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生命是持續不斷的累積」答客問

「生命是持續不斷的累積」這本書出版之後,誠品網站編輯針對這本書提出了六個問題,或許也是許多讀者想問的問題。底下我把自己的回答貼上去,供大家參考。


誠品站筆訪
Q1:您沿用了那篇流傳許久文章標題「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作為新書標題,頗能讓年輕一代不急於一時;但是年輕人常會擔心自己的累積是否「方向正確」,而焦慮於聽從長輩朋友的建議,您會如何鼓勵年輕人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的方向?

      沒吃過土耳其菜之前,你不會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土耳其料理。同樣地,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是一種嘗試錯誤的過程:你試著根據「傳聞」中的「偉大作品」去親自接觸一些似乎會合妳胃口的東西,找到喜歡的,就想辦法進一步深入去了解;不喜歡的,就暫且擱置,也許過一陣子有新的想法時再重新試試看。不管是哲學、文學、美術或音樂,真正好的作品都會被包刮在各領域「經典作品」的清單之中,但是「經典作品」的深度卻差異很大。
      一般而言,「經典作品」一定有獨特的優異處,但「經典作品」中通常只有極少數具有心靈的深刻度,其他的往往只是因為技法創新、或集前人之大成而著名,沒有什麼深刻度。有心靈深刻度的創作者往往有一個特色:不嘩眾取寵,不在乎俗世名利,作品愈老愈出色、深刻而簡練;而沒有深度的作者反而經常在生前享盡榮華富貴,出入宮庭,至死方休。
      不過,初學的人不需要急切地想要知道哪些經典較有深度。有深度的作品要跟沒深度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才會真正看出誰有深度,以及何謂「深度」。而且,人的學習過程本來就是先淺而後才能深,只要持續地累積,就會愈來愈能分辨好壞;積年累月地持續深化自己,就有機會愈來愈能掌握深淺的分辨,從而在一大堆「經典作品」中區辨出真正可以給自己深刻啟發的作品。
      深刻的經典見識多了,自然會培養出位自己找方向的能力。「尋找自己」跟「認識歷史上的偉大心靈」是相互呼應的事,猶如人的左右腳,只靠一腳走不遠,兩腳交替才能走得遠。


Q2:您在第一部當中談論最重要的人生哲學問題:「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您提出了解答「愛」、「善意」、「自我實現」等等,然而在社會當中關注此一主題的大多是宗教團體;一般人是否可以從臺灣的社會文化當中,學習體悟到這些美德?年輕人初出社會亟需肯定,如何能夠擺脫社會浮華價值判斷,更為重視基礎美德?
      「愛」與「善意」不該被抽象地理解,而要在真實的行動中去體會。當你扶助一個幾近絕望的人,而看見她眼中感激的眼神或眼淚時,你會知道:「愛」與「善意」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互動方式,遠比別人目光中的「仰慕」、「艷羨」、「忌妒」更溫馨、厚實。
      如果只是用大腦去想像,你會很難感受到「愛」與「善意」的「滋味」,就像聽人家傳說印度料理有多好吃而從來沒吃過一樣,你絕對不會愛上印度料理,因為它們「太抽象」。
      可惜,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太忙,沒有空幫人,或者頂多捐個錢(最不花時間),因此沒有機會花足夠長的時間去幫一個人,去跟這個需要幫助的人長時間相處,時間長到彼此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心意──這樣,你才會真切地感受到「愛」與「善意」的「滋味」。
      「自我實現」也一樣,你一定要親身去感受,才會愛上它的「滋味」。我可以從年輕時就不太在意俗世的名利,那是因為我從高中起就經常可以具體感受到成長的喜悅,因而外在的虛榮就顯得淡而無味。尤其是因為每年生日時都會認真回顧過去一年的成長,以及期許下一年的具體突破,因此更加可以清晰地辨識「自我實現」的軌跡與節奏,而相信「功不唐捐」。
      關鍵在於「親身去體會」,一旦親身去體會了,「愛」、「善意」與「自我實現」就不再是宗教團體的專屬,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的美好「滋味」。


