下,學術處長如果認為某個領域的某個學研指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還是可以向評審提出來,但那是他們的判斷,而不是某種錯置手段與目標的學界慣性。」
也就是說:所謂的「重大變革」只不過是把過去用電腦計算出來的 RPI,改為由評審委員手動計算而以,國科會的核心價值根本不變:繼續只重視期刊論文發表以及對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而不在乎學術研究與社會的需要或學生的需要脫節的事實,也不在乎學術「卓越」已經變成變相地在剝削學生,滿足個人的虛榮心,鼓勵台成清交教授浮爛收研究生,而違背學術最根本的傳統與核心價值。
方法變了,核心價值根本沒有變;皮毛的錯誤改了,根本的錯誤硬是抵賴不肯認錯──或者根本沒有能力看到過去核心的錯誤:國科會推動的是出賣這個社會的「學術殖民」政策。
國科會的最高階主管迄今還是不明白一個極為淺顯的道理:國科會存在的目的不是追求學者個人的「學術卓越」,而是思索台灣整體社會的挑戰、困境、危機與未來,針貶台灣社會的價值,引領台灣社會走向一個更好、更值得發展的方向。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一個全職作家的告白

我現在的正式職稱應該是「全職作家」:我所有的時間都在寫作和演講,不做其他事。我甘願,樂在其中,因為我可以通過寫作得到我現階段所想要獲得的一切。
一直在讀我部落格的人都應該很清楚我的立場是:「只問是非,不問統獨;只問黑白,不問藍綠。」而且,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最恨剝削台灣人的財閥,次恨官商勾結的官僚。不過,還是有些不明究理的「路人」硬要把我跟民進黨扯到一塊兒,或者希望我去參選,甚至以小人之心說我一切的批評為的是希望得到蔡英文關愛的眼神。
網路是一個充滿荒謬論點的世界,沒必要一一去駁斥。今天得便,就說幾句比較要緊的話。

救命工作缺人才,醫病兩輸要怪誰?

今夜公視的「有話好說」主題是:「掛急診醫院打烊!生小孩找無醫生! 救醜不救命?全台醫師荒!白袍的辛酸血淚!」談的是急診、婦科、外科、兒科與內科嚴重缺人,尤其是急診與婦科最缺人。
從粗糙的統計相關性來看,似乎可以說「跟救命的關係愈密切,缺人缺得愈厲害」;也似乎可以說「愈容易有醫療糾紛的科別,缺人缺得愈厲害」;還似乎可以說:「跟救命的關係愈密切,愈容易有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似乎跟醫師荒有統計上的相關性,程度多高不知道,因為節目裡沒有提供較完整而可靠的數據。
這次上節目的來賓專業能力和發言內容都相當出色,尤其幾位醫師都像是有醫德的人,也能從結構性看問題,非常難得的一個節目。他們說出問題癥結與解決辦法沒有?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這才叫「國家競爭力」:Nation as a brand

我們年年談國家競爭力,年年用「國家競爭力」做藉口折磨中小學生、壓榨勞工,簽署 FTA 時出賣中小企業、農業和身體與環境的健康來增加大企業的獲利能力 (而他們根本只在乎今年獲利多寡,而不在乎「競爭力」)
我們年年談國家競爭力,結果下一代愈來愈看不見未來。這是「國家」的競爭力?還是財閥的競爭力?這是為了讓下一代更好過?還是讓下一代更難過?
妳知道法國貨為什麼那麼貴?因為「法國」這個品牌!妳知道瑞士鐘錶和瑞士刀為什麼那麼貴?因為「瑞士」這個品牌!妳知道德國車為什麼那麼貴?因為「 德國 」這個品牌!「國家」可以是一個品牌,用國家的力量維持產品的品質與價格,就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低工時和高產值;「國家做為一種品牌」(Nation as a brand)這才是值得追求的「國家競爭力」:我們的努力可以庇蔭後人,我們這一代的努力與犧牲可以讓他們可以過得愈來愈像人。
妳知道瑞士有機農產品榨成汁後可以賣到多貴?Biotta 500ml 胡蘿蔔汁每瓶180元!為什麼那麼貴?因為大家都相信「瑞士是一個乾淨的國家」!國家就是一種品牌,一種公共財,每一個人和他的無數後代都可以受惠。
但是,辦科學園區、簽署 FTA,只是在掠奪農人的土地,犧牲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換取少數園區權貴的利益。結果,這些「精英」掠奪完了,留下污染的土地,傷害身體的美牛,拍拍屁股到美國去過活(他們的兒女早就不住在台灣),而我們的下一代卻愈活愈苦,這算什麼「國家競爭力」?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評「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哲學考題」

