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論文寫作(學術寫作)學什麼?

      假如論文寫作(或學術寫作)是純屬學術圈內的特殊風格,與學術圈外的人無關,我就不會想寫《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未來還很可能會在這個部落格裡寫一系列「碩博士生專欄」的文章)。
      在我看來,論文寫作的過程牽涉到四種能力:(1)去蕪存菁的能力(從數年的複雜思考、研究、資料彙整、跟既有文獻對話,挑出最有吸引力的主張或論點),(2)對複雜事務與思想的精準表達能力,(3)以理服人(尤其是在面對多疑且位高權重的決策者時),(4)自我批判(最重要的是覺察自己的盲點,而不是挑他人毛病)。
      這四種能力,不管是在企業界、政府部門或學術圈,都有同等的重要性和運用的機會(關鍵在於:只要你的工作崗位夠高,涉及的事務夠複雜)。
      因此,這本書最初的書名是《論文寫作: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至於寫作的目標,則是填補既有相關書籍的重大空缺。

英美學術寫作能力的培養模式
      1940s-1970s 的英國教育體系號稱「三軌制」(Tripartite System),那是真正的「一試定終生」:學童在念完 6-7年的小學教育之後,在 11歲左右參加一場「11+」的升學考,成績優異的極少數人去念「grammar schools」,基本上只有這些人有機會在畢業後考上大學(其中還有一部分人會再接受一年的延伸教育,以便考牛津和劍橋),其他人去念「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s」(畢業後當技工),或「Secondary modern school」(畢業後當基層文職人員)。
     在這樣名符其實的「精英教育」體系下,「grammar schools」的師資與設備都很齊全,學生受到很好的教育,而且通常在中學時期就已經開始接受「學術寫作」的訓練。此外,大學階段還會有進一步的「學術寫作」訓練,大學畢業時還會有學位論文的寫作。因此,這一段時期英國的大學基本上沒有「寫作中心」——絕大部分英國大學的「寫作中心」是後來從美國引進的。
      目前,絕大部分的英美大學都把「學術寫作」的訓練委付給「寫作中心」,既沒有全校通用的必修或選修課,也沒有為各系設計的必修或選修課。其中兩個關鍵原因是:(1)各系的「學術寫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歧異,很難設計出像「大一英文」這樣各系普遍適用的課程。(2)傳統上英美頂尖大學的大學部學生都是高中時期表現優異的學生,而他們在高中時期所繳交的各種報告中已經融入「學術寫作」的基本要求,課堂上的討論也持續在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考習慣,有些認真的學生甚至還上過「批判性思考」的課程,修過「學術寫作」的相關課程,或者參考過相關的書(例一例二)來爭取高中作業的評分;在這樣的背景下,由各系開課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顯得不經濟(需要的學生不多),仿照大一英文的模式開授全校共通課程則成效不彰。
      結果,「學術寫作」能力的提升就變成是「由寫作中心協助下的學生自力救濟」。

教什麼,學什麼——學術寫作的基本模式與不足
      不管是高中階段或大學階段的「學術寫作」,典型的教學模組是把學術寫作能力的培養先拆解成一篇文章的基本構成元素(句子與段落),並且將它們一屬性分成「客觀事實的描述」、「操作程序與描述」、「因果關係的敘述與論證」、「比較與評論」,以及「有效的主張與強而有力的論證」(最後這一項才是學術寫作的核心要領),逐一講解其寫作技巧與注意事項;之後再引導學生把這些基本寫作能力運用來組成短文寫作、長文寫作,以及論文寫作等(例一例二)。
      關於「強化論證的有效性」,則通常建議:把主張表述成可以被論證的命題(debatable thesis statement)、通過文獻回顧彙整足以支持該主張(命題)的證據有效地組織你的論述架構精準而靈活運用演繹與歸納等。
      這一類的寫作訓練(技巧)很適合強化學生學術性寫作的基本技巧,也是很多寫作中心的課程或給大學部的相關參考書籍中常用的策略。
      唯一的缺點是:這些技巧的層次太低,頂多可以因應大一至大三寫作專題報告之所需,卻不足以承載學位論文所涉及的複雜事實(證據)、文獻的觀點歧異與爭議、以及捍衛任何主張(思想)時所涉及的複雜論證過程與策略。

