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AI的妄言、妄信與迷思

      一個跟AI關係密切的科技產業大老去台大演講,主持的台大教授恭恭敬敬地言必稱「學長」,還說「學長」平日忙於協助政府首長及科技業高管研擬策略,今日撥冗前來備感榮幸。根據這個「學長」的履歷和頭銜,這位主持的教授並不算「過獎」。但是滿懷期待地聽了半小時後,演講裡充滿跟AI有關的胡扯(絕大部分是過度誇大 AI 的能力而貶抑大學教育的相對價值),實在無法再忍受,就把它關了!
      另外一個也是在台大的演講,講者是在美國大學名校任教的華人,也是對 AI 的性能過度恭維,只不過他的態度還算誠懇,所以沒引起我反感。然而還是免不了一個疑惑:台灣人瞎扯就算了,為什麼海外學人以及國際著名的英美學者也普遍地嚴重高估 AI 的性能?
      最離譜而讓我難以置信的是,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在撰寫澳洲政府委託的調查報告裡(總經費44萬澳幣),竟然「局部使用 Azure OpenAI GPT – 4o」,以至於報告中出現多次 AI 典型的「幻覺」,而在被發現後不得不坦承事實並且承諾要繳回部分委託經費。
     連德勤都可以出這麼荒唐的紕漏,我不禁懷疑: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認認真真地用過聊天機器人,並且仔細核驗它們產出的結果是否可靠?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夫妻。文化人類學(下)

      會想寫「夫妻。文化人類學」是因為讀了 Clifford Geertz 《地方性知識》一書中的第二章「Found in Translation: On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Moral Imagination」(<轉譯中的發現:論道德想像的社會史>),一方面它給了我很強烈的衝擊,一方面引起我很深刻的反思(60歲以前讀過很多書,想過很多事;60歲以後我不曾經歷過這麼強烈的衝擊和反思)與聯想——從道德,到文人類學,到婚姻中的兩人。
      尤其是它讓我對「道德判斷」有了更深刻、寬廣的認識。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川劇變臉的中國,中國的川劇變臉

      在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對他所暗戀的 Ophelia 說:「上帝給了妳一張臉,妳又給自己另外製造一張臉。」於是,女人有了兩張臉。不過,據說川劇變臉的頂尖高手平均一秒鐘就可以變出一張臉,遠勝過多變的女人。
      至於當代中國,很多人以為她只一張臉(專制、獨裁、集權、共產、極端的社會主義,etc),我最近終於體認到:她不只是有許多張臉,而且是有許多貌似矛盾、水火不容的臉;而且每一張臉都是真實中國的一部分,少一張就不是完整的中國。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AI 造神運動:不當的比較,高估的能力,低估的風險,太遲的立法與規範

      一個年輕朋友來信說要以「AI 的治理」做為博士論文的題目,我頗感振奮地鼓勵他、支持他。因為,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題目,也是很好的題目:它有很重大的意義,且值得(需要)長期而持續的研究。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一部分是要鼓舞人文學界、教育學界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和研究生進行相關的研究,一部分是指出我目前看到的幾個關鍵瓶頸和重點(盲點)。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ChatGPT-5 到底有多神?

      我從六月底開始著手草擬一本「AI 識讀」的書,目標讀者是一般讀者,尤其包括高中的師生、家長。原因是我警覺到 AI 有可能會為下一代起的青少年帶來遠遠超過社群媒體的危害(詳見我七月一日的部落格「年輕爸媽必須知道:聊天機器人是潛在的毒品」),而且我搜尋過的所有資料顯示國人對此極端欠缺警覺。之後我又翻閱了一堆中文與英文的書,聽了一堆台大、MIT、史丹佛的開放課程與演講,和 YouTube 上面許多頂尖學者的討論、演講。
     最後認定:想要用一本「AI 識讀」的書當教本(或參考書),在高中教師的引導下,讓高中生「掌握住跟 AI 互動的基本原理與技巧,並且破解一切迷思,協助他們防範未來跟 AI 互動過中有可能會發生的主要傷害」,必須要有「精準科普與跨領域科普」的實力和寫作專長。而我所聽過、讀過的書和演講都遠遠達不到這個訴求,甚至根本還沒有夠徹底地思索過「高中的AI識讀課該包含哪些主題、內容」這個起始點的問題。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兩岸最愚蠢的事

     俄烏戰爭開打後不久,烏克蘭的小麥無法出口,埃及糧價狂飆,政府不得不進行糧食雙軌制:大部分進口糧食由政府管制,控制單價以均分所有人;小部分由糧商進口,按市場機制調整價格。
      每次看到埃及的照片,都忍不住地想:要在沙漠裡養這麼多人口(2023年是1.145億),怎麼可能?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最精準的百年預言

     預言未來是很困難且極高風險的事。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時發表一篇論文《歷史的終結?》,緊接著將它擴充成一本書而在 1992年出版,斷言民主政體與共產政體的競爭已經結束,而歷史也來到了終點,崇尚自由與民主的政體(及意識形態)是最後(且唯一)的政體(及意識形態)。
      緊接著普丁在 1999年起實質獨裁至今,習近平也從 2012年起連任至今,而歐陸(德國、法國、義大利)的極右派也迅速壯大。福山的預言撐不到20年就被拋進垃圾桶裡。
      然而全球總體經濟的發展方向卻持續地在接近凱因斯近百年前的預言,Neil Postman 在40 前所預言的《娛樂至死》也成為今日社會關鍵的寫照。整個全球發展趨勢似乎持續地在往這兩大思想巨人所預言的悲慘境遇邁進,恐怕一百年後依然會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