法國高中生畢業後若想唸大學或專門技術學校,就必須參加「高中會考」(baccalaureat,簡稱Bac)。考試成績是依據各科目之計分比例,計算會考總成績(滿分為二十分)。總成績平均達十分或十分以上者即算是通過考試,可取得會考資格;達十二分以上者,為尚優等級 (AB);達十四分以上者,為優良等級(B);達十六分以上者,為極優等級 (TB)。但是如果考得不理想,成績在八分至十分之間的學生,可有補考機會一次。... 更多細節按這裡
會考分文學組 (L)、經濟&社會學組 (ES)、和科學組 (S),都要考一科「哲學」。以理組考題為例,今年法國高中會考理組的哲學考題題目從以下三題中選一題作答:
      (A) 如果國家(l'Etat)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
      (B)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相(la vérité) ?
      (C) 試評論盧梭作品「愛彌兒」片段  
有些台灣的網友看了這些題目之後「感動到想哭」。 ...更多報導按這裡
我很欣賞這份考題和制度,但是,很抱歉!我沒聽說過十二年國教跟這一件事有任何關係!   免試升學不表示高中生就有機會唸哲學、思考人生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

人才培育三段論

人才的培養至少經過三個階段: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職場發展。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人格、學習態度與價值觀影響很大,但是絕大部分家長在這一部分的貢獻都很低,甚至是負面的;學校教育本來可以繼續協助學生發展人格、學習態度與價值觀,但是在台灣的教育體系裡這個功能基本上不存在;職場上的靈活應變、團體協調合作、專業職能的發展、教育與周邊系統的建構、創意與追求卓越等,主要是靠老闆的遠見、以及企業的制度與文化。但是台灣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在做員工教育,不給員工發揮創意的空間,只在乎員工忠誠度而不在乎員工的潛能發揮。
更荒唐的是,家長不肯扛起家庭教育的責任,而把人格、學習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完全推託給教育體系;企業不肯自己負起責任來累積自有技術,建立好的制度與企業文化,培養自己的人才,卻什麼都要怪學校。
台灣的人均 GDP 為何那麼低?問題出在企業與政府,而不在學校教育!

關於國教的假議題

我寫部落格時心情像在寫隨筆,輕鬆而隨興;但是寫書或專欄時我有很嚴謹的要求,花的心思是寫部落格的好幾倍。因為應邀在「親子天下雜誌」寫專欄,所以我特地去看了很多關於國教的討論,希望不要重複別人的觀點,也因而發現大家對十二年國教的疑慮與討論。但是,絕大多數討論都是假議題:家長計較的其實是無關痛癢的小細節,老師擔心的問題較實在,至於許多愛談教育的大學教授或暢銷書所談的,全都是為了知名度以及出版社想靠炒作搏銷量而製造的假議題。
我太太是很認真教學的國中老師,我是熱愛教育、長期關心產業發展而且又與業界有密切互動的大學教授,而我們兩人經常討論我們所遭遇到的教育問題,二十多年來的分享給我們兩人一個了解完整教育體系的絕佳機會:國一學生帶著小五、小六的影子,國三生接近高一模樣,大一又有一點高三的影子,所以我可以跟太太很確實地揣摩從小五到碩、博士的心智與學習概況,以及這些教育在學生出社會後如何影響他們的就業與家庭生活。
不管是寫人生哲學、產業問題或社會改革,我所有的論述與意見都來自於認真而確實的長期實踐過程。我對教育的意見也一樣,有寬廣的客觀基礎,不是主觀的任性與偏見。
但是看著雜誌與暢銷書這樣亂談教育問題,把家長與老師都搞糊塗也搞得心慌了,讓我氣不過,因而寫信告知「親子天下雜誌」:我在寫滿一年11期的專欄之後,就不再寫了;因為我厭惡、不恥這個亂談教改,妖言惑眾的圈子,只想盡快遠離 (我說的「圈子」是廣義指「在各種媒體與書籍中談國教與教改的這個出版界與媒體界」)

