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天然獨的來信與回覆:(4)二度來信

        自稱天然獨的七年級生針對我寫的「兩代的異同」再度來信,談他的省思與對台灣未來的期待,我看了很感動。底下先貼上他的二度來信,跟大家分享。
------------------------------------------------------------------------------
謊言與真實
緣起
        當初寫信給老師的原因很單純(請參照:天然獨的來信這篇文章),想以一位不激進的天然獨世代,與彭老師分享心中的想法,如果這樣的分享與溝通,或許有幸促進世代之間思想代溝上的拉近,抑或共同思考出台灣未來的方向,我當然願意再多分享一點。
        坦白說,看了老師的回應之後,我也很訝異,訝異於為什麼上一個世代的人,在長大發現了真相以後的淡然,我也很好奇,為什麼你們覺醒以後不如我們一般的憤怒,自己原先的猜想其一是威權統治下的陰影作祟,在白色恐怖的時代亂講話,是會掉腦袋的.所以上一輩的人選擇對很多議題的噤聲,不難想像。而這樣噤聲的習慣,在戒嚴開放之後還是很難改掉.其二是對現實生活議題的關切遠大於政治議題,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上一輩的人恐怕最在乎的恐怕是賺錢而不是真理與真相。
        但是彭老師的回應提供給我一些全新的面向,是自己過去從未想過的。
        也因此自己更確信應該要好好再寫一篇回應我們這個世代的心聲,很多我們這個世代顯而易見的想法,或許也同樣是上個世代的人所無法想像的。台灣要團結,彼此需要的是溝通跟傾聽。
        我們這個世代的人,以我自己本身的經歷來說,之所以在覺醒之後會感到被欺騙抑或憤怒,恰恰與老師提出來的論點相反其一,我們從小並沒有自覺到「大人是會騙人的」。
        我自己是七年級的前段班,我們長大的年代,到了現在也已經變成懷舊電影(例如那些年,例如少女時代)的題材,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的成長歷程,套句雙城記的台詞,那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懷的年代。
        在我有深刻的記憶以來(九零年代之後),台灣似乎就是一個民主開放的國家,是一個錢淹腳目的國家.我從小就很幸福,衣食無缺。幼稚園的時候就第一次出國去東京迪士尼玩,從小電視打開就有卡通日劇美劇,我學過畫畫鋼琴兒童美語.電視遊樂器從紅白機到超級任天堂,那是一個物質生活很充實的童年,我偶而會聽爸媽說他們以前小時候都要幫忙種田養雞,現在的小孩有多幸運要惜福之類的話,對當時的我而言,都像是天方夜譚一般的故事。
        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即便身為小孩還是不時可以聽到新聞說台灣的外匯存底(雖然當時並不了解什麼是外匯存底)又創新高,政府既偉大又成功十大建設之後,又要再推六年國建,雖然一樣不懂但是感覺很厲害.所以我們從小不但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反而我們覺得中華民國國富民強,未來充滿了希望。
        那也是個我們以為民主自由是陽光空氣水的年代,我從小學起,學校就要我們選自治市長,我們覺得投票這個動作好像再自然不過.自己對政治的首次深刻洗禮,來自小學時三強鼎立的台北市長選舉,記得當時有堂課老師公然在課堂上為某位候選人宣傳,希望大家回家以後可以叫自己的爸媽投給某某某,印象深刻之處在於當時班上就有數位同學公然與老師持相反立場,舉手發言與老師展開辯論(我想這會是很多上一世代的人難以想像的),吵了一節課沒有結論,老師下一堂課還拿更多的資料來繼續跟同學辯(現在回想起來,真的非常誇張的一位老師),當時的我是個認真讀書的乖學生,在他們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心裡一直在想為甚麼老師要拿上課時間來講考試不會出的東西.但是我並不覺得那些公然跟老師唱反調的同學有什麼不對,抑或會惹上什麼麻煩。
