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導覽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為誰寫——幕後故事

      我寫書的時候,總是期望能書的內容能對廣大的讀者群具有長遠的用處。簡言之,協助他們培養出「終生受用」的能力。當我在構思《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時,心裡就懷著幾個跟這能力有關的經典案例。
      因此,當一位已經離校多年的人問我:我有必要買《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嗎?我幾度欲言又止。
      論文寫作涉及四項能力: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和以理服人,它們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場合,因而是值得每一個人都用心去學習的「帶得走、終生受用的能力」——至少是在念研究所的時候,甚至是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就開始(尤其是那些想出國留學,或者不想在批判性思考與精準表達上嚴重地落後歐美大學生的頂大學生)[註一]。
      絕大多數人在離開學校後一輩子都不會再去寫論文,然而他們的生涯裡可能隨時都會用到上述四項能力;即便他們再也不寫論文,但是在試圖進行高階的溝通與遊說時,經常都暗合著論文寫作的模式與技巧。
      底下這些案例就是經典的證明。

如果你是邱吉爾的秘書
      瑞典 Lund University 醫學院教授 Björn Gustavii 寫了一本如何撰寫期刊論文的書 How to Write and Illustrate a Scientific Paper,這本書一開頭他就說了底下這個故事。
      二次大戰時(1940-1941)希特勒對英國展開了一連串的大規模轟炸,中文稱之為「倫敦大轟炸」(The Blitz),因為倫敦受創最嚴重,然而轟炸範圍實際上涵蓋許多大城市和工業中心。為了瞭解並向國會報告,邱吉爾下令組織一個專業小組去調查詳情,並且寫成一份150頁的摘要報告。接著,邱吉爾要他的秘書把這份報告濃縮成兩頁半左右。這個秘書在後來的回憶錄裡說,他費盡千辛萬苦地完成任務後,邱吉爾一邊讀著這一份摘要,一邊習慣性地拿起紅筆把沒必要的贅詞逐一刪去,而秘書則覺得像是上了一堂精彩至極的「淺白英文課」。
      把150頁的報告濃縮成兩頁半,它需要的是「去蕪存菁、精準表達」的能力;把秘書費盡千辛萬苦才完成的兩頁半摘要再刪去贅詞,確實需要有很深厚的文字功力,然而這種能力截然不同於花言巧語或駢儷的修辭,而是更精練的「去蕪存菁、精準表達」。
      在一次對下議院的演講裡,邱吉爾感謝那些捍衛英倫領空的空軍健兒時說:「在人類的戰爭史上,從未曾有過這麼多人虧欠這麼少人如此多(的恩情)」。(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Björn Gustavii 教授為何用這個故事展開一本關於期刊論文寫作的書?因為它體現了期刊論文寫作的兩大要領:簡潔(brevity)和井然有序而清晰明白(logic and clarity)。
      然而這個故事還不夠精彩,因為論文寫作最精彩的地方是:它可以以理服人,讓人徹底改變心意。

兩種典型的遊說(決策)模式
      有人把從《戰國策》裡的遊說技巧歸納成七個要領:善用寓言、活用譬喻、援引史實、設身處地、蔽言知弊、遣辭誇張、加深矛盾。你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TED 的演講裡大量使用這一類的技巧。
      我在學生時代也以為這些就是唯一的(最有效的)遊說模式(技巧)。
      後來卻發現:這種技巧很容易用來說服思考不夠細密、深刻,甚至只憑直覺與衝動作決定的人;然而對方一旦有機會冷靜下來,反覆思索,就會很容易變卦。同樣地,只要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TED 的演講裡充滿似是而非的論點,一旦細密地審視,就會發現漏洞百出,極不週延。
      因此,這樣的遊說技巧並不適合理性決策的場合。用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話說,這種技巧只適合「系統一」的決策模式(直覺與衝動型),而不適合「系統二」的決策模式(理性算計)。
      譬如,試想你有一個新穎的創業點子,因為太新穎而顯得風險難以評估,許多人也因而裹足不前。那麼你要如何在募資說明會上說服潛在的股東?
      顯然你必須出示關鍵的證據(數據),通過嚴密的分析與論述,讓潛在的股東們從不同角度反覆檢視(質問)後,相信你的思慮夠週延,且結論可信。這樣的遊說模式截然不同於前述的戰國策模式(或者「系統一」的決策模式),卻暗合著論文寫作的所有要領!
      要用理性思維的模式說服一個原本立場相左的人,會有多難?我相信最困難的是用一份八頁的文件去推翻數百年來所有傑出的物理學家都堅信不移的定理——所謂的「物理革命」。
      要推翻數百年來所有傑出的物理學家都堅信不移的定理,本來就已經夠難了;還要在八頁的篇幅內達成任務,這簡直是「絕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這也是「去蕪存菁、精準表達,和以理服人」最極致的表現。
      我在《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第一章第一節裡就是講述這樣的真實故事。

