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導覽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吳寶春事件──什麼樣的事件?

        吳寶春想要念EMBA,卻資格不合;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派專人來台灣跟他面試(而不是請吳寶春自己想辦法到新加坡去面試)。教育部高教司長原本是說要在暑假以前討論這案子,直到馬英九表示必須留下吳寶春,才突然加速在3/29修法通過,讓吳寶春變成可以報考。
        台灣跟新加坡態度上的差異到底意味著什麼?其一是教育法規僵化的程度,其二是教育行政人員對自身職掌業務「無感」的程度,其三是對於「吳寶春是什麼東西」有截然不同的認知。
        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而言,「世界麵包冠軍」是個世界級的品牌,延攬到吳寶春來當校友就已夠光鮮了;如果可以從他創業成功的故事想出「更上層樓」的策略,那是更加光彩耀目的成績;而台灣的各大學要的是「SCI + SSCI」的論文和「世界頂尖大學排名」。新加坡要的是跟世界真槍實彈地競爭的「實力」,台灣要的是業界沒人在意的「排名」(可以讓大學教授和教育部官員們關起門來「自我感覺良好」就夠了)。
        更重要的或許是,整個台灣社會並沒有警覺到:21 世紀產業劇烈轉型下,「吳寶春」已經是一個世界頂尖的「品牌」(至少是擁有這個 potential)!我們看不見這個「品牌」的價值,所以不懂得珍惜。更大的問題是:我們從來都不知道如何建立一個品牌,甚至當品牌已經在台灣誕生時,我們還是把它當作頑石,以不屑的態度對待它。

        很多人台灣人都知道 Apple、Gucci、Benz 賣的是品牌,也都知道鴻海賣苦勞賺得遠不如人家賣品牌好賺;很多台灣人也都知道微笑曲線有兩端,其中一端就是品牌。但是,台灣人就是沒有能力建立起世界級的品牌,甚至沒有能力辨識潛藏在我們身周的「準品牌」。
         為什麼連 HTC 都在這條路上摔得那麼慘?為什麼連張忠謀都一開始創業就先向所品牌老大宣示「子孫永世臣服」?為什麼傳說中台灣人不可能建立起自有品牌?有人甚至很俏皮地說過:「台灣需要一個品牌,但是這個世界根本不在乎有沒有這麼一個品牌。」意思是說:台灣人就是奴才命,不要大頭病了!關鍵於:我們沒有伯樂,而不是沒有千里馬!
        可是,東歐中階技術勞力供應過剩,新興國家中低階勞力供應過剩,而台灣又嚴重缺乏自然資源。假如沒有關鍵技術又沒有品牌,以後台灣人吃什麼?
        「吳寶春」是什麼?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來搶人之前,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麵包師傅」!新聞媒體說他的麵包店一年營業額兩億,不過這也只是讓他的形象從「麵包師傅」變成「賺很多錢的麵包師傅」。我們從沒認真想過:假如麵包業的利潤是三成到四成,吳寶春一年的利潤將會是 6,000~8,000 萬台幣。一個企業要聘多少工人,讓多少人爆肝或過勞死才能夠每年賺 6,000~8,000 萬台幣?我們從來都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麵包店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個世界級的「產業」?
         你再進一步想一想,假如吳寶春擁有全球展店與跨洋管理的能力,他有沒有機會在上海開兩個分店,每年營業額十億?再加上台北、北京、杭州和香港各開ㄧ家店,年營業額各五億,不可能嗎?再到巴黎、紐約、倫敦、多倫多、雪梨各開一家店,可能嗎?麥當勞那麼難吃都可以變成全球品牌,為什麼「世界麵包冠軍沒辦法成為世界級的品牌與連鎖企業誰說吳寶春一輩子都只能當「麵包師傅」,而不是「世界頂級麵包業創業家」?
       不是可不可能,而是如何做到!我們有世界級的貨色,而且已經獲得世界級比賽的認可,我們只是不知道如何將「實至」推向「名歸」。
        這一步之遙(last mile)是吳寶春的挑戰,這也是台灣管理學界的挑戰!
        我相信吳寶春多多少少知道自己還可以更上層樓,也願意更上層樓。問題是,我們的管理學院除了寫論文與搞公關的能力之外,有沒有能力跟吳寶春一起突破這最後一哩路?
        誰說「產業」一定要是「製造業」?誰說「製造業」一定要是製作工業產品?麵包難道不是「製造業」?麵包的核心技術是發酵,那不就是「生物科技產業」?誰說賺錢一定要逼工人過勞死?難道不可以靠著作好吃的東西而變成全球連鎖企業?
        一顆鑽石的價值看你可以將它琢磨成什麼樣子,識貨的可以將它的價值徹底發揮,不識貨的可以蹧蹋它。我們把吳寶春看成「賺很多錢的麵包師傅」,就是因為不認識他潛在的價值。
        不只吳寶春,我們有過世界冠軍級的金工,世界冠軍級的專利(和科技大學畢業生),我們卻不知道如何讓市場看見他們的價值,以致他們今天都不知飄零何處。
        不只吳寶春和那些世界級的金工、科技大學畢業生,我們有很好的製造業技術,卻永遠在賣沒品牌的賤價貨,我們有很好的人才,卻永遠在過勞死的邊緣做代工──管理學界與商界沒有能力辨識鑽石的價值,不懂得如何在市場上為自己手中的玉石講價和琢磨,只會把所有人才當苦勞賤賣。
        網路上有人在流傳韓國的「滅台計畫」。誰在滅台?不是韓國,是政府和企業主。在商言商,韓國只是在擴展自己的版圖(記得好萊鎢電影裡殺手和奸商慣用的台詞嗎:It's business, nothing personal.)
        如果我們有能力在國際市場上賣出自己應得的價格,韓國人能奈你何?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在國際市場上賣出自己應得的價格,就算韓國人同情你,難道全世界都會讓你?       

後話
        我相信還有一個人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成為「亞洲頂級法式餐飲文化與連鎖企業」的創辦人,而打破我們對「主廚」的刻版印象:台大外文系畢業的陳嵐舒。不過,我沒空細寫她的故事和我的思索,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查資料慢慢玩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