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兩位高中老師不約而同地跟我說:近年來學生家長中失業和低收入戶的人數在持續地增加,愈來愈多學生上大學後為學費與生活費無著而困擾,只能犧牲課業去忍受打工的時薪剝削,搞到課業與專業技能兩頭空。他們很擔心這樣長大的孩子會在經濟上變得跟家長一樣弱勢,甚至更弱勢。
要解決這問題很簡單,只要落實馬英九的競選承諾,施行「負所得稅制」,對所得偏低家庭給予合理的經濟救濟即可。但是最大的阻撓卻來自於「減稅救經濟」的主張,讓政府只顧為富人減稅而罔顧弱勢的生計,卻又同時堅稱:先讓富人有錢,財富就會「向下滴流」而施惠於窮人。
全球鼓吹「向下滴流」經濟學(trickle-down economics)最有力的人是雷根總統的預算主任史托克曼(David Stockman),他說這套理論的基礎是「供給面經濟學」(supply-side
economics)。但是,供給面經濟學被諾貝爾獎得主批評為「巫毒教經濟學」,而斯托克曼後來也不再相信這一套理論。教宗方濟各更強烈批評這種制度是「新的暴政」,而且用十誡的「你不可殺人」來譴責它。
國內擁護這一套主張的是財政部長李述德,不過朱敬一卻批評他:租稅負擔率偏低,「會讓國家活不下去」。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副教授陳國樑和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黃勢璋甚至寫了一篇文章〈財政困窘與稅式支出〉,劈頭就說:「學理上認為,以租稅減免與優惠來刺激經濟,特別是依我國政府以往數十年來的作法,效果相當有限,甚至在產業升級以及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上,反而會有反效果。連年大規模減稅的惡果已逐一浮現。」其中包括沒錢投資公共建設與執行重大政策,以及國債的逐年升高。
台灣的總體稅率偏低得非常地誇張,主計處說只有OECD國家的一半,但美國傳統基金會卻說是只有韓國的三分之一(見上表)。稅率這麼低,但受薪階級和中小企業老闆卻「萬萬稅」,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因為減掉的都是富人稅和高科技產業的應繳稅。
每次有人主張要富人與高科技產業正常繳稅,就會有人恐嚇說:對富人課稅,富人就會跑光。真的?假如這個說法可信,那麼富人都跑到哪裡去了?當然是到稅率最低的地方!讓我們從上面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統計裡看看,除了非洲之外,全球富人稅最低的國家是哪裡?台灣!那麼,你有沒有聽說全球百大首富都在申請台灣的國籍?沒有!因為富人在挑居住地時考慮的是語言、文化、生活舒適度以及財經環境與當地人才是否適合當營運總部。
又有人說:對企業課稅,企業就會跑光。真的嗎?假如這個說法可信,企業當然都跑到稅率最低的地方去了。但是,除了非洲之外,全球高科技產業稅負最低的國家就是台灣。你有沒有聽說國際大企業想要申請到台灣設分公司?我有!問題是台灣的法律和制度對外商極不友善,因此他們探察之後都跑掉了。
大家都說:22K是因為勞動力供過於求,因此根據經濟學的「鐵律」,工資必然下降。我只問一個問題:假如政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並引入優質外商,使得台灣的企業家數增為現在的兩倍,勞動力是不是會馬上變成「供不應求」?薪資是不是會馬上調漲?
所以,接下來該問的是:我們有沒有吸引外資的條件?台灣的稅負是韓國的一半到三分之一,製造業的人均產值是韓國的117%,而人均工資卻只要韓國的52%。如果你是韓國老闆,你想不想到台灣設廠?
那麼,外商為何不來?果你是可以跟行政院長、立法院長開會的台灣老闆,你會讓外商來台灣跟你競爭嗎?你會同意改善對外商不友善的各種法令和制度嗎?
所以,台灣的經濟不振,產業二十年來鮮少升級,誰該為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