        那樣時代下長大的我們,並不是說我們都天真到相信「老師說的什麼都是真的,大人都不會騙人」,我們從小就去一些學校老師開的補習班補習,大家都知道那是違法的(老師會叮嚀不要跟別的同學說你來這裡補習)還是心照不宣.明明每個班級都有在用參考書,如果督學來了,大家還是會統一的回答沒有用參考書.所以我想強調的是一種心理狀態,並不是我們什麼都相信,而是我們對整個制度,這個國家系統是相信的.類似於因為覺得自己的國家很強盛,所以我們相信著上一輩的大人們,是因為他們所建立的制度與規則,讓台灣成為亞州四小龍,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臺灣錢淹腳目,只要跟隨這樣的規則與制度,我們的未來一樣美好,一如上一輩的人一樣。
        所以大人從小叫我們要用功念書,自己未有懷疑。我認真唸書,功課也很好,對於那些大人們所敘述的豐功偉業,有著有為者亦若是的憧憬,如果大家小時候都種田玩彈珠的世代,可以開創台灣的經濟奇蹟,我不覺得從小學英文學鋼琴的我們會辦不到。
        然而,那種好像哪裡不對勁的感覺,慢慢從高中開始,我們發現,那些大人們所制定的多元升學新制度,不但沒有減輕我們的升學壓力,反而讓我們壓力更重。(以前高中學長總說高三再拼一年即可,我們是從高一入學就戰戰兢兢)然而在每次大小考成績都兼顧,又要加入社團做幹部,週末還要去做公共服務,上了所謂大人認可的國內一流大學之後,然後媒體開始告訴你即便是台灣最好的大學,在世界前一百名都排不進,我們這些學生的程度,比起中國,印度學生是多麼的落後。
        我們成了草莓族世代,社會大眾普遍對我們看法就是從小嬌生慣養,我們既沒競爭力又吃不了苦,大一開學的第一堂課,老師就印中國清華大學學生都半夜去圖書館卡位唸書的新聞給我們看,所以從小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我們,還在繼續無意識的奔跑著,雖然好像看不到盡頭的那端。
        那樣誠惶誠恐的求學時光,伴隨的是從小價值觀的裂解,政治上,我們經歷了三級貧戶出身的總統,明明小時候記得他市長做得很好,當上了總統卻令人失望;那個我們以為是陽光空氣水的自由民主,兩顆子彈讓我們看到兩邊大人都一樣輸不起,社會經濟上,那個錢淹腳目的時代逝去,電視上每天是燒炭自殺的新聞;高中時代覺得很嚮往很了不起的竹科工程師,長大以後才發現他們只是在做代工賺微薄的毛利;就連大學生這三個字,都成了沒路用的代名詞,從來沒有要求廣設大學的我們,成了學歷貶值的受害者,曾經以為大學畢業可以開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我們,大四又自動進入研究所考試模式,那個沒有止盡的奔跑,繼續持續著。
        懵懂卻對未來看不見希望,是普遍我們大學時期的感覺,也因此在零八年的大選,我們大多選擇了馬英九.如果出身平民的總統做得很差,那從小受良好教育,建中台大哈佛,天龍國之上的天龍人來當總統,總可以了吧!
        由高材生馬英九領軍,帶領過去曾開創台灣經濟奇蹟的功臣們一起班師回朝,正直跟善良都回來了,於是我們,又再次看到了希望。當時網路上瀰漫著一片回鄉補刀氣氛(網路用語,意指把民進黨徹底捅死),台灣的困境就是源於民進黨的鎖國,只要兩岸大門一開,錢又能淹到腳底,股市上萬點,我們年輕人的時代終於來了。
        於是八年就這樣過了,這八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不想花時間贅述了,那個曾經年輕的我們,現在都超過三十歲了,我知道我們錯了,錯在從小生活過得太安逸,以為只要聽老師的話乖乖唸書,幸福美好的未來會自己來到,錯在活在那個還是台灣經濟奇蹟,亞洲四小龍的錯置時空裡,錯在相信明君聖主的降臨,而不是自己的思辨和獨立思考,繞了很大的一圈,付出很大的教訓,感謝GOOGLE和網路的發達,我們終究是覺醒了。
        回來解釋我們憤怒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那樣美好願景下長大的我們,覺醒之後的痛苦不只是心靈上的,也是實際物質上的。
        我的同學們都是很優秀的一群人,現在也可以說是這個社會的中堅份子,但是同學聚會的時候,那樣的氣氛卻只能讓人苦笑。當工程師的抱怨工時過長,以前我們高中被媒體所洗腦什麼四十歲拿股票退休環遊世界的故事,現在是天方夜譚;當醫生的一樣抱怨工時過長,健保制度下金字塔底層的小醫師被壓榨的更慘,以前聽說藏在水果籃下的紅包從沒拿過之外,整天提心吊膽哪天有醫療糾紛會一次被告到破產;當公務員,老師的同學又是另一番滋味,深怕其他同學覺得他們過得太爽或是沒前途,講得永遠是被上面的老鳥壓榨,加班事情還是做不完的故事(沒錯,聽到這你會發現加班是大家的共通語言)。
