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一定要看的印度電影:虎媽伴學方程式

      這部電影很容易懂,也許你會覺得劇情太天真而一廂情願(too good to be true),我願意打賭其中最感人的元素(母愛的堅持與人對人的善意)在印度的許多角落裡還是有可能的——盡管那是一個充滿迷信與偏見的社會,卻也同時在某些社會的角落裡還保有著簡單的信仰、善良與純真。
      也許從台灣的社會現實來看,這部電影裡的劇情有點煽情而不夠真實,其中也確實有很多小細節充滿斧鑿痕跡;不過,從大的結構來看,我願意相信在印度的某些社會角落裡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寫實性。
      同等重要的是,這部電影還會在MOD的「628 壹電視電影台」頻道重演:1/21(下星期二)的晚上19:00-20:45。
      如果錯過,只好看印度語的電影了(1/2 & 2/2),或者到 friDay影音去看線上電影了。

電影簡介
      劇情很簡單:一個守寡的單親媽媽當女傭,女兒聰明,但是以為媽沒錢給自己唸書,未來注定只能當女傭,因此無心讀書,只想玩。為了激勵女兒,媽咪的好心雇主(醫師的太太)勸她去跟女兒當同學,了解女兒的在校情形,學習女兒的功課,必要時自己給女兒補習(她繳不起補習費)。經過各種挫折與艱辛之後,她的女兒終於了解母親的用心,念完大學,成為地方首長,而這個媽媽則成為一個義務教窮孩子數學的老師。

推薦的理由 1
      這電影(Nil Battey Sannata,英文名字 The New Classmate)劇情很淺白,罕見地不唱歌也不跳舞。如果你放鬆心情地看,有機會很感動。即便在流行宮鬥劇(擅長鋪陳人心的險惡,也相信狼性的地方),而且《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可以賣到200萬冊的大陸,也還是有人看得涕泗縱橫。
     譬如,大陸豆瓣網上有一篇署名「在下小林」的留言寫得樸樸實實的,卻也真情流露:
      我不是很清楚印度的风土人情,在新闻上看到的印度似乎是一个很糟糕的国度。以至于,当我得知我们被安排在2号厅看印度电影时,略带失望,电影主创出现在现场时,我也没有很激动地起身去拍照发朋友圈。
      看完了整部电影以后,我之前对印度的印象完全推翻。我哭得泣不成声,大约是同理心在作祟,因为我是妈妈养大的,看到片里的女儿叛逆,无知,挥霍,我想揍她。母亲那双大眼睛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它有时噙泪,有时欢欣,她的目光永远追随着她的孩子,即便她的孩子做了在我看来无药可救的事情,她都不愿意放弃希望。剧情有些奇异,但又似乎顺理成章。
      铺满地面的五彩斑斓的沙丽,印度人黝黑的皮肤,母亲临走前匆匆贴在额头上吉祥痣,印度女人鼻子侧边上闪亮的鼻饰……印度女人,自有一番风情。没有我熟识的明星,甚至不是我喜欢的国家,看电影的时候才更纯粹地看电影本身。本来厅里人很少,但电影结束之后,掌声热烈,我还能听到前座的姑娘的啜泣声,我们都是发自本心。灯光亮起,我们惊讶地发现影片里为人动容的母亲就在现场,我激动地站起身拍了几张主创们的照片。
      这部电影令人我很惭愧,惭愧于对其他国家的偏见,我想以后我会更会撇开偏见好好去欣赏好的电影。

推薦的理由 2
      電影可以只是娛樂+一點點思想(譬如周星馳的電影),或者娛樂性+電影語言+一點點很簡單想(譬如,《一代宗師》);可以裝得很嚴肅,其實本沒什麼內容(這種東西就不需要舉例了);也可以是深刻而且很值得看(譬如,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
      台灣有太多電影純屬無聊的嬉鬧,或者裝腔作勢的「藝術電影」。
      沒有深刻度,也沒有具體內涵的電影導演,在我眼中還遠不如一部樸實地刻畫人性真實善良面的電影。
      在「虎媽伴學方程式」裡,你會看到印度最下階層如何地失去希望,你會看到校長和老師如何用譏笑學生來激勵(傷害)他們,勢利而現實的補習班老闆;但是也會看到人性簡簡單單、樸樸實實的善良(醫師太太的善良,地方首長的善良,母親最簡單的信仰、愛和善良)。
      電影不需要太複雜、太炫的電影語言和敘事結構,關鍵還是在於「你有沒有值得說的故事和感動」。
      台灣電影界所欠缺的,就是那份最樸實、純真的感動,於是就只好搬弄起膚淺的意識形態、電影語言和所謂的「電影藝術」了。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去看看這電影——尤其是,我很難得地推薦一部一點都不沈重,又容易看懂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