芝加哥大學出版的經典名著:全面而瑣細、欠深入
      芝加哥大學出版的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一書很可能是關於論文寫作的第一本工具書,它的第一版誕生於 1937年,是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部門的秘書 Kate L. Turabian 為芝加哥大學的學生撰寫的「學位論文格式指南」,全部內容都是在講解芝加哥大學的論文寫作格式(尤其是註解、參考文獻等不涉及學術內涵的格式規範)。
      Kate L. Turabian 本人並沒有念過大學(只有高中學歷),負責審查所有博士論文的論文格式,但不管其實質內容。
     因為芝加哥大學出版的所有期刊論文與專業書籍也都必須吻合所謂的「芝加哥論文格式」,所以這本書從第二版開始對外發行,並且在完成第二版後退休。後來第五版與第六版則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的編輯部同僚參與校對這一本書,但內容仍限於講述「芝加哥論文格式」。
      從第七版(2007年)開始,芝加哥大學的英文系教授 Wayne C. Booth 和 Joseph M. Williams 加上 Virginia 大學的英文系教授 Gregory G. Colomb 一起將這本書的內容大幅擴張。其中 Part I 共 14章,講解如何從選擇研究主題、進行研究,到撰寫論文、以及在學術會議中口頭發表的整個完整流程。Part II 共5章,詳細講述文獻引述的各種規範與格式。最後 Part II 基本上是重複前幾版有關「芝加哥論文格式」的內容。
      其實 Part I 的內容高度重複這三位教授的另一本書 The Craft of Research。由於這三位教授的專長是文學評論與文學史,因此他們的思考架構距離注重實證研究的理工與社會科學有著可觀的距離,沒辦法吻合我對實證研究的要求;對於攸關研究的批判與創新策略又鮮少著墨,很難有助於提升實證研究的品質與深度。有鑑於此,我從理工與社會科學的觀點出發,寫了《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其中絕大部分內容是  The Craft of Research 一書所沒有觸及,卻在理工與社會科學領域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至於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的第九版,雖然 Part I 用了將近 140頁的篇幅,但是涵蓋的課題從選擇研究主題、進行研究,到撰寫論文、以及在學術會議中口頭發表,包山包海的結果,每一個部分所能著墨的篇幅變得很有限,以至於研究的方法與策略講得不透徹,論文的構思與論述策略也講得不夠深入、完整——該談的話題大致上談到七、八成,但是卻都點到為止,談得不夠深刻、徹底。
      我總覺得,這樣一本書對於提升大學部的學期報告(term papers)很有助益,甚至當大學部學生的學位論文寫作參考也應該是足夠的。然而對於難度更高(內容更複雜,結構也更複雜,而要求的論證品質與創意更遠高於大學部的學位論文)的碩博士論文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至於 Part II & Part III 佔了超過 300頁,對於理工與社會科學的人卻不見得非參考不可——不管是理工的引注和文獻格式,或者社會科學界常用的 APA 格式,都跟芝加哥大學格式不同,因而根本沒必要去讀。
      因此,盡管這本書非常地有名,我自己始終都閒他囉唆處太囉唆,值得深談的問題卻談得太粗淺,因而既沒辦法讀完,也從來不曾推薦學生去翻閱。
      