三十出頭的我們,有人已經開始禿頭,沒幾個人買房子了(買得起的也都不是在台北),一半還沒結婚,另一半結了婚的想懷孕好像也生不太出來,已經生出來的開始擔心奶粉錢跟教育經費。
        講到最後,大家總是一同轉頭看向我,「你人在國外工作真好,可以的話千萬不要回來。」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這是在馬政府執政失敗之後,媒體洗腦大家新的氛圍(雖然我們這輩的人覺醒以後,要再被洗已經很難),也許我們這一輩的人真的比較不能吃苦,從小也是養尊處優,但是台灣目前各行各業面臨的問題,產業轉型的困境,教改的四不像,年金,健保的破產危機,試問哪一項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所造成的?要我們承受痛苦也就罷了,當那個經濟奇蹟的神話破碎,我們開始反求諸己,追尋自己內心的聲音,興趣的時候,社會氛圍要用一種不友善,瞧不起的態度來看待我們。
        開咖啡廳,追求小確幸又有什麼不好,我們付出自己的勞力做自己喜歡的事,難道用納稅人的錢享受租稅減免,做得是高汙染低技術門檻工業,十幾年來也不努力拿公司的錢出來做產業升級,一受景氣波動就賺不了那幾%毛利率,開始透過媒體洗輿論,以商逼政的大企業,就真的比較高級嗎?
        為什麼我們覺醒以後憤怒,因為我們是從小聽話的一群人,乖乖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長大。然而等著我們的,是一個如此不堪未來。當然我們的憤怒很多來自於對現況的宣洩。但一如我上次信裡所提的,自己就是已經裝滿洗腦思想的讀書人,所以雖然我們不滿,身體裡植入的基因就是叫我們自動要當順民,低頭苦幹實幹,即便知道是謊言,三不五時我們還是會把生活的困頓全部歸咎於自己的不夠努力,那樣的不滿累積在心中,都成了壓力鍋。
        所以太陽花學運的時候,其實我們這輩的人都對下一個世代年輕人的行動力感到震撼,也許是忌妒也許是羨慕,我們不敢站出來挑戰的勇氣,他們做到了。
        已經有家室,有工作的我們不像真正的年輕人一般敢衝敢拼,但是我們是有共鳴的.看著我的同學們,當工程師的買行動電源一買都是一箱一箱的捐,當醫生的下了班主動去當醫護站的義工,我知道那個參雜不滿的熱血,大家都是一樣。
        我們很高興,下一個世代的台灣人,開始勇敢的站出來訴說自己的需求,嘗試改變自已的未來,不是像我們一樣傻傻的以為只要聽大人的,乖乖聽話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為什麼我們這個世代的人這麼愛把轉型正義放在嘴邊,因為不瞭解自己的過去又怎麼知道未來要往哪裡走去。
        當長久以來質問大家,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的大作家,手握權力之後面轉型正義的問題,只能用國人共識尚未成熟來搪塞立委的質詢;當2016年新民意已經明顯形成,立委媒體還是可以義正嚴詞的說,拼經濟優先。
        請問台灣的大家,那經濟要拼到什麼程度才可以開始追尋真正的正義,等國民平均所得上三萬鎂?等台灣經濟成長雙位數?還是台灣變成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以後?而台灣這幾年的產業轉型失敗,難道就是因為我們轉型正義做得太多了嗎?
        還是拼經濟,這就是一個政府製造出來的謊言,一個讓大家忽略環境議題,分配正義問題,轉型正義問題的美麗煙火,一個讓大家以為除了賺錢之外什麼都不重要的救世明燈。
        一如我們唸書的時候,老師父母會告訴我們先乖乖唸書,交女朋友以後再說,發展興趣以後再說,看課外書以後再說,請問這個以後是什麼時候,是上好高中以後,上好大學以後,找到好工作以後,升上總經理以後,還是有一天,發現自己什麼都有了,卻根本沒仔細思考過自己要什麼的以後。
        從小時候的謊言中覺醒的我們,又怎麼可能對現在政府的謊言不生氣。
        如果是錯誤的事,永遠都不該去做;正確的事,此刻就是去做的最佳時機。

        行文至此,希望對不同世代之間思想的交流有所幫助,卻不免參雜了很多個人的負面情緒,往積極面作個結尾,回應老師的前文,台灣這個福爾摩沙島,未來的走向該是什麼?
