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是趙薇事件?或戴立忍事件?

        如果Google「趙薇事件」,搜尋到的幾乎都是大陸的報導和貼文,討論的重點是「趙薇是不是為所欲為的權貴資本」,而製造事端的「共青團官媒」還很快地被真正的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打臉,罵共青團「以抵制外敵入侵的名義,抵制同胞」,所謂「資本操縱輿論」純屬無稽之談。而戴立忍的台獨立場,在這場戲裡根本沒什麼份量,連跑龍套都不算。
        不過,如果Google「戴立忍事件」,搜尋到的絕大部分是台灣的報導和貼文,戴立忍在整個事件中的份量被放大到遮住舞台的全景,而且「共青團官媒」還被解讀成代表中南海。
        台灣人愛怎麼解讀「戴立忍╱趙薇事件」是一回子事,台灣人知不知道大陸人如何看待這事件,有沒有看到這事件的大陸版全貌——如果不知道全貌,我們的氣憤會不會有些根本就是台灣媒體自己加工出來的?

一、「共青團官媒」不代表中共官方
        讓我們先看看《大紀元》的報導。習近平在2015年7月嚴厲指責共青團處於「高位截癱」,而中共黨報又在2015年10月發文稱:面對新形勢,共青團可能失去存在的價值。這都清楚顯示共青團的立場不代表中南海
        事實上,共青團歸江派常委劉雲山管控,所以大陸人在解讀這個事件時都不禁聯想:是不是江派利用趙薇事件在鬥習派?而在《人民日報》上打臉「共青團官媒」的「俠客島」則常常發文挺習派,所以他對共青團的打臉文被很多人解讀成習派反擊江派。
        大陸表面上是「一黨治國」,實際上號稱有8,876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絕非鐵板一塊,內部的矛盾與複雜性絕對遠超過38萬黨員的國民黨,和黨員數18萬的民進黨。
        台灣人必須學會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再用看似同質的集合名詞稱『大陸人如何如何』,13.8億人口的多元與複雜度絕對無法被放進一個集合名詞裡」!
        所以,至少在「戴立忍╱趙薇」事件裡,別再說「中共官方打壓台灣藝人」了——「共青團官媒」是共青團的,《人民日報》和黨報才代表中南海,雙方在這事件裡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想知道更多?看這一篇「资本操纵主流媒体?赵薇事件 头号喉舌打脸共青团」)。
        台灣人愛看陸劇,看了那麼多陸劇為什麼就不長一點心眼?「後宮甄環傳」只不過是個小女生寫的,真正中老年人在權力場中現場直播的權力鬥爭,至少複雜個數十倍,是吧?

二、是「趙薇事件」?還是「戴立忍事件」?
        自稱「胡同台妹」的台灣人宮鈴在評這事件時說:「在中國沒有一件事與政治無關,...他(戴立忍)必然犧牲,為了南海、為了蔡英文,...」
        但是大陸網友看這事件時,可遠比宮鈴想的更複雜、層次更豐富、角度更多元。
        「微头条」這個網站整理了一些相關評論,標題是「知乎:赵薇事件为什么现在爆发了?」,還特地用鮮紅的字體在標題下面寫著「导读:赵薇事件不是台独和电影问题,而是资本家控制媒体、国内渗透外来黑势力问题!」我看了好多貼文和評論,這個標題確實有掌握到大陸網民輿論的焦點。
        所謂的「資本家」,有些人把它解讀為馬雲,因為趙薇的先生跟馬雲有密切的投資關係。譬如,「字訊網」裡的一篇「從南海仲裁到趙薇事件,愈演愈烈!!!」都是在指責趙薇的傲慢,而戴立忍的部分根本只不過是「一語表過」。——但是我必須提醒讀者,這篇文章的指責是否吻合事實,我不確定,至少有些評論就指斥這些指控不實、造謠!
       「牆外樓」這個網站也貼了一篇文章「知乎:赵薇事件背后的网民心理」,後面跟著各種回應。基本上也是認為網民的不滿在於:「上不了谷歌我认了,土共太强大;但是你个下九流都能控制言论,这可不能忍;一座大山(官)就够了,再来一座(富)我们可要呐喊了。」
        所以,撇開共青團和中南海的矛盾,大陸網友還有對官(權貴)的不滿,以及對貧富差距日益惡化的不滿。「趙薇事件」複雜得不得了。
        大陸人普遍地反對「分裂國土」與台獨,這應該是事實;然而這次的事件對他們而言是「趙薇事件」,而不是「戴立忍事件」。

三、網路時代的暴民與不實指控
        我對大陸事務不熟悉,對趙薇之為人一無所知。不過,不少評論認定趙薇是「趙薇事件」的受害者,並指責網路上不問是非黑白地指控、未審先判的行為。
        譬如,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刊出一篇文章評論此事件,篇名「赵薇事件,互联网时代的“叫魂”」,指責大陸網友是「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其實,台灣也一樣有這毛病。
        我相信英美兩國亦然,所以他們的大報社都沒有讓讀者在網路上留言的欄位。我不知道兩岸為什麼要如此縱容網友不負責任的辱罵、誣陷(甚至鼓勵、火上加油,還請最不負責任、最惡劣的人當專欄作家)?
   
