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其實,這些都不該是新聞

        Apple 訂單遲來,紅色供應鏈崛起,出口衰退,GDP下修,IT 產業又開始放無薪假,甚至裁員。其實,這些都早就可以預見,早該被深入討論並預謀對策,原本不該是新聞。
       但是,新聞媒體、股市與電視節目都喜歡炒作短線與假議題,而台灣人上班時間太長、太累以至於沒精力管長遠的事,所以供給面(媒體、政客、網路名筆)和需求面(閱聽大眾和選舉人)全都陷入嚴重的短視和健忘症。於是,每天的新聞頭條都在炒作早已不該是新聞的新聞;反而值得全國一起關切的長遠問題(尤其是制度面與結構性的問題)沒人在報導,沒人在討論,甚至沒人在研究。
       少子化的問題會導致學校供應過剩,這是20年前就該知道的事,卻在已經沒有救的時候才被報導出來。對吧?四大基金可能會破產,這是已經喊了太多年的事,歷任總統早該解決它了,對吧?一個不肯從可預測的結構面去看未來,而只喜歡炒短線和浮面新聞的社會,怎麼會有未來?

IMF一再下修全球GDP成長率,本來就不該是新聞
       過去30 年來各國紛紛效法英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使得90%的人口實質所得沒有增加,因此消費也跟著無法增加,全球 GDP的成長80%靠新興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就不該對全球經濟成長有太高的期待。
        大家期待新興國家的內需市場成長,帶動全球經濟。偏偏,大陸等新興國家都在搞「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生產的超過消費的,結果當然是全球勞工供應過剩,有效需求不足。這不是早就該知道了嗎?
        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產能超過需求量40%,當然美國三大汽車產會有兩家倒閉,一家濱於倒閉。這樣的局勢下,IMF 光是今年就三次下修全球GDP成長率,早就可以預期,不是嗎?

Apple 訂單遲來,本來就不該是新聞
        IMF 光是今年就三次下修全球GDP成長率,美國三大汽車產會有兩家倒閉,Apple 的產量還有可能一直增長下去嗎?
        智慧型手機的新增功能愈來越「可有可無」,除非推出新的重大功能,或者新的 IT時尚教主,智慧型手機已經進入「成熟期」,除了靠 outsourcing 來降低成本以提高獲利之外,藍海已經漸成紅海,Apple 真敢持續擴張訂單嗎?
       在這樣的大局勢下,等待「穿戴式裝置」取代智慧型手機,變成下一隻(群)春燕的,會不會太樂觀?

紅色供應鏈崛起,本來就不該是新聞
       大陸培植國內企業的配套辦法遠比台灣完整、強勢、嚴謹,紅色供應鏈的崛起與取代早已可以想見,不是嗎?
        就說汽車產業吧,他們同時推出的配套至少有五條路線,齊頭並進:(1)彙整過期的全球專利, 加上自己的創意,推出完全不需智財授權的超低價車種,佔領全球第三世界90%的市場;(2)引入外國車廠的 FDI,在大陸設立生產線,促進日本與德國技術在大陸的擴散速度;(3)要求德國與日本廠提前在大陸設立最新的混合動力汽車生產線,以交換稅率和其他政府優惠,進一步縮短大陸和先進國的技術落差;(4)在清華和交大同時設立研究團隊,負責研發低價全電式(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並且從德國買進難以自行研發的關鍵專利,縮短技術落後的時程,以便儘早推出自產的下一代汽車;(5)跟荷蘭 IC 廠合資設廠,引進汽車燃料電池動力控制的關鍵 IC 技術,以便跟先進國一起搶佔下一代汽車的關鍵 IC 市場,同時強化自己電動車車廠的競爭力。
        大陸的產業技術水準參差不齊,水準高的像龍頭,水準差的像龍尾,龍頭技術超越台灣以後,也許還要40年龍尾技術都還跟不上台灣。問題是,當大陸的龍頭超越台灣時,紅色供應鏈的取代現象就會開始發生。
        這不都是早就該知道的嗎?

出口衰退,IT產業裁員,本來就不該是新聞
        全球景氣本來就很難提振,新興國家太仰賴出口導向本來就會讓全球經濟更難有起色。但是,新興國家必須先靠出口導向累積資本以及提升工資和生活水準,接下來才有機會擴張內需市場,不是嗎?
       只要有內線消息以及跟權貴勾結,投資新興市場本來就比投資成熟市場更容易獲利,這當然會導致成熟市場投資不振。不是嗎?
       新興國家搶市場,一定先從汽車(耐久財中銷售量最大的)與3C產業(消費財中單價最高的)下手,所以全球 DRAM 和面板業一定會過剩,成本結構偏高的國家一定先被擠出市場。這不是早該知道了嗎?
       全球經濟振興困難,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的 IT 產業卻沒有自主技術,也沒找到適合台灣的利基市場,所以一定會出口衰退,公司裁員。這不也是早該知道了嗎?

為什麼這些都變成了新聞?
        網路和電視上的財經名嘴所應用的經濟學知識幾乎都只限於大一經濟學課本的水準,問題是大一經濟學課本的知識和理論太簡單,而全球經濟太複雜,所以許多台灣人的世界觀簡單到根本和這世界脫節。
       我更訝異的是,國外經濟學者談經濟問題,會踏實地到企業裡去做長期的實證調查,而台灣的財經學者竟然可以只從極其模糊、粗略的總經與貿易數據就下一大堆斷言。而中華經濟研究院竟然幾乎都是經濟學者,而鮮少深入個別產業的管理學者和工程專家參予研究,只憑有限的專家訪問就可以當台灣政府的「財經智庫」。我只能期待,這些人個個天縱英才,能力遠超過牛津和劍橋學者。否則,台灣的政府決策恐怕也註定是簡單到跟這世界脫節。
       再加上,從政客、媒體、學者、教改團體都只炒短線資訊,以及國外有關「未來趨勢」的熱門新聞(他們好像都不知道,美國企業的藍海猶如台灣的銀河系,看得到而吃不到),而不關心真正攸關台灣未來的結構性問題。
       活在這樣的社會裡,連自己和這世界的根本性長遠關係都不知道,卻整天奢談次世代產業、全球發展趨勢等等議題。
        這樣好高騖遠而不自知,而且世界觀又簡單到跟世界脫節,我們能有什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