我很想花時間寫一本中小學教育的書來駁斥這些妖言,不過目前已經規劃的專書寫作計畫不想擱下來。底下是兩篇我寫給「親子天下雜誌」的專欄文章,其中第二篇將在七月份刊出。不過,心裡氣不過,不想再等到 7/1 「親子天下雜誌」發刊後才張貼了。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十二年國教與台灣的競爭力

昨天接受雷倩的廣播節目專訪,談《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這本書 (今晨已播出),我幾度哽咽,講得很糟,差點語無倫次。雷倩似乎看傻了眼──雷倩的開場白意有所指的地說:許多人都在講些似是而非的話,這句話不小心撩動了我累積已久的情緒:台灣有那麼多潛在的嚴厲挑戰,但是大家卻忙著談一些假議題 (包括十二年國教),還爭得面紅耳赤;大財閥用盡各種齷齪的謊言逼迫政府劫貧濟富,媒體和無知的閱聽者卻為這些財閥鼓掌讚譽。
我為這土地和底層的人感到心酸、難過。
昨天接受專訪,一位雜誌特約撰稿問了我幾個問題,包括對十二年國教的意見。
你知道嗎?十二年國教的議題根本都是假議題!贊成的說可以降低升學壓力,反對的說會增加學童壓力、消滅明星高中、耗弱台灣的競爭力。兩方都是一廂情願地在鬼扯!
就說「競爭力」吧。有人在鬼扯說台灣流失人才,沒有在培養人才。今天的老師哪一點不如當年我的老師?憑什麼說今天沒有在培養人才?是誰在辜負人才、糟蹋人才?根本是企業界不長進,糟蹋人才,卻怪到教育界;明明問題出在產業政策錯誤,明明台灣的教育已經過度投資,明明台灣人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早已遠遠超過業界所能用的程度,卻鬼扯說問題出在教育,而不肯去面對事實:企業只圖從政府和小股東那裡撈錢,在國際競爭裡只圖賺容易賺的錢和短利,沒有長遠規劃,無心於技術升級,所以沒能力使用台灣人累積的知識和能力。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失去故鄉的人


我是一個失去故鄉的人,我的故鄉只剩下一個名字「新竹」,和一些人零零碎碎的記憶,但是我們都永遠地失去了南寮海水浴場頭前溪,變成在情感上回不到故鄉的人。這份失落的情感,變成我四十歲走出書房後持續關心台灣的主要動力。

    在今天遊客的眼中,南寮海水浴場應該不是台灣最美的海水浴場:她的沙是黑的。很多人大概會覺得福隆海水浴場或墾丁比她更美。但是故鄉之所以獨特,不一定是因為她「最美」,而往往只不過是單純地因為「那是我們生命最底層的情感,那是我們生命裡的根。」
童年也許什麼都不懂,但卻是一個人親子情感最濃密的年份;青春期沒什麼了不起的成就或思想,但卻是一個人所有熱情的源頭。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需要羨慕韓國嗎?

這年頭好像什麼都得要學韓國?到底是誰在羨慕韓國?羨慕什麼?
    大老闆說韓國會操縱匯率以利出口,報紙社論說韓國會不顧反對黨的抗爭輸入美牛來換取韓美 FTA。簡單一句話:這些人的意見都是:為了大老闆的利益,馬英九要硬起來,犧牲所有消費者和受薪階級的利益。
韓國真的那麼值得台灣的大老闆們羨慕?台灣報紙社論與電視的評論真的是被台灣的大老闆們操縱?或者刻意要討好台灣的大老闆們?台灣的經濟評論會不會也是被操縱來為大老闆的利益服務,而犧牲中小企業、消費者和受薪階級?台灣的經濟與產業政策評論真的有任何參考價值嗎?
空口無憑,還是先來看幾組關鍵數據。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項莊舞劍,美牛談判政院意在何旨?