四、「有話好說」急什麼?
        台灣許多網友都有「叫魂」的壞習慣,電視名嘴也普遍地有「叫魂」的壞習慣。但是我很難想像連「有話好說」都可以根據未經查證的臆測去製作一整個單元的談話節目。
        在「戴立忍道歉  撇清台獨!台灣藝人又被霸凌!」這個節目裡,不但標題直接用了頗能煽動情緒的驚嘆號「!」(而不是使用中性的問題「?」),而且連主持人都多次直接假定戴立忍的道歉是被中國共產黨的「官方」逼迫的(來賓更是站在這個臆測的基礎上在發言)。
        假如製作單位像我一樣地先Google「趙薇   戴立忍」,應該會像我一樣地很快就發現台灣以為的「戴立忍事件」,在大陸網友的心裡是「趙薇事件」,而且「趙薇事件」之複雜遠遠超過「戴立忍事件」,甚至「趙薇事件」根本就是大陸的內部問題,戴立忍只不過是被流彈所傷而已。
        當然,製作單位有製作單位的立場,他們可以聚焦在「戴立忍事件」;但是知道「趙薇事件」之複雜性後,製作出來的節目一定會迥異於實際上被我看到的那樣。
        譬如,只要節目一開始就先問來賓一句:「是趙薇事件?或戴立忍事件?」同時請一位真正的大陸問題專家回答,整個節目的調性和視野就會截然不同了。
        所以,我懷疑製作單位事先沒去查證「趙薇事件」。若果如此,製作單位在急什麼?

五、急獨換急統,對誰有好處?
        很多務實的人應該都知道,兩岸問題緩議好過於急議,因為短期內兩岸對這問題的看法差距太大,硬要馬上解決,只能靠打仗。但是,兩岸誰也受不了戰爭險對經濟的打擊,誰也沒有打仗的本錢
        中南海或許也持這種看法,不喜歡看到大陸網民的激情與民粹,所以在「趙薇事件」與南海事件上都扮演了滅火隊的角色。
        兩岸各自都有許多更加急迫地等待解決的內部問題,而且都是費盡心力還不知道要幾代才解決得了的問題。21世紀全球都要面對缺水、缺油、缺乾淨空氣、氣候極端化、經濟成長速度放緩而導致的各種經濟與社會問題,而兩岸的貧富差距與房價都已飆上天、城鄉發展劇烈失調;如果放下這些亟待解決的實質問題不去處理,一心一意用急統與急獨把兩岸逼向戰場,那種愚蠢的程度真的是豬看了都自歎弗如!
        兩岸網友在網路上彼此挑釁,激化對立與仇恨,媒體和冷靜的人原不該當啦啦隊或跳下去跟著打群架,但是台灣的媒體幾乎全部都下去當美式橄欖球隊的前鋒了!
        我實在不知道台灣媒體最起碼的專業性到底還在不在?是不是真的已經喪盡天良,只要有錢賺,不惜激怒兩岸群眾去打群架,把兩岸帶向戰場?
        網路上的急統與急獨是一對巒生兄弟,彼此激化,互為因果,誰也沒資格怪誰先挑釁。
        只要你願意冷靜地從大陸人的立場想一想,就會知道「尊重台灣人的意願」說來容易,但是目前大陸人心理上根本受不了那個後果:如果讓台灣獨立,那不就必須同時讓西藏、新疆和內蒙獨立——他們跟漢人不同文、不同種、不同宗教,什麼都不同,遠比台灣人更有資格要求獨立;但是如果讓台灣、西藏、新疆和內蒙都一起獨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是得要改國號了?要改稱「中原共和國」嗎?
         換個方式說,英格蘭人(English)可以用紳士風度尊重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的獨立嗎?台灣人連英國脫歐都罵人家蠢、民粹,怎麼卻無法理解大陸人不可能輕易地接受台灣、西藏、新疆和內蒙都一起獨立?
        就現況而言,兩岸的統獨問題「只能文明地慢慢談,不能激情地彼此挑釁」。假如運氣好,等到有一天兩岸都民主、文明、富裕且整個社會都普遍地「富而有禮」,我相信那時候來談統獨將會是最佳的時機。
        我不喜歡李登輝,但是兩岸關係裡拿捏得最適切的恐怕還是他的「九二共識」——不統不獨,有話好說,沒有共識之前大家保持現況慢慢談,好好談,談到兩岸都普遍地「富而有禮」,網民不會隔岸仇視對嗆,不會拿石頭上街砸人,談到天長地久,甚至談到兒女變親家。
        大陸會有機會變成「富而有禮」的文明社會嗎?我不確定,但是大陸如果變成「富而有禮」的文明社會,絕對是台灣的福音——為了我們子女和後代的幸福,讓我們祝福他們,鼓勵他們,甚至參與他們朝這方向努力的各種建設,而不是在網路上激化彼此的仇恨。
        如果網友的情緒沒人控制得住,至少媒體不該再來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