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導覽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先準備過兩、三年苦日子吧

前面貼了幾篇我仔細篩選過的經濟評論,大都預期未來很可能要過兩年以上的苦日子。樂觀的讀者或許會有另一種看法:溫家寶三月份才宣布放棄保八而將今年 GDP 成長率下調到 7.5%,但是包括 IMF 在內的許多預測都看好大陸有機會勉強保住 8.0% 的GDP成長率,可見大陸經濟前景正在改善,台灣也有機會受惠。持這種看法的人最好看一下經濟日報今年36的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目標不保八的意義」:大陸官方所發布的經濟成長率預測是「有把握可以達成的成長下限」,因此最後結果超標是常事:十一五規劃的五年目標是每年 7.5%,實際結果為每年 11.2%2011的目標是7%,實際結果是9.2%。假如今年真的僅勉強保8.0%,那將意味著實際狀況比大陸官方三月份的預期還糟,而非更好。

2008年的金融風暴讓全球GDP負成長 2.3%,高所得國家平均是 -3.7%,發展中國家平均是 2.0%2010年全球GDP反彈而有較高的成長率,接著2011年又開始往下掉。雖然 WB IMF 都預期 2013 會比 2012 更好,但這會不會只是因為頑強地相信市場機制以及政府財經官員的能力?
這一陣子搭高鐵都在看一本2003年出版的老舊書籍:「克魯曼談未來經濟」。這本書讓我對民主政制體制下的財經官僚很難有信心:親信資本主義不是台灣或亞洲的特產,小布希時代的美國也是同樣地嚴重;葛林斯班這種在柯林頓時代備受讚揚的經濟專家換老闆之後竟屈服於權位和財團的壓力或賄絡,而說出違背專業判斷的話;但是這種現象似乎台灣遠比美國還更嚴重。
而且,我對油價的未來比 WB 更悲觀,雖然 WB 已經預測未來油價都將在 100美元以上。
工商時報今天的社論「面對當前經濟困局應有的對策」建議積極開發東南亞市場。雖然日韓在這地區的佈局與經營已經多年,但是華僑在這地區勢力大,許多台商簽出大陸後也是往這地區移動,台灣有機會利用這市場走出新契機嗎?我滿懷期待,卻不知道該如何預期。
我對馬政府的內閣基本上沒有信心,至於能否期待台灣的業界老闆帶台灣走出困局,我三心二意。長期的官商勾結使得歷年來得勢的老闆都靠政府補貼在賺錢,時局艱困時他們可能會加緊向政府施壓來搾取市場上失去的利潤:傳統產業雖然一向自立救濟慣了,但是經營者也一向是靠壓低成本在賺錢,要他們提升技術很不容易。我之所以會鼓勵年輕人創業,就是因為不看好政府和企業主突破困境的能力。
經濟活力衰微,受害者集中在剛要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尤其是冷門科系的碩博士生,甚至還包括 2016年以前要倒閉的 60 所大學院校的教師。一位好不容易升上副教授的老師問我:「我已年過 40,真的還要重新在人力市場中找新工作,磨練新專長嗎?」我的答覆很簡單:碰上了還是得要去面對!
我問一位企業界人資主管未來工作機會如何?得到的答覆一如預期:一般公司會量入為出,收入少的時候遇缺少捕或不補,避免營運上有赤字。如果是愈缺少補,剛要就業的人恐怕得「先求有,再求好」;工作條件再差都先卡位,一般磨練職場技能一邊等景氣好時再換較合適的工作。對工作條件過分堅持的人,有機會第一年沒找到工作,第二年更難找到,到第三年還會再加倍地難──何況,謀職一再受挫,能否有勇氣繼續求職到第三年,恐怕都有問題。
假如真的因為科系冷門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嘗試小本創業吧──不是貿然一頭栽進去,而是人真研究前人的創業模式,心裡有譜後再到先業界用打零工或從旁觀察的方式去進一步了解,真的想清楚再創業!


註一:以2005年美元購買力計算