小蝦米說服大鯨魚:以理服人的觀念革命
      在這個故事裡,兩個出身於亞洲落後地區(且在該地區完成大學與碩士教育)的年輕人發表了一篇論文,挑戰一個物理學界堅信不移的「鐵律」:如果能證明一顆右旋的粒子吻合某個物理定律時,我們就可以推斷它在左旋時依舊會吻合那個物理定律。
      要說有哪種物質可以違背這個「鐵律」,不只是不可思議,而且根本就違背所有已知的物理現象。所以,當 1954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沃爾夫岡‧包立(Wolfgang Pauli)聽到有人發表這樣的論文時,直接輕蔑地說:「實驗一定會證明這個篇論文是錯的。」「我不相信上帝是個輕微的左撇子。我準備拿一大筆錢打賭:實驗的結果一定會證實對稱律。」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沃爾夫岡‧包立的種族歧視,或者傲慢,那你就錯了!
      沃爾夫岡‧包立是個數理天才,高中時因為無法忍受數理課的無聊,就在課堂上偷偷研究相對論,並且在高中畢業後兩個月就發表了關於相對論的第一篇論文,然後在大學畢業前又發表了兩篇關於相對論的論文。
      二十一歲那一年,他用一篇關於量子力學的論文獲得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學位。兩個月後,他又為一套百科全書寫了一本兩百七十三頁的專書《相對論的理論》,彙整了當時關於相對論的所有主要學術研究成果,將它們寫成一套系統井然、條理分明的理論。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讀了以後嘆為觀止地說:「任何人仔細研讀這一部成熟而宏偉的作品時,恐怕都無法相信它是二十一歲的人寫的。他會猶豫著究竟最該讚嘆的是什麼,精到地解讀觀念發展背後的心智歷程,數學推導過程的篤定與嫻熟,深刻的物理洞見,清晰而系統化的表達能力,對於學術文獻的廣博認知,對這個主題涵蓋的完整度,或者批判性地評價既有成果時的篤定與精擅。」二十五歲那年他發表了著名的「包立不相容原理」,並且因而在二十年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包立二十八歲那年就成為蘇黎世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教授,往來的師友都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或者同等級的大師。他對自己和他人的物理學著作都極端挑剔,容不得絲毫的瑕疵或含糊。因此,他常不顧情面地當眾質疑他人,而且事後幾乎都證明他是對的。物理學界還因而流傳一個開玩笑的「包立效應」:再怎麼精密的儀器,只要包立走到它附近,就會突然失靈,直到他遠去為止。
      要說服一個思考如此縝密的人,讓他相信「盡管已知的所有物理現象都是左右對稱的,然而在某個微觀世界的獨特現象裡,這個左右對稱的定律是有機會不成立的」,絕非容易的事。
      譬如,你可以給他一堆實驗結果,然而他卻有機會找到你實驗設計的錯誤,或者操作程序的錯誤,或者量測儀器校正過程有瑕疵。更何況,你一共只有八頁的篇幅去完成你所有的論述與論證!
      後來,實驗真的證實:在比原子更小的世界裡,同一顆放射性粒子左旋時的行為模式確實可以跟右旋時的行為模式不一樣(衰退時所釋放出來的電子數不一樣)。
      據說,包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極端震驚」,有一段時間「坐立不安,無法理性地思考、舉措」,好不容易才終於接受了這一項「物理革命」。
      這個案例把科學文獻所獨有的技藝(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表現到極致。
      當我在寫《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時,心裡是以這個案例當作「論文寫作」這一項技藝作為最極致的表現。