Q3:您在第二部當中,就個人經驗實論台灣學生所面臨的幾種選擇與思維,您強調大學教育須掌握「根源於自身經歷」、「自修閱讀」、「良師益友」最為重要;但在網路眾聲喧嘩、媒體取材偏頗、書海浩瀚的當代,要做明確的選擇更為困難。年輕學子該如何明辨?
      首先,慎選益友。如果一個朋友會被你形容為「很有思想」,通常總有些無法抹殺的理由,而且往往是因為他可以見人所未見。不要自殘形穢,不要自尊過強又見不得別人比你好;有人能見你所未見,就跟他交朋友,從他口中去了解各個大學有哪些能啟發人智慧的好老師。聽到有好老師,就想辦法去聽他的課,想辦法從他的課裡了解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以及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一旦聽說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就試著去找他們的書來看。
          良師與益友不可或缺,但自修所得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讀書時要能跟自己的經驗相印證,找到書本論述跟自身經驗的交會處,才真正找到自己跟書本對話的起點;如果書裡的論述極少能跟自己的經驗相呼應,但是可以呼應之處確實有「大開眼界」或「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這就是適合你現階段念的書。一本書,若能跟自己的經驗對話又同時提升自己思想的細膩度、高度、深度,或廣度,就不要怕它難懂,一遍又一遍地努力唸,至少每過一、兩年就讀它兩、三遍,隨著你累積的增加,能讀懂的部份就會愈來愈多。其實,讀書不在多,而在於能提升思想層級,打開眼界。而且,只要每年都有讀到能提升思想層次的書,每年都有進步,自然會隨著成長過程而愈來愈知道該如何分辨誰是良師、誰是益友,誰是好書。
      在分辨能力還不夠好時,盡量挑「經典著作」讀。「暢銷書」跟「經典著作」應該是很容易區辨的:「暢銷書」就是銷量很大的書,但絕大多數不是好書;經典著作就是每一個領域中跨世代的大師著作,譬如:人類學界一定有一些跨國際且跨世代的大師,問一下學人類學的一定會知道,Wikipedia 一定會有介紹,中文的 Google 上面一定會有人介紹。
      經典著作往往較深、較難懂,不得以時可以先讀二手介紹的書,但是對不要用二手書取代原著的全譯本,甚至連好的節譯本都往往比二手書更值得讀。
      有些書不是國際知名的「經典著作」,但對初學者很有啟發。假如有你能信任的人介紹,不妨讀讀看。但是,貪輕鬆,淨讀容易讀的書。不時地要拿「經典著作」來讀,給自己提升思想層次的機會。
      用新求進步的人一定會持續地有進步,只要持續地進步,其他該有的能力自然會一一發展出來,無需急在一時。

Q4:您在第三部當中談到戀愛與婚姻,強調鬆綁婚姻當中的義務,以及談論不婚。對於臺灣來說,許多年輕人適婚壓力皆來自於父母,當代的父母與子女該如何調適?您認為臺灣是否需要修法保障同居生活呢?年輕人在走入婚姻時,經濟能力該是最大的考量嗎?
      台灣社會欠缺社會福利與社會安全制度,而且勞資關係嚴重地向資方傾斜,使得上班族沒有安全感,不敢結婚,負擔不起婚姻所帶來的額外義務。此外,工作壓力過大,使得婚姻的感情維繫困難,也使得婚姻的吸引力下降。
      經濟壓力不該是不婚的理由:有沒有結婚都必須有能力養活自己,而兩個人住一起的生活費用通常少於兩個人分開住。婚姻的真正經濟壓力,應該是小孩的撫育與教養問題。但是,假如兩個人真的適合婚配,大不了不生小孩。在今天已經多元化的婚姻體制裡,婚姻不再需要跟生育綁在一起,也不該再跟經濟問題綁在一起。真正該認真考慮的還是:婚姻的維繫不容易,兩人是否有值得一起奮鬥或長期相伴的遠景。
      此外,同居並沒有辦法解決前述各種問題──同居猶如只結婚而不生孩子,卻迴避不了兩者間細膩複雜的價值衝突或適應問題。同居的立法幫助更小,今天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歧視同居行為,如果是雙方家長反對他們同居,那也不是立法可以幫得上忙的。
      做為家長,必須跳出成長過程的社會「慣習」,體會到社會變化對年輕一代所造成的巨大壓力,讓他們用更多元而且有彈性的方式處理兩人的關係。看著今天的年輕人,我常是這麼想的:「他們兩人要彼此搞定已經夠難的了,實在不需要老一輩的意見來增加問題的複雜度!」
      年輕人若想說服上一代,也必須要跳出自己的成長背景,嘗試著進入上一代成長的脈絡,先瞭解上一代的心,才有機會讓他們了解你。
      兩代之間的爭執千萬不要放在「對錯、是非」的脈絡下去爭論,而要當作是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在溝通。解決問題之要在「相互了解」,而不在「誰是誰非」!


