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誰讓台灣從根爛起?

        植物如果從根爛起,往往沒救;社會如果從根爛起,或許接連好幾(十)個世代都會失去未來。植物的根爛掉,有時候是土壤、氣候或照顧的人出了錯,有時候是染上了病蟲害。台灣社會呢?有沒有病?什麼病?
        這幾年來每次演講時問聽眾:「有沒有人看得到十年後台灣的未來?看得到的請舉手。」總是一片揪心的悄然與黯然。
        這是誰害的?天真的經濟系畢業生說「都是中央銀行的錯」,天真的政治明星(X神)說「都是阿共的錯」,兩黨的御用學者都說「全球不景氣,不能怪執政黨」。
        關心農業的人都知道,台灣有菜蟲、有米蟲、有果蟲、有毒蟲。台灣社會到底還有多少種蟲?
        一顆蕃薯和一篇李方儒的臉書PO文,讓我這個年很難過。

一、誰是李方儒
        也許你也不知道。不用查維基百科,裡面沒寫。據說他是「台湾金牌制作人,被媒体冠之以“鬼才制作人”之称。」據誰說?百度百科——是的,我也感到很悲哀,怎麼會是在對岸那麼紅,在台灣卻好像很少人知道?
        他最近在自己的臉書上寫了一篇文章,談台灣的娛樂業自救之道。我沒有臉書,是從「微信上的中國」看到的——這是第二個悲哀。
        這篇文章好像沒有篇名,一開頭就是「看看自己臉書工作地點:中國大陸,職業工作:娛樂傳播。説句真心話:我是極度討厭這個『頭銜』的,『離開』一直是我最大的心願。『恬淡』一直是我人生的規劃。」——這是我的第三個悲哀:一個在對岸那麼紅、那麼神,而且很想回台灣的「神」,卻回不了台灣?

二、如何救台灣的娛樂業與文化相關產業
        「微信上的中國」給這篇文章下的標題是「一位在大陸打拼的台灣資深製作人,提出拯救台灣娛樂產業的治本之道」。什麼樣的「治本之道」?
(1)電視台節目公開招標:因為「在台灣工作的電視人都知道,電視台所有播出的戲劇、綜藝製作單位,幾乎全是『內定的』,這些少數的製作人,早已壟斷了台灣電視台40年以上,他們在台灣最繁華的時候,賺進了上億的鈔票,此時他們不但不知將之前的所得回饋給台灣社會,卻打算在台灣電視已進入『癌症末期』時,繼續啃光台灣老本,我實在不願指出這中間有多少的「利益輸送」,但電視台如果不再「透明化」,這樣的「惡性循環」將永無止盡。」
(2)廣告總冠名和置入再鬆綁:「這是説給NCC聽的:你們都還沒有嘗試過,就『畫地自限』,讓台灣廣告『總冠名』處處受限,實在是『因咽廢食』。」
(3)進一步與對岸新媒體合作:「可悲的是,我在北京幾乎看不到一個台灣電視台的工作者,有這個能力促成台灣和大陸的聯合製作。」「如果只會『買片』和『賣片』,我家樓下賣菜的也可以經營電視台。」
(4)走「本土路缐」不是愛台而是誤台:「台灣是一個內需市場小,必須靠出口才能生存的地方,如果一再『本土化』,我們的東西就進不入大陸以及日韓市場,台灣今後的的娛樂文化產業:絕對是要面對『大中華市場』的,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賺到裡子和面子。」「這是說給所有台灣人聽的:『政治』和『文化』必須一定要分開,我們才會有前途。」
        但是,我相信:這一篇文章預期的對象都不會把它讀完,讀完也會置之不理,所以它的下場注定就是狗吠火車——這是我最大的悲哀,台灣不是沒人知道未來在哪裡,而是他們的聲音不會有人聽;政黨在愚民,媒體在愚民,網路名嘴在愚民,臉書上被愚弄的人又成群結隊地去愚弄別人。

三、一顆蕃薯的悲哀
        我的一個學生去種田,我曾用舊的部落格替她的農穫打廣告。今天烤她託人帶來的蕃薯來吃,綿密而鬆甜,還帶著濃濃的香味,超好吃!我相信這是世界一級棒的蕃薯!
        打電話跟她道謝時,順便讚美她們家的雞,超香、超甜、超好吃。但是我沒辦法天天吃雞肉,比較習慣的還是豬肉。於是我順便抱怨起這些年來吃的豬肉「不甜、不香,只有腥臭味,一點都不像豬肉」。她說她們都吃隔鄰自己養的豬,我趕快託她代買。
        擱下電話,我很興奮,卻又馬上轉為悲哀。
        台灣是個寶島,任何東西只要規規矩矩地種,就是世界一級棒的好吃。別說是她們家和一些小農的有機農作和有機雞,我們家常買的菜是小農在山上用不特別講究的方式種的,既不標榜有機也不標榜友善環境,但就是好吃——雖然還不到「世界一級棒的好吃」,卻也已經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國家了。偏偏人謀不臧,這個社會就有辦法搞到「有良心、認真的農民撐不下去,活不下去」,然後讓沒良心的賤商、賤政客大賺國內外黑心食品的錢」。

四、菜蟲、米蟲、根腐線蟲
        台灣社會不只是有菜蟲、米蟲和果蟲,還有遍佈所有產業的根腐線蟲
        網路上說,果樹一旦感染根腐線蟲,「地上部呈現微量元素缺乏症狀,植株矮化、葉片黃化變小且數量減少、稍枯、樹勢衰弱,嚴重者萎凋甚至死亡。」
        這個病徵,看起來像不像今日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