小蝦米說服大鯨魚: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的觀念革命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理工與人文、社會截然不同,不該把理工的寫作技藝套到人文與社會領域。如果單就論文寫作這一件事而言,我對前述立場只能同意一、兩成。
      首先,社會學領域依舊有類似物理學界的觀念革命。譬如,經濟學裡面有關資本工資的問題就是非常地經典,而《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也把其中一篇關鍵性的論文(A. Dube, T. W. Lester, and M. Reich, 2010, “Minimum wage effects across state borders: Estimates using contiguous counti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2 (4): 945–964.)當作貫串全書的「重點案例分析」之一。
      此外,經濟社會學(以及社會學的「網絡分析」)的關鍵性奠基之作,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的〈鑲嵌的問題〉(Mark S. Granovetter,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1 (3), pp. 481-510. )也是非常地經典。其實我覺得這一篇文章很值得推薦所有科系的人讀,只不過因為它篇幅較長且牽涉到較複雜的議題,不適合當《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重點案例」,所以我把對於這一篇論文的分析給放到《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附錄一。
      其實,我還是很鼓勵研究社會科學的人去讀一讀附錄一,初步了解這一篇對社會學與經濟學都有深刻影響的經典論文(在社會學界被引述次數第二高的論文)。尤其是從事質性研究的人,可以看看質性研究的論文可以寫到多麼地證據確鑿、井井有條而近乎理工論文般地具有「以理服人」的能力。
      最後,在某些情況下,盡管人文與社會領域的論文跟理工的論文同樣地企圖表現出「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特質,但是依舊必須堅守某些人文╱社會領域 vs 理工領域的分際。
      紀爾茲(Clifford Geertz)主張的「詮釋人類學」是其中極具深刻意義和廣泛參考價值的代表之一,因此我在《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附錄二裡特地詳細介紹他的兩篇論文(C. Geertz, 1973,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e: Selected Essays, 3-32.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以及 C. Geertz, 1972, “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Daedalus, 101(1):1-37.
      我曾在〈「Geertz 厚描」的曲解與訛傳〉一文中粗略地談到:即便是美國頂尖大學的著名教授,也往往分不清楚劍橋哲學教授 Gilbert Ryle 所說的「thick description」截然不同於紀爾茲(Clifford Geertz)所主張的「thick description」。不過,在那一篇文章的論述太粗略。在《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附錄二裡,我很細膩地分析了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這篇文章的主要觀念、內容和主張,同時藉此凸顯「Gilbert Ryle 的 thick description ≠ Clifford Geertz 的 thick description」。

不只是一本「論文寫作的書
     其實,這不只是一本談「論文寫作」的書。在開始寫這本書之前,我原本打算要寫的是「批判性思考的每日練習」。而且這本書的第一版的綱要,就是從「批判性思考的每日練習」調整過來的。原因是:論文寫作是批判性思考的最佳練習。
      此外,這本書裡採用的案例分析,都是因為它不是經典的期刊論文,而且也同時在探討值得每一個人都了解的論文主題。
     譬如:高密度膽固醇真的越高越好嗎(其實很可能是錯的)?對婚姻不滿的人,離婚後會不會比較快樂(嚴謹的研究結果,而不是名嘴的瞎說)?網路約會是不是真的比面對面的約會更常有造假的現象,為什麼(不只是隨便發個問卷調查,而是真的有嚴謹的研究過程,以及理論性的嚴謹解釋)?調漲基本工資真的不會讓失業率提高嗎,憑甚麼這樣說?批判性思考跟邏輯有何關係經濟社會學是什麼,為何它可以改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市場機制的看法?人文與社會科學有關異同,又跟理工有何異同?etc。
      所以,我以為這本書的潛在讀者不限於在校生。對於不同背景的人,我的建議是如下:

結語:對不同人的建議
(1)如果你是研究所的學生,建議你仔細讀完《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把其中的要領應用到學位論文的寫作,藉此鍛鍊(培養、提升)「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能力。
(2)如果你是想要鍛鍊精準表達與批判性思考的大學生,建議你仔細讀完《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把其中的要領應用到每一篇期中、期末報告的撰寫。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獲得批判性思考的最完整練習(與涵養):批判性閱讀、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書寫、論述與精準表達。
(3)如果你是早已離校的職場人,但是很想提升自己「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能力,建議你仔細讀完《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把其中的要領應用到職場的溝通、計畫、思考、寫作,以便藉此鍛鍊鍛鍊(培養、提升)前述四項能力。
(4)如果你是早已退休的人,但是對於如何培養「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能力依舊感到好奇,建議你到圖書館去界這一本書來瀏覽、翻閱。其中仍有許多章節、事實依舊有可能吸引你(有趣、有可讀性),並且對你有所啟發。

註解
[註一] 歐美較優秀的大學生都是從中學時代開始練習學術性寫作,進入大學後每一篇報告的評分都會認真考量其中所表現出來的文獻回顧、批判性思考與學術寫作的功力,上課的時候又會歡迎學生提問與討論,並藉此練習「批判性閱讀、批判性思考、批判性論述與精準表達」的能力。
      這跟台灣教育制度「只考知識及其解題能力,而了無批判性思考訓練」恰成強烈對比。
      也因此我們嚴重地欠缺批判與創新(批判是創新的起點,創新是批判之所歸)的能力(嚴重缺乏相關的教育與文化,而不是生下來就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