Q5:您在第四部談到了理想以及探索生命價值的重要性,更著重在三十到四十歲人生階段的困惑,這個年紀多在為了家庭生計打拼、為個人職業累積經驗,忙碌的生活中是否需要同時注重個人內觀自省?該怎麼做?在生計無虞時再探索自我實現是否來得及?
      三十到四十歲的人生階段往往是最窘迫的階段:收入少而儲蓄困難,專業能力仍待發展而對於職場的各種可能性又了解不足,因此對現實的生活欠缺安全感,往往不得不「工作優先、家庭次之、沒有自己」;但是工作與家庭的事務繁忙,因此要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確實不容易──女性婚後尤其如此。
      必要時,可以考慮轉換一個收入較低的工作,以便保留一點下班的時間。基本上,職場是現實的,妳拿老闆多少錢,老闆就會期待妳加倍付出;但是妳拿的錢少,老闆也自然會對妳要求較少。
      不得以時,只好暫時先以生計和家庭為重,等職場工作較穩定,家裡的事也較上軌道,才再慢慢地增加留給自己的時間。
      但是,再怎麼忙,一週還是得盡量找個半天或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獨處、靜思,想一想自己這一段時間在忙什麼、求什麼,想一想自己這一段時間在煩惱什麼,想一想自己這一段時間有什麼困惑。
      摩西規定族人每週要留一天,紀念耶和華引領他們脫離苦役的日子,其實也是企圖藉此讓以色列人牢記他們屬靈的成分,而不致於中年勞苦地成為肉體的奴隸,再也無法「傾聽心靈的聲音」。
    當代人再忙,也還是要不時忙裡偷閒地跳出現實的生活泥沼,看一看自己是否活得失去方向、是否徒勞,是否在為沒必要的身外之物而過勞。即使時間無法長到能讀完一本書,甚至無法斷斷續續一讀完一本書,以還是不能完全廢棄跟自己對話的時刻。
      人不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就像火車失去了駕駛員並脫軌而出,動力愈大、速度愈快,愈可能朝著不該走的方向逸出;甚至從此忘了初衷,再也想不起年輕時有過的熱情與理想,也想不起年輕時所經歷過的一切生命中的美好。
      一個只剩野心的人,不管截獲多亮眼的名利與權勢,畢竟還是鄙薄而腐臭的人。活成那個樣子,雖然志得意滿,其實認識的人都知道是個行屍走肉,「不值得!」


Q6:您不僅關心科學人文的理性與感性,同時更關心社會議題,遇到自我價值與社會主流價值衝撞時,該如何平衡?年輕人處在多元價值的社會當中,又要如何樹立自我的價值觀?
      有些人的「自我價值」只不過是未經慎思與抉擇的一時好惡,沒什麼好堅持的,所以在主流價值面前也堅持不下去;有些人的「自我價值」則是基於親身的經歷和體驗,有屬於他個人慎思與抉擇的過程,深知自己為何棄主流價值,也確實知道自己的堅持將獲得什麼。這樣的堅持,不管多孤單,往往都有著豐富而甘美的滋味,遠勝於仰賴虛榮心和鄙薄野心支撐的淺薄滋味;因此,無須刻意堅持,自然會因為一個甘美醇厚,一個鄙俗澆薄,而自然樂於取捨。
      很多人誤以為堅持理想是艱苦的,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從理想的實踐中品嘗到那甘美醇厚的滋味;一旦你親自嚐過那種滋味,就像運動上癮一樣,你會自然地堅持理想而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