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給憂心職業出路的博碩士生

寫這文章給目前30歲左右的妳(你)們,像在寫家信。我們家三個孩子跟妳(你)們差不多年紀,面臨差不多的問題。
妳(你)們的父母跟我很像,正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歷經小時候物資不算寬裕的生活,以及隨著我們的成長過程而迅速提升的所得與消費水準,因而對未來傾向樂觀,願意鼓勵孩子長期接受教育,對下一代的科系選擇較尊重而開放。在這背景下,許多年輕人在選擇科系時以興趣為第一優先考量,進入了就業機會較少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所。
妳(你)們念大學時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雖已開始停滯,但是還沒有到令人擔憂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還期待著加入WTO以及政黨輪替將會為台灣的經濟前景帶來利多。但是當妳(你)們畢業後,許多令人憂心的遠景卻一一浮現: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歐元區的國債問題、國內高教人口失業率的上升與通貨膨脹、少子化問題,以及美國的外債與國債問題等。
我教過一些很優秀、有理想、有熱情,讓我很喜歡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所學子,卻在大學畢業、碩士畢業或博士將畢業時一再遭受到求職的挫折,有人慌了手腳,有人對自己生氣,有人失去信心,有人懷疑起自己有過的理想與熱情。這些事,常常讓我看了很心疼。
我總是跟這些年輕人說:給自己時間到處去找,姿態要低,不管被拒絕幾次,妳只需要一個願意相信你的公司;永遠不要氣餒,先找到一個不見得喜歡的工作,再慢慢地從這工作開始去瞭解社會的需要,以及自己的興趣與能力,等過個三、五年再逐步轉到自己比較喜歡的工作。

