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最受矚目的訴求是免試升學,它既被官方當作是達成政策目標的關鍵,也是反對者批評最嚴厲之處,尤其「超額排序」的辦法更是爭議的焦點:官方版本堅持要把會考成績當作優先序最低的排序依據,反對者則堅持除了會考成績之外不要再增添其他排序的項目。
仔細揣摩〈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教育部顯然是想利用免試入學作為推動兩大政策目標的關鍵手段:(1)舒緩國中學生升學壓力,落實多元學習與適性發展。(2)各高中職發展學校特色,並依據學生學習能力提供不同難度與廣度的課程,以便兼顧學生個別差異,進一步落實適性教育。
官方版本顯然把一元化的入學考試當作歷年來教育無法多元化的罪愧禍首,所以在考慮「超額排序」辦法時非常堅持多元的排序,甚至在列舉排序項目時含蓄地暗示排序項目的優先序為: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畢業資格、均衡學習、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而會考表現則刻意地被安排在最後一項。
官方版本雖然頗具理想性,卻很像英文裡的「一夕革命」(revolution through a night),野心過大而絕不可能實現。平心而論,想要靠免試升學就徹底消除所有的升學壓力,以及所有考試制度對教育的扭曲,這種一步登天的企圖未免太天真而欠缺現實感。此外,這些目標搭配著含混籠統的執行辦法,授予各級執行單位、人員太大的裁量空間,也難怪地方人士、教師與家長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感與焦慮。譬如:均衡學習、適性輔導與多元學習表現等排序項目根本就很難具體評量,也很難有一致的標準,也因而給予各種舞弊手段寬闊的表現空間。這樣的辦法,其評量結果與抽籤賭考生運氣相去不遠,但執行起來的複雜程度則遠遠超過抽籤,而衍生的糾紛則遠遠超過只用會考成績作為超額排序的依據。
更值得斟酌的是,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免試升學所能達成的目標極其有限。
首先,拙文〈學而無用誰之過?〉(《親子天下》第36期)已指出:除非政府放棄獨鍾明星產業的政策,並扶植中小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否則台灣的技職體系永遠脫離不了二房或童養媳的地位,而單靠教育制度的變革與免試入學更不可能解決政府政策對產業與教育發展的長期扭曲。
其次,升學壓力雖然壓抑了教育的多元化發展,但其壓力的根本源頭並非一元化的升學考試,而是各個高中師資、設備與各種教育資源的懸殊差異──只要有這些巨大的差異存在,家長就會擠破頭地去搶進「明星學校」。如果不先設法解決這些資源分配的落差,而硬逼著學生在混亂的排序辦法下進入不想念的學校,當然會如反對者所預測地橫生各種流弊,以至於最後的結果並不見得會比依據會考成績進行分配還更公平。
何況,即使廢除了能力分校制度,各校也還是會進行能力分班。結果,各校最好的資源還是會被拿去給成績最好的班級,並且在各高中發展出「資優班」、「升學班」與「放牛班」的歧視性待遇。這並不比能力分校制度好多少。
再說,一旦高中入學方式果真有效地廢除了能力分校,一定會使家長更擔心學生在公立學校課業進度遲緩,以致升學導向的私立明星高中紛紛興起。結果,不但沒辦法解決明星大學入學機會的城鄉落差,還讓富爸爸的小孩更有機會搶佔明星大學,因而增加了社會的不公平。
因此,產業政策的變革才是技職教育正常化以及中學教育多元化且適性發展的關鍵,而解決各校師資水準不齊與設備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之後才有可能緩解擠明星學校的升學壓力。至於入學方法所能達成的教育改革非常地有限,教育部實在沒必要堅持一相情願的意識形態,在超額排序問題上跟地方人士、教師與家長僵持不下,硬把排序方法弄得極其複雜而浪費社會的心力與資源,還增添各界的不確定感與高度的焦慮。
會考只分三級,其實這就已經可以讓升學壓力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了。短期目標內先做到這一步,以便花更長的時間去積極改進師資水準與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大幅減小免試升學所會引起的焦慮,之後再來推十二年國教與免試升學。這樣先後有序地逐步推動教改,會比一步到位的野心更務實而具有可行性。
原載:《親子天下》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