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一場精彩的辯論

      這一場辯論的主題是「太多數學,太少歷史:經濟學的問題」,地點在倫敦政經學院(LSE)的經濟史學系(Economic History Department),時間是2015年。YouTube 上有錄影
      主持人 Professor Foreman-Peck 是 LSE 博士,曾在牛津大學任教(1991-98)。四個主講人個個大有來頭。重要的是,他們各用15分鐘的時間就很精彩地凸顯了經濟學的特性、經濟歷史與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與角色)、1980年代(芝加哥學派極盛期)遺留至今的禍害、近年經濟學發展的趨勢(越來越重視經驗研究),以及當今大學部課程依舊太偏重抽象理論而太少事實(經濟歷史及經濟學思想史)所造成的遺毒。

內容概要
      第一個發言的是 Lord Robert Skidelsky,他原本是個史學家,研究焦點與經濟密切關聯,因而後來也成為政治經濟學教授。他的代表作是三巨冊的凱因斯傳,並且因其學術上的成就而獲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FBA)。他的發言強調兩件事:(1)熟知(精通)經濟學思想史是必要的,因為它能讓你在接受任何經濟學模型(理論)之前充分了解它是在怎樣的(特殊)經濟條件(背景)下發展出來的,它想要解決什麼問題,以及後人對它有什麼批評。充分了解這些脈絡之後,有助於你批判性地閱讀與了解一個理論,而不是一頭陷進一個理論而完全失去批判性。(2)根據經濟學的實際案例建立起理論模型之前,必須先充分掌握該案例中與經濟問題相關的所有脈絡、線索,而不是以偏概全地從一個案例中抓出局部的線索來印證自己的理論,以至於理論歪曲了歷史事實,又跟現實世界脫節,還貽誤後世無數蒼生(經濟系的學生,以及因為經濟學的謬誤與誤導而成為錯誤經濟政策的受害者)。
      第二個發言的 Prof. Francesco Caselli 是 LSE 的經濟系教授,他的發言重點有二:(1)經濟學的數學模型不是與現實隔絕的抽象數學,它始於一組用自然語言陳述的現實世界具體問題,它的分析結果要回到現實世界的問題,用自然語言跟人溝通。(2)但是經濟問題太複雜,想要用自然語言完整陳述且用自然語言進行全部的邏輯演繹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仰賴數學將經濟學的陳述翻譯成容易演繹、推理的數學語言,才有辦法去推估一個經濟政策或者某種經濟情境下短、中、長其可能會發生的效應。不過,他的母語顯然不是英語,結結巴巴地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四個講者中他的表現最遜色。
      第三個講者是張夏準,他在韓國首爾大學完成大學部教育後赴劍橋取得博士學位,然後留在劍橋任教。他說不定是目前劍橋經濟系裡最為全球所熟知的學者。他的談話重點跟 Lord Robert Skidelsky 相近,但是舉例更活潑、精準、辛辣、逗趣和容易懂,立場比較中肯(比 Lord Robert Skidelsky 更能適切地肯定數學模型與經濟史各自該扮演的角色與互補),但是依舊強調:總體經濟學家建立模型時經常斷章取義地用全球各地採集的案例來印證其理論,卻只取極小的局部數據,而罔顧完整的經濟脈絡與其他數據,因而引喻失義,誤導眾生。
      第四個講者 Prof. Steve Pisckhe 也是 LSE 的經濟系教授,他的發言重點有兩個:(1)不管是經濟學界的近年來的克拉克獎或經濟學三大國際期刊的論文,1980年以來的發展趨勢是實證研究的數量越來越多,理論模型的論文(研究)比例越來越少。(2)但是經濟學的大學部教育依舊停留在1980年代,因而既跟不上最新的研究發現,又跟現實世界脫節。
   
尾聲
      四個主講者講完,是觀眾提問與互動。有些問題無趣,有些引起同等精彩的主講者回應。還是很值得繼續看完。
      我印象最深的幾幕中,有兩幕特別想一提。一個自稱念完經濟學碩士的聽眾憤恨不地控訴他在經濟系裡念了太多沒有用的理論,卻對現實世界的經濟問題了解太少。
      另一個比他更晚的聽眾(很可能是還沒畢業的經濟系學生)也很氣憤地質問主講者:金融機構高薪聘請我們是因為我們懂數學,如果硬要在我們的課程中加入歷史而排擠掉數學相關的課,我們未來的經濟損失誰來賠償?張夏準幾乎笑出來地回答:如果他們聘人是為了要你們的數學能力,首先他們該聘的就是數學家,其次是物理學家,再來是工程師。我們頂多只能排到第四位!
      多年來我一直吶悶的是:為什麼很多學經濟的人都以為經濟系的數學很深,別系的人一定讀不懂?
      以經濟系很自豪的最佳化理論(constrained optimization)為例,它是蘇聯數學家為了太空計畫(最佳化軌道規劃)而發展的,後來集結成最佳化控制理論,廿世紀末結合了非線性運算子和抽象代數而發展成所謂的穩健控制(robust control)——我的本行。而一個研究經濟學思想史且數學能力遠比我差的經濟學者卻翻出一篇應用到最佳化理論的經濟學論文,語帶不屑地問我:這裡頭的數學你看得懂嗎?
      我真的傻眼!局論我確實不懂(沒研究過),要說跟最佳化理論有關的數學,我相信我懂得遠遠超過許多經濟學者。
      術業有專攻,很多學術領域都有各自熟稔的數學工具,從沒聽過哪一個學術領域炫耀自己的數學,我就只聽經濟學界的人如此自傲過而已。
      經濟學界到底是怎麼訓練學生的?我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