最怕的是心急,急著要自立,不要再用父母的錢;急著看見自己在社會上能做一些自己能肯定的事來養活自己和家人。但是,這一切需要花時間:妳需要花時間去認識社會,社會需要花時間去認識你。其實父母往往是最有耐心的,當妳需要時間時,不要因為怕他們擔心而逼自己馬上找到「理想的工作」。
身為父母的我們,有足夠的歷練去判斷找工作的難易,有足夠的年紀鍛鍊出等待的耐性。不需要因為我們而著急。
在這裡分享我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求職心情,希望有機會幫助一部份人鎮定軍心,走過最慌亂的時期。
我大學畢業前抽到一種奇怪的兵制(補充兵),只要當三個月。在等待入伍之前就急著想知道自己可以找到什麼工作,所以到處去應徵。結果,每次應徵都有機會面試,每次面試主考官都好像很喜歡我,花不少時間跟我聊他們看人與用人的「哲學」,但是卻沒有一次入取。
不過,這些經驗我很受用,後來都努力去揣摩、實踐他們傳授的竅門。很久以後我終於知道:他們不會錄用還沒當兵的人,而我的入伍令還沒下來,不知道何時可以退伍,所以他們也不能等。
我最後慌到去應徵一家製鞋店的「廠長」職務,全廠一共一個小學畢業的老闆兼師傅,老闆娘當會計兼出納兼文書與總務,老闆的媽媽負責三餐、茶水與清潔。廣告上說月薪四千,學歷要高工畢業。我去應徵,還是沒有被錄取。後來明白:成大機械畢業生起薪至少六千,我的條件太好,老闆不相信我會呆下去。
找工作被拒絕,不要以為錯一定在自己,很多時候只不過是因為陰錯陽差――譬如專長不符,或者 over-qualified,或者對方急著用人沒有時間給妳在職訓練。但是不要氣餒,妳只需要一個工作,繼續找下去。
退伍後,我去應徵中鋼,被問到的問題全部答錯,卻還是被錄取了――主考官相信我的聰明,也不急著用人,所以願意培養我。第一個工作月薪八千九百,全班第二高,想都沒有想到。中鋼的工作很辛苦、無聊,輪三班制,管工人。我隨便說了一句,卻碰上一個剛被酒家女甩掉的工人,拿出刀子在廠房裡追殺我。嚇得我決心要換一個「只被人管,不需要管人」的工作。
三個月後,中山科學研究院來函叫我去應徵。據說當時的中山是「博士滿街走,大學生不如狗」,我覺得這最符合我的願望。口試時主考官講的一口湖南話,我一句也聽不懂,他自認理虧,不再考我,只問我:要不要來上班?這句我聽懂了,猛點頭!就這樣到了全國最高機密的研究機構。上班之後才知道這個上校主管真的不可理喻,軍事單位也很官僚。有一次一張公文稿改了我三次,每次只改一個字,然後叫我整張重寫。第四次時我跟主管說:「這是最後一次給你改,要改多少隨你,但是我改完後就不再跟你玩這無聊遊戲了。」他還是只改一字,我謄寫完給他,過一陣子他又改一字拿來給我。我改都不改就送回他桌上,他又拿來給我,說一聲:「這是命令!」。我回他:「早跟你說過我只改最後一次。」又把公文送回給他,他又拿過來,我當著他面把整張公文撕爛丟到字紙簍。但是,我還是在裡頭很認真地學習,有不懂的就到處問,到處找資料。兩年期滿,我要離職時主官很不捨得。
妳如果去看吳念真或嚴長壽的生平,大家都是這樣摸索著慢慢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工作。社會不是大學,妳需要時間與親自摸索的機會去認識社會,社會需要靠妳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工作經驗與能力發現你。不要急著找到人生最後一個工作!
一個文學院的才女,畢業後半年找不到工作,去餐廳當服務生。我遠遠看見,故意不打招呼。後來她鼓起勇氣到我桌前,我才替她放心。第一個工作是什麼都不要緊,要緊的是「只要清白的工作都願意做」的態度。後來我問她求職為何不順利,原來她自己過度篩選,只投了有限張的履歷。我要她到處都投,沾上邊就投,沾不上邊也投――不需要妳來決定自己適不適合那個工作,讓老闆來決定。畢竟,剛畢業的人不容易判斷哪些工作需要哪些能力。沒多久,她應徵上好幾個工作,都是她事先以為不會上的。譬如,一個古董店老闆看出她有一些在該行值得培養的氣質與潛力。
不要被自己的科系限制。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找很久的工作後只找到一家公司要他,到美國的汽車廠推銷螺絲與五金。他是日文系畢業,不敢接這工作,我跟他說:我給你當靠山,不懂就找我。我給他一本英文的「金屬加工」,他硬著頭皮去接這工作,後來非常成功。
其實,任何公司都有機會需要非本科系畢業的人。而且,學校分科系,公司裡根本沒有科系之分。一個工作下來,往往什麼事都得做,都得懂。只要夠聰明、肯努力,不是科班的也可以在三、五年內超過科班的。
如果要更積極,打聽清楚哪些行業妳願意進去發展,應徵前在 Google search 內用「market analysis」把該行的特性與展望盡量查清楚(不需要有內行的功力,只需要超出剛出校門的生嫩即可),有機會的話甚至到該行業最頂尖的公司大門前,利用中午時間問每一個出來的人:「我希望瞭解你們這個行業,妳可不可以讓我請妳一頓飯,利用午餐時間講一些給我聽?」如果妳是中文系畢業,想要到高科技公司行銷部,只要妳願意積極打聽,還是有機會進這行業。
有一個高科技公司的董事長跟我說他如何找到一位最得力的幹部。這個人大學畢業去應徵,表現太差而沒錄取。他不服氣,堅持一再打電話要問沒上的理由,並且表示他不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做那份工作。老闆對他的堅持印象深刻,再給他一次面試機會,結果錄取了。
愈是熱門的產業,應徵的人愈搶手,但是熱門行業中有熱門公司,也有冷門公司。妳若沒有經驗與專長,先去應徵冷門公司(別在乎它多久會倒),在它倒之前認真學習該行專業職能,然後跳槽到較好的公司,這樣一路跳過去。

好好掌握以上竅門,我猜應該對很多人會有用吧。最後送你們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裡我最喜歡的一句話:「Time and patience, patience and time」。講這句話的大將軍最後贏得了俄法戰爭(打敗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