據說國民黨可能會以行政命令通過美牛案,國民黨立委都不知道美牛事件「為何而戰」,馬英九急什麼?

第一件事一定要先弄懂馬英九的智商與格局,才好猜測馬英九在想什麼。馬英九擅長不開冷氣來推動節能鼓勵裝防水閘門來防洪而不知道問題出在國土規劃和炒作地皮。馬英九一再以具體言行讓我們不得不相信:這個人智商不高,只有見小不見大的本事。所以,當他說:「『美牛』議題關係到台灣未來20年發展」時,我只能相信他是上了小人的當,根本就在狀況外,不知道美牛議題的真實標的物為的是哪一樁。所以,不要管馬英九說了什麼!

比較惹人注目的是陳沖今天說話了,不知道為什麼新聞媒體的這一則報導裡陳沖同時關心兩件事:美牛事件和面板產業,他說:「希望循修『食管法』方向處理美牛案」和「不過他隨即也強調,他相當重視面板業,今天在院會中也特別提醒相關部會,未來1、2年內對於台灣面板業是很重要的時刻,請經濟部加強業界的溝通,共同尋求解決的方案。」 美牛案是要換面板業的輸美優惠關稅和業績嗎?至少從陰謀論的觀點是講得通的。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油價高漲會不會很快戳破高教產業泡沫?

從英國搭飛機回台灣,一共換了三架飛機,上機後都非常地熱、非常地悶,一直到飛機起飛之後才開始降溫。在香港時很多人都受不了,問空姐,她只能說:「我也不知道。」我猜我知道!
油價漲了,航空公司成本也漲了;票價是有漲,因為怕旅客跑掉不敢漲太多,只能想辦法省油。我猜,各個航空公司大概都已經私下規定:飛機起飛前不可以開引擎,因此沒開引擎就沒有電,沒有電就沒有通風跟冷氣。
我在飛機上仔細聽了很久,飛機引擎都是要開始 texing 的時候才開的,在這之前根本沒有冷氣,甚至連通風扇都沒有開。我猜是因為飛機的空調系統只有一個開關,沒辦法只開通風而不開冷氣(或者飛機空調以冷氣為主,風扇送風速度就是很低)。
記不記得以前都是一上飛機就已經冷得要命?因為飛機跟汽車一樣,要先暖機,以前是這時候就已經連冷氣一起開了。
聽一位在船運公司工作的人說,燃料費佔船公司的成本非常高(好像是六成左右,具體數字忘記了)。飛機公司已經開始在因應高油價時代的來臨了,船公司應該也會緊隨而上。全世界都要進入高油價時代,但是政府都會想辦法用納稅人的錢去補貼,直到赤字受不了之後就開始在國債上作假帳,在退休金上賴帳。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學術卓越=產業競爭力?鬼扯!

據說亞洲國家都在花大錢搶奪名教授,台灣必須要跟著花大錢跟人家搶「人才」,否則會失去產業的競爭優勢。據說:五年五百億就是為了要投資台灣的未來。
「學術卓越」跟「產業競爭力」真的是正相關?還是有可能負相關?讓我們來看具體的數字,不要用中世紀神學的鬼扯方式來談真實世界裡底層民眾的苦難!
學術的研究不一定等於產業所需要的技術,因此我們必須先分清楚三種不同類型的研究:(1)基礎研究強調學理的創新與突破,(2)應用研究強調既有學理的新應用,而(3)新興國家產業升級與產品創新所需要的是先進國家既有技術的引進與專利的突破,其重點在於逆向工程而非原創研究,旨趣迥異於歐美的學術研究傳統。
此外,全球頂尖產業的競爭重點是專利,因為他們可以擁有完整而成套的產品專利來進行生產、授權與專利壟斷;但是零星的專利根本沒有商業價值,而亞洲新興國家很難突破跨國企業的專利壟斷,她們所獲得的零星專利不足以用來突破先進國或跨國企業的專利壟斷,而照樣必須用錢去買產品的專利授權來從事生產。因此她們申請到的專利對售價沒有積極貢獻,卻反而變成是生產成本上沒必要的負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亞洲新興國家的企業都普遍地對基礎研究和產品專利態度非常不積極。

油價下降了,還會再漲嗎?

