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事件有三種可能:大陸官方的操作為主,大陸網民的自發性行為為主,綠營的配合選舉而有的操作。事實如何,要看整個事件完整的來龍去脈。
這就像:杜魯門為何要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甚至稱這個決定為「最具爭議性的決定」。他自己說是要避免美軍的無謂犧牲,許多歷史學者都不接受這個說詞。史丹佛大學講座教授 Sam Wineburg 則提醒讀者評估一個可能性:為了向蘇俄展示原子彈的實際威力和駭人景象(詳下文)。
一件事要徹底釐清真相,通常需要先掌握所有相關的事件脈絡和背景。本文先以原子彈事件為例,說明完整的來龍去脈如何影響事件的解讀,下一篇文章再回來談85度C事件。
歷史的斷片
杜魯門曾在回憶錄中說:投下兩顆原子彈是要盡早結束戰爭,避免美軍與日軍的無謂犧牲(杜魯門曾在1963年對記者說可以免除日方與美方各 12.5萬人的傷亡——這個數字的估算很離譜,因為當時日本已無空防與海防,雙方軍事勢力懸殊,戰鬥中彼此的人員傷亡數量不可能如此接近;此外,根據 the Joint War Plans Committee 在 1945年的估計,如果登陸日本,美軍死亡人數約2.5~4.6萬,該估算獲得麥克阿瑟等將領的簽名認同;國防部另一項估計是美軍死亡40~80萬,日本死亡 500~1000萬人,只不過這一項報告的評估者是軍醫 Michael E. DeBakey、物理學背景的 James McCormack、和法學背景的 Dean Rusk)。
但是許多軍事史家都不接受這說法,他們指出當時還有更人道且無須任何美軍傷亡的作法——當時日本已經失去空軍和海軍,變成孤島;只要圍堵數個月,日本就不得不投降。
史丹佛大學講座教授 Sam Wineburg 的推測則是:為了向蘇俄展示原子彈的實際威力和駭人景象,阻止俄國有意或意外地引發核子大戰。
就結果論而言,兩顆原子彈確實導致冷戰的開始,美蘇領導人的熱線電話,各種避免核戰的機制和努力,以及後來的裁減核武。
如果沒有這兩顆原子彈具體展示轟炸後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景象,只憑沙漠或無人地帶的核子試爆和蕈狀雲,恐怕無法遏阻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的各種代理戰爭裡自制地使用傳統炸彈,而不敢使用原子彈——就像一次大戰的毒氣造成了人間煉獄,使得人類不敢在輕易使用化學武器。
如果把事件的原委與背景資訊按照時序排列出來,我們會有比較好的解讀基礎。
1945年事件脈絡摘要
5月10日,德國投降
6月22日沖繩島淪陷(此役美軍死亡人數 1.3萬)
7/16 美國完成原子彈測試
7/26 《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7/27 日本拒絕投降
8月5日:蘇俄通知日本片面撕毀《日蘇互不侵犯條約》
8月6日:投下廣島原子彈
8月9日:投下長崎原子彈
選在平民聚集區的都市市區,死亡人數至少12.9萬人——為了給日本人心理上最大的震撼
8月9日蘇俄根據雅爾達密約的協議進軍日本控制的滿洲國,再對日宣戰
8/10 日本向同盟國協商「保留天皇制度」+投降
8/11 美國拒絕前一項協商
8/12 日本天皇下令日本政府投降
8/15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8/29 蘇俄完成原子彈測試
日本投降的真正理由
2005年,移居美國的日本史學家長谷川毅(專門研究俄羅斯歷史、日俄關係)出書,推斷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是因為俄國宣戰,使日本腹背受敵,而不是因為兩顆原子彈。
普林斯頓大學的史學教授 Sheldon Garon 則指出日本軍方(至少具主導勢力的強硬派)根本無視於人民的傷亡,而實質上日本社會已經開始出現秩序與信心崩潰的現象:由於不相信軍方有能力保護平民,許多城市居民開始往外逃難,戰末那五個期間約有850萬人逃離城市,並使得道路為之壅塞。
此外,戰末日本的商船總噸數已經從1941年的5,250,000噸降為1945年三月的1,560,000噸,並於1945年的八月再驟降為557,000噸(1941年的10.6%);1945年的漁獲量僅1941年的22%,稻獲量是1909年以來的最低;饑饉開始蔓延。因此,即便沒有原子彈,只要蘇俄加入戰局,很可能日本也會在數個月內投降。
另一方面,美國應該也知道蘇聯早已積極地在研發原子彈;而美蘇搶先進入柏林的目的是要各自掠劫德國的飛彈與原子彈研發設備、人員與技術文獻,所以他們應該也知道蘇聯在德國科技人的協助下隨時有可能完成原子彈試爆(蘇聯也果然在 8/29 完成原子彈試爆,只比美國晚了一個半月)。
然而當時的美國不但不盡然了解原子彈在人口密集地帶可能造成的傷害(只有理論估算),而且原子彈的製作技術也還不夠穩定、純熟(曾經擔心投擲下核彈後殺傷下不夠震撼,或者甚至變成啞彈),卻急著要投下原子彈,應該要有比「減少人員傷亡」或「提前結束戰爭」更嚴重的考量。
投擲原子彈的真正理由
有人不諒解杜魯門,並因為他的原子彈決定而指控他是「戰犯」。
同情的人指出三個「無效的選項」來支持他的決定,包括(1)傳統炸彈轟炸以造成33萬以上的死亡人數,繼續轟炸死傷會更慘重,但不可能結束戰爭;(2)登陸日本,有可能結束戰爭,但死傷將更慘烈,他們套用杜魯門的話:「My object is to save as many American lives as possible but I also have a human feeling for the women and children of Japan.」(3)在無人島或郊區投擲原子彈,此案被廢的許多理由都是我無法接受的——譬如「假如原子彈沒有爆炸怎麼辦」,這個風險不管你把原子彈頭在那裡都一樣。
然而杜魯門出身軍旅,且在二戰爆發時急於重歸軍旅,應該是一位很能適應「burden of commander」的人;作為「冷戰」的發起人,在他心裡「遏阻蘇聯軍事擴張」應該遠比「減少人員傷亡」或「提前結束戰爭」更重要。
杜魯門對於自己的決定曾經說過兩種完全相反的論調,當一位國會議員表示應該再投更多原子彈時,他說:「I know that Japan is a terribly cruel and uncivilized nation in warfare but I can't bring myself to believe that because they are beasts, we should ourselves act in that same manner. 」但是,當一位新教執事勸阻他再投原子彈時,他卻回答:「The only language they seem to understand is the one we have been using to bombard them. When you have to deal with a beast you have to treat him as a beast.」假如這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麼杜魯門至少是可以很擅長用「理性算計」來處理「burden of commander」,而不會有情緒困擾的。
考慮到這些因素之後,會更加覺得「減少人員傷亡」或「提前結束戰爭」有可能只是在遮掩說不出口的真正理由。
從日本史學家長谷川毅和普林斯頓大的史學教授 Sheldon Garon 的觀點看,杜魯門及其幕僚顯然嚴重高估日本政府的持久戰能力以及低估蘇聯加入戰局的影響。
脈絡與真相
歷史從來都沒有簡單的「真相」,即便擁有豐富資訊與事件前後脈絡的史學家,都往往不能有共識。
然而不可否認的,每一個人要如何解讀,都跟他所掌握到的事件脈絡有密切的關係。
85度C事件也一樣,我們必須先重建出該事件完整的前後脈絡,才有辦法決定要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