Howard S. Becker 的診斷與處方:
      Howard S. Becker 在 Writ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How to Start and Finish Your Thesis, Book, or Article 裡嘲諷自己和社會學界的同僚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社會學家的作品風格糟透了,以至於談到文學風格時可以乾脆把『壞的寫作風格』謔稱為『社會學』。」
      而且,他堅稱:重修大一英文本於事無補,因為真正的病根在於「社會學家所需要表達的思想遠比大一英文教科書裡的任何範例都更複雜」。所以,要搶救社會學界(研究生與新進研究人員或師資)的「菜英文」,需要的不是重修大一英文(或變更其教材),不是為大學部學生開設「學術寫作」的必修課或選修課,也不是繼續擴編芝加哥大學出版的 A Manual for Writersof Term Papers, Theses,and  Dissertations(第九版已經將近八百頁),而是教導(啟發、培養)學生一種「表達複雜思想(複雜證據、觀點、分析、比較、論述)」的能力。
      而且,懷著社會學家的敏感,他進一步指稱:上述寫作上的弊端(行為模式)之所以如此普遍而常見,乃是因為它們是教育體制所長期誤導(薰染)出來的「惡習」。此外,身為芝加哥學派的第二代代言人,他言必有據地提出具有說服力的經驗性考察證據:首先,他開了一個學期的論文寫作課(其實是他的實驗室、兼田野),觀察學生寫作上的各種問題(錯誤的寫作習慣,對於論文寫作過程的錯誤想像,沒必要的心理糾結等),向自己提出假說與解方,進行實驗(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糾正惡習,提升寫作能力與信心),最終印證了假說成立。
      他在第一章裡就開門見山地指出了幾個重點,譬如:
(1)學生在學期報告養成了錯誤的寫作習慣,且誤以為:「先想清楚你要寫什麼,再一氣呵成地下筆。如果沒想清楚就下筆,或者會因為思緒紊亂而文章面目模糊,或者編寫邊改而使思緒更亂。」然而這樣的寫作模式有利於寫作短文(數百字到上千字),卻不利於論文寫作(近萬字到數萬字)。
(2)當需要寫的內容千頭萬緒時,卻為了要找到全文第一個段落的第一個句子(topic sentence)而絞盡腦汁,猶豫著不知道要用怎樣的句子才能適切地點出全文重點——其實全文根本還不存在,真正寫出來且按正常程序多次增、刪、調整結構後,面貌必然會大異於原樣;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只需要一個「還可以」的「題旨句」(topic sentence)就好,等到整段或整節寫完,再根據當時全文樣貌來仔細斟酌更好的「題旨句」就夠了。(3)從碩士論文的寫作階段開始,寫作的最大難題是:「證據、論述與思想都龐大、複雜且蕪雜,而所需要的論證架構也相應地太複雜」,因而根本不可能「想清楚再寫」,而只能「邊想邊寫,邊寫邊重新調整文章架構並釐清思想的內容與架構」。也就是說,「writing is thinking」,而且唯有把所有重要的思緒都寫下來,可以被反覆閱讀,然後你才有可能藉著草稿之助「看清楚自己的思想內涵」,並進一步地斟酌它們的表達架構與次序。(4)重修大一英文,或者大幅調整大一英文的教材,都於事無補。因為西北大學的精英學生欠缺的不是「英文寫作能力」(或學術寫作的基本概念),而是養成「精確表達複雜思想」的正確習慣與能力。
      也就是說,Writ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 How to Start and Finish Your Thesis, Book, or Article 的重點很像是在診斷學生(和資淺研究員)的不良寫作習慣和心理上的畏懼,以及對於「成熟學者如何寫作」的錯誤想像,以便引導他們面對論文寫作的較有利觀念、心態與習慣。
      有些讀者或許會想起我在〈論文寫作的第一步〉裡提到過Becker 的 "Becoming a Marihuana User"(1953),其中一個主題是:你必須先學會「正確地」吸大麻,之後才有可能從吸大麻的過程獲得實質的快樂。
      類似地,你必須先學會「正確的」論文寫作行為模式,之後才有可能從寫論文的過程獲得實質的快樂。

填補遺漏的環節:《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
      然而在 Becker 倡議的「正確的」論文寫作行為模式以及芝加哥大學那本較適用於大學部學生的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之間,還有許多很重要的(或許是碩博士生最想知道的)環節被漏掉了:(1)如何盤點研究成果,評估品質、得失、輕重與先後,據以決定哪些材料要寫進論文裡,哪些不要寫進去;(2)如何擬定論文主要訴求,盤點證據,評估這些主張中哪些有能力捍衛(辯護、論證),哪些可能會變成論文的弱點,甚至要來無謂的攻擊、批評;(3)摘要、導論、理論背景、研究方法與過程,資料的生產、彙整與呈現、資料的分析與討論該寫到多詳細?重點是什麼?必須各自達成哪些功能,扮演哪些角色?(4)論文的各個部分如何形成前後呼應的整體性結構?(5)無法充分論證、捍衛的發現(成果)是不是一定要捨棄不寫進論文?有沒有辦法既寫進去,又不會形成被攻擊的弱點?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就是填補這個空缺。作為《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的姊妹作,這本書聚焦在論文寫作的過程與要領,尤其是「盤點成果,去蕪存菁,擬定論文主要訴求與架構」,以及深入講述「導論、理論背景、研究方法與過程,資料的生產、彙整與呈現、資料的分析與討論」(依序)各章節的主要內容、寫作要領,以及前後的呼應與整體架構的邏輯。這些部分應該都寫得明顯地比芝加哥大學的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更完整、週延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