國際油價在六月初跌到最近的低點之後,略微上漲,之後又開始跌了。國內油價也往下調了,我一直擔心 peak oil 和油價的持續上漲會導致台灣一系列經濟與社會的災難,這下子是杞人憂天了?非也!油價的基本面還是持續看漲!只不過太多有權有勢的人關心油價,所以短期交易價格一再被扭曲、炒作而已。但是,再怎麼操作,長期趨勢還是由基本面的供需原理在決定。所以,基本面在哪裡?

過去石油價格是由石油輸出國片面決定,有人用寄生蟲經濟學(Parasite Economics)來解釋油價的基本面價格:石油輸出國會榨出石油進口國付得起的所有錢,但不致於殺雞取卵,或烘抬天價使得使用者變節(加速開發替代能源)。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專書寫作與雞零狗碎的學術、人生&政策

前面兩篇文章「壯遊與神遊」和「幸福   在看不見的地方」可能是很多部落格讀者沒看過的,因為它們都是節錄自我的專書《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這本書雖然有些材料取自部落格文章,但是文字已經根據專書的寫作架構與文本脈絡改寫過。

我對待專書的期待不同於部落格,因此寫作時態度也有明顯差異。部落格的讀者來來去去,挑愛看的文章看,而往往不會照我的規劃逐篇細讀,所以我的部落格文章也是隨興寫的,只自許要立論有據,不會細究措詞,也不在乎錯字(反正我的讀者都有能力改錯字)。至於主題,愈來愈偏重即時回應當下的社會議題,而愈來愈少系統性的整體規劃。這算是一種我願意花心力去做的事,但是這並非我最想要的寫作方式,也不是我最想要跟讀者互動的方式。

很多問題需要有一整本書或一系列書的篇幅才有辦法把問題談完整,談得夠深入。部落格很難用來做這樣的論述,電腦不適合取代書本,我也無法期待部落格讀者有這樣的閱讀耐心。

但是不把問題談得透徹很沒意思:台灣的許多問題都是因為主其事的人不願意把事情想通、想透,所以才會謬誤百出。譬如,我就老覺得李遠哲根本搞不清楚中研院院長的職責是什麼,老是想要管工研院該管的產業發展方向(他的最愛叫做生物科技產業)。世界百大排名、糧食問題、能源問題、產業發展問題等等也都一樣,必須放進一個整體架構裡一起思考;若不從整體架構去看的話,看到的都是假問題,而提出的解方都是弊多於利。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視野都太窄、太淺,才會把解嚴後的台灣愈搞愈糟,愈搞愈沒有出路。

因此,我對專書寫作寄予更高的期待,也把專書寫作當作自己時間分配上的第一要務。如果我的部落格文章書寫的頻率下降,通常意味著專書寫作上碰到難關,無心他顧。

幸福 在看不見的地方

只有一個人看得見,而身邊其他人都看不見的東西,不一定就不存在。很多人都知道每一張千元大鈔上面都有一個獨特的號碼,但是絕大多數人天天看千元大鈔,卻對此號碼「視而不察」。譬如說:它印在哪一面?什麼位置?出現幾次?一共有幾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猛然被問到,絕大多數人都答不出來;但拿出鈔票來一看,它就清清楚楚地在那裡。

若不認真去覺察  就不知它的存在
看不見,因為「心不在焉」。很多人每天都過得同樣枯燥無味,因為他不曾用心去覺察、體會周遭和內心的變化。
一個客人烈日下長途跋涉到我家來,我給他泡了一壺茶,再到後面去切水果。他因為太渴,好幾口茶,都一口就灌下去。我端水果進來後,向他介紹:「這種綠茶叫貢珠,以前是給皇帝的貢品,現在一兩要上萬元。」假如客人就是你,接下來你會怎麼做?重新倒一杯茶,先端到鼻間聞一下,「好清香!」再啜一小口,含在嘴裡,用舌尖嘗嘗,再輕輕含著看會不會生津解渴,然後慢慢讓它順著喉頭滑下去,仔細揣摩喉嚨的舒暢感。前面叫「灌茶」,後面叫「品茶」。索然無味地灌茶的是你,津津有味地品茶的也是你,前後兩個你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前者是生物性的你,只有生理性的刺激與反應;後者多了「自覺」,因而能覺察自己身體的各種細微反應。
情感也一樣,認真覺察才會知道它的存在,不認真覺察就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壯遊與神遊


