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小島,稍一不慎就會墮入以管窺天和井底之蛙的陷阱。問題是,「國際觀」或「國際視野」是如此寬泛而壟統的概念,而「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有沒有什麼樣的國際觀(知識)是國人普遍需要知道的?
這麼多年來,我始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面對每天發生的國際大事,我即便只是高度選擇性去接觸,也還是不斷面臨景知識(資訊)不足所造成的困難。
我心目中的「日本獨特文化」
在日本八天七夜,因為客觀條件充分配合,且自己事前做足了功課,所以看足了各式各樣的吉野櫻(夾道的櫻並木,河川兩岸的櫻並木,山澗旁的櫻花林等;而且經常是綿延數公里,看不到盡頭——照片附在文末)。
每天搭乘日本的公共運輸系統,從大都會的地鐵、跨縣際的鐵道、到小地方的私鐵和公車,日日與都會、鄉野的不同日本人比肩而坐、插身而過,看著為生活忙碌的各色日本人,有時候會不禁自問:我到日本來,想了解日本文化中與外來文化(漢唐、歐美)無關的獨特日本元素;然而這些進入過我眼簾的日本人中,有幾人曾經關心過這個問題與這些元素?後來這個問題逐漸變成:我在關心的「日本獨有文化根源」到底跟今天的絕大多數日本人(譬如那些進入過我眼簾的日本人)有何關係?最後這個問題逐漸變成「我最欣賞的那些日本文化特質到底跟今天的日本有多大關係?」
到頭來,我費盡心思所了解的「日本」,是連日本人都不見得關心與了解的,它們會是台灣人所急需普遍擁有的「國際觀」的一部分嗎?應該不是!
那麼,關於日本,我們所急需普遍擁有的「國際觀」是哪一部分?如果要寫一本「台灣人普遍需要具備的國際觀」,該寫進去的素材是些什麼?我們閱聽國際新聞時,必須事先瞭解的日本政黨、政治、經濟等基本常識,還是觀光遊覽時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還是跟日本人貿易、合作時必須知道的基本禮儀與常識?
我所了解的「歐美」
大一時因為讀不懂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讓我充分了解到自己對西方文化的無知,因而開始認真瞭解歐洲的思想史、美術史與音樂史。幾十年下來,我對歐洲的文史終於有了一點瞭解,讀起相關的論述起碼不致於生硬到讀不下去。然而這個文化史的理解,不像是台灣人所急需普遍擁有的「國際觀」的一部分。
後來,因緣際會地想了解歐美的社會運動,以及社會運動思想史,所以終於知道一些跟現實社會比較貼近的事,也比較有助於聽懂國際新聞。因此,當俄烏戰爭一開打的時候,我就警覺到這會是一個「劃時代」的歷史分水嶺事件。當美國副總統在歐洲安全會議上譴責歐洲打壓極右派時,我再度警覺到這會是另一個「劃時代」的歷史分水嶺事件。當我從日本回來,再度聽到川普一系列關稅措施時,我再度感覺到自己對美國的瞭解嚴重不足。
我所不了解的「美國」
我看過資中筠女士的「全面看美国」,知道美國是先有各州獨立,後來為了共同對抗英軍而不得不組成聯邦,但是始終把各州的獨立自主權看得極為重要,而對於聯邦的權力則始終深懷疑慮與憂心,甚至對於要不要成立一個國家銀行(中央銀行)都爭議甚久。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許多美國學者都對美國法政制度上的分權與制衡(check and balance)制度之完善感到自豪,且把它給當作民主制度的典範。但是眼見著川普上任以來的各種胡作非為不但嚴重傷害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嚴重傷害美國選民的權益,甚至已經嚴重傷害川普選民的利益和早已極端艱難的生計。然而不但共和黨國會議員幾乎沒有人說話,連民主黨的國會議員也毫無聲息,似乎國會與政黨的制衡機制根本不存在似的。連德國之聲(DW)的記者都對此大惑不解。
連續聽了數十則分析與報導,我才對於此怪現象(制衡機制幾乎毫不存在)背後的複雜因素略知一二,卻還是充滿疑惑與不解。只能說,要理解這個怪現象,不只是需要深入了解美國司法與政治制度的關鍵細節,還得要了解川普選民的特質,以及美國政壇與商界在桌面下的各種盤算與運作模式。然而,連 DW 的記者都不知道這些具體事實(幾乎只有熟知美國政壇複雜生態的記者和學者才有機會知道),你能把它們給當作「台灣人普遍需要具備的國際觀」嗎?
那些指控「台灣人嚴重欠缺國際觀」的人
這個世界太複雜,至今沒有一個嚴謹、誠實的人敢說他知道川普到底在想什麼,歐盟和中國實際上會怎麼因應,也不知道他眾多一夕數變的行政命令會對全球經濟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隨便舉個例子,很多人籠統地揣測說川普的關稅戰爭與貿易戰會促使中國和歐盟強化彼此的貿易關係。然而這兩國在川普的關稅戰與貿易戰下會各自衍生出無法消化的過剩產能與失業率上升的風險,她們真的可以突然把原本要消往美國的貨品拿來彼此交易嗎?以歐盟遭遇到的鋁鐵關稅為例,中國原本就有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她總不可能去進口歐盟過剩的鋼鋁來讓自己原本的問題益加惡化吧?至於汽車產業,川普展開關稅戰與貿易戰之前,歐盟才想盡辦法用關稅想阻擋中國電動車席捲歐洲市場呢!
當你抽象地思索著「川普的關稅戰爭與貿易戰會促使中國和歐盟強化彼此的貿易關係」,好似很有道理。當你很具體地盤點它們可以如何彼此消化原本要輸往美國的貨品時,卻可能會發現許多窒礙難行的事實。「魔鬼就在細節裡」,問題是我們對這世界的了解不可能如此地鉅細靡遺。
到頭來,光是想要順利地聽懂國際新聞報導,就必然會一再地發現自己的背景知識(資訊)嚴重不足。那麼,敢說指責「台灣人嚴重欠缺國際觀」的人,恐怕只是對自己的無知嚴重地欠缺自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