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台大、故宮博物院、瑞昱半導體等33筆「芳名錄」。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這網站也開始發生實質效果:台灣典範半導體已經向媒體表示實際薪資會高於22K,連鎖茶飲店「紅太陽」也把起薪上限從20K調整成28K。
部落格導覽
▼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能源問題的關鍵在「價格」,而非產能或產量
自從2012年宣告水力裂解技術(hydraulic
fracturing,簡稱「fracking」)有革命性的突破之後,許多能源機構相繼發布各種「振奮人心」的消息,也使得許多讀者來信問我:《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以及《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這兩本書裡所提到的各種危機是否已經迎刃而解?。
關鍵在於新興能源的「價格」,而不是產能。如果新興能源的價格明顯地高於玉米酒精和蔗糖酒精,自由市場還是會把愈來愈多的糧食拿去當燃料燒;這種情況下,不管石化能源的產能有多大,糧食危機還是會發生。如果新興能源的價格明顯地高於傳統石油的價格,以致越洋運費高到消費者負擔不起,毛利低的實體貨物越洋貿易還是會逐漸萎縮,被區域貿易取代,而亞洲的代工產業將會被東歐新興國家以及美洲新興國家部份取代(東歐國家生產歐洲所需要的LCD和太陽能電池板,巴西與墨西哥生產美洲所需要的LCD和太陽能電池板,以此類推)。
當亞洲國家的代工或「世界工廠」的地位逐漸萎縮成「亞洲工廠」時,亞洲的產能將普遍地過剩,日本、韓國、與台灣三者間的競爭將益加血腥,而台灣在上有日韓,下有中印的追擊下,生存空間會更加地狹窄。其實最近日本的「印鈔救市」也可以放在這個背景下去理解。
那麼,頁岩氣與頁岩油的成本會有多高?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關於「一個經濟學者對辜朝明的評論」
自從我轉貼〈一個經濟學者對辜朝明的評論〉一文之後,收到兩位讀者的來函表示不同意見。其中一位居住海外的台籍經濟學者對該評論的意見尤其鮮明。他的主要論點有兩個:(1)一向反對凱因斯主義並被視為新自由主義兩大陣營的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已經在2012年十月宣佈:他們過去嚴重低估財政措施的乘數效應,現在他們把乘數效應更正為 1.5;(2)Paul Krugman 在他的新書 End This Depression Now 中已經明確表達「製造預期通貨膨脹頂多只不過是次佳的選擇,政府擴大支出等財政手段才是最有效的手段」;(3)辜朝明的著作雖然可能有20%左右細節上的錯誤,但至少有80%是正確的。
我大略讀了一下克魯曼
2012 年的一篇相關論文(Gauti B.
Eggertsson and Paul Krugman, "Debt, Deleveraging, and the liquidity
trap: A Fisher-Minsky-Koo Approac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2), 1469–1513.)這一篇論文的結論基本上是在支持辜朝明的主要論點:(1)當民間企業普遍地遭遇到劇烈的資產大幅縮水,的確會造成總體經濟運作不良,因而必須要有人擴大支出來彌補負債者支出的大幅縮水;而資產縮水的幅度如果夠大,的確有可能連零利率都不足以激發出所需要的擴大支出;(2)這種情境下的經濟復甦確實很接近辜朝明所描述的「資產負債表式衰退」;(3)在這種情境下,政府正確規劃的短期財政擴大支出不但不會排擠民間支出,還會帶動民間支出的擴張,而加速帶領經濟體走出困境。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決策粗暴,國教前途堪憂
二十年前教改人士一意孤行地推動「廣設大學」,完全未能預見少子化之到來,以致今天後果不堪收拾。這個教訓充分印證西諺:「往地獄的道路鋪滿善意」。任何政策如果無法預見所有可能的後果,最後往往都是「立意良善而禍害無窮」──教改如此,退休制度的變革如此,十二年國教更是如此。
十二國教欠缺完整配套,超額比敘的方法更引起全國恐慌,以致許多家長和教師對未來的教學品質普遍喪失信心。可以預期的是私校將興起,高中惡補將更加猖獗,原本意在「改善不合理升學壓力」的十二年國教,有可能會反而加強升學的惡性競爭。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一個經濟學者對辜朝明的評論
前言:我的前一篇文章「歐美會不會進入「失去的十年」?」貼出之後,收到一位經濟學學者的來信表達他的看法,底下是他的來信。
--------------------- 一個經濟學者對辜朝明的評論 --------------------
Koo的觀點在經濟學界並不陌生,他的主要論點是陳述在2008年的專書:The
Holy Grail of Macroeconomics: Lessons from Japan’s Great Recession. (New York:
Wiley, 2008)。說他的理論不陌生,是因為它的要素都是總體經濟學家所熟悉的。Koo借用了Irving Fisher的Debt-deflation theory,來說明資產泡沫崩盤時,大家的恐慌拋售,只會進一步加劇資產價格下跌。同時,通貨緊縮,由於增加實質債務負擔,會進一步緊縮支出,所以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Koo也就用了Nobuhiro
Kiyotaki與John H. Moore的credit cycle,以及Ben Bernanke與Mark Gertler的balance-sheet mechanism的概念,來說明銀行與家戶單位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會進一步影響銀行的放款與家戶單位的借貸能力,進而更一步放大景氣循環,讓景氣好時更好,壞時更壞。這個Ben Bernanke,就是現在Fed的主席。這些要素,都已經是總體一般均衡模型的要素。Koo跟他們不同的地方,是他做了大膽的極端假設,因此導致的結論不同。在Irving
Fisher的模型裡頭,經濟蕭條是由於貨幣政策,也就是金本位失靈所引起,所以他的拯救方法,也是基於貨幣政策。例如將貨幣貶值、或是採用可以穩定購買力的貨幣單位。或是像Krugman製造預期通貨膨脹以降低實質利率。Koo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在於假設實質利率不管降至多低,都無法引發投資與消費意願。在其他人的模型,並沒有做這麼強烈的假設。這導致Koo的模型,回到最簡單的凱因斯模型下的結論:貨幣政策無效、財政政策效果最大。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歐美會不會進入「失去的十年」?
過去十年來有愈來愈多的重量級經濟學家在質疑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理論,尤其是他們關於景氣自然循環的理論以及刺激景氣的對策,日本野村證券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辜朝明(辜寬敏之子)是其中頗受國際注目的一位,而他自創的「資產負債表式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的概念在金融危機之後在迅速地在網路上被傳播開來,也得到克魯曼局部的認同;過去一年他也多次獲英國、德國等歐洲政府邀請詢商解決歐債問題的辦法。
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沒有一步到位的革命:論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最受矚目的訴求是免試升學,它既被官方當作是達成政策目標的關鍵,也是反對者批評最嚴厲之處,尤其「超額排序」的辦法更是爭議的焦點:官方版本堅持要把會考成績當作優先序最低的排序依據,反對者則堅持除了會考成績之外不要再增添其他排序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