「壯遊」一詞出自杜甫晚年自傳詩的篇名,近年成為流行的名詞是因為《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

這篇文章把英國貴族傳統的 Grand tour 翻譯成「壯遊」,介紹英國一九六○年代以來時興的空檔年(Gap year)和中外「壯遊」的著名案例,鼓勵年輕人走出國門,通過長期而深入異地的親身閱歷,認識異文化,打開自己的視野和胸襟,藉此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該文引述一份英國的報告說:壯遊可以增加外語能力,提升個人獨立精神、人際關係,以及與人溝通、自我約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從而找到人生的方向,確立自我完成的第一大步。

過去臺灣人多半是利用留學的機會去追求這樣的成長,但是近年來美國的獎學金難申請,而學費加生活費又往往將近兩百萬,因此留美學生愈來愈少。此外,國內博士供應過剩的問題愈來愈嚴重,有博士學位又往往比沒有博士學位難找工作,因此把留學的目標改為攻讀碩士,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除此之外,打工渡假或騎單車環繞歐洲等壯遊的形式,則是新的選擇。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轉貼「立報左右看:證所稅政策為何難行」

左右看:證所稅政策為何難行
2012-5-31 21:16 作者:許若仁/陳安君

左看: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表面上看來,這一個多月國民黨政府所提出證所稅政策之所以會風波不斷、變生肘腋,是國民黨領導人方向不明確、改革意志不堅定所致。但問題癥結實在於:當前台灣資本主義整體結構利益,根本不容許政府的財經政策對於金融資本的既得利益者有絲毫侵犯!

台灣股市的雖由過去散戶高達9成比例逐漸降至約6成5左右;而即使是散戶,也是所謂中實戶、大戶者在主導股市。這些中實戶以上的投資者僅約一萬餘人,但其成交值卻佔整體成交的4成左右。而上述約佔3成5的投資法人除了外資外,就是本土財團金融脈絡內的證券商、自營商、各類基金操盤機構。

閱讀全文

轉貼「台灣立報社論:缺乏格局的證所稅爭議」


社論:缺乏格局的證所稅爭議
2012-5-29 20:26 作者:社論


證所稅(證券交易所得稅)的爭議延燒兩個多月,在財政部長劉憶如拋出辭呈的震撼彈之下,進入新的局面。表面上,這是行政院的大挫敗,其實,顯示的是台灣的資本家、商業菁英的集體墮落。

行政院版的證所稅,打著公平正義、租稅改革的口號,看似與全民相關,骨子裡其實是要藉著補強資本利得的制度,為下一階段的金融產業進行佈局。反對陣營看似即將獲得勝利,但是處處顯示在思考上缺乏格局與前瞻性。

因為,從現實的狀況來看,台灣的籌資管道並不是只有股市。近幾年屢次惹出風波的可轉債、公司債、私募,由於籌資成本低廉,對於產業的吸引力要更高。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近幾年才會不斷出現上市公司高層對冗長的股東發言不耐煩,甚至扣上「職業股東鬧場」帽子的新聞。這全是因為籌資管道改變。以往透過公開市場進行發股籌資,結果就是引進人多意見也多的股東,還要把公司的資訊全部都攤在陽光下;但是,在低利率的時代,產業的籌資可以透過其他管道進行,成本既低、也可以免於資訊的曝光。

在這個背景下,股市只是成為各種籌資管道的最後出口。公司為了留住人才的員工分紅配股、初次募資發行的股票,最後可以透過股市將投資獲利變現。證券交易逐漸成為各種募資、投資獲利的最終出口,而不是主要的投資管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