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論文致謝詞與學界推薦信

      一位謹慎的讀者來信問及:「學術界的論文致謝詞有何慣例和應注意事項」?我直接聯想起:「造假是學術界大忌,即便是客套也使不得!」
      於此同時,我也不禁聯想起華人的「推薦信」造假之風有多嚴重,使得整個社會對「推薦信」的認識到了「積非成是」,「指鹿為馬」的程度。所以,這一篇文章把兩件事拿來一起談談。
      此外,造假之風之猖獗早已讓多元入學的書審備受質疑,可能還會讓「學習歷程檔案」淪為整人大賽,使得考生、家長與高中老師「未蒙其利,備受其害」。所以,第三節也談談這個問題,並且會在未來連續寫一系列的文章來回顧教改覆轍,以及建議高中端師、生、家長應對之策。希望可以逆轉「未蒙其利,備受其害」的趨勢。

一、論文的致謝詞
     致謝詞(acknowledgement)的首要精神是「如實告知其他人的貢獻」(參考文獻也具有此功能,同時又兼具「延伸閱讀」的指引功能),而不是「感謝」。
      至於其規範,要分短篇論文(譬如期刊論文或頁數不足以視同書本的學術報告)和學術專書或學位論文,兩者精神上一致(都是如實告知作者之外其他人的貢獻),但習慣略有不同。
      以期刊論文為例,通常會力求精萃、簡潔、扼要,以免浪費讀者時間,因而經常會有總頁數限制(理工類的期刊論文印出來後經常在3~5頁之間,很少超過10頁)。類似地,致謝詞通常盡可能地簡短,主要侷限在:(1)經費的贊助者;(2)對本研究有過建議且被採納但貢獻度還不足以擔任共同作者的人;(3)根據作者所設計之研究架構、方法與程序進行田野資訊蒐集與分析,或操作實驗與收集數據的人。
      依據「權責對等」的原則,共同作者要對論文的品質與真偽負共同責任;同樣地,被列入致謝詞(acknowledgement)中的人,不需要對論文的品質與真偽負起責任(頂多只對作者負起道義責任,若屬聘僱則要負履約責任,但是只有作者要對學術社群負起責任)——也就是說,數據真偽的考核是作者群的責任,而非「代勞者」的責任。
      其次,如果是專書或學位論文,致謝詞放在最前面(期刊論文是放在最後面),除了應如實告知前述三項相關貢獻(經費贊助者、儀器設備出借者、協助採集田野資訊與實驗數據的人、有過建議的師長)之外,可以額外告知其他人的協助(打字、學長姐的鼓勵與陪伴、師長與父母的情感支持等)——只要遵守「如實」的原則即可。