        台灣問題千頭萬緒,我也知疏學淺,不敢真的說給什麼建言,但是我以鄭南榕先生的一句話提供大家參考「我們是小國小民,但也是好國好民。」(鄭南榕先生的事蹟,我是長大以後才在朱學恆的網誌上看到的,那種「為什麼台灣發生過這麼重要的事,卻從沒人告訴過我的震驚,至今猶記。」)
        前行政院長孫運璿逝世的紀念影片裡,前院長說他從政最大的遺憾,就是在任期中過度專注台灣的經濟發展,卻對人民文化素養的提升有所忽略.這對當時觀影的我頗為震撼.就像從小只知道考試得分長大的自己,有天居然聽到升學班的名牌老師說,學生對不起,老師只顧著教大家考試,忘了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培養。
        那也是我第一次開始去思考,台灣除了“經濟發展”以外,所面臨更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很顯然地,過去這十六年來的兩任總統,包含為數更多的總統參選人,每天念茲在茲的都是“拼經濟”,當一個國家的所有施政方針都是以賺錢為第一指導原則的時候,或許拼經濟才是這麼國家問題的根源。
        台灣人想重拾過去的自信,走出自己的未來,要從重新認識自己開始。
        曾經我們是亞州四小龍,我們外匯存底第一,如果整天鑽牛角尖在為什麼這樣的榮景不再,也許是問錯了問題。
        一如曾經娥娜多姿,眾生傾倒的少女,在年華老去後成日煩惱著怎麼不如以前一般美麗.或許該做的是瞭解並接受自己的外貌的美麗不再,同時開始專注於提升自己的內在與涵養。
        台灣也一樣,我們有過靠廉價的勞力成本快速成長的輝煌年代,現在那樣的榮景不過轉換到其他的未開發中國家上演,風水輪流轉,而我們該去專注的,或許不是那不再驚艷的經濟發展數字,而是整體的經濟發展成果,究竟有無合理地反映在人民生活水準的提升,抑或中下階層階級的流動上。
        台灣就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天然資源也不甚豐碩,也許大家可以重新去思考與台灣有類似的國家規模與人口的眾多國家中,我們表現算是如何.整天去跟世界強權國家做比較,活在往日的榮光裡,汲汲營營,其實是開端就走了一條注定會失敗的路。
        或許我們該學習專注的,不是經濟發展的數據,而是怎麼在台灣有限的資源下做永續發展的準備,不是整天叫我們的下一代做軍備競賽,在意台灣的留學生人數又輸給了中國印度多少,而是我們的教育有沒有形成讓學生可以發展自我興趣與潛能的環境。
        問了個錯的問題,永遠也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寫了很多的或許,因為我不是什麼專家,只能拋出一些問題希望激起大家的集體思考。
        潘朵拉的盒子,最後放出來的是美麗的希望,我以我自身的經歷為這篇回應作結尾,多次政黨輪替之後,我對政治人物的幻想是永遠破滅了,但是我對台灣人,還是充滿了信心。
        我大學時期很敬重的老師,時常以她那個年代,「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社會風氣來勉勵同學們出國唸書,只是我不是很理解的故事的最後,老師總會用「當時自己因為拿了教育部的留學獎學金,非得回台灣不可。」一種充滿了人生遺憾的口吻來作結尾,感覺回台灣就是一個莫可奈何的決定。
        那樣的莫可奈何,大學的自己真的不是很難理解,為什麼回自己的家鄉會是一個比離開自己的家鄉還要困難的抉擇。
        自己出國以後,每當同學們又提起「你人在國外工作真好,可以的話千萬不要回來。」,那位老師侃侃而談的神情總會浮現自己的心中.
        上了年紀的留學生之間,要不要回台灣也是一個時常討論的話題,也許為了小孩的教育,也許為了比較好的工作環境,對大多數的我們都是一個兩難的決定。但說到最後,超過一半以上的我們,其實都是很想回台灣的。
        因為那是養育我們長大,藏有許多成長回憶的土地,有我們一生摯交的好友,親人與師長,哪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小島,那是我們曾經懷抱夢想的故土。
        有再多的不堪,如果對你而言那是你的家,你就無法割捨的掉。
        每次討論之後,看著我很多優秀的同學,對於回台灣改變現狀充滿了熱情;每次回台灣,看著許多善良認真的台灣人持續在自己的領域耕耘著,可以孕育出這麼多可愛人民的土地,肯定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所以我知道我們這一輩的人,如果有天決定回台灣了,談起這個決定不會是無可奈何的口氣,而是充滿了驕傲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