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米糆條、創新米食&演講

       5/21(四)晚上 7:00~8:30 我要在台北市觀心生活學(南京東路五段993樓,需要報名)演講,講題「我們的食物出了什麼問題」。
       演講時我會試圖從多個角度去談「從農地到餐桌的悲劇」,「糙米糆條」的試吃則是提供一個緩解這個悲劇的機會與出口。
        什麼是「從農地到餐桌的悲劇」?我們努力賺錢,促成台灣的 GDP 成長與家庭所得、財富的提升,結果卻是餐桌上充滿農藥、賀爾蒙、福馬林、飼料、工業原料等不該吃的東西,而農村卻同時凋零,河川變色,故鄉消失,福摩沙不再美麗,海邊堆滿醫療廢棄物與有毒的工業廢棄物。更悲哀的是,用心愛護土地、良心耕作的農民在進口貨和大陸貨的競爭下難以生存,竟然必須要作賤土地才能生存下去,而消費者卻對此不知不覺,繼續仰賴進口貨與陸貨而任令悲劇深化。

       政府的作為與不作為是首惡,奸商的無良是元兇。但是,消費者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欠缺自覺,卻是這齣悲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且,在官商勾結的結構性問題還沒辦法解決之前,消費者對自己消費行為的自覺,是促成改變的唯一力量。

一、友善土地與生存的兩難
        在一位朋友的導覽下,我去了一趟花東,見識少數仍舊在堅持友善農法的農友,也聽聞他們身邊其他農友為何放棄友善土地的農法,和各種匪夷所思的「低成本農業經營法」(譬如,薑農為了怕薑母提前發芽而把老薑母浸泡防腐劑,為了怕土裡的蟲啃噬嫩薑而賣象不佳,就在土裡混合了大量的好年冬,以至於種過薑的土地紛紛變成「毒田」,參見〈一塊薑,藏了多少祕密?〉)
        有一段時間,我每認識一位農友,就有幾樣東西不敢吃,認識雞農就不吃雞,認識豬農就不吃豬,最後真的不知道該吃什麼。有機會跟他們深談時,他們對消費者與政府同樣地感到無奈。四季都想吃青菜,還要賣象好看,除了噴過量的農藥,實在想不出別的方法。消費者只想要便宜,不管貨源,不管品質,不管種植過成對土地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生產端只好不顧一切地投消費者所好,以求生存。尤其這些年來進口貨與大陸貨鋪天蓋地地進來,農友生存空間嚴重地受到擠壓,連價格與生產成本都不得不想盡辦法壓低,以致各種手段都出爐,連自己不敢吃的東西都照樣種,照樣賣。
        一個深知內情的朋友不平地問我:「消費者只會譴責奸商和沒良心的農民,卻不問自己在這無良的生產環節裡扮演了什麼樣的腳色,這公平嗎?」
        要消費者了解自己每一分錢的消費對這塊土地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真的很難,那牽涉到多少資訊?真的要消費者去負擔那麼龐大的資訊量嗎?
       資訊不透明是這一齣悲劇的核心──因為資訊不透明,我們買有毒的嫩薑,獎勵殘害土地的農友,讓友善土地的農友無以為生;因為資訊不透明,我們的餐桌上充滿農藥、賀爾蒙、福馬林、飼料、工業原料等不該吃的東西,我們用大量採購獎勵黑心食品的生產者,讓那些做良心事業的人紛紛倒閉。
       理論上,政府該負責讓資訊透明化,取締所有的黑心商人和農友。但是,藍營與綠營的政府都不曾認真做好資訊的把關,以及生產秩序的管理。有人說,只要國民黨倒了,台灣就會好。還記得「水清無魚」這句話是誰說的嗎?民進黨執政高層!
        官商勾結與貪污腐敗不是國民黨的專利,也不是陳水扁的專利。
        還好,終於有主婦聯盟、上下游、里仁和無毒的家出來為食物把關。三權分立的古老民主制度早已不足以對付「富可敵國」的財團,只有強化消費者組織與各種 NGO,才有機會以多元、多層次的社會治理模式對抗財閥──權力越分散,監督的機制越多重,越難被財團一網打盡地悉數買通。
       但是,有了主婦聯盟、上下游、里仁和無毒的家就可以安心嗎?農藥可以隨著水氣進入大氣層,然後隨著雨水下到地面,進入河川與地下水,進入我們的飲水系統。「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不得以的模式,而不是首選。只要還有消費者在鼓勵傷害土地的農法,我們就有機會分享到惡果。
       甚至,只要進口貨用傷害(外國)土地的成本優勢跟本土或競爭,本地農友就會被迫用傷害土地的方式降低成本。

二、麵食與創新米食
        農委會把糧食自給率嚴重偏低的問題怪罪給「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並且鼓勵大家「多吃一口飯」。
        我們每年消耗的糧食中,大約100萬公噸是白米其中約14.5公噸是進口),小麥110公噸,玉米500公噸當飼料,大豆250~300萬公噸主要是榨出沙拉油後把豆渣拿來當飼料──可悲的是這些大豆幾乎都是基改大豆。
        進口替代是我們恢復糧食自給率、重建農業與農村的必要手段。
        110公噸的小麥很惹人注目,因此近年來有人努力地想要在台灣推廣小麥的種植。如果真要往這一條路走,培育適合台灣氣候的小麥品種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工作環節。
        另外一個辦法是創新米食。
         台灣人不是「愛吃麵食」、「飲食西化」,而是「飲食多樣化」、「愛吃新奇的食品」,「零嘴消費量多過主食」。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甚至對服務業附加價值的提升、促進就業與經濟發展都有利,不該抱怨,不該去對抗這個趨勢,而是應該要善用這個趨勢。
        因應的辦法不是「提倡傳統米食」,而是「提倡創新米食」。
        白米怎麼輸給麵粉的?你把傳統米食全部擺出來,頂多就是擺滿一個餐桌,而且都是「俗又大碗」。你把歐美所有的麵粉製品全部擺出來,不只擺滿一個餐桌,而是可以擺滿好幾個房間──過去百年來,歐美各國各自發揮創意在創新麵食,華人圈卻一直在低度經濟發展中走不出傳統米食的有限性。
       樣式少是一大致命傷,「俗又大碗」是另一個致命傷。歐美美食有很多種小巧可口的精緻零食,傳統米食卻大到每吃一個就得擔心發胖。
        如何創新米食?如何創造多樣化又精緻小巧的米食點心?我相信這裏頭有許多創業和發揮創意、巧思的空間。也只有往精緻點心發展,才有機會降低食材所佔成本比例,而有足夠的成本空間去支持友善土地的本土農業。
        朋友曾經送我一條純米做的蛋糕,比麵粉做的好吃,好消化。純米的口感比純麵粉的口感滑潤,不需要添加奶油,有機會做出各種好消化而低熱量的可口點心,我猜可以發揮的空間應該很大。

三、米糆條
       康熙字典裡有「糆」字,但意思卻是「屑米」,可能是指破碎的米粒,而非用米製作的麵條。
       傳統米食中的「米篩目」常被寫成「米苔目」,它沒嚼勁。
       要製作出有嚼勁又好吃的純米糆條,很不容易。福山農莊是出資委託台大研究許多年,才終於研發出用純糙米與純水製作出來的米糆條──它不添加玉米或小麥麩,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添加物,所以很難製作。不過,當義大利麵來煮,或者拿來當炒麵的食材,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一個朋友告訴我:「只有一個缺點,完全感覺不到是在吃米食。」

       如果你對麥麩過敏,或者對純米糆條的口感好奇,來試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