二、學術界的「推薦信」
      就像致謝詞的本意在告知(acknowledge),而非致謝;學術界的「推薦信」(reference)的本意在於「如實告知」,而非「推薦」。
      我過去給學生寫推薦信的原則是延承留學劍橋大學時學來的學術慣例:(1)首先寫明該信用途(申請某校入學從事某種研究,或者申請某公司的某工作),(2)說明我跟該生的接觸過程(讓閱讀該信者研判我有哪些觀察機會,以便在兩三封「推薦信」內容有歧異時,決定如何取捨不同意見),(3)就我過去的觀察,如實告知該生在從事所申請的研究工作(或職場工作)時可能會有的優點與缺點,以便閱讀者研判該生的適任程度(同時跟其他應徵者作比較)。因為必須同時寫「缺點」,所以這樣的信比較像是「介紹信」,而不是「推薦信」。
      譬如,我曾為早期的一位大學部導生寫過英國大學的入學「介紹信」,我就在信中如實告知「該生自主性強,只要是有興趣的題目都能不畏艱難與挫折地面對挑戰;然而對於不感興趣的學科欠缺積極性。此外該生擅長軟、硬體技術與動手作,較適合從事具有高度應用價值且與實務相關之研究,而不適合純理論的抽象研究。」結果,指導教授收了他,跟他商量出一個雙方同感興趣的題目,後來該生的表現也極為出色。接著,該生的學弟又請我寫推薦信去找同一位指導教授(這位教授是該系最具國際聲望的學者),我還是秉承同一個原則寫信,入學後雙方又相處愉快。第二位學生返國時捎來指導教授的訊息:以後只要是我推薦的學生,他一概會收。
      另一方面,十個修過我課而來請我寫推薦信的學生中,至少有九個會被我拒絕,理由是:我對你的觀察太少,不足以寫一封合格的「介紹信」。然後,為了表示我並非懶惰或卸責,我寧可花兩、三個小時仔細告訴他「介紹信」的功能是讓「被介紹人」和「徵人單位」可以如實地彼此認識,以便未來能合作愉快;而不是因為資訊被人情扭曲,未來合作時彼此怨懟。
      有個學生很哀怨地說:可是我在你課上的成績是班上第三高,也是我修課成績中表現最佳的;如果你不寫推薦信,我去找誰寫?我會告訴他:抱歉,成績是成績,已經可以從成績單裡看出來;「介紹信」是要如實陳述沒有表現在成績單上的個人特質,然而你在課堂上從不發言,課後也不跟我接觸,所以我沒有可靠的訊息可以寫。
      所以,兒子和女兒上大學時,我都跟他們說過:在課堂上要勇於發言,有喜歡的老師要在課後多接觸,以便未來有人能夠如實地為你寫一封詳實的「介紹信」。
      
三、「學習歷程檔案」的興利與防弊
      因為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怨聲載道,所以最近頗花了一些時間去彙整、了解、剖析背後的原因。
      就像我一再強調的:每當你的問題須要找到一個週延而嚴謹的答案時,你就是在從事研究;而且《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的方法與程序就可以派上用場。
     唯一的差別是:這一次的「文獻回顧」不是從期刊論文著手,而是從上網搜尋雜誌、報紙、大學官網與大考中心的資訊開始。經過連日來大量閱讀、搜尋、篩選、過濾、比對、分析、批判與彙整,目前我已經掌握七、八成的樣貌。
      總體而言,「學習歷程檔案」跟現行的書面審查是大同小異(關鍵差別在於教師認證):而許多大學配合教育部政策在研擬、推動的「評量尺規」,則是沿著同一個方向的未來發展。
      這個改革方向有潛在的優點與益處,落實得當會讓高中教育進一步往「教素養、教能力、盡早開始自我探索與思索未來生涯」的正確方向前進,也讓許多孩子孩子脫離沒必要的折磨。
      可惜的是,因為社會上嚴重的彼此不信任,使得許多家長和學生質疑「書審不公平」;再加上整個政策的執行過分強調「防弊」,而甚少考慮到「興利」所需要的完整配套,因此我已經很擔心這一次的變革會重蹈「未蒙其利,備受其害」的覆轍。
      此外,媒體報導失真而使大學、教育部與大考中心(背後還是大學教授在主導)的發言被支解成許多看似相互矛盾的「見解」;再加上有些頂尖大學的校長喜歡標新立異,而受訪學者(不管是否代表大考中心發言)又不乏天馬行空、未經深思的發言,使得大學端的似乎需求難以捉摸,而高中端的教師、家長與考生則像五百年前的王陽明一樣地「苦於眾說之紛撓疲薾,茫無可入」。
      原本立意良善的變革,最後很像是會變成:高中三年拼命累積大學教授不想看的「履歷」(戰備),而且還需兼顧高中三年校內的每一場考試,再加上校內外的競賽與檢定。
      若果如此,真的是會讓人痛恨地喊出:「為何每一次的教改都像是整人大賽?!」
      其實,如果認真篩選、過濾出網路上較可信的既有資訊(大學官網與招聯會公布的大學端需求),再進一步比對、分析、批判與彙整,就可以洞穿喧嘩的「熱鬧」表象而清楚看見大學端的需求有一個共識度極高的「最大公約數」
      接下來我會用一系列文章來探討這個「最大公約數」,並且對高中端的教